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納米製程是個坎,半導體先進工藝製程路漫漫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5納米製程是個坎,半導體先進工藝製程路漫漫

莫大康 發表於 2019-07-02 09:59:44

摩爾定律象一盞明燈推動半導體業進步,特徵尺寸縮小立下汗馬功勞。然而現階段尺寸縮小已近極限。從技術路徑,自22nm及以下開始由平面電晶體進入三維finFET結構,之後finFET技術成為主導,有可能一直能推進至近3nm,屆時電晶體的架構可能要改變,由finFET轉向環柵(GAA),納米片(nanosheet)等架構。時至今日5nm技術已經在手,將於2020年開始試產,然而對於3nm技術,目前仍處於研發之中,一切尚待觀察。

不容置疑,全球代工業在進入邏輯製程7nm之後已經開始生變,由於研發費用及成本高聳等因素,2018年格羅方德與聯電聲言止步,因此導致全球代工業中只剩下臺積電,三星,英特爾及中芯國際四家在列,而其中的英特爾在商業代工業中是個「小角色」,以及中芯國際尚未明確它的時間表,所以全球只剩下臺積電及三星兩家在代工中爭霸。

5納米是個坎

眾所周知,7nm是長壽命工藝節點之一,目前臺積電及三星均稱已經量產,而臺積電宣稱它拿到全球幾乎100%的7nm訂單。

臺積電的5nm finFET計劃已經明朗,它計劃2020年上半年開始試生產,估計真正的5nm量產要在2021年,或者之後。臺積電的5nm技術相比7nm,它的速度快15%,及功耗低30%。TSMC計劃它的5nm的第二個版本也將於2020年中期推出,預期它的速度能再快7%。

根據ICKnowledge及TEL的數據,基於FinFET技術,對於7nm的代工工藝,它的柵間距在56nm到57nm及金屬連線間距在40nm。

與此同時,三星最近也高調推出了5nm,預計將於2020年上半年量產。與它的7nm相比,三星的5nm finfet技術,與7nm相比它的速度有25%的增長,功耗降低20%,性能提高10%。

預計到2020年時,蘋果、海思和高通等都將採用5納米的產品設計,推動臺積電加速向5nm技術過渡,」國際商業戰略(IBS)執行長漢德爾•瓊斯(Handel Jones)表示。「到2020年第四季度時,TSMC 的5nm晶圓產能將達到每月40,000至60,000片。」

然而估計臺積電5nm的訂單會低於7nm。因為與7nm相比,5nm完全是一個全新的工藝節點,它需要新的EDA工具和IP等支持。這樣導致5nm的成本會更高。根據Gartner的數據,一般來說,5nm產品的設計費用約2.1億美元到6.8億美元。

臺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在近期的一次電話會議上說:N6和N5的數字看起來很接近,但是仍有很大的差別。與N7相比,N5的邏輯密度增加了80%。而N6與N7相比僅為增加18%。因此,N5晶片的總功耗較低。如果願意跟進N5,它有很多好處,而且是一個完整的工藝節點,但是客戶需要時間來重新設計新的產品。而N6的美妙之處在於,如果他們已經用過N7的設計,那麼只需花費很少的精力,就可以很快進入N6並獲得一些好處。所以根據他們的產品特點和市場情況,(客戶)將作出選擇。

3納米技術複雜尚不確定

IMEC的邏輯工程主管Naoto Horiguchi說:「5nm仍然是finFET。「」然後,假設進入到N3時,可能會從finFET過度到其他的器件架構,我們相信它是一種納米片nanosheet。」

在 5nm之後,下一個完整技術節點為3nm,但是導入3nm是十分困難的。據IBS宣稱,設計3nm產品的費用約5億美元到15億美元,及它的工藝開發費用約40億美元到50億美元,而如果要興建一條生產線的運營成本約150億美元到200億美元。IBS的瓊斯說:「基於相同的成熟度,3nm的電晶體成本預計將比5nm高出20%到25%。「與5nm finFET相比,預期性能提高15%,功耗降低25%。

