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白色幽靈」將成移民計劃最大阻礙,科學家對它束手無策

2021-01-09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導語:你們還記得「2020火星移民計劃」嗎?距離目標時間只剩下數月了,為何馬斯克不做任何行動?這一切的背後藏著什麼秘密?

前不久,改編自著名網絡作家江南的同名小說、由流量小生鹿晗主演的電影《上海堡壘》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瞬間引爆了網絡,「《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上海堡壘》將之迅速關上,並牢牢焊死了」這一句話代表了諸多觀眾的心聲。

至於《上海堡壘》這部影片的質量到底如何,在這裡我們不予以評價,但從這件事中,我們不難看出,觀眾們對《流浪地球》是持著一種支持、熱愛的態度。作為今年春節電影檔的黑馬,相信很多人都去電影院看過這部影片。除了其特效是一特色外,《流浪地球》更是引發人們對一問題的思考:假如未來遭遇到類似的災難性問題,我們該何去何從?

2019年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正式開幕。此次會議最大的亮點是馬雲與馬斯克的對話。馬斯克有著「矽谷鋼鐵俠」之稱,他認為如果未來人類不去另外的星球生活,人類的文明就會滅亡。其實早在十幾年前,馬斯克就提出將於2020年在全球的範圍內選擇幾十位志願者,將他們發送到火星去,提前熟悉火星的生活,為未來人類殖民火星做準備。

火星,是目前科學家心中最適合未來人類居住的星球,為此美國宇航局(NASA)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作探索之途。然而,距離2020年的到來只剩下不到4個月的時間,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似乎沒有半點動作,這不僅讓世人起了疑心:到底是馬斯克在喧譁取鬧還是火星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

近日,根據NASA公布的最新消息顯示,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簡稱MRO)在執行任務時,意外地在火星表面拍攝到一團「白色氣體」,科學家將之稱為白色精靈。該白色精靈現身於火星的科柏洛斯槽溝,在太陽的照射下,在火星地面投下了巨大的陰影。美國某著名大學的科研團隊認為,這可能是火星上的塵埃魔鬼,即是塵捲風。關注媒體新聞的你一定知道,今年3月份我國河南便出現一起塵捲風事件,導致兩名兒童喪命,這真是一起悲劇。

從拍攝數據顯示,這個白色精靈直徑約30米,高度達800米,威力強勁。假如這個白色精靈出現在地球地面的話,那麼對於人類而言將會是一場難以想像的災難。至於火星的白色精靈出現的規律和確切時間,由於缺少必要的數據參考,目前為止科學家尚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

除此之外,在近些年的科學探索中,科學家常常能夠透過衛星觀測,在火星的表面發現諸多文明古蹟,比如廢棄的建築、神秘圖案等等,這一切似乎都在展現一個事實:火星絕對沒有表面那麼簡單,甚至是一個曾經誕生過先進文明的星球。

