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電路設計出現新突破,德物理學家研發新款垂直有機電晶體

2020-09-24 十輪網

柔性可印刷電路再出現新突破。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TU Dresden)宣布,由Hans Kleemann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具備兩個獨立控制電極垂直有機電晶體(Vertical Organic Transistors),該研究成果已發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期刊上。

高解析可卷式電視(High-definition roll-up TV)和摺疊手機或許將不再是奢侈的電子產品,高性能有機電晶體是這些產品中柔性電子電路的關鍵要素。常用的橫向有機電晶體的電荷跳躍傳輸(Hopping-transport)非常的慢,因而無法用於高頻的應用中。也因此,必須研發能夠因應高工作頻率和可調特性的電晶體;而由Hans Kleemann帶領的研究團隊已成功實現這種有機電晶體。

Kleemann表示,到目前為止,垂直有機電晶體一直被認為僅能在實驗室中實現,很難真正集成至電子電路其中。但是,如同發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的內容顯示,具備兩個獨立控制電極的垂直有機電晶體,非常適合實現複雜的邏輯電路(Logic Circuits),同時又保有垂直有機電晶體高切換頻率的優點。

研究顯示,具有兩個獨立控制電極的垂直有機電晶體,特點是切換頻率高、可調式的臨界電壓等。基於這些特性,即便是單一電晶體也可以用來因應不同的邏輯電路狀態(像是AND,NOT,NAND);而可調式的臨界電壓也可以確保信號完整性和實現低功耗。基於這項研究,未來在柔性、可印刷的電子電路設計上可說是出現了新的突破,這些電晶體有望用於無線通信、高解析度的柔性顯示器,而不用採用原先的矽基電子組件。

(首圖來源:TU Dresden)

