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夫妻的稱謂,也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其中的演變還真是源遠流長呢!「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裡」,這裡的「良人」就是指古時候夫妻之間最早的稱呼,也是共同相互的稱呼。但是良人一詞顯示不出來男女的性別,但是因此好像可以看出,古時男女地位相差並不懸殊啊!

但是這種不分男女的叫法還是不太方便的,所以後來在「良」字右邊加上「阝」變成郎。「良」字左邊加上「女」變成娘,男喚作「郎」,女喚作「娘」,這之後也不知道古時候媳婦跟娘還能不能區分開了,呵呵!

不過,古人認為就一個字實在有點肉麻,眾多良家婦女們在人前還是羞於叫出口的。於是,她們就在字的首或尾各加了一個字組成了詞,「郎」後面加一個君字,作為對丈夫的雅稱,「娘」後面加了一個子字,作為對妻子的愛稱,於是就變成了唐代普遍流行的「郎君」與「娘子」了。
唐
到了宋代,南北文化交流頻繁,由於當時的宮廷中,出現了官家一詞,百姓中有的妻子便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時至今日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從這個稱呼也可以看出男人的地位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啊!畢竟官人,要管人嗎,呵呵、、、!

除了這些,妻子也稱自己丈夫為「外人」、「外子」、丈夫還稱自己的妻子「內人」、「賤內」、這都是古時比較文藝的叫法了。不過「賤內」聽起來真是不順耳,娶個好媳婦你就是再謙虛,也沒必要這麼稱呼啊,大有貶低的嫌疑,又或許古時這個「賤」字,還別有用意吧!

後來,在戲劇流行之後「相公」這個稱呼也就跟著流行起來,從官人的「官」,進步到相公的「相」,男人的家庭地位可長的不是一點點哦。

而目前最流行的叫法,「老公」這詞在古代,可是古時民間用來稱呼太監的啊!還有的小夫妻叫,孩兒他爸,孩兒他媽,但在這個複雜的時代這個稱呼極不嚴謹,她孩子的爸有可能並不是她老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