三星是迄今為止唯一宣布其3nm計劃的公司。對於這個技術節點,代工將採用一種新的環柵(GAA)技術,或稱為納米片(nanosheet)。由於臺積電尚未披露其計劃,一些人認為它可能落後於三星。「在3nm,三星在2021年有很大的可能性開始大規模生產,」IBS的瓊斯說。「臺積電正在加速推進,試圖縮小與三星的差距。」

而臺積電此次3納米的製程技術顯得有些穩重,它僅宣稱進入實驗階段。據報導為迎接它的3納米廠研發及先期量產,中國臺灣地區環保署於6月11日初審通過竹科寶山用地擴建計劃。另外臺積電也首度透露,預計把5年後(2024年)的2納米廠研發及量產都落腳在竹科,以避免研發人才散落或外流的風險。

張忠謀先前曾表示,3納米製程將在2年內開發成功,即使有「摩爾定律」失效挑戰,2納米仍可能在2025年前問世。

環柵極(GAA)的結構,顧名思義,是FinFET中的柵極被三面環繞的溝道包圍,而在GAA中柵極將是被四面溝道包圍,預期這樣的結構將達到更好的供電與開關特性。只要靜電控制能力增加,則柵極的長度微縮就能持續進行下去,摩爾定律重新獲得延續的動力。

據報導,在納米片的製程中,第一步是在襯底上交替的沉積薄的矽鍺層和矽層的生長。在這種情況下,有矽,矽鍺和矽堆,我們稱之為超晶格結構,應用材料工程管理高級總監金南成(Namsung Kim)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因為有鍺的含量,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屏蔽襯層。」

這樣每一個Stack由三層SiGe和三層矽組成。然後,在stack上設計微小的片狀結構,緊接著再形成淺溝隔離結構,以及形成內間隔區(inner spacers)。

然後,在超晶格結構中去除矽鍺層,在它們之間留下帶間隔區的矽層。每一個矽層構成器件中的納米片或者溝道的基礎。下一步是為沉積高K材料作為柵極。在納米片之間,有最小的間隔區。挑戰在於如何沉積有功函數的金屬厚度。

產業多年來一直在攻克環柵結構,仍存在一些挑戰,最主要的挑戰是什麼,有兩個。一個是間隔層,然後是底部的隔離。

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臺積電已經做出環柵極的結構,外型就像個園形鼓,因為尺寸比前一代縮小30%,它必須導入新材料InAsGe nanowire 或者 Silicon nanowire,因此製程技術上相當困難,尤其在蝕刻部分是個大挑戰,不過以優勢來說,環柵極的結構將可以改善ESD靜電放電、且優化尖端放電的問題,材料廠的高管也認為,環柵極的結構可以繼續微縮柵長尺寸。

什麼時候過渡到環柵或納米片?估計納米片技術能再延伸2-3個工藝節點。

從研發角度,產業界正走一條在先進工藝節點時延伸環柵及finFET結構。因為環柵結構與finFET相比性能方面僅是適當的提高,如IMEC開初的納米片工藝,柵間距42nm及金屬線間距為21nm。相比5nmfinFET工藝時柵間距為48nm及金屬線間距為28nm。

在實驗室中IMEC已經開發出用鍺作溝道的P型,雙堆壘環柵的器件。幾乎釆用同樣的結構IMEC開發一個柵長近25nm的納米線。它可以變成納米片,如同之前的版本它的線寬為9nm。

在5nm以下鍺可以起到延伸finFET的功能,IMEC證明Ge n FinFET達到創記錄的高Gmsat/SSsat及PBTI可靠性。它是通過改變柵的高k材料工藝來實現。

然而,仍有待觀察的是finfet技術能否會擴展到3nm,同樣還不能預言納米片是否會準時出現。事實上,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存在許多未知和不確定性。

