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群英譜】麻山深處刨窮根——記南方電網貴州公司駐紫雲...

2020-12-05 亞魯紫雲

嶄新的柏油公路在山間盤繞,沿路蔬菜大棚裡時令果蔬長勢喜人……初秋時節的小寨關村,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誰曾想,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小村莊,在2015年以前還是路不暢、電壓低、水不通的省級一類貧困村。

工作隊深入交流,多方合力,擴大銷路,帶動貧困戶增收。(劉高才攝)

巨變,源於南方電網貴州公司的傾情幫扶。

2015年以來,貴州電網公司響應貴州省委省政府的號召,抽調精幹人員組成對口扶貧工作隊進駐紫雲縣,一場脫貧攻堅戰從這裡打響。從此,7人組成的工作隊開始了在麻山地區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開始刨「窮根」的日子。

他們以戰狼般的鋼鐵意志,時刻以「紫雲不脫貧,絕對不收兵」的錚錚誓言,始終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抓規劃 優布局

地處麻山腹地極貧地區的紫雲縣,是全國唯一的苗族布依族自治縣,也是貴州省50個重點貧困縣和10個取消GDP考核試點縣之一,全縣共有52個一類貧困村,22個二類村、18個三類村,是貴州省內喀斯特脆弱生態環境條件下區域貧困的典型代表。

如何將電力扶貧、結對幫扶、駐村幫扶、公益幫扶「四項行動」精準落地?根據實地調研,結合公司實際,工作隊提出必須走「點面結合、科學布局」的道路——致力打造示範點,以示範點帶動面,迅速向全縣鋪開。

按照貴州電網公司結對幫扶紫雲框架協議,工作隊編制板當鎮、小寨關村、新塘村、洛麥村「一鎮三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發展規劃,小寨關村首個成為幫扶的試點。

粟林是貴州電網公司結對幫扶紫雲工作組組長,同時掛職紫雲自治縣扶貧辦副主任。在派駐紫雲之前,粟林擔任安順供電局黨建部主任,有著相對豐富的扶貧工作經驗,正因如此,重任也落到了粟林身上,在做好扶貧辦相關工作的同時,其他三個村駐村幹部的工作情況,工作協調任務也成為粟林的工作重點。

為了解實際情況,粟林用一個月時間深入紫雲縣七個鄉鎮,將各鄉鎮的用電情況摸排了個遍。「身為一個農民的兒子,自幼在農村長大,如今恰能為麻山腹地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力所能及助其脫貧摘帽、同步小康,更是農家孩子質樸情感的歸宿。」他認為。

「小寨關是我們攻克的第一個貧困點,也是幫扶紫雲的示範村創建點,我們將以小寨關為示範引領,推動『一鎮三村』脫貧攻堅加速邁進,將小寨關的模式在紫雲全面推廣。」工作隊充滿信心。

2016年貴州電網公司直接投入「一鎮三村」的資金達286萬元,並向上級部門及社會各界協調引進資金1166萬元,用於小寨關村、新塘村、洛麥村的產業扶持和基礎設施建設。在工作隊精準施策和潛心幫扶下,目前小寨關村的貧困人口從1185人減少到502人。伴隨肉牛養殖、池塘養魚、蔬菜大棚、生態黑豬養殖等項目的投產,可帶動小寨關村178戶502人實現精準脫貧。

駐村書記深入農戶解決實際問題。(劉高才 攝)

沉下心 當書記

在板當鎮的小寨關、新塘、洛麥三個村,還有6個人也在忙碌著,他們就是駐村幹部李敬、崔亞華、王源、羅興國嚴召波和尹忠望。為了各自「責任地」的發展計劃,他們每天紮根村裡,分析貧困原因、尋找致富門路。

2016年4月初,李敬從安順供電局來到小寨關村擔任「第一書記」,自接到選派通知後,他脫掉西裝、皮鞋,換上運動鞋、解放鞋、雨鞋,帶上小本本,走村串巷,調查研究,訪貧問苦,一心一意紮根小寨關。

駐村不到一年,李敬跑壞了無數雙鞋子,雙腳磨出了血泡,長出了厚繭子,整個人黑了、也瘦了。儘管如此,「工作狂」李敬為鄉親父老謀發展的激情卻愈發燃燒起來。事實上,駐村幹部所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

