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大學畢業,在當代大學生中實屬少數群體,任誰聽到都會讚嘆一句「優秀」!來自中國科大少年班的吳千櫻便是人們口中的學霸。
2019年12月,千櫻榮獲第39屆郭沫若獎學金,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獎。在學習的道路上,興趣是千櫻最好的老師,她關注自閉症兒童和心理學研究,專攻神經科學方向,探索大腦深處的奧秘。
千櫻熱愛科研,渴望探索未知。而在中國科大這片沃土上,豐富優質的科教資源和開放包容的態度,讓她的熱愛和夢想生根發芽。
少年班學院
吳千櫻
吳千櫻
高中畢業於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
少年班學院16級本科生
生物科學專業
熱愛神經科學、心理學
曾赴香港城市大學、美國高校交流實習
2019年榮獲第39屆郭沫若獎學金
01
因自閉症兒童與心理學結緣
大一進校時,千櫻加入了校園社團唐仲英愛心社。接下來的一年中,每隔一周或兩周,千櫻都要前往合肥市蜀山區天天向上殘障兒童康復中心,輔助自閉症兒童上課。
千櫻說,「第一次來到康復中心時,院長的話令我深有感觸,她希望社會能夠為這群孩子提供更多的幫助。如果我們以後有錢了就多給孩子捐捐款,也希望我們學生物的,可以為孩子們研究相關藥物。」
這次公益實踐的經歷,讓千櫻特別關注自閉症群體,院長的話也在她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想要力所能及地為孩子們做些什麼。很快,在新生研討課上,千櫻實現了第一個小目標,調研自閉症病因及其幹預方法。
02
打開神經科學的大門
按照少年班學院的要求,同學們在大二開學時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千櫻則更早,在大一下學期就選擇了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科學專業,並於大一暑假進入張效初老師的「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
初進實驗室時,千櫻和張老師提起自己的興趣所在,希望能夠從事自閉症群體的相關心理研究。但由於這類群體健康條件的特殊性,將其作為實驗被試進行相關研究難度,所以千櫻暫時擱置這一議題,跟隨張老師學習神經科學實驗方法。
起初,千櫻參與了《實時經顱交流電刺激(tACS)對短時記憶的調節》項目。初入實驗室,她負責招募被試進行實驗,並對實驗數據做一些簡單的統計分析。
在學習了更多知識和方法後,千櫻於大三下學期又加入了下一個和經顱交流電刺激有關的項目組,並承擔了更多任務。她參與實驗設計,任務編寫和生理信號的分析。
這兩個項目核心的技術就是經顱交流電刺激,就是希望通過外加的微弱電場,去改變大腦的內源性電信號,目標是使某些腦功能獲得提升。第一個是用這個技術去調控短期記憶,第二個是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相當於是對技術的一個升級,就是外加電場的形式改變了,更複雜一點,然後用這個更高級的技術改變運動功能。
千櫻說:「科大的實驗室我更像一個『野蠻生長』的過程,看到什麼學什麼。剛進去的時候,我看到什麼都覺得很新鮮,看到師兄師姐在看書或者文獻都會問問他們這個是什麼意思,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用,當時暑假和後一年的寒假都瘋狂地看各種入門教材。」
在張老師的實驗室,千櫻打開了神經科學的大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它。
03
暑期實習:「我喜歡磁共振成像」
2018年春天,大二的春季學期,千櫻開始申請去美國高校參加暑期實習。「這個過程真難啊,那段時間,每天打開郵箱都害怕收到拒信。」
申請過程中,父母也試探性地問她,是否考慮去普通一些的學校做暑期實習。「但是我不想。第一次申請暑研交流,我希望去一所優秀的學校,能夠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我的性格就是這樣,認準一件事就堅持不放棄。」
皇天不負有心人。千櫻成功收到了心儀高校的暑期實習offer。這個夏天,千櫻第一次接觸到靜息態功能磁共振腦成像的研究,這與千櫻此前做實驗使用的腦電技術不同。
在實習導師的支持下,千櫻撰寫摘要,投稿至「2019年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年會」,並於2019年5月在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年會上展示了題為「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resting-state brain small-world network properties across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and modeling strategies」的工作。
圖為千櫻參加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年會
在磁共振方向小試牛刀並小有成果,讓千櫻產生了深入研究的興趣。大三暑假,千櫻再次申請暑期實習。千櫻說,「申請暑假實習的主要動力還是來源於我覺得只研究『靜態』的大腦網絡本身不夠『過癮』,還是好奇大腦的動態變化,所以我這次找的老師是做動態的。」
2019年暑期,千櫻參與了「功能磁共振腦網絡在不同消費者決策策略下的動態變化」課題研究。
在這個課題中,千櫻主要負責數據處理,從宏觀到微觀尺度,探測到大腦網絡結構在不同的決策過程下的變化,並對現有的量化方法做出改進。
「我喜歡磁共振方向,在研究過程中能夠獲得滿足和快樂。找到自己很喜歡研究方向,我也覺得很幸運。」因此,申請攻讀PHD,千櫻也希望繼續從事磁共振方面的研究。
04
去香港城大
做一回傳統的心理學專業學生
大三秋季學期,千櫻在香港城市大學做交換生,學習心理學。對她而言,這是跳出數據驅動的舒適圈,嘗試做一回傳統的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勇敢嘗試,也實現了千櫻曾經想學習心理學的願望。在香港城大選修的六門課程中,千櫻獲得了四門A+的好成績。
