青銅器上鳳鳥的含義

2020-12-03 騰訊網

鳳鳥,一直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中,深受設計師鍾愛的題材之一,大到建築,小到服飾,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青銅器這個古老的藝術奇葩中,也有一種紋飾高頻出現,這就是鳳鳥紋。鳳鳥紋和傳說中的鳳凰有什麼聯繫嗎?

傳說中的「百鳥之王」

鳳鳥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神鳥,鳳凰齊飛,則是祥瑞的象徵。那在現實生活中,鳳凰是否真實存在呢?

在古代,人們常把鸑鷟( yuè zhuó)與鳳凰等同起來。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鸑鷟解釋為鳳凰的一種。

在南宋王應麟所編的《小學紺珠》中,鸑鷟被解釋為一種水鳥,似鳧( fú)而大赤目。它們總是雌雄雙飛,比鴛鴦更恩愛。

當它們中有一隻死去時,另一隻就會悲鳴三個日夜,直到熱血冷了,血液幹了,也就相從於九泉。

據古籍記載,鸑鷟是五鳳之一,「鳳象者五,五色而赤多者,朱雀;黃多者,鵷鶵( yuā n chú);紫多者,鸑鷟;

青多者,青鸞;白多者,鴻鵠( hóng hú)。」關於鳳凰的特徵,郭璞在《爾雅·釋鳥》註: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寶雞文化研究者李春林表示,鳳鳥常被人們稱為神鳥、仁鳥,它是中國古人對多種鳥禽、動物以及太陽、風等融合而創造出來的神聖圖騰。鳳鳥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僅次於龍,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

創造抽象的鳳鳥紋

鳳鳥,雖然是中國先民創造出的一種虛擬生物,但在寶雞地區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上,卻留下了裝飾藝術史上璀璨的一筆——鳳鳥紋。

據了解,鳳鳥紋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史前時期。作為主題裝飾的鳳鳥紋,約出現於商周之際,盛行於周初。

有學者曾提出一種觀點,《國語·周語上》中曾記載:「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周人以善於經營農業而著稱,他們把鸑鷟視作「保護神」,而周初,鳳鳥紋的大量使用,與這種圖騰崇拜有著密切的關係。

李春林說,由於周人崇拜瑞鳥,所以寶雞不少縣名都與鳳有關。岐山縣一直流傳著「鳳鳴岐山」的故事,而麟遊縣原名「鳳棲郡」,至於鳳縣和鳳翔縣的地名就更與鳳有關了,《史記》裡就有「鳳翔則天下至德」的典故。

對於鳳鳥紋和鳳凰的關係,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陳列研究室主任、考古學博士任雪莉表示,紋飾上的描述和古文獻中的記載是兩種概念。

青銅器上的紋飾,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它的製造者,有可能把自然界中見過的動物,加以自己的想像,而描繪出一個抽象概念。

不同時期的特色鳳鳥

青銅器裝飾部位的不同,其紋樣也會有所改變,如在青銅器口沿下方頸部的位置,適合帶狀的條形紋飾。器物的不同,紋飾的造型亦會變化。

每個時期,青銅器上的鳳鳥的紋飾也會呈現出不同特點,如商時期重鬼神,在此期間的鳳鳥紋就會多一些神秘感。

而西周時期的鳳鳥紋多以簡潔抽象化的形式表現,除鳳鳥紋為主體外,常以細密的雲雷紋為底。

1975年,考古人員在扶風縣法門鎮莊白村的西周墓葬中,提取出一個通高21釐米、口徑 22釐米、腹深 12.5釐米、重 5公斤的冬簋。其造型精美、紋飾華麗,腹外鼓下垂,器身兩側分置兩個豎冠立鳥耳,這在有耳簋中實屬罕見。

任雪莉解釋道,冬簋腹身上的紋飾,被考古工作者稱為垂冠大鳥紋,其羽冠豐滿,昂首站立,兩兩相對,頗具時代特徵,這種紋飾是西周昭穆時代的典型代表,為西周青銅器斷代提供了重要依據。

青銅器藝術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重要的藝術成就之一,也是商周時期文化的象徵,而在青銅器裝飾藝術史上,鳳鳥紋的形成和發展佔有重要的地位。

