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健康睡眠」:日間思睡對人體有害

2021-01-13 央廣網

睡眠日之前 深度解讀「健康睡眠 益智護腦」

日前,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今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國主題,即「健康睡眠 益智護腦」。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韓芳教授表示,睡眠是人的基本生命活動,良好睡眠能促進大腦發育生長,消除疲勞,恢復精力、體力,對記憶力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在2019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到來之際,中國睡眠研究會和中國睡眠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欣悅健康聯合發布了《睡眠相關家居環境標準》,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韓芳教授同時宣布:3·21世界睡眠日中國主題——健康睡眠 益智護腦。為什麼說「健康睡眠」,可以「益智護腦」?對此,海軍軍醫大學、上海長徵醫院神經內科趙忠新教授做了深度解讀。

趙忠新教授介紹,睡眠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人類的1/3時間處於睡眠中。睡眠的生理作用表現在鞏固記憶、促進腦功能發育、促進體力與精力恢復、促進生長、增強免疫功能、保護中樞神經系統。

趙忠新教授特別強調,缺少睡眠和日間思睡,都會對人體帶來傷害。人類的睡眠時間縮短會對記憶損害相關蛋白發生影響,比如睡眠時間大於7-8小時,記憶損害相關蛋白幾乎沒有沉積;睡眠時間介於6-7小時之間的,與記憶損害相關病理改變Aβ蛋白沉積明顯增加;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痴呆相關的蛋白幾何倍數的增長 。

睡眠過多即日間思睡同樣會引起記憶損傷。趙忠新教授說,35項不同研究、近萬人數據分析發現,每天睡眠超過9個小時的人容易出現記憶衰退的現象。日間思睡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還是引起各種事故的重要因素。Mayo診所老化研究項目證實:日間思睡量表評分高的70歲以上者,腦內的痴呆相關蛋白(Aβ)顯著增多。提示思睡程度越重,越容易發生痴呆。睡眠時間過短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異常,都會導致認知功能障礙。

專家表示,睡眠呼吸障礙也會造成記憶損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的大腦血液流量降低,缺氧;慢性間歇性睡眠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損害腦細胞功能;睡眠呈現淺睡眠、碎片化,缺乏深度睡眠;缺氧影響脂肪代謝,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管內膜斑塊形成,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夜間良好的睡眠,能夠有效清除腦內產生的各種「垃圾」,對於認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那麼,什麼樣的家居環境對夜間睡眠可以起到良好幫助作用呢?對此,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副主任高雪梅教授則對剛剛推出的《睡眠相關家居環境標準》進行了專家解讀。

高雪梅教授介紹,目前國家及行業尚無睡眠環境方面的標準。《睡眠相關家居環境標準》由中國睡眠研究會、山東欣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及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合作完成。2016年調研樣本量38117人,五個部分板塊的參與人次合計為50070。年齡範圍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上的中年群體。其中健康睡眠者佔人群22%,而醒後疲憊者佔44.94%,反映大部分人群處於睡眠不健康狀態。

睡眠商的認知分析板塊,旨在調研人群中對於睡眠的認知程度和自覺採納的舉措。調查結果:有8.86%的人群採取了比較具針對性的高科技產品來了解自身睡眠狀況;17.8%使用過訂製的睡眠產品;更多的人在臥室光線、噪音、溫溼度、臥具等方面已加以關注。

睡眠相關家紡標準的技術要素則包括兩方面:第一,睡眠相關環境因素,包含建築格局,房間布置,床位,圖形符號,導向。其中定量指標是聲音,光線,色溫,溫度,氣味等睡眠環境因素。第二,睡眠相關家居因素,包括寢具,電器,照明,家紡,特別是床墊、睡枕、睡被、床單、睡衣的軟硬度、高低厚薄、透氣性的物理指標,蟎蟲等生物指標。

作為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韓芳教授對「健康睡眠 益智護腦」主題做了補充說明。他表示,睡眠是人的基本生命活動,涉及妊娠、兒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世界範圍內大約1/3的人有睡眠問題,我國患有各類睡眠障礙者約佔人群的38%,高於世界27%的比例,這其中包括了「睡不著、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類90餘種睡眠疾病,嚴重地影響人們的健康水平、生產安全和生活質量,已引起國際睡眠醫學界的高度關注。據發達國家的衛生經濟學研究統計,睡眠疾病導致的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等等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數千億元。睡眠調控在軍事領域、航空航天事業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韓芳教授介紹,在過去的40餘年,睡眠疾病和睡眠醫學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正日益受到重視,涉及呼吸、心血管、生物節律、基礎研究、藥物學、心理學、中醫中藥學、環境等各科學領域。科學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出現記憶力明顯下降,伴隨神經元細胞營養不良、萎縮,乃至凋亡,與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直接相關。

韓芳教授表示,良好睡眠能促進大腦發育生長,消除疲勞,恢復精力、體力,對記憶力有明顯的保護作用。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正是因為他們在「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方面的發現」對睡眠科學的貢獻。而國家腦科學研究計劃已經將睡眠研究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可以說,沒有睡眠健康就不能實現全民健康,睡眠醫學事業的發展和健康睡眠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文/付東紅(北京大學醫學部)