生活條件不便就是一大問題。為了更好有效地工作,李敬、崔亞華通常都住在小寨關村村委會破舊簡陋的辦公室,由於潮氣很重,不管酷暑還是嚴寒,電熱毯都需要打開乾燥。半夜被屋頂漏雨吵醒也是時常的。

好在隊員們的辛苦付出最終都有了回報。通過堅持不懈的工作,駐村工作隊和群眾的距離拉近了,感情更好了。

「在脫貧攻堅上,唯有摸清村情民情,因地制宜謀出路,方能精準施策、精準脫貧。」李敬坦言。

為幫到點上、扶在根上,粟林、李敬、崔亞華結合小寨關村的實際情況,積極推行「雙心」服務模式——為貧困戶製作「連心卡」,全面、仔細精準識別致貧原因,與農戶深度溝通,向貧困戶發放「貼心盒」,主動為群眾辦理符合條件可享受的惠民政策,為脫貧攻堅精準管理和按期「摘帽」打牢基礎。

「村裡的工作沒什麼可圈可點的大事,都是些紅芝麻綠豆子的事兒,永遠忙不完。我們只有給村民供好思想上的『電』,才能照亮大家脫貧的路。」李敬認為。

在板當鎮新塘村,駐村幹部羅興國任職四個月後,不僅解決了村裡所有用電問題,還深入村裡的每一家、每一戶進行了仔細摸排,詳細的掌握了村裡的貧困原因及貧困狀況。如今,從翁槓組到扯角塘組的2.9公裡4米寬通組公路已經動工,13個未通硬化公路的組通路計劃也已經有了著落。

「只有投入真感情,摸清全村『家底』,有針對性採取脫困舉措,扶貧工作才能取得實效。」紫雲供電局派駐板當鎮洛麥村的駐村幹部尹忠望感受頗深。駐村以來,完成全村156戶、623名貧困人口的入戶調查和精準識別工作,還多方「化緣」、積極籌措175萬元,修通進村公路890米,並對拉耐衝組、水井邊組、蛇寨組通組道路進行水泥硬化。

貴州電網對口扶貧紫雲工作隊合影。(劉高才 攝)

巧施策 拔窮根

日前,板當鎮新塘村翁槓組到扯角塘組的2.9公裡4米寬通組公路修建結束,看著蜿蜒而上的公路,村民們熱淚盈眶:公路終於通到家門口了,解決了我們出行的大難題,以後發展產業、賣產品再也不用費勁了。

不止是扯角塘組,現在,新塘村13個未通硬化公路的組通路計劃也已經有了著落,讓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交通只是工作隊幫扶板當鎮破解的基礎設施難題之一。地處深山中的貧困村寨,水、電、路等成為發展的「攔路虎」。貴州電網公司發揮行業優勢,重點加大對紫雲縣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的資金投入,完成總投資2096萬元,從根本上提升了電力普遍服務能力,為紫雲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十三五」期間,貴州電網公司計劃投入2.037億元並提前在2018年全部完成紫雲電網的升級改造,改造後的電網基本能滿足村民生活用電不愁、農村動力全覆蓋的目標,電能質量基本得到保障。

對農村電網進行升級改造的同時,安順供電局依託貴州電網公司,整合貴州電網系統及安順供電局資源,在紫雲縣投資1000萬元註冊成立了貴州紫冠源電力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加大對紫雲扶貧產業項目投融資力度,搭建招商引資平臺,為紫雲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築巢引鳳。

同時,盤活紫雲自治縣貓營工業園區現有資源,投資建設紫雲黔冠電力設備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已獲得7000根電桿的生產訂單,預計今年的產值超1000萬元,能帶動園區50人就業。計劃引進2-3家電力設備製造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可為100名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崗位。

搭平臺 強攻堅

紫雲紅心薯因含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被公認為抗癌食品。儘管在貴州省內有所名氣,卻一直處於「養在深閨無人知」的境地。

