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重大進展!制定出利用CRISPR/Cas9高效編輯基因組規則

2021-01-08 生物谷


2017年12月3日/

生物谷

BIOON/---CRISPR/Cas9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於大多數

細菌

與所有古生菌中的一種免疫系統,被用來識別和摧毀入侵的噬菌體和其他的病原體。在這種系統中,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簡稱。在過去5年裡,CRISPR/Cas9作為一種有效切割DNA的工具在科學界廣受歡迎。它經改造後用於哺乳動物細胞中。本質上,這種工具是一套精簡的分子「剪刀」。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細胞通過隨機地插入一組核苷酸來修復CRISPR/Cas9系統誘導的DNA斷裂。這通常會破壞任何位於發生斷裂的DNA位點處的基因。

科學家們已知細胞有時利用供者DNA來修復細胞基因組中的斷裂。然而,這種供者DNA序列本身不會自我插入到細胞基因組中的空白位點上。相反,這種供者DNA的每個末端都存在著一種同源臂(homology arm)以便封閉這種切割造成的空隙。

這些同源臂由與

遺傳

密碼匹配的DNA的完整部分重疊的核苷酸組成。這有助這種供者DNA「粘附到」完整的DNA上。

然而,鑑於供者DNA需要比較長的同源臂(特別是當插入較長的DNA序列、單鏈DNA或環狀DNA時,而且也很難製備出較長的單鏈DNA和環狀DNA),科學家們認為利用供者DNA修復DNA斷裂是一種低效的方法。隨著科學家們在CRISPR方面積累了更多的經驗,關於供者DNA的最佳設計規則和供者DNA的同源臂長度的問題就出現了。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將不同的供者DNA組合插入到人胚胎腎細胞中,這些細胞以其生長良好的能力和經常用於癌症研究中而為人所知。他們使用攜帶著編碼一種綠色螢光蛋白的基因的供者DNA,當這種基因成功地插入到細胞基因組中時,這種綠色螢光蛋白就會在細胞的核膜上發出綠色螢光。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1月27日在線發表在PNA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recision genome editing using synthesis-dependent repair of Cas9-induced DNA breaks」。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助理研究員Alexandre Paix發現線性DNA片段非常適合作為供者DNA,而且它們在人細胞中編輯DNA的效率比環狀DNA(這裡指質粒)高2~5倍。Paix說,「線性DNA在實驗室中很容易通過PCR擴增法加以製備。」

Paix也測試了不同長度的同源臂。他發現最佳的同源臂長度大約為35個核苷酸(35nt),比科學家們通常使用的要短得多。

具體而言,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長度為33~38nt的同源臂與長度為518nt的同源臂具有相同的編輯成功率,在最佳條件下產生10%~20%的編輯成功率。相反之下,當他們利用長度為15~16nt的同源臂進行測試時,這種基因插入成功率下降了一半。他們在人基因組的三個不同的位點上重複了這些結果。他們還發現新插入的DNA序列能夠長達1000nt(不包括同源臂)。

這些研究人員利用長度為57~993nt的供者DNA序列取得的編輯成功率在10%~50%。更短的供者DNA要比更長的供者DNA取得更高的編輯成功率。比如,長57nt的供者DNA、長714nt的供者DNA和長993nt的供者DNA插入到細胞基因組靶位點上的成功率分別為45.5%、23.5%和17.9%。當長度超過1000nt時,長1122nt的供者DNA和長2229nt的供者DNA具有非常低的插入成功率---大約為0.5%。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

基礎研究

副主任Geraldine Seydoux博士說,「在序列長度比較大時,導入編輯所需的供者DNA數量是非常困難的。細胞往往會因具有這麼多的DNA而窒息。」

最後,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當供者DNA距離CRISPR/Cas9切割位點不到30nt時,編輯成功率達到最高。Seydoux說,「當這種距離超過30nt時,這種插入是不可行的。」

Seydoux補充道,「這些參數應當能夠適用於科學家們試圖編輯的大多數基因。事實上,大多數實驗涉及對距離CRISPR切割位點僅兩到三個核苷酸的位置進行編輯。」

這些研究人員也測試了這種方法是否能夠在小鼠胚胎中發揮作用。通過使用具有長36nt的同源臂的PCR擴增片段,他們在87種小鼠胚胎中,成功地將一種長739nt的DNA序列(編碼一種綠色螢光蛋白)插入到27種小鼠胚胎中。

這些研究人員已正在利用這些修復規則來研究秀麗隱杆線蟲中的DNA,而且他們正在研究這些修復規則是否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人細胞。

Seydoux說,在這些修復規則被廣泛採用之前,它們應當在更多的人細胞類型和其他的有機體中接受測試。(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Alexandre Paix, Andrew Folkmann, Daniel H. Goldman et al. Precision genome editing using synthesis-dependent repair of Cas9-induced DNA breaks. PNAS, Published online: 27 Nov 2017, doi:10.1073/pnas.1711979114