本文來自求是緣半導體,本文作為轉載分享。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5納米有多牛?宏旺半導體分析5納米、7納米等製程究竟是指什麼?
    近日,半導體行業頻頻出現大動作。高通發布旗下第三代5G基帶晶片驍龍X60,稱該晶片將採用三星5納米工藝進行代工生產。無獨有偶,臺積電也開始量產5納米EUV工藝製程晶片。可能對於關注晶片的人來說,不理解為啥5納米製程如此受關注?
  • 中科院已設計出2納米晶片?原來是出了「烏龍事件」
    事實真相只說對了一半,「2納米」確實存在,但「2納米晶片」卻是失真。據快科技2020年1月13日報導(近期突然火起來,說明炒作嫌疑很高),中科院成功研發出了生產2nm及以下晶片工藝所需要的新型電晶體——疊層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電晶體是晶片中的一個單元元器件。也可以簡單理解成晶片是由一個個電晶體組成。
  • 從5納米到3納米,一文讀懂晶圓代工江湖的工藝糾葛
    高通最新發布旗下第三代5G基帶晶片驍龍X60,該晶片將採用三星5納米工藝進行代工生產。這使得三星在與臺積電的代工大戰中,搶下一個重要客戶的訂單,同時也將摩爾定律推進到5納米節點。2020年之初,全球半導體龍頭大廠在先進工藝競爭上的火藥味就已經十分濃重。
  • 全球半導體製造加速切換至5納米工藝製程 多款5納米晶片產品陸續發布
    全球半導體製造加速切換至5納米工藝製程 多款5納米晶片產品陸續發布 來源:界面新聞 • 2020-09-16 16:14:31
  • 詳解先進的半導體工藝之FinFET
    從2012年起,FinFET已經開始向20納米節點和14nm節點推進。在所有的實際應用中,體矽和SOI晶圓具有類似的性能和成本;但是,由於體矽FinFET器件具有更大的工藝差異性而使得製造變得更具挑戰性。體矽晶圓加工的高差異性使其最終產品的性能變得不可預測。我們發現,兩種工藝方案具有類似的直流DC和交流AC特性。
  • 你對中微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已經掌握5納米的半導體技術有什麼看法?
    2017年3月,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宣布將在當年年底正式敲定5nm刻蝕機。在半導體設備行業被歐美日霸佔的情況下,一家中國公司能有這樣的產品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微半導體現在的董事長兼CEO尹志堯之前在美國矽谷一直從事半導體工作,在美國應用材料(全球第一大半導體設備企業)中就擔任過總公司副總裁一職。
  • Marvell 攜手臺積電打造業界最先進的 5 納米技術數據基礎設施產品...
    北京訊(2020 年 9 月 18日)- 數據基礎設施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Marvell(NASDAQ:MRVL)日前宣布擴大與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製造商臺積電(TSMC, TWSE:2330,NYSE:TSM)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採用業界最先進的 5 納米工藝技術,為數據基礎設施市場交付全面的晶片產品組合
  • 意法半導體通過CMP為中國高等院校提供先進的CMOS製造工藝
    ®)宣布兩家公司開始為中國高等院校的學術研究項目提供意法半導體最先進的CMOS製造技術。2007年,在ST生產線上進行流片的電路設計達到180個左右,這些設計均出自歐美大學研發機構,全部採用90納米和65納米製造工藝,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如3G無線通信、電信、射頻和電源管理。
  • 中國半導體工藝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大大縮小
    中國半導體工藝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大大縮小 工程師1 發表於 2018-05-22 11:10:00 中芯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趙海軍、梁孟松,財務長兼執行董事兼戰略規劃執行副總裁高永崗,
  • 中微已製造出5納米蝕刻機,對中國半導體領域影響深遠
    (文章來源:國器紀錄片)        早在2017年4月份從研製半導體設備的中微公司傳來捷報,其掌門人尹志堯正式對外宣布已經攻克5納米蝕刻機的製造技術,一時在國產半導體行業激起千層波浪,而實力頗為強勁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在兩星期後才掌握5納米刻蝕工藝。
  • 晶片納米製程的概念
    晶片納米製程的概念首先了解一下納米的單位:納米(nm),是nanometer的譯名,即為毫微米,是長度的度量單位,國際單位制符號為nm。1納米=10毫米1納米=米比較形象地理解為:1、 假設一根頭髮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軸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1納米。2、 納米和米的關係相當於三個桌球和地球的直徑之比。
  • 中國開發了5納米雷射光刻機?
    ,同時因為光刻工藝直接影響著半導體線路的線寬,進而影響著集成電路的性能與消耗,因此光刻機成為半導體行業最為關鍵的設備,但是目前EUV光刻機還不夠成熟,集成電路產能和速度都不夠快,因此在早期可能只有一部分採用EUV光刻完成,其餘的部分依舊會採用沉浸式光刻和多重成像技術。
