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電路設計出現新突破,德物理學家研發新款垂直有機晶體

2020-09-24 WitsView

柔性可印刷電路再出現新突破。德國德勒斯頓工業大學(TU Dresden)宣布,由 Hans Kleemann 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具備兩個獨立控制電極垂直有機電晶體(Vertical Organic Transistors),此一研究成果已發布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期刊上。

高解析可卷式電視(High-definition roll-up TV)和摺疊手機或許將不再是奢侈的電子產品,高性能有機電晶體是這些產品中柔性電子電路的關鍵要素。常用的橫向有機電晶體的電荷跳躍傳輸(Hopping-transport)非常的慢,因而無法用於高頻的應用中。也因此,必須研發能夠因應高工作頻率和可調特性的電晶體;而由 Hans Kleemann 帶領的研究團隊已成功實現這種有機電晶體。

Kleemann 表示,到目前為止,垂直有機電晶體一直被認為僅能在實驗室中實現,很難真正整合至電子電路當中。但是,如同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的內容顯示,具備兩個獨立控制電極的垂直有機電晶體,非常適合實現複雜的邏輯電路(Logic Circuits),同時又保有垂直有機電晶體高切換頻率的優點。

研究顯示,具有兩個獨立控制電擊的垂直有機電晶體,特點是切換頻率高、可調式的臨界電壓等。基於這些特性,即便是單一電晶體也可以用來因應不同的邏輯電路狀態(像是 AND,NOT,NAND);而可調式的臨界電壓也可以確保訊號完整性和實現低功耗。基於這項研究,未來在柔性、可印刷的電子電路設計上可說是出現了新的突破,這些電晶體有望用於無線通訊、高解析度的柔性顯示器,而不用採用原先的矽基電子元件

