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腦深處的奧秘!這位00後大四學霸,用實力詮釋美

2020-12-06 專注工業潤滑油

20歲大學畢業,在當代大學生中實屬少數群體,任誰聽到都會讚嘆一句「優秀」!來自中國科大少年班的吳千櫻便是人們口中的學霸。

2019年12月,千櫻榮獲第39屆郭沫若獎學金,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獎。在學習的道路上,興趣是千櫻最好的老師,她關注自閉症兒童和心理學研究,專攻神經科學方向,探索大腦深處的奧秘。

千櫻熱愛科研,渴望探索未知。而在中國科大這片沃土上,豐富優質的科教資源和開放包容的態度,讓她的熱愛和夢想生根發芽。

少年班學院

吳千櫻

吳千櫻

高中畢業於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

少年班學院16級本科生

生物科學專業

熱愛神經科學、心理學

曾赴香港城市大學、美國高校交流實習

2019年榮獲第39屆郭沫若獎學金

01

因自閉症兒童與心理學結緣

大一進校時,千櫻加入了校園社團唐仲英愛心社。接下來的一年中,每隔一周或兩周,千櫻都要前往合肥市蜀山區天天向上殘障兒童康復中心,輔助自閉症兒童上課

千櫻說,「第一次來到康復中心時,院長的話令我深有感觸,她希望社會能夠為這群孩子提供更多的幫助。如果我們以後有錢了就多給孩子捐捐款,也希望我們學生物的,可以為孩子們研究相關藥物。

這次公益實踐的經歷,讓千櫻特別關注自閉症群體,院長的話也在她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想要力所能及地為孩子們做些什麼。很快,在新生研討課上,千櫻實現了第一個小目標,調研自閉症病因及其幹預方法。

02

打開神經科學的大門

按照少年班學院的要求,同學們在大二開學時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千櫻則更早,在大一下學期就選擇了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科學專業,並於大一暑假進入張效初老師的「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

初進實驗室時,千櫻和張老師提起自己的興趣所在,希望能夠從事自閉症群體的相關心理研究。但由於這類群體健康條件的特殊性,將其作為實驗被試進行相關研究難度,所以千櫻暫時擱置這一議題,跟隨張老師學習神經科學實驗方法。

起初,千櫻參與了《實時經顱交流電刺激(tACS)對短時記憶的調節》項目。初入實驗室,她負責招募被試進行實驗,並對實驗數據做一些簡單的統計分析。

在學習了更多知識和方法後,千櫻於大三下學期又加入了下一個和經顱交流電刺激有關的項目組,並承擔了更多任務。她參與實驗設計,任務編寫和生理信號的分析。

這兩個項目核心的技術就是經顱交流電刺激,就是希望通過外加的微弱電場,去改變大腦的內源性電信號,目標是使某些腦功能獲得提升。第一個是用這個技術去調控短期記憶,第二個是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相當於是對技術的一個升級,就是外加電場的形式改變了,更複雜一點,然後用這個更高級的技術改變運動功能。

千櫻說:「科大的實驗室我更像一個『野蠻生長』的過程,看到什麼學什麼。剛進去的時候,我看到什麼都覺得很新鮮,看到師兄師姐在看書或者文獻都會問問他們這個是什麼意思,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用,當時暑假和後一年的寒假都瘋狂地看各種入門教材。」

在張老師的實驗室,千櫻打開了神經科學的大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它。

03

暑期實習:「我喜歡磁共振成像」

2018年春天,大二的春季學期,千櫻開始申請去美國高校參加暑期實習。「這個過程真難啊,那段時間,每天打開郵箱都害怕收到拒信。」

申請過程中,父母也試探性地問她,是否考慮去普通一些的學校做暑期實習。「但是我不想。第一次申請暑研交流,我希望去一所優秀的學校,能夠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我的性格就是這樣,認準一件事就堅持不放棄。」