相關焦點

  • 青銅器中饕餮紋的含義
    原標題:青銅器中饕餮紋的含義   青銅器中饕餮紋《述異經》說,饕餮指的是西南的三苗人,近人陳夢家則進一步說,饕餮就是蚩尤,而劉持平先生的《青銅器饕餮紋質疑》則認為是神農氏。 後民間盛有龍生九子之傳說,明代的陸容和楊慎將饕餮列為龍九子之一,這已是一種附會了。陸容的《菽園雜記》中所記饕餮「性好水,故立橋所」,而楊慎的《升庵集》則記之曰:「饕餮好飲食,故立於鼎蓋」。
  • 青銅器中「青銅」的含義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我國的青銅時代,基本包括夏、商、西周、春秋這四大時期,從現有的出土文物來看,自春秋末年起,鐵器開始產生,到了戰國時期,青銅器逐漸被鐵器所取代,從而進入「鐵器時代」。那麼,青銅器中的「青銅」指的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呢?本文簡要敘述一下這些遠古時代的科學技術。
  • 該國寶級青銅器造型奇特,現存於日本博物館,至今無人弄懂其含義
    而關於中日雙方叫法不同也是因為雙方對這件文物造型的理解不同,中國專家認為此青銅器是老虎要吃人,而日本就覺得這個造型意味著是老虎要哺乳人,給人餵奶。這件文物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在近現代,對於這件青銅器的說法大家都各執一詞,日本朱屋博物館館長也是沒有一個更準確的說法,於是他們乾脆就將這件青銅器取名為虎卣,雖然有些不準確,但是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對於這件造型奇特,含義不明的青銅器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 這就是中國,探秘東方熱土的起源,從一尊青銅器開始
    第二天白天,陳堆的膽子就大了些,和老婆張桂蘭一起把「鬼臉」挖了出來,原來是尊浮雕為饕餮紋的青銅器。但當時的夫妻倆根本不知道這件器物的價值,只是用來裝東西。後來,夫妻倆要去固原討生活,就把這尊青銅器交給兄弟陳湖保管。1965年,生活困難的陳湖把這尊頗有些重量的青銅器賣給了廢品站,換了30塊錢。這在當時是一筆大錢,讓陳湖一家過上了有鹽有醋有滋味的日子。
  • 為何青銅器如此珍貴?回顧青銅器發展史,了解青銅器背後的智慧
    青銅器是我們國家古代的一項重要的發明,但是青銅器並不是我們國家第一個發明出來的,青銅器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是6000多年以前的,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就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而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距今5000到4000年,就相當於堯舜禹時期。
  • 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古時候留下來的器物有很多,青銅器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呢?青銅器文化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核心,歷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等朝代,其中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戰國中期之後,青銅工藝才開始漸漸消退。
  • 鑑古器(青銅器篇)青銅器開啟篇
    青銅器的發現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青銅器開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於商、西周、春秋三個時代,而這三個歷史時代就屬於青銅時代。至秦漢時代,青銅器仍然非常盛行,但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縣或飾物。
  • 最初青銅器羊紋飾或並無"吉祥"概念 與等級相關
    最初青銅器羊紋飾或並無"吉祥"概念 與等級相關 2015-02-17 09:55:39上博的羊文物主要集中在青銅器、玉器和陶瓷三大類。不同時期的古人,根據材質和對文化理解的不同,創造出了形態各異的與羊有關的器物飾品。  四羊首瓿鑄造地域仍是謎  文博專家透露,古人最初在青銅器所做羊紋飾,可能並無後來所謂的「吉祥」概念,而與權力、等級等含義更為相關。
  • 夏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饕餮紋飾,有著怎樣的文化內涵?
    由於饕餮生性好食,所以它在中國古代的含義是「貪吃」以及引申出來的「盡情享用」,多用於商周時煮食食物的鼎身上的裝飾圖案,稱為饕餮紋,寄託的是期望食物豐富,滿足人們吃的需求這樣一個美好的願望。這些圖案與商周青銅器上的饕餮紋非常相似,獸面都是卵圓形,無角,下顎寬大,以雲雷紋襯託,特別是獸面上的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與現存的商代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更是幾乎一模一樣。 在商代的青銅器的裝飾花紋上,饕餮紋也有一個漸漸演變的過程。早期的商代青銅器上的饕餮紋,線條粗獷,獸面上的眼睛十分突出,整體圖案極富神秘感。
  • 青銅器藝術的起源發展和青銅器的分類及用途