在香港城大學習期間,千櫻不忘她始終關注的自閉症群體,與教學心理學的授課老師Dr.John Tse合作撰寫綜述《針對自閉症的計算機多媒體閱讀教學方法》。
在一位科大校友的引薦下,千櫻參與了於肖楠老師關於香港新移民的心理韌性研究,結合量表數據和生物信息分析香港新移民在學習、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融入情況,切身參與了傳統心理學的社會調查實驗及方法。
科研以外,千櫻參與了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的公益活動,幫助新移民家庭融入新環境。
05
學習生活兩不誤
大學期間,千櫻成績名列前茅,校內GPA3.93/4.30,生命科學學院排名1/69,香港城大交換期間GPA4.10/4.30,並且託福和GRE都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
郭沫若獎學金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的最高榮譽。作為第39屆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之一,這是對千櫻學習和科研成績的充分認可。除此之外,千櫻還獲得了眾多校內獎學金。
嚴謹認真是千櫻在科研實驗中的樣子,熱情活潑則是她在生活中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千櫻生命科學學院院的同學陳詩文這樣評價千櫻:「初見千櫻時,我就被她的名字所吸引,接觸一段時間後,在課堂上感受到她對科研的熱情和極強的能力,也在她參與的活動中感受到她的組織能力。我非常高興能有她這樣一個朋友,互相幫助和鼓勵,在彼此艱難的時候互相支撐,共同進步」。
大一大二的學習之餘,千櫻為自己安排了比較密集的課外活動,班級、社團、學生會裡都活躍著她的身影。
她擔任班級心理委員,組織「心理月」主題活動。
圖為千櫻組織」心理月」主題活動
加入唐仲英愛心社,參與公益活動,曾擔任財務部部長,負責經費支出管理。
加入校招生志願服務隊,曾任人力資源部部長,參與主辦「情系母校」寒暑假招生活動,回到母校江蘇省鎮江市第一中學宣講,協助招生。
右一為吳千櫻
加入少年班學院學生會,曾擔任文體部副部長,主辦「少年遊」「勿負韶華迎新晚會」等大型活動,獲得「傑出貢獻獎」銀獎。
圖為「勿負韶華迎新晚會」
千櫻認為,「雖然活動的組織過程比較艱難,但總體是很寶貴的經歷。我個人覺得承辦一個活動的責任感比較重,相比較而言,還是覺得科研更適合自己。而且自己做科研純粹是興趣驅動,沒有導師的壓力,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因此,大三之後學業繁忙,千櫻漸漸地很少參加各類活動,直到大四她又開始參加唐仲英愛心社的志願活動。
06
評價少年班?特別好!
千櫻是千禧年出生的baby。在高一下學期的時候,她就產生了考科大少年班的想法。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是個急性子,高二下學期基本學完了所有知識,我不想再複習一年。」
高二的千櫻符合科大少年班的報考條件。「我想儘快進入大學生活,家裡人比較支持,覺得科大少年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就來了。」
千櫻對於少年班的評價,概括起來只有三個字——特別好。
「特別自由,選擇機會多。」千櫻舉了一個例子,作為貝時璋生物英才班的學生,學院會安排一些中高級的專業課,自己通過這些課程提前學習了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為今後參加各種暑期實習、交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少年班,周圍的同學來自各個專業,非常多元,能夠開拓視野,讓人樂於了解不同專業的基礎知識。但周圍人如此優秀,也會有一種壓力,督促自己不斷進步。
談及在科大學習的好處,千櫻毫不猶豫,「數理基礎紮實,十分實用。」無論是在香港城大交換上課,還是在美國暑期實習,紮實的數理基礎都讓她受益匪淺。
千櫻還說,「科大也教會了我勇於挑戰。」剛進校時,她會下意識地選擇難度較低的事情,以確保自己能做好,現在,她會勇敢地去挑戰自己,即便要面對很多未學過的知識,也會選擇去面對,學習,解決,給自己一個更高的目標,突破天花板。
本科三年裡,千櫻申請了兩次國外暑期實習和一次香港交換生,在她看來,「雖然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校內導師較少,但是科大依舊為自己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尤其是科大的校友資源,多次外出活動中都會有校友幫助,會和他們聚餐,參加一些活動。
在中國科大這片沃土上,豐富優質的科教資源和開放包容的態度,讓每一位學子的熱愛和夢想生根發芽。
郭沫若獎學金
設立於1980年的郭沫若獎學金(簡稱「郭獎」)是新中國第一獎學金、首個個人冠名獎學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獎。
1980年2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設立「郭沫若獎學金」。「郭沫若獎學金」是中國科學院利用任科大校長20年之久的郭沫若院長生前交給院黨組的15萬元稿費設立的專項獎學金,用以激勵莘莘學子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學校每年使用這筆稿費的銀行利息用以頒獎。2007年9月,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與中國科大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長期資助「郭沫若獎學金」,大幅提高獎金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