  • 有與5納米工藝客戶合作經驗,SGS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落戶上海張江
    集微網消息,12月1日,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SGS通標」)投建的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在上海張江正式投入運營。圖片來源:SGS官方據SGS官方消息,作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外資第三方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該實驗室有望幫助晶片工廠加強產業鏈原物料的品質把控,提升晶圓生產良率,減少缺陷,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服務支持。
  • 國產集成電路設備重大突破 中微半導體5納米刻蝕機通過臺積電驗證
    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根據解放日報12月18日消息,近期中微半導體自主研製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經臺積電驗證,性能優良,將用於全球首條5納米製程生產線。5納米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二萬分之一,是集成電路製程工藝最小線寬。臺積電宣布2019年將進行5納米製程試產、預計2020年量產。
  • 5納米晶片國產化?為之喝彩但別被誤導!
    但說到晶片製造就不能不提到光刻與蝕刻這兩個關鍵的工藝,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晶片工藝已經進入了7納米製程,甚至5納米製程,但是光刻、蝕刻作為晶片生產的最關鍵步驟,技術要求非常之高,頂尖的光刻機、蝕刻機的生產與製造都集中在荷蘭ASML等幾家大公司。
  • 半導體全面分析(四):晶圓四大工藝,落後兩代四年!
    隨著製程節點的縮小和工藝精度的提高,集成電路設計產品的設計成本迅速增加,10nm 的設計成本約為 28nm 的 4.5 倍,7 納米製程節點的工藝研發費用達 3 億美金,5 納米研發費用在 28 納米是長製程節點,預計工藝生命周期將持續20年,從單位電晶體成本來看,28 納米製程節點每百萬門單價 2.7 美金,是目前市場上單位門成本最低的製程節點
  • 中興通訊:正在技術導入5nm晶片!這就是晶片極限了嗎?
    近日,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已經規模量產,並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則正在技術導入。 目前晶片的工藝越來越先進,從14納米到7納米,再到5納米,似乎並沒有一個極限,記錄在不斷被專業技術人員打破,證明了科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 臺積電 5 納米吊打英特爾 10 納米?別糾結了,這只是 「數字遊戲」
    北京時間 9 月 16 日,蘋果在秋季第一場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自家新一代旗艦晶片 A14 Bionic,採用了臺積電的 5nm 製程工藝。進而就會引出一些問題,例如:英特爾筆記本處理器上的 x 納米和我們手機上的 x 納米是一回事嗎?這 「x 納米」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今天IT之家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番。一、到底什麼是晶片的製程工藝?倒著推,我們首先要知道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 「x 納米」、「x 納米」到底是什麼。這個話題講細了,得涉及到半導體電晶體層面了。
  •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
    打開APP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這就意味著,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商將龐大的建廠風險分攤到廣大的客戶群以及多樣化的產品上,從而集中開發更先進的製造流程。這足以說明晶圓代工將在不久的未來取得很大發展,佔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比重也將與日俱增。   納米製程是什麼?   三星以及臺積電在先進半導體製程打得相當火熱,彼此都想要在晶圓代工中搶得先機以爭取訂單,幾乎成了 14 納米與 16 納米之爭,然而 14 納米與 16 納米這兩個數字的究竟意義為何,指的又是哪個部位?
  • 科創板受理企業透析|中微半導體:7納米晶片刻蝕機第一梯隊
    中微公司是我國半導體設備企業中,極少數能與全球頂尖設備公司直接競爭並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的公司,是國際半導體設備產業界公認的後起之秀。公司的刻蝕機目前已經成功打入國際一線客戶市場,而且在全球最先進的可量產的7納米晶片工藝上,中微半導體是全球五大刻蝕機供應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