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內質網應激關鍵蛋白調節抗腫瘤免疫

2021-01-14 生物谷

2015年6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內質網應激應答因子XBP1能夠通過調節脂質代謝影響DC細胞功能,抑制T細胞抗腫瘤免疫,促進腫瘤進展,為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

 

本文亮點:

 

●腫瘤微環境中的DC細胞存在ER應激和IRE1a/XBP1激活

●DC細胞內的XBP1能夠驅動原位和轉移性卵巢癌進展

●XBP1能夠調節tDC細胞的脂質代謝和抗原遞呈

●在tDC細胞中沉默XBP1能夠增強T細胞抗腫瘤免疫延長宿主生存時間

 

樹突狀細胞(DC)在起始和維持T細胞依賴性抗腫瘤免疫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腫瘤常通過損傷正常DC細胞功能削弱免疫系統的控制。內質網應激應答因子XBP1能夠直接促進腫瘤細胞生長,但XBP1是否具有調控宿主抗腫瘤免疫應答的作用仍不清楚。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腫瘤相關DC細胞中組成型激活的XBP1能夠通過阻斷抗腫瘤免疫驅動乳腺癌進展。XBP1的激活以脂質過氧化反應產生的副產物為動力,誘導tDC細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模式發生改變,導致tDC細胞中脂質異常積累,抑制了tDC細胞對抗腫瘤T細胞功能發揮的促進作用。隨後,研究人員在DC細胞中特異性刪除XBP1或通過納米顆粒介導的基因沉默方法在tDC細胞中特異性沉默XBP1表達,結果發現tDC細胞的免疫刺激活性得到恢復,同時也通過產生具有保護性的I型抗腫瘤免疫應答延長了宿主的生存時間。

 

總得來說,這項研究表明在DC細胞中靶向ER應激應答反應可以抑制腫瘤生長,增強抗腫瘤免疫,這一發現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潛在方法,具有重要意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ER Stress Sensor XBP1 Controls Anti-tumor Immunity by Disrupting Dendritic Cell Homeostasis

 

Juan R. Cubillos-Ruiz, Pedro C. Silberman, Melanie R. Rutkowski, Sahil Chopra, Alfredo Perales-Puchalt, Minkyung Song, Sheng Zhang, Sarah E. Bettigole, Divya Gupta, Kevin Holcomb, Lora H. Ellenson, Thomas Caputo, Ann-Hwee Lee, Jose R. Conejo-Garcia, Laurie H. Glimcher

 