火星的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也是眾所周知的,在這種情況下,火星最終是否能夠成為人類未來的殖民地,還是一個未知數,這或許便是馬斯克遲遲不行動的原因之一吧。未來的狀況變化莫測,也許不久之後便能「轉角遇見愛」,發現一個新的行星。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不妨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如果火星移民成功,那麼人類在火星上生孩子,將會有什麼阻礙?
    而且這個地球上的環境,也被我們人類破壞下,變得十分的不堪了。所以我們人類在不停在宇宙中尋找,尋找一顆可以讓我們人類移居的,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經過了五十幾年的研究和觀察,我們人類的科學家雖然發現了很多的超級類地行星,但是這些行星距離我們的地球太遠了。就我們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去到這些星球上的,更何況還要進行全地球的移民。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火星是目前太陽系中和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它的自轉周期和地球為相似,因此也有白天黑夜,自轉軸傾角相似因此也有春夏秋冬,它與地球相鄰,移民計劃選定了火星,因此改造火星將成為現實。包括如今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造宇宙飛船,培養火星條件下的植物等等都在「如火純情」的進行之中,同時科學家們在火星發現的冰冠等也為未來移民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 「阿爾忒彌斯計劃」即將啟動,美國將重返月球,為火星移民作準備
    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火星成為了「大熱門」,不少專家堅稱,火星是太陽系最有希望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天體。火星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由內往外數排行第四,與地球是「鄰居」關係,同屬類地行星。在夜間,假如天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憑藉肉眼你亦可以看見火星的身影。
  • 4年之內,火星移民計劃將落實,來看看這個計劃多偉大
    目前,人們僅僅將目光放在太陽系內,月球和火星是最理想的移民星球。考慮到資源的消耗和技術原因,前者似乎更加現實,不過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支持移民火星的計劃。部分科學家認為,火星移民計劃很快就能夠被落實,時間大概為4年左右,這不僅僅建立在人類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也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必經之路。
  • 讓人熱血沸騰的「火星移民計劃」只是幻想嗎?
    電影《火星救援》01 「火星移民計劃」近幾年的「火星移民計劃」再度引起了人們對火星的興趣,但計劃本身卻是完全不靠譜的,我們下面花一點時間來分析這個計劃。簡單來說是這樣一個計劃:一家荷蘭的私人公司,向全世界宣布要搞火星移民。公司有一系列的時間表,哪一年幹什麼,其中最重要的是二〇二三年,要把四名志願者送往火星。這四名志願者去了火星就不回來了,他們要住在火星,所以說是移民。還計劃又過若干年要讓那裡的移民達到二十人。第一輪宣傳之後不久,就有媒體對它產生懷疑了:這樣一個私人公司能搞成這事嗎?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火星,作為地球臨近的星球之一,它身上有著數不清的謎。在我國古代,人們稱火星為「熒惑,藉以說明它在人們心中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人類目前的探測器根本無法在金星表面探測,所以,火星成了我們探索的最佳星球。人類要突破這些認識了,因為已經有科學家在著手準備火星移民計劃了
  • 移民火星成為現實!專家:「將水轉化成氧氣就可以了」
    太空機構和私人公司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移民火星」的計劃,越來越多的類地行星被發現,使得人類渴望太空旅行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然而「移民火星」的過程中,人類在太空中生存並不容易太空中氧氣稀少(太空中並不是空無一物的),而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太遠,物資很難進行快速補充。但是最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移民火星」已經有了一些更加可靠的方法,該報告說明人類「移民火星」或將成為現實,那麼這份研究報告是如何使「移民火星」成為現實的呢?
  • 30年內100萬人上火星?火星移民計劃可行嗎?
    同時人類也必須要注意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今有辦法上去,可能也只能依靠地球的資源進行支配才行,很明顯這也不是一個長久的計劃。 當然如今科學家們是在加速的解決這個問題,火星食品的研究確實在部分方面也有了突破。
  • 移民火星不是夢?科學家研究用火星上的鹽水生產氧氣和燃料
    科學家研究用火星上的鹽水生產氧氣和燃料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28日 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在2024年之前將一名太空人送上月球,然後可能在2030年前往火星。
  • 為了太空移民,馬斯克又有新計劃!2024年將誕生第一批火星居民
    當1969年,NASA的阿波羅計劃順利執行,人類太空人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全世界都為之沸騰,當時就曾經有科學家預言,人類進入到21世紀之後,就會實現太空移民。 上個世紀末,科學家們在經過一番權衡後,最終將人類移民的第一站,選定在了火星。