皇天不負有心人。千櫻成功收到了心儀高校的暑期實習offer。這個夏天,千櫻第一次接觸到靜息態功能磁共振腦成像的研究,這與千櫻此前做實驗使用的腦電技術不同。

在實習導師的支持下,千櫻撰寫摘要,投稿至「2019年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年會」,並於2019年5月在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年會上展示了題為「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resting-state brain small-world network properties across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and modeling strategies」的工作。

圖為千櫻參加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年會

在磁共振方向小試牛刀並小有成果,讓千櫻產生了深入研究的興趣。大三暑假,千櫻再次申請暑期實習。千櫻說,「申請暑假實習的主要動力還是來源於我覺得只研究『靜態』的大腦網絡本身不夠『過癮』,還是好奇大腦的動態變化,所以我這次找的老師是做動態的。」

2019年暑期,千櫻參與了「功能磁共振腦網絡在不同消費者決策策略下的動態變化」課題研究。

在這個課題中,千櫻主要負責數據處理,從宏觀到微觀尺度,探測到大腦網絡結構在不同的決策過程下的變化,並對現有的量化方法做出改進。

「我喜歡磁共振方向,在研究過程中能夠獲得滿足和快樂。找到自己很喜歡研究方向,我也覺得很幸運。」因此,申請攻讀PHD,千櫻也希望繼續從事磁共振方面的研究。

04

去香港城大

做一回傳統的心理學專業學生

大三秋季學期,千櫻在香港城市大學做交換生,學習心理學。對她而言,這是跳出數據驅動的舒適圈,嘗試做一回傳統的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勇敢嘗試,也實現了千櫻曾經想學習心理學的願望。在香港城大選修的六門課程中,千櫻獲得了四門A+的好成績。

在香港城大學習期間,千櫻不忘她始終關注的自閉症群體,與教學心理學的授課老師Dr.John Tse合作撰寫綜述《針對自閉症的計算機多媒體閱讀教學方法》。

在一位科大校友的引薦下,千櫻參與了於肖楠老師關於香港新移民的心理韌性研究,結合量表數據和生物信息分析香港新移民在學習、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融入情況,切身參與了傳統心理學的社會調查實驗及方法。

科研以外,千櫻參與了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的公益活動,幫助新移民家庭融入新環境。

05

學習生活兩不誤

大學期間,千櫻成績名列前茅,校內GPA3.93/4.30,生命科學學院排名1/69,香港城大交換期間GPA4.10/4.30,並且託福和GRE都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

郭沫若獎學金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的最高榮譽。作為第39屆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之一,這是對千櫻學習和科研成績的充分認可。除此之外,千櫻還獲得了眾多校內獎學金。

嚴謹認真是千櫻在科研實驗中的樣子,熱情活潑則是她在生活中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千櫻生命科學學院院的同學陳詩文這樣評價千櫻:「初見千櫻時,我就被她的名字所吸引,接觸一段時間後,在課堂上感受到她對科研的熱情和極強的能力,也在她參與的活動中感受到她的組織能力。我非常高興能有她這樣一個朋友,互相幫助和鼓勵,在彼此艱難的時候互相支撐,共同進步」。

大一大二的學習之餘,千櫻為自己安排了比較密集的課外活動,班級、社團、學生會裡都活躍著她的身影。

她擔任班級心理委員,組織「心理月」主題活動。

圖為千櫻組織」心理月」主題活動

加入唐仲英愛心社,參與公益活動,曾擔任財務部部長,負責經費支出管理。

加入校招生志願服務隊,曾任人力資源部部長,參與主辦「情系母校」寒暑假招生活動,回到母校江蘇省鎮江市第一中學宣講,協助招生。

右一為吳千櫻

加入少年班學院學生會,曾擔任文體部副部長,主辦「少年遊」「勿負韶華迎新晚會」等大型活動,獲得「傑出貢獻獎」銀獎。

圖為「勿負韶華迎新晚會」

千櫻認為,「雖然活動的組織過程比較艱難,但總體是很寶貴的經歷。我個人覺得承辦一個活動的責任感比較重,相比較而言,還是覺得科研更適合自己。而且自己做科研純粹是興趣驅動,沒有導師的壓力,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因此,大三之後學業繁忙,千櫻漸漸地很少參加各類活動,直到大四她又開始參加唐仲英愛心社的志願活動。

06

評價少年班?特別好!