Dendritic cells (DCs) are required to initiate and sustain T cell-dependent anti-cancer immunity. However, tumors often evade immune control by crippling normal DC functio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stress response factor XBP1 promotes intrinsic tumor growth directly, but whether it also regulates the host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is not known. Here we show that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XBP1 in tumor-associated DCs (tDCs) drives ovarian cancer (OvCa) progression by blunting anti-tumor immunity. XBP1 activation, fueled by lipid peroxidation byproducts, induced a triglyceride biosynthetic program in tDCs leading to abnormal lipid accumulation and subsequent inhibition of tDC capacity to support anti-tumor T cells. Accordingly, DC-specific XBP1 deletion or selective nanoparticle-mediated XBP1 silencing in tDCs restored their immunostimulatory activity in situ and extended survival by evoking protective type 1 anti-tumor responses. Targeting the ER stress response should concomitantly inhibit tumor growth and enhance anti-cancer immunity, thus offering a unique approach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關鍵內質網伴侶蛋白協同自噬途徑負反饋調節細胞應激反應...
    研究人員通過保守區域一級序列預測及蛋白質免疫共沉澱實驗發現了Calreticulin可與自噬關鍵蛋白LC3相互作用,並確定了其與LC3相互作用的位點。在藥物誘導的內質網應激條件下,Calreticulin和LC3的相互作用增強。
  • 綜述: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ER|內質網|腫瘤|-健康界
    這些變化引發了一種持續的內質網應激狀態,這種狀態已被證明控制了癌細胞的多種促腫瘤屬性,同時動態地重新編程先天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ER應激傳感器及其下遊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已成為腫瘤生長和轉移以及對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
  •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
    這些變化引發了持續的內質網應激狀態,已經證明這種應激狀態控制著癌細胞的多種促腫瘤屬性,同時動態地重新編程固有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功能。ER應激傳感器及其下遊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已成為腫瘤生長和轉移以及對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TME中ER應激的常見驅動因素內質網蛋白質摺疊和修飾是一個高度調控的過程。
  • 綜述: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
    這些變化引發了一種持續的內質網應激狀態,這種狀態已被證明控制了癌細胞的多種促腫瘤屬性,同時動態地重新編程先天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ER應激傳感器及其下遊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已成為腫瘤生長和轉移以及對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
  • Science|發現全新的決定內質網應激下細胞命運的調控因子
    具體來講,當未摺疊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在內質網中大量積累,遠超過分子伴侶輔助摺疊的能力,超出降解系統清除錯誤蛋白的限度時,往往造成內質網的損傷,此時通過內質網應激,細胞可激活下遊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在內的信號通路,使得蛋白質摺疊功能恢復或者細胞死亡。
  • 上調miR-133a-3p可調節信號通路介導的內質網應激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上調 miR-133a-3p可調節IGF1R/PI3K/Akt信號通路介導的內質網應激,提高蟾蜍硫堇誘導的GC細胞死亡。Bufothionine已被用於GC的治療,但其內在機制卻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揭示其潛在的作用機制。
  • 一種靶向內質網的銥(III)複合物可誘導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免疫原性死亡
    一種靶向內質網的銥(III)複合物可誘導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免疫原性死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3:19:04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巢暉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內質網靶向的銥(III)複合物可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
