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療法(RT)是惡性腫瘤治療中最常用的療法之一,通常與放射增敏劑結合使用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臺灣清華大學的Hsin-Cheng Chiu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納米光療系統,由聚(硫代二亞乙基丙二酸酯)(PSDEM)和PEG-PSDEM-PEG組裝而製備的納米藥物負載了作為RT增敏劑的亞磺醯苯胺異羥肟酸(SAHA)和作為光熱/光動治療劑的吲哚菁綠(ICG)。
該製劑具有響應近紅外輻射和X射線放射治療而發生結構變化和釋放負載藥物的能力。隨著腫瘤部位內局部和可控的反應,活性氧(ROS)觸發的SAHA釋放和光熱治療誘導的血管通透性增強顯著增敏了RT治療,並進一步結合光動力/光熱療法(PDT / PTT)促進了治療效果。該療法遠比單獨使用非增敏的X射線放射療法和PT / PD聯合療法的療效高。通過用SAHA增敏RT治療以及誘導腫瘤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腫瘤缺氧緩解的光熱效應,增強了RT療效。
體外研究表明,用ROS誘導的增敏RT治療的4T1乳腺癌細胞中,細胞內DNA雙鏈受到損傷,細胞增殖受到抑制。與單獨使用RT的效果相比,由於光介導治療與增敏RT的組合效果也觀察到了細胞活力的顯著降低。在納米光療中以低劑量(6 Gy),ROS引起的增敏RT的原位4T1乳腺癌小鼠中觀察到完全根除原發腫瘤和強效抑制肺轉移,83%小鼠的生存率可達到60天。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0304750
歡迎加入學術QQ群交流:1061595121
投稿、薦稿、人才招聘、會議宣傳等合作請聯繫郵箱:nanoimmuno@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