相關焦點

  • PNAS:首次利用CRISPR-Cas9對古生菌進行基因組編輯
    它解決了一個重大的瓶頸:在這種古生菌中開展遺傳學研究。」Nayak繼續說道,「再者,利用我們之前的技術,必須一步一步地引入突變。利用這種新的技術,我們能夠同時引入多種突變。我們能夠利用CRISPR指數級地擴大這個突變體產生過程。」CRISPR起初是作為細菌和古生菌中的一種免疫防禦系統發揮作用。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遺傳發育所在CRISPR-Cas9玉米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中取得進展
    遺傳發育所在CRISPR-Cas9玉米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4-04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Microb Cell Fact:穀氨酸棒桿菌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獲進展
    傳統的工業菌株主要依賴長期的理化誘變及篩選獲得,這個過程漫長,基因組水平實現快速、高效的理性編輯依然是穀氨酸棒桿菌代謝工程改造的難點。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系統與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開發了穀氨酸棒桿菌的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工具。
  • 多項研究開發出可增強基因組編輯範圍的新型CRISPR/Cas9工具
    CRISPR的應用範圍從治療遺傳疾病到農作物的營養功效,它已經成為最有前景的基因組編輯工具之一。然而,Cas9酶依賴特定的DNA郵政編碼來確定切割和編輯的位置。雖然來自釀膿鏈球菌的Cas9(SpCas9)受到最廣泛使用,但是它需要靶位點旁邊存在兩個G鹼基。只有不到10%的DNA序列符合這一要求。
  • Science子刊:重大突破!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在體內...
    他們開發出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該遞送系統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縱破壞它們。這種稱為CRISPR-LNP的遞送系統攜帶一種編碼Cas9的信使RNA(mRNA),其中Cas9作為分子剪刀切割細胞中的DNA。
  • CRISPR-Cas9應用依舊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在測試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改變人類胚胎遺傳缺陷的可能性時發現,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有目標性位點的靶向核酸酶被廣泛用於基因組編輯。2013 年第一次將 Crispr/cas9 技術用於基因組編輯以來,這個領域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作為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 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可以輕鬆的設計嚮導性 RNA 序列將 Cas9 引導到基因組的特定位點上,然後通過 Cas9 的核酸酶切割活性造成 DNA 斷裂。最近的幾項研究,成功地應用 Crispr/cas9 糾正動物模型,體細胞和體外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引起疾病的突變基因,這也對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於臨床燃起了希望。
  • 在擬南芥中利用CRISPR / Cas9進行超高效基因編輯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技術還可以導致大量不想要的DNA重複。
  • 2019國自然熱門寵兒——CRISPR/Cas9技術
    早在2013年,基因編輯 CRISPR/Cas9 技術就被《科學》列為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是發展最為迅猛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技術的優勢已經顯而易見,它不僅同時靶向多個靶點,切割效率高,而且設計簡單,簡明的鹼基互補設計原則,識別不受基因組甲基化影響,適應面廣。
  • Nature子刊:利用納米磁鐵對體內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進行空間控制
    這讓細菌能夠識別和攻擊再次到來的相同入侵者,但是科學家們一直在競相改進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來修復導致遺傳疾病的突變並在實驗室實驗中操縱DNA。如果科學家們能夠將這種基因組編輯工具運送到體內正確的細胞中,那麼它有潛力阻止遺傳疾病。然而,障礙仍然存在,特別是在高效率地運送CRISPR/Cas9方面。
  • 2016年11月全球CRISPR/Cas9取得重大進展梳理
    2016年11月28日,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誌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複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
  • Genome Biology |中科院微生物所邱金龍課題組通過轉錄激活調節染色質構象進而提高CRISPR/Cas9的編輯效率!
    CRISPR/CAS9系統已被廣泛成功地應用於多種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工程,為基因治療和植物育種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引起基因組非靶向位點的突變,這樣會造成研究結果的不確定性。,CRISPR/Cas9技術可在生物水平上精準地對基因組進行編輯,並沒有引入很多非預期的脫靶突變。2017年初,Broad研究所和合作者們被授權了關於真核生物細胞(包括人類細胞)的基因組編輯的CRISPR專利,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合作者授權的專利是關於將CRISPR技術用於到cell-free系統中,並不是涉及真核細胞的基因組編輯。
  • 利用CRISPR/Cas9系統治療HBV感染取得突破性進展
    NHEJ是高效的,但是並不很準確,因而經常導致一些DNA鹼基在修復位點上插入或剔除。鑑於每次讀取DNA時是按密碼子(每個密碼子由連續的三個鹼基組成)讀取的,在關鍵位點上發生的這些小的DNA序列變化經常破壞相應的基因和它的蛋白產物的功能。基於此,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嘗試利用CRISPR/Cas9系統治療HBV感染,並且取得重大進展。
  • 意想不到的突變,CRISPR-Cas9的應用仍然是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可能導致基因組的意外突變。
  • 植物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新進展
    摘要: 在過去的4年中,CRISPR/Cas9 基因組編輯技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革命性工具,為植物學基礎研究和農作物遺傳改良提供了高效、快速而又廉價的遺傳操作工具。這些技術不僅推動了生物學基礎研究的發展,而且在疾病治療、農作物育種、生物能源等方面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產業化價值。基因組編輯技術就是利用人工設計和改造的核酸酶對基因組進行精確的定點修飾,包括對基因組進行靶向基因敲入 (Knock-in)、基因功能敲除 (Knock-out) 以及有目的的片段替換。
  • 重大進展,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近日,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茲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出了與HIV類似的病毒——SIV。這一重大突破使科學家們向開發人類HIV感染的療法邁進了一大步。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Kamel Khalili博士說:「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就可以在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特別重要的是,這項新工作表明,該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也就是SIV和HIV的病毒庫。
  • Science:重大進展!經過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
    2020年3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利用一種簡單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來研究和校正導致從失明到癌症等各種疾病的致病突變的潛力,但是這種技術受到一定限制,即必須在基因編輯位點附近存在某個較短的DN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