  • 「AbMole科研」上調miR-133a-3p可調節信號通路介導的內質網應激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上調 miR-133a-3p可調節IGF1R/PI3K/Akt信號通路介導的內質網應激,提高蟾蜍硫堇誘導的胃癌細胞死亡。Bufothionine已被用於胃癌(GC)的治療,但其內在機制卻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揭示其潛在的作用機制。
  • 揭示蛋白QRICH1在細胞應對內質網應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內質網(ER)應激是炎症的標誌,並在廣泛的人類疾病中加劇組織病理。與炎症和細胞內在代謝需求相關的環境應激因素可引起ER應激、蛋白錯誤摺疊和細胞死亡。為了對抗這些過程,應激反應途徑,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PR),有助於適應應激和組織重建。
  • Science:揭示蛋白QRICH1在細胞應對內質網應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內質網(ER)應激是炎症的標誌,並在廣泛的人類疾病中加劇組織病理。與炎症和細胞內在代謝需求相關的環境應激因素可引起ER應激、蛋白錯誤摺疊和細胞死亡。為了對抗這些過程,應激反應途徑,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PR),有助於適應應激和組織重建。
  • 前沿研究丨植物病原菌致病策略:利用效應子挾持寄主內質網
    文章闡明了一些內質網蛋白被病原菌效應子所挾持來抑制內質網應激介導的植物免疫反應和相關的植物防衛反應而促進侵染的過程,有助於理解和明確植物內質網在植物與病原菌互作中的角色以及病原菌挾持和克服寄主內質網應激的分子機制,對今後制定有效的作物改良、基於激活內質網應激介導植物免疫的病蟲害控制策略至關重要。
  • 膠質細胞調節線蟲內質網抗逆性與壽命
    膠質細胞調節線蟲內質網抗逆性與壽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6:36:47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ndrew Dillin小組取得一項新進展。
  • QRICH1通過蛋白質穩態的轉錄調控來決定內質網應激的結果
    QRICH1通過蛋白質穩態的轉錄調控來決定內質網應激的結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6:01:59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Ramnik J.
  • 營養所研究發現內質網應激介導血糖紊亂的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肝臟中內質網應激IRE1通路介導血糖調節發生紊亂的新機制。細胞應激在營養失衡導致肥胖與2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 ER)作為真核細胞中蛋白質摺疊加工與質量監控、脂類合成與分泌的重要細胞器,其穩態平衡對於維持細胞功能至關重要。
  • Science | 發現全新的決定內質網應激下細胞命運的調控因子
    組織穩態需要多種細胞的協調活動來啟動並最終解決炎症,而內質網應激(ER stress)是炎症的標誌之一,其參與了廣泛的疾病進程。具體來講,當未摺疊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在內質網中大量積累,遠超過分子伴侶輔助摺疊的能力,超出降解系統清除錯誤蛋白的限度時,往往造成內質網的損傷,此時通過內質網應激,細胞可激活下遊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在內的信號通路,使得蛋白質摺疊功能恢復或者細胞死亡。
  • 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胰島β細胞中調控內質網應激信號通路的新機制
    RACK1在胰島β細胞中內質網應激IRE1信號通路的負反饋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1月27日,國際著名雜誌《科學·信號轉導》(Science Signaling)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劉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腳手架(Scaffold)蛋白RACK1以分子開關的方式,在胰島β細胞中內質網應激(ER stress)信號通路的動態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
  • 內質網應激誘導劑可刺激脂肪細胞甘油三酯分解
    ,均可有效地刺激大鼠脂肪細胞的甘油三酯分解,這為肥胖和糖尿病等內質網應激狀態下血脂紊亂及脂毒性和胰島素抵抗的發生提供了新的細胞生物學依據。脂肪分解反應釋放游離脂肪酸,一方面為全身組織提供能量,另一方面調節血中脂肪酸水平和全身能量平衡。脂肪分解過度會導致血中脂肪酸濃度升高,這是肥胖和糖尿病發生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之一。 內質網也是細胞合成甘油三酯和形成油滴的場所。新形成的小油滴帶著一層內質網膜及蛋白質,以出芽的方式轉運到細胞漿中。
  • WDR45通過調節內質網穩態和神經元死亡參與神經退行性病變
    圖4 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內質網(ER)蛋白在WDR45 KO小鼠體內積累4.WDR45通過蛋白酶體和溶酶體途徑調節靶ER蛋白接下來,作者研究WDR45如何調節內質網蛋白的水平。通過標記內源性ER蛋白CALR(calreticulin),shRNA敲低WDR45與與敲低sh-SCRBL的細胞相比,顯示出明顯的內質網擴張。此外,使用衣黴素誘導內質網應激可導致外源WDR45被聚集到WT的ER中,而在WDR45缺失細胞沒有這種現象。免疫螢光分析結果表明,在內質網應激後,在WT皮質神經元的溶酶體(紅色)中積累了CALR蛋白(綠色),表明內質網蛋白的溶酶體降解需要WDR45。
  • 背靠背,清華大學俞立/楊雪瑞首次發現新型的內質網應激反應
    因此,激活了一系列信號通路,稱為未摺疊蛋白反應(UPR),可通過擴展內質網,增加內質網摺疊來緩解內質網應激。 在UPR的這些效應器機制中,最少了解的是ER重塑。該研究發現強大的內質網應激誘導內質網螺旋的形成,其中包含內質網駐留蛋白,如Sec61複合體和PKR樣內質網激酶(PERK)。ER螺旋的形成取決於PERK激酶的活性,並由COPII機制介導,它可促進ER膜出芽形成管狀小泡ER螺旋前體。然後,ER螺旋前體經過Sec22b介導的融合形成ER螺旋。
  • 三篇Cell | 訓練免疫與抗腫瘤免疫反應和病原體感染
    最新研究報導「訓練」免疫的激動劑具有抗腫瘤活性。例如,β-葡聚糖與腫瘤免疫治療功效有關。但是,「訓練免疫」激動劑在腫瘤中發揮作用的分子機制仍然是未解之謎。更重要的是,像 β-葡聚糖這樣的藥物所發揮的潛在腫瘤調節作用,是否涉及誘導「先天免疫記憶」迄今為止尚未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