千櫻是千禧年出生的baby。在高一下學期的時候,她就產生了考科大少年班的想法。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是個急性子,高二下學期基本學完了所有知識,我不想再複習一年。」

高二的千櫻符合科大少年班的報考條件。「我想儘快進入大學生活,家裡人比較支持,覺得科大少年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就來了。」

千櫻對於少年班的評價,概括起來只有三個字——特別好。

「特別自由,選擇機會多。」千櫻舉了一個例子,作為貝時璋生物英才班的學生,學院會安排一些中高級的專業課,自己通過這些課程提前學習了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為今後參加各種暑期實習、交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少年班,周圍的同學來自各個專業,非常多元,能夠開拓視野,讓人樂於了解不同專業的基礎知識。但周圍人如此優秀,也會有一種壓力,督促自己不斷進步。

談及在科大學習的好處,千櫻毫不猶豫,「數理基礎紮實,十分實用。」無論是在香港城大交換上課,還是在美國暑期實習,紮實的數理基礎都讓她受益匪淺。

千櫻還說,「科大也教會了我勇於挑戰。」剛進校時,她會下意識地選擇難度較低的事情,以確保自己能做好,現在,她會勇敢地去挑戰自己,即便要面對很多未學過的知識,也會選擇去面對,學習,解決,給自己一個更高的目標,突破天花板。

本科三年裡,千櫻申請了兩次國外暑期實習和一次香港交換生,在她看來,「雖然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校內導師較少,但是科大依舊為自己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尤其是科大的校友資源,多次外出活動中都會有校友幫助,會和他們聚餐,參加一些活動。

在中國科大這片沃土上,豐富優質的科教資源和開放包容的態度,讓每一位學子的熱愛和夢想生根發芽。

郭沫若獎學金

設立於1980年的郭沫若獎學金(簡稱「郭獎」)是新中國第一獎學金、首個個人冠名獎學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獎。

1980年2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設立「郭沫若獎學金」。「郭沫若獎學金」是中國科學院利用任科大校長20年之久的郭沫若院長生前交給院黨組的15萬元稿費設立的專項獎學金,用以激勵莘莘學子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學校每年使用這筆稿費的銀行利息用以頒獎。2007年9月,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與中國科大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長期資助「郭沫若獎學金」,大幅提高獎金額度。