新聞來源:TechNews

封面圖源:拍信網

相關焦點

  • 柔性電路設計出現新突破,德物理學家研發新款垂直有機電晶體
    柔性可印刷電路再出現新突破。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TU Dresden)宣布,由Hans Kleemann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具備兩個獨立控制電極垂直有機電晶體(Vertical Organic Transistors),該研究成果已發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期刊上。
  • 柔性屏設計出現新突破,德物理學家研發新款垂直有機電晶體
    柔性可印刷電路再出現新突破。德國德勒斯頓工業大學(TU Dresden)宣布,由 Hans Kleemann 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具備兩個獨立控制電極垂直有機電晶體(Vertical Organic Transistors),此一研究成果已發布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期刊上。
  • 可印刷垂直有機電晶體可集成複雜邏輯電路,替代矽基電子器件
    可印刷垂直有機電晶體可集成複雜邏輯電路,替代矽基電子器件高解析度可滾動電視或可摺疊智慧型手機可能很快將不再是只能在國際電子產品交易會上欣賞的難以承受的奢侈品。高性能有機電晶體是為此所需的機械柔性電子電路的決定性先決條件。然而,由於有機半導體中的跳躍傳輸,常規的水平有機薄膜電晶體非常慢,這就是為什麼它們不能用於需要高頻的應用中的原因。
  • 韓KAIST研發柔性垂直Micro LED!可用於生物治療
    韓KAIST研發柔性垂直Micro LED!可用於生物治療    慧聰LED屏網報導             據報導,由材料科學和工程系的李教授KeonJae以及來自生物科學系的教授DaesooKim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使用基於各向異性導電膠膜的轉移及互連技術,開發出了柔性垂直MicroLED(微發光二極體)(f-VLEDs)技術。
  • 可穿戴技術重大突破:有機納米材料製成柔性存儲器
    有機納米材料,作為一項常規技術突破,已廣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例如製成柔性邏輯電路或者顯示器。但是,目前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有機納米材料並沒有得到更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它們無法產生柔性、非易失、具有實用的讀寫速度的存儲器。最近,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團隊的突破性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
  • 石英晶體振蕩器仿真電路設計
    打開APP 石英晶體振蕩器仿真電路設計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07 17:09:06 並聯型晶體振蕩器中,石英晶體以並聯諧振的形式出現,起電感作用。
  • 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纜附件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9月1日,隨著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歐洲研究院(歐洲院)牽頭設計研製的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纜附件通過全部型式試驗,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柔性直流輸電領域又一個關鍵性裝備研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掌握500千伏矽橡膠技術路線環保型柔性直流電纜附件關鍵技術。
  • 看了才知道,原來2016年實現了這麼多LED技術突破!
    Saphlux研發新技術 攻克中村修二未解難題 2014年成立的Saphlux通過多次試驗,終於在今年初找到了解決方法(涉及商業機密贊不方便對外透露),打破了原有的半極性氮化鎵材料生長模式,不僅可以在標準的大尺寸藍寶石襯底上直接生長半極性氮化鎵,還能直接控制晶體生長的方向和形狀。
  • 是德科技突破現在的無線通信技術 新款信號分析儀面市
    打開APP 是德科技突破現在的無線通信技術 新款信號分析儀面市 佚名 發表於 2020-03-04 14:53:18 「是德科技今日推出新型 Keysight N9021B MXA X 系列信號分析儀。
  • 韓KAIST研發柔性垂直Micro LED,可用於生物治療
    據報導,由材料科學和工程系的李教授Keon Jae以及來自生物科學系的教授Daesoo Kim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使用基於各向異性導電膠膜的轉移及互連技術,開發出了柔性垂直 得益於超低功耗、快速反應速度和優越靈活性等特點, 柔性Micro LED已成為下一代顯示器的強大候選者。但是, 以往的Micro LED技術面臨器件效率差、熱可靠性低、高解析度Micro LED顯示屏互連技術不足等關鍵性問題。 報導指出,該研究團隊通過ACF粘合工藝的精確對準,採用同步傳輸和互連技術,設計出新的轉移設備並製造出一個f-VLED 陣列 (50x50)。
  • 大分子碳結構有機半導體問世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29日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首次研製出了一種含巨大分子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其結構穩定,擁有卓越的電學特性,而且成本低廉,可被用於製造現代電子設備中廣泛使用的場效應電晶體。科學家們表示,最新突破將會讓以塑料為基礎的柔性電子設備「遍地開花」。相關研究發表在材料科學領域最著名的雜誌《先進材料》上。
  • 瑞聯新材:具備規模化研發生產能力 打造專用有機新材料龍頭
    瑞聯新材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主要從事OLED材料、單體液晶、醫藥中間體等專用有機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公司主營業務突出,規模優勢顯著,技術產業化能力較強,此次成功上市後,瑞聯新材將成為陝西省第四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 松下展示新款有機傳感器 可同時捕捉可見光與近紅外光
    (原標題:松下展示新款有機傳感器 可同時捕捉可見光與近紅外光)
  • 生物相容的「離子驅動柔性有機電晶體」與「混合導電顆粒材料」
    Gelinas 領導的團隊正在開發生物相容的新型柔性電子器件,並保證它們在人體上長期、高效、穩定地運行,以克服傳統電子器件的局限性。去年2月,他們開發出了首個生物相容的離子驅動電晶體,其速度快到足以實時感知並刺激腦部信號。貼在蘭花瓣表面的基於「內部離子門控有機電化學電晶體(IGT)」的 NAND 和 NOR 邏輯門。比例尺1釐米。
  • 射頻接收系統晶體振蕩電路的設計與分析
    為了適應無線尋呼接收機、FM-SCA股票機、PDA等通信產品的小型化,在射頻接收電路中一本振採用了晶體振蕩電路。一、 射頻接收中晶體振蕩電路的設計及工程估算1.振蕩電路的確定  對振蕩電路的選擇取決於對工作頻率、頻率穩定度的要求,同時還要考慮射頻接收小型化、低功耗及其他要求。晶體振蕩電路應設計成結構簡單、功耗小、調試方便並且頻率可以微調的電路。經過分析,確定採用如圖1所示的結構。該電路為電容三點式振蕩,是串聯式晶體振蕩電路。
  • 新型有機半導體材料:可應用於光電領域!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開發的採用OLED技術的智能眼鏡顯示屏(圖片來源:弗勞恩霍夫協會電子射線和等離子技術研究所)柔性、透明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圖片來源:MIT)有機薄膜電晶體(圖片來源: Rob Felt,喬治亞理工學院)無論是在有機電池、發光二極體或者是電晶體中,重要的是帶隙,也就是說價帶(束縛狀態)與導帶(運動狀態)中的電子在能級方面的差異。
  • 新研究:讓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
    導讀  據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官網近日報導,來自該校與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使用實驗與模擬找到了使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的方法和原因。  創新  近日,來自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B)與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一支科研團隊使用實驗與模擬找到了使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的方法和原因。他們通過巧妙的化學操作「欺騙」系統,在晶體結構中實現各種能量相似的排列。
  • 法國開發出高導電性有機金屬
    儘管有機材料經常被用作半導體,比如有機發光二極體和有機電晶體等,但擁有像金屬一樣的高導電性的有機材料仍然非常稀少。有機金屬研發領域存在的一個問題是,良好的導電性能要求材料具有很高的結晶度,但晶體結構卻不利於材料的加工和成型。現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類新的有機材料,不僅導電性高,而且非常柔軟、有彈性,成功克服了上述難題。
  • 我國核能化學團隊在柔性配合物晶體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中科院高能所6月2日報導,該所多學科中心石偉群課題組在功能錒系配合物柔性晶體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Molecular spring-like triple-helix coordination polymers as dual
  • 突破性的量子點電晶體創造了無毒的柔性集成電路
    突破性的量子點電晶體創造了無毒的柔性集成電路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利用稱為量子點的微小結構創建了基本的電子構建塊,並將其用於組裝功能邏輯電路。圖片提供: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Victor Klimov說:"這種新方法對基於無毒量子點的電子設備的潛在應用包括可印刷電路,柔性顯示器,晶片實驗室診斷,可穿戴設備,醫療測試,智能植入物和生物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