相關焦點

  • 喝一瓶睡15小時?網傳睡眠水沒那麼神
    有日本網友表示,喝了一瓶該飲料後,一覺睡了15小時,睡到不省人事。這款睡眠水經網絡發酵後,也引發了中國網友的好奇,不少網友買來嘗試。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睡眠水」並沒有正式在中國售賣,但可以通過私人代購或某些國內較大的電商平臺輕鬆買到,售價從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最低售價也在50元以上。睡眠水到底有多神奇?
  • 《睡有好眠》完美收官,優酷、阿里健康深挖並解決都市人睡眠困擾
    6月1日,由優酷、阿里健康攜手打造的首檔網際網路睡眠觀察脫口秀《睡有好眠》,在優酷完美收官。節目自開播至今,分別從溼氣、皮膚、打鼾、脫髮、體重等8類方面入手,解決了都市人的睡眠困擾及失眠所帶來的健康問題。最後一期,聚焦都市女性的日常生活,看擁有百萬粉絲的時尚博主糖糖,背後所潛藏的睡眠問題。
  • 專家解讀:8個方法 可提高身體「自愈」能力
    可事實上,人體其實具有你想像不到的強大自愈力,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也能讓很多疾病低下頭來。這是因為,人體內其實蘊含著一個大「藥鋪」——其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激素,這些激素就是「藥鋪」的藥材。日前,一則「人體天生是藥房」的微博熱傳,其中提到了多種充分調動身體自愈能力的方式。記者專門採訪了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專家,來解讀國外專家給出的這八種方法。
  • 2018人工智慧+睡眠健康科技生態論壇暨眾德睡啦新品發布會在南京...
    本次論壇以「人工智慧+睡眠健康科技生態」為主題,特邀政府機構領導、睡眠健康界泰鬥、知名心理專家、學者、睡眠相關協會團體、人工智慧科技領域精英等,共同探討智能助眠科技的行業發展模式以及人工智慧+睡眠健康科技未來生態戰略。
  • 頭朝哪邊睡最健康
    頭朝哪邊睡最健康專家指出,要懂得如何睡眠,應該從中醫傳統理論中尋找適合自身的睡眠規律。春夏秋冬各有規律春夏應「晚臥早起」,秋冬應「早臥早起」,冬季應「早臥晚起」。最好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時間一般在每天8小時左右,體弱多病者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頭北腳南定位準確人體隨時隨地都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睡眠過程中,大腦同樣受到磁場幹擾。人睡覺時採取頭北腳南的姿勢,使磁力線平穩地穿過人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球磁場的幹擾,使睡眠更加香甜。睡覺姿勢張弛有度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側臥負擔輕。
  • 睡眠科普|到底一天睡幾個小時才算健康?
    不光是NBA,皇馬專門為當家球星C羅聘請了專業「睡眠教練」——尼克·裡圖海爾斯,並以他的豐富「睡眠經驗」為球員們制定作息規則。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生命活動,睡眠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更多是在做健康意識的普及,並非是要求每個人都做到要求的睡眠時間標準。每天睡多久才是健康的?
  • 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 睡覺到底應該怎樣睡?
    3…… 2…… 1……睡! 簡單而直白,但這確是睡眠日的來由和背後的深意,他在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天黑了,請閉眼,放下手機,睡個好覺。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睡眠的狀態。不論哪一個年齡段,充足而健康的睡眠都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 美專家提出睡眠時間新標準 成年人應睡7到9小時
    原標題:美專家提出睡眠時間新標準 成年人應睡7到9小時   據外媒4日報導,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s,NSF)根據專家研究成果,日前對各年齡層人群提出新的睡眠時間建議,新生兒每天應睡時間變為14至17小時,成年人為7至9小時,而65歲以上老年人為7至8小時。
  • 發熱墊對人體有害嗎 床墊品牌排行榜
    那麼發熱墊對人體有害嗎,很多中老年人都會選擇這種類型的床墊,到底有沒有好處和壞處呢。床墊品牌排行榜有哪些,下面小編就來做具體的介紹吧,讓大家對於床墊的品牌有很好的了解和參考,一起來看看吧。發熱墊對人體有害嗎發熱鞋墊發熱布運用自發熱礦物質電氣石產生熱量,按摩磁片分布於湧泉穴等幾處主要穴位位置。具有自發熱保暖功能同時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環、消炎、鎮痛等作用。
  • 睡眠銀行證實:「睡仙」經驗能活得健康長壽,使你的女神來吧!
    除了夜以繼日地加班應酬還要照顧家庭,只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苦於應付職場矛盾和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為了保住工作只能選擇忍氣吞聲;認認真真按照養生專家的建議堅持運動、泡腳、準時上床睡覺的老年人還是會在半夜因為一點響動聲就再也睡不著……不管是40歲、50歲還是60歲,我們好像總會遇到難以應付的困難,壓力大到深夜也難以入眠,一旦長時間睡不好覺,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掉發越來越嚴重,幾層遮瑕也擋不住眼下的烏青
  • 是誰剝奪了你的睡眠時間