相關焦點

  • 這位剛獲獎的中國80後數學家,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學霸!
    你會發現你看兩遍書人家已經看了四遍,你做完3道題人家已經刷了10道,於是明白自己拼幾條命也拼不過人家。學霸,在任何一個系都是稀有動物,已經可以在成績榜上笑傲江湖。學霸都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和段子,其艱苦的努力和高高在上的成績已經讓無數人五體投地。要是大肆宣傳一下,連社會各界都會為之驚嘆(參考清華雙胞胎學霸)。
  • 深海探測: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
    從科學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水深超過2000米的深海,佔據地球表面的3/5,無論溫室氣體排放的歸宿,還是氣候長期變化的源頭,都要追溯到海水深層。不僅如此,海底是距離地球內部最近的地方:大陸地殼平均35公裡厚,大洋地殼則為7公裡。揭示板塊運動的規律、窺探地球內部的真相,也要到深海底部進行探索。
  • 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開卷知新)
    從科學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水深超過2000米的深海,佔據地球表面的3/5,無論溫室氣體排放的歸宿,還是氣候長期變化的源頭,都要追溯到海水深層。不僅如此,海底是距離地球內部最近的地方:大陸地殼平均35公裡厚,大洋地殼則為7公裡。揭示板塊運動的規律、窺探地球內部的真相,也要到深海底部進行探索。
  • 只有學理科才能成最強大腦?這位17歲文科生,詮釋了文學的力量
    《最強大腦》這檔節目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這檔節目中匯聚了來自中國四面八方的學霸和天才。《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從全國海選12萬人參賽,最後從中挑選100位晉級,陳皓禹的排名是72名。雖然他在的100名選手中所排的名次不高,但是一點兒都不妨礙他在節目之後的表現。
  • 記者手記:在馬裡亞納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新華社「沈括」號12月16日電 記者手記:在馬裡亞納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近日迎來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他們乘坐「沈括」號一路遠航來到這裡,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 蒲慕明:《大腦之美》序言,腦探索的起點
    《大腦之美》一書精選了一些他所繪製的大腦神經網絡圖譜,給廣大的讀者展示了大腦複雜而神秘誘人的世界。嚴青博士在專研神經科學之餘,為中文讀者翻譯了這本書,是件可喜可賀的事。 科學家探索自然界的奧秘,經常是從觀察自然現象入手。要從初看似乎雜亂無章的現象中抽取出內在的規律,可不是件易事,也是專研科學過程中最需要學的本事。
  • 探索人腦的奧秘:別信《超體》,人類已使用了100%的大腦
    其作者顧凡及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本書中,他將人類認識心智的歷史進程奠基於現代神經科學的新知識、新進展之上,從感知覺、記憶、情緒、智能、語言和意識等多個側面,介紹了科學家在徵服這個「生命科學大挑戰」的過程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顧凡及的科普寫作之路,是在他2004年退休後開始的。為了做好大腦的科普,他重新溫習腦科學的知識。
  • 老遊評書:人體構造的條分縷析 身體奧秘的探索之旅
    在《認識身體:探索人體微宇宙》一書中,英國作家加文·弗朗西斯從鮮為人知的名人軼事入手,帶領讀者探索皮囊之下常人難以察覺的人體奧秘,讚嘆人體構造的玄妙與複雜。弗朗西斯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全科醫生,在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他診治過數以萬計的患者,見識了千奇百怪的病症,對人體結構及其發生的異常,有著比普羅大眾更深刻的認識。
  • 學霸超女!小姑娘方圓被四所頂尖音樂學院爭相錄取
    超女方圓  今年萬眾矚目的《超女女聲》賽事正酣,全國數億懷抱音樂夢想的女孩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逐夢的決心來自北京的超女方圓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響亮為「學霸超女」代言,記者了解到在昨晚剛剛結束的2016第13屆美國古典聲樂家國際聲樂比賽中,年僅16歲的方圓一舉拿下中學組優秀獎,獲得全場最高獎學金,同時也被包括美國伊斯特曼大學在內的四所美國頂尖音樂學院預錄取,成為本屆同齡超女中當之無愧的學霸。
  • 探索海底深處的奧秘,一起來見識我國深海水下機器人