相關焦點

  • 柔性屏設計出現新突破,德物理學家研發新款垂直有機電晶體
    柔性可印刷電路再出現新突破。德國德勒斯頓工業大學(TU Dresden)宣布,由 Hans Kleemann 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具備兩個獨立控制電極垂直有機電晶體(Vertical Organic Transistors),此一研究成果已發布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期刊上。
  • 柔性電路設計出現新突破,德物理學家研發新款垂直有機晶體
    柔性可印刷電路再出現新突破。德國德勒斯頓工業大學(TU Dresden)宣布,由 Hans Kleemann 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具備兩個獨立控制電極垂直有機電晶體(Vertical Organic Transistors),此一研究成果已發布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期刊上。
  • 可印刷垂直有機電晶體可集成複雜邏輯電路,替代矽基電子器件
    可印刷垂直有機電晶體可集成複雜邏輯電路,替代矽基電子器件高解析度可滾動電視或可摺疊智慧型手機可能很快將不再是只能在國際電子產品交易會上欣賞的難以承受的奢侈品。高性能有機電晶體是為此所需的機械柔性電子電路的決定性先決條件。然而,由於有機半導體中的跳躍傳輸,常規的水平有機薄膜電晶體非常慢,這就是為什麼它們不能用於需要高頻的應用中的原因。
  • 柔性低壓高頻有機薄膜電晶體
    柔性低壓高頻有機薄膜電晶體Flexible Low-voltage High-frequency Organic Thin-film
  • 復旦專家研究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獲突破
    復旦專家研究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獲突破   中新社上海2月10日電 (記者 鄒瑞玥)最新一期的國際權威性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了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仇志軍與劉冉科研團隊的一項成果,他們在揭示有機薄膜電晶體(OTFT)性能穩定性機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 新型有機電晶體:可應用於OLED、傳感器和憶阻器!
    導讀近日,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物理學家們開發出一款有機電晶體,它可以在低電流和高電流條件下完美地工作。背景電晶體,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元器件,可用於控制電路上的電壓與電流。電晶體的出現為集成電路、微處理器以及計算機內存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如今,電晶體已經變得無處不在,手機、飛機、家電、智能硬體、無人機、機器人、醫療電子等各種產品,都離不開這一基礎元件。
  • 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技術淺析
    OTFT-LCD  OTFT-LCD是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傳統的TFT-LCD受材料的影響,只能以平面方式顯示,無法做到很有彈性的彎曲顯示。OTFT-LCD由於使用有機材料,具有可彎曲顯示的特點,因此不但耐衝擊,而且重量輕、體積小。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改變了顯示器的外觀,應用環境也因此大為擴展且多樣化。
  • 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新模型誕生,助力柔性電子產品開發
    近日,復旦大學的研究者揭示了導致有機薄膜電晶體性能變化的機制,為進一步改良以有機薄膜電晶體為代表的柔性電子技術開拓了前景,從可穿戴設備到紙幣防偽,柔性電子技術將有望走進我們d 生活。此論文發表於最近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1965年,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Gordon E.
  • 突破性的量子點電晶體創造了無毒的柔性集成電路
    突破性的量子點電晶體創造了無毒的柔性集成電路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利用稱為量子點的微小結構創建了基本的電子構建塊,並將其用於組裝功能邏輯電路。圖片提供: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Victor Klimov說:"這種新方法對基於無毒量子點的電子設備的潛在應用包括可印刷電路,柔性顯示器,晶片實驗室診斷,可穿戴設備,醫療測試,智能植入物和生物識別技術。
  • 生物相容的「離子驅動柔性有機電晶體」與「混合導電顆粒材料」
    導讀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團隊設計出一款生物相容的離子驅動柔性電晶體以及一款混合導電顆粒複合材料。前者可以實時執行神經相關計算,後者可實現由單一材料創造電子元件。背景近年來,生物電子系統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使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複雜且充滿活力的生物體。這些器件能獲取和處理生物基質,以及與之產生相互作用。
  •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超清柔性屏(AMOLED)突破壟斷 讓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超清柔性屏(AMOLED)突破壟斷 讓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4-10 來源:南方網
  • 可穿戴技術重大突破:有機納米材料製成柔性存儲器
    有機納米材料,作為一項常規技術突破,已廣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例如製成柔性邏輯電路或者顯示器。但是,目前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有機納米材料並沒有得到更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它們無法產生柔性、非易失、具有實用的讀寫速度的存儲器。最近,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團隊的突破性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
  • 大分子碳結構有機半導體問世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29日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首次研製出了一種含巨大分子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其結構穩定,擁有卓越的電學特性,而且成本低廉,可被用於製造現代電子設備中廣泛使用的場效應電晶體。科學家們表示,最新突破將會讓以塑料為基礎的柔性電子設備「遍地開花」。相關研究發表在材料科學領域最著名的雜誌《先進材料》上。
  • 談談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技術
    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改變了顯示器的外觀,應用環境也因此大為擴展且多樣化。          2006年12月,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承擔的「有機TFT器件研究」項目通過驗收。「有機TFT器件」全稱是「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OTFT-LCD)」。OTFT的出現,將對現有非晶矽TFT形成有力競爭是不言而喻的。
  • 納米紙電晶體開啟新時代
    同濟大學與美國馬裡蘭大學最近聯合研發的納米紙電晶體,以納米紙為襯底,全透明、可彎曲、可降解,向紙制電子產品邁出了重要一步。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6347.htm  黃佳  柔性可彎曲、可摺疊是當前新一代電子產品的一大重要發展方向。
  • 亞利桑那州大學與德州大學成功開發CMOS柔性電晶體
    亞利桑那州大學柔性顯示器中心(Flexible Display Center)與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聯合宣布已成功在柔性塑膠基板(Flexible Plastic Substrate) 製作CMOS電路系統.這項成功的開發將促進柔性電子應用.新的塑料CMOS電路已展示特殊的功率效能,耗電量只有傳統薄膜晶體電路的三分之一
  • 電晶體的改進將使柔性塑料計算機成為現實
    來源:RDECOM 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透露,在製造可用於製造柔性,薄如紙的計算機屏幕的電晶體的過程中,應該很快會做出改進。 科學家們回顧了光敏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研究的最新進展;包含有機半導體,放大微弱的電子信號並發射或接收光的設備。
  • 有機半導體的發展介紹|有機半導體|器件|電晶體|半導體
    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Bardeen、Shockley和Brattain用元素鍺(Ge)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圖1),打破了電子管在體積、功耗、壽命等方面的局限性,使電子技術躍入一個新的紀元。
  • 負電容環柵納米線電晶體-電路仿真研究
    為了進一步增加集成電路性價比,一些基於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藝的電晶體不斷被提出,其中負電容場效應電晶體是近年來被廣泛研究的對象之一。負電容電晶體可以克服「玻爾茲曼熱限制」,即在室溫下突破亞閾值擺幅60mV/decade的最低限制,降低電源電壓和電路功耗,有望被應用於3nm及以下技術節點。由於負電容電晶體理論的複雜性,對負電容電晶體以及由其構建的電路特性的理論研究至關重要。
  • 香港大學開發出微型柔性有機半導體OFET
    香港大學開發出微型柔性有機半導體OFET場效應電晶體(FET)是諸如集成電路,計算機CPU和顯示背板之類的現代電子產品的核心組成部分。使用有機半導體作為電流通道的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與諸如矽的無機對應電晶體相比具有撓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