  • 火星移民能否實現?NASA開始計劃,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將前往火星
    距離可以攻破,但火星環境一直都是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動植物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下來,正是因為地球有充足的液態水,有適宜的溫度和大氣,而對於宇宙中的其它星球來說,很難能夠再找到與地球相近的環境了。所以,不少科學家就提出了改造火星的計劃,他們認為,只要能夠在火星上建造一個舒適的生物圈,人類就可以移居過去。
  • 火星移民不再是夢,「2020漫遊者」將為火星移民研究鋪平道路
    火星研究是一個重要課題,因為它對於我們對地球未來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證據。除此之外,人類移民火星也不再停留在「口號」上面,而是開始真正的可行性研究。據新聞報導,美國宇航局的「火星2020漫遊者」探測器在2021年2月登陸這顆火星,它將在zero隕石坑著陸,那裡35億年前存在過一個湖。
  • 火星移民計劃或無法如期實現 飛船太重動力不夠
    火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示意圖火星移民計劃已經吸引8萬人報名  荷蘭一家機構近期推出單程前往火星移民的「火星一號」計劃,引起爭議。從"火星一號"的例子來看,你想選擇適合的人上火星,但如果通過電視節目來評選就有可能發生衝突,一方面你需要了解科學、能在火星上工作的人,然而這些"科學怪人"或許不會在媒體節目上那麼吸引人。」  / 靠不靠譜?/  登火星須闖七大關  現在就準備移民火星究竟靠不靠譜?看完這篇發表於近7年前的文章,讀者或許能有自己的判斷。
  • 馮侖: 火星移民計劃
    幾年前,馬斯克提出「火星移民計劃」,面向全球徵集志願者,單程票(有去無回),報名費11美金。據說當時全球報了8萬人,中國就有1萬,但在2015就被爆出是騙局,後來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前幾天看一個訪談,馮侖談到了他的火星移民計劃,相比馬斯克的「真身」(本尊肉體)移民,他的「分身」(本尊DNA)移民,似乎更靠譜一些。這個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建立太空基因庫。將人類DNA凍乾粉膠囊載入火星,一次可以運輸幾萬個,這比真人肉身運輸要方便的多,而且數量也大。
  • 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還沒有影,就已經改變了地球的技術生態
    對於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有人說這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譚,有人說這是本世紀最大的商業騙局,還有人說這就是星球計劃的翻版,意圖拖垮對手,而也有人在默默地支持著,他們是一群具有危機感和使命感的人。不管如何評價,針對火星移民計劃的各項準備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從太陽能發電、純電動汽車、真空膠囊高鐵到獵鷹火箭、龍飛船、星艦,再到最近的星鏈計劃,每一項技術都是火星移民計劃的剛需。而在地球上實施這些計劃過程中,相關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技術突破。
  • 中國將於2020年登陸火星,我們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
    7月8日,在山東舉辦的2019軟體定義衛星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報告中透露: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
  • 火星移民,科學家正努力把腦洞變為現實
    美國宇航局就曾宣布,準備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向火星運送第一批人類。而火星移民這個議題,也早早就提上日程,並時不時因為各種專業人士拋出的新腦洞一次次引起熱議。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關於火星移民,都有哪些有趣的腦洞吧。 核彈與氣凝膠,誰更靠譜?
  • 火星移民百年計劃
    美國的火星移民計劃阿迪米斯(Artemis)自從1969年阿波羅計劃成功登月後時隔五十年美國啟動火星移民計劃這次的太空計劃是為登陸火星做前期準備,NASA將於2028年在月球完成登陸火星所需要的前哨基地之後開始為登陸火星做準備。NASA這次登月計劃將使用太空發射系統sls把太空飛行器獵戶座發射到離地球25萬英裡的月球軌道,然後航天員轉移到登陸器登陸月球,這次的登陸地點是月球的南極,之後乘坐登陸器返回月球軌道的獵戶號返回地球。
  • NASA開始計劃火星移民,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前往火星,能成功嗎?
    火星是最佳宜居星球首先,從距離看,地球的資源有限,想要大規模的遷移就必須要有宇宙飛船和能源物質,這些都是資源。地球的資源有限,所以我們不能長久地待在地球上。實際上,在太陽系中還存在比火星更好的宜居星球,但因為距離太遙遠,我們現有的資源不能支持我們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遷移。而火星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是地球的鄰居,所處的宇宙環境和地球很相似,人類能夠儘快的適應。
  • 花20萬美元移民火星?馬斯克火星移民詳細計劃來襲!
    火星移民計劃的目的,是使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這也是馬斯克創立SpaceX公司的初衷。各位親,準備好了咩?宇宙飛船要起航啦!火星移民詳細計劃曝光北京時間2016年9月28日凌晨2點半,SpaceX的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墨西哥67屆國際宇航大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簡稱IAC)大會上進行了演講,題為「星際公民是如何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