    探索海底深處的奧秘,一起來見識我國深海水下機器人。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幾乎四分之三被海洋覆蓋。海洋遠比陸地遼闊和深邃,蘊藏著難以想像的礦物、能源、蛋白質、生物基因等難以想像的資源。海洋還有著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更是生命起源的搖籃。 探索海底深處的奧秘,正是水下機器人的使命。
  • 《運動改造大腦》:想要孩子當學霸,體育不能差!
    唐楚玥是學霸中的學霸,還愛運動。唐楚玥小時候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爺爺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體育老師,爺爺除了帶著小楚玥吹拉彈唱,也常常帶著小楚玥進行打球、遊泳等體育活動。唐楚玥曾在學校運動會200米跑項目上拿到年級第二名的成績。
  • 記憶法原理篇—大腦的奧秘
    ,了解自身大腦的奧秘。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下面就讓我們來揭開大腦的奧秘吧。在《超體》中主角使用了藥物CPH4,使得大腦利用率達從正常人的10%開發到了100%進化成神。不管電影裡的觀點是否正確,我們大腦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大腦使用奧秘等待著每個人的探索。
  • 大學女生的情書「火」了,教授看後豎起大拇指,網友:是學霸無疑
    這位學霸表白的方式可謂「與眾不同」,直接一個公式寫上去,最終解出來的圖案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心形」,看上去真的很浪漫,學霸竟然能把數學知識演繹成「浪漫」的象徵,鑑定完畢,確實是高智商高情商的學霸無疑。但如果對方不是學霸,這個表白大概率會失敗,畢竟這個公式看上去就比較難,能夠解出來的學生不多吧,就連大學老師看到後都豎起大拇指,看來學霸的表白難度確實不是學渣可以相比的。二、物理學霸物理學霸的「表白」要容易理解多了,哪怕是高中學生也能夠看懂。
  • 人體奧秘:即便是學霸,也未必真正知道關於人體的10個「秘密」
    可能在上學時的生物課本上,學到過關於人體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很有趣,讓我們第一次真正地了解到了身體構造,不過,也必須要承認,學校裡學的這方面知識,還是相對比較簡單和片面的,還是缺乏一定的深度,特別是對於人體一些冷門的知識,就算是那些學霸們也不一定了解,因此今天小編來說說,人體奧秘:
  • 美國婕斯:用產品實力服務消費者 用品牌溫度詮釋品牌力量
    產品實力是企業生命線,品牌實力是企業發展助推器,當下多數優質高效的產品,都來自於高新技術的研發成果,美國婕斯正是一家注重科技研發,持續打造高質產品,用產品實力服務全球消費者,更以公益慈善捐助詮釋品牌溫度的企業。
  • 初始大腦的奧秘
    大腦是以怎樣的方式來運行人類那些精細、複雜、高端的生命活動的呢?這一奧秘是科學家們一個世紀以來孜孜不倦的探索。實際上,我們完成這些工作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大腦同時接受多方複雜的刺激信息,需要對諸多信息進行編碼處理,之後下發指令支配運動效應器。這可能需要大腦多個中心同時工作,並且有相互的配合和協調,以及完成某些工作的自然連接。這一看似簡單平淡的日常工作,卻涉及大腦一系列檢索、提取記憶、編碼整合信息、傳出衝動的複雜運作過程。
  • 這位愛跑步的浙大男生實力玩轉!
    但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1702班的甘雨由同學卻用自己的熱愛一步步跨越這道坎兒。多門專業課滿績,斬獲國家獎學金,拿下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他用實力詮釋,一切源於熱愛又高於熱愛!進入大學後,雖經常被數學題難到受挫,卻越挫越著迷。嘴上說著:「這道題怎麼這麼難,不做了!」把書扔旁邊,思維卻一直在想這道題,一旦領悟到一點思路,就會立刻把書拾回來,開始檢驗自己的思路。一腔熱忱似乎無需理由,有趣、簡潔、直觀,這都是甘雨由眼中數學的獨特魅力,也使數學成為他的志向所在。「雖然我資質不高,但我真的很喜歡數學。」
  • 同濟大學學霸女神潘啟言驚喜亮相《一站到底》
    10月29日,本周一晚21:00同濟大學校花潘啟言空降江蘇衛視大型綜藝節目《一站到底》。在節目中,潘啟言不但讓觀眾看到她自身美麗優雅的外表,同時向觀眾展示了真正的學霸能力,無論是數學心算應用還是現場答題,都無一不令人驚嘆,用她的實力證明了美貌和智慧是可以並存的。
  • 高中生「學霸式」情書走紅,老師看後捧腹大笑,網友:自愧不如
    真希望這位同學能趁早把寫情書的時間,放到學習上。高中生「學霸式」情書走紅,老師看後笑出眼淚,網友:自愧不如這封走紅的高中生「學霸式」情書,不但字跡工整想法也是別出心裁。我們都知道如果血紅蛋白沒有氧氣,身體功能就不能正常運轉,所以這位高中生把對方比作氧氣,暗示對方的重要性。
  • 拉踩歐陽娜娜,立白富美人設,營銷「湯臣一品千金,」這位00後網紅又叕翻車了
    嫌太長不看的姐妹知道幾個關鍵詞就好了:中產家庭,一路順風順水,關鍵還美的不像話。 可惜後面一路作死,被人挖出來過度營銷自己,裝白富美還當小三挖別人牆角道德敗壞。 和她立的雲淡風輕小公主人設完全不同,關鍵還拉踩diss歐陽娜娜惹了眾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