    越睡越晚,成了惡性循環,屬於年輕人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夜太美,總有人黑著眼眶熬著不肯睡近日,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0喜臨門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大數據為切入點,通過北京、上海、杭州等13個城市2100個樣本的調查,洞悉睡眠問題背後的原因,解讀典型人群的睡眠問題。
  • 睡眠障礙日趨普遍化年輕化 專家:講究睡眠衛生
    原標題:睡眠障礙日趨普遍化年輕化 專家:講究睡眠衛生網絡圖  明天(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遠離慢病」。這兩天,各類有關失眠的排行榜紛紛出爐,有些數據還「打起了架」。對此,有關專家表示,睡不好並不一定是失眠,睡不好也不要亂吃藥、亂進補。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以及孩子來說,一定要對於睡眠障礙引起重視,以免日積月累引發更大的疾病。
  • 睡不夠易猝死 專家稱多相睡眠法不可取
    但是,在當前教育體制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如何才能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呢?網上流傳的「多相睡眠法」是否值得一試?   據悉,多相睡眠法源自於達文西,相傳達文西每4小時睡15-20分鐘,這樣一天下來只睡2小時左右,餘下大把的時間從事創作,而且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據傳包括愛因斯坦等不少科學家都採用這種睡眠方法。
  • 讓你的睡眠更加安心,華為智選享睡智能健康乳膠枕值得一看
    拿到華為智選的享睡智能健康乳膠枕也好幾天了,一直沒有出測評,就是為了好好的體驗一下,就目前人們的工作來看,大多數人都是工作比較忙,而且比較疲憊,那麼也有好多的人困擾於失眠等症狀,這款智能健康乳膠枕或許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 睡不好覺招來癌症 教你如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睡不好覺招來癌症 教你如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原標題:   2月4日  世界癌症日  今年的主題是「癌症防控目標,實現並不遙遠」,其實癌症可以防控,很多癌症和人們的生活起居飲食息息相關,就是平時總睡不好覺
  • 人體有最佳睡眠時間表?
    生活中,很多人在為睡不著覺煩惱。與之相關的謠言更是不勝枚舉,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人體真有「最佳睡眠」時間表,若能夠堅持做下去,養生效果或許翻倍!》刷屏,文中稱如果子時(相當於晚上11點—次日凌晨1點)前不睡覺,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午時宜小睡,正午只要閉眼睡著3分鐘,等於其他時間睡兩個鐘頭等。
  • 人類月球日|月圓之夜睡不著?可能是腸道細菌在作祟
    昨天是人類月球日月亮的運行和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瘋狂」一詞lunacy原意就是「被月亮擊中」是不是很浪漫不過被月亮擊中可不是什麼好事月圓之夜會變身的不只有狼人還有我們的睡眠質量月亮會引起失眠?有實驗研究表明,在月圓期間,人們與深度睡眠有關的大腦活動下降了約30%,同時褪黑素水平也有所下降,要知道褪黑素是具有催眠作用的一種激素。不僅如此,在月圓當晚,大腦完全進入睡眠狀態所需要的時間要比平時多5分鐘,且睡眠時間會縮短20分鐘左右。對於健康人來說,短暫失眠可能沒什麼;但是對於長期失眠者來說,月圓夜就是雪上加霜。
  • 泰安市中醫醫院睡眠門診:健康睡眠從這裡開始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研究表明,成人實際睡眠時間要保證7~8小時,老年人要保證6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合理睡眠是每個人維持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睡眠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 「碎片式睡眠」拼不出好夢 白天補覺越睡越乏
    哈爾濱新聞網記者 楊深麟    受訪專家>>>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神經內二科主任 王中卿   健康調查>>>    從表面上看,這類人群從人體睡眠時間上已達到或超過了8小時,應該能夠滿足人體的休息需要。可實際上為什麼晚上「缺覺」,白天「補覺」時,有的人卻越睡越困,越睡越覺得疲憊呢?    白天補覺,越睡越乏    小徐每天「黑白(天)兩覺」,在公司是出了名的「睡袋」。
  • 「4小時睡眠法」科學嗎?OPPO 睡眠手環有話說
    而在分享了他個人的一個小習慣,在採訪中,張朝陽表示自己每天只睡4個小時,堅持兩年了,效果特別好。又睡得少又睡得好,這樣有很多時間做很多事。還建議大家都試試。此言一出,立刻引發了熱議。對於這種睡眠方式網友結合採訪視頻中張朝陽的臉色認為這種方法看起來就「不靠譜」,還有的網友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覺得「上班族8小時都睡不夠」,只有小部分網友認為這種方式可能有效,表示「學到了」、「下次也要試試」。那麼每天睡4小時,到底是否值得借鑑、學習呢?多長的睡眠時長才是最科學,醫學專家分享過,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是晚上10點,只有休養好了,機能才可以良好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