    導語:中國古代的青銅器藝術包括夏、商、周時代,這個時代也是奴隸社會時期。這個時候留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就是青銅器。青銅藝術在世界之林藝術之中是有其獨立特殊的地位的,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留下如此之多的珍品。
  • 青銅器與青銅文化
    青銅器就是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製成的器皿、用器等。二、青銅器發展史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天熱紅銅製成的銅器是在土耳其南部恰約尼遺址發現的公元前七八千年的銅針和銅錐。中國最早的銅器出在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文化中。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考的就是功力許多人提起青銅器總覺得高深莫測、無從談起,印象中是個遠古而來的「大傢伙」。而事實上,不管從文化內涵還是生活應用上,青銅器在我國歷史中都曾有深遠的影響。4月15日,李米佳做客北京青年報的青睞講座,用他幾十年的青銅器研究經歷和深厚的「鑑寶」功底,為大家揭開、普及了青銅器背後深蘊的文化內涵、社會象徵和精細的製作工藝,以及他幾十年間以青銅器為伴的「鑑寶」歲月中所遇形形色色的人與故事。文並整理/本報記者 雷若彤文字整理/潘??
  • 青銅器大揭秘:當我們談論青銅器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而青銅器則是各大博物館的重頭戲,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幾乎收藏了國內最重要的青銅器,也成了青銅器愛好者的必去之地。那麼,對於初入門的愛好者來說,除了欣賞那種不可言說的「獰厲神秘」,我們還應知道些什麼呢?
  • 一件神秘青銅器上的圖案,被質疑是三星堆符號,專家很難解答
    一件神秘青銅器上的圖案,被質疑是三星堆符號,專家很難解答!關於三星堆文化其實有留下一些特殊的青銅器,而且這些青銅器都成了大家研究的對象,但奈何專家怎麼努力,卻仍舊還是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件青銅器,它是商周時期的古董文物,但因為它上面的一些特殊圖案,也曾被質疑是三星堆出來的文物。帶著疑問我們直接來看看這些特殊的圖案,看看有沒有大家熟悉的,又或者是在生活之中某一個地方曾經看到過。
  • 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
    不同於以考古發現為主題的青銅器展覽,本次「吉金鑑古」展覽從青銅器的功能和宗教禮儀含義、青銅器的收藏、分類,及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等角度展示古人收藏青銅器的傳統和由此發展出的金石學,及其對重要歷史人物和當時社會的重大影響。
  • 硬核歷史:為什麼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青銅器是怎麼製作的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我們使用青銅器的次數也越來越低。青銅器是我們國家的專屬嗎?它是最早起源於我們國家的嗎?它的發展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一揭秘青銅器的前世今生。對於青銅器我們的認知可能只停留在司母戎鼎,四羊方尊。然而青銅器並不僅僅是某一件器物。青銅器是指是由青銅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
  • 青銅器經典館藏鑑賞
    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製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
  • 中國青銅器的象徵意義和獨特魅力——專訪故宮青銅器修復專家
    生命中最難忘的青銅器《中國社會科學報》:二位老師在數十年的青銅器修復生涯中,既參與修復過蓮鶴方壺、司母辛方鼎這樣名聲在外的文物,也經手修復過許多不為人們所熟知的青銅器。請問二位老師對修復的哪些青銅器印象最為深刻,並且難以忘懷?王有亮:對我來說是蓮鶴方壺,它被視為「青銅時代的絕唱」。
  • 商代青銅器鑑定技巧
    商代青銅器鑑定技巧 1,白礬與硼砂都是可溶性物質有人也提倡用舌頭嘗商代青銅器鏽的味道,白礬的味道非常澀,其 他結晶狀的偽鏽有時是苦的或鹹的,而真 正的古銅鏽幾乎沒有味道。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偽鏽有毒,最 好不用這種嘗味道的方法。將水噴灑到銅鏽上,觀察銅鏽的親水程度,古銅鏽是親水的,那些油漆、 膠水的親水性則較差。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銅鏽的結晶形態及生長狀態,可以發現新銅鏽和老銅鏽有很大差別。
  • 中國青銅器的分類
    中國青銅器數量多,種類複雜。據不完全統計,在近幾十年來,中國光正規出土的青銅器,已經超過了十萬件。若加上無銘文的青銅器,而且黑市上,還有更多的青銅器在流傳,所以在數量上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為數量大,中國青銅器的品種也極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