為使紫雲的農土特產品走出大山,讓更多農民帶來收益,駐點紫雲沒多久,粟林一邊奔走呼籲,一邊撰寫可行性報告。很快,安順供電局整合自身資源優勢,縱深推進「網際網路+扶貧」工作,投資500萬元註冊成立紫雲自治縣麻山綠色生態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開發應用「黔電菜園」手機APP信息平臺,採用平臺公司+鄉鎮、合作社+貧困戶「1+2+1」模式,農戶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入股公司,農戶年底參與分紅,深度整合全縣各鄉鎮農特產品,開展線上線下銷售,促進「紫貨出山」。

得益於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和廣泛宣傳,通過「黔電菜園」平臺,在電網系統內外銷售了紫雲紅芯紅薯10萬多斤,總金額60多萬元,惠及43戶農戶。目前紫雲紅薯已銷往北京、上海等15個省市,產品越來越熱銷,帶動了更多的農民致富。2017年,通過「黔電菜園」平臺銷售的農特產品預計銷售額可超過300萬元,能帶動100餘戶貧困戶穩步增收。

不僅如此,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順供電局還計劃投資500萬元,建設一個佔地10畝,集物流、冷藏、加工、生產、包裝、銷售為一體的農特產品聚集中心,通過訂單式扶貧模式,加大整合紫雲農特產品力度,促進紫雲農特產品上規模、上檔次,增強「紫貨出山」的競爭力。

對口幫扶在繼續,精準扶貧在深入。如今,在工作隊的忘我工作和精誠協作下,目標、途徑愈發清晰,貴州電網公司、安順供電局與紫雲縣委縣政府緊密攜手、共同發力,讓扶貧工作落地開花,引領紫雲鄉鄉鎮鎮、村村寨寨向同步小康目標疾速邁進。(貴州電網 王春山、唐紅、劉高才)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群英譜】傾心為民 病倒在脫貧攻堅一線奇蹟生還 吳...
    此刻,貴州高速集團駐從江縣加勉鄉脫貧攻堅工作隊隊員吳秀實因長期疲勞成疾引發腦出血,正在搶救,他的安危牽動著真由村418名村民的心。  「請轉告鄉親們,不要擔心我,我沒事,讓他們放心,我一定會回去的。」4月24日,在生病倒下的第73天,吳秀實心心念念的依然是真由村的村民。他說,等病好了,他還要回到村裡,把未做完的事情一一完成,帶領村民們一起脫貧致富。他的心裡,時時刻刻牽掛著真由村村民。
  • 貴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為脫貧攻堅「充足電」
    新華社貴陽10月31日電題:貴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為脫貧攻堅「充足電」新華社記者楊欣「現在用電便宜多了,基地裡僅電費一項一年便可以省1萬多元,效益也好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亮巖鎮合歡村村民王明貴高興地說。王明貴是當地的香菇種植大戶。
  • 盡職盡責駐村 用心用情扶貧——記南方電網廣西南寧賓陽供電局駐村...
    今年以來,中國南方電網各駐村幫扶工作隊員既助力疫情防控,打贏「疫情阻擊戰」;又幫扶困難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深入學習中央領導同志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更好地弘揚、反映奮戰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第一線的中國南方電網各級選派駐村工作隊員、扶貧工作隊員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講述他們熱心溫暖的故事,日前,筆者來到了賓陽縣古辣鎮六窯村委,用鏡頭記錄了中國南方電網廣西南寧賓陽供電局選派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宋志業在脫貧攻堅路上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了他盡職盡責駐村
  • 南方電網都勻惠水供電局保留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日前,中央文明委通報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名單,南方電網貴州都勻惠水供電局再次榜上有名。自2017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以來,惠水供電局持續唱響「文明風 南網情 電亮好花紅」建設品牌,強化成果運用,特別是植入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 四川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先進名單出爐...
    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12月24日,省人社廳公布了四川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記大功名單。為樹立典型、弘揚先進,激勵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堅定信心頑強奮鬥,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省人社廳、省直機關委、省扶貧開發局決定在全省事業單位開展脫貧攻堅專項獎勵,給予曾先富等60名個人記大功獎勵,給予溫江區人民醫院等53個集體記大功獎勵,給予朱地圖惹追記大功獎勵。希望受到獎勵的個人和集體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中再立新功。
  • 臺商助力貴州脫貧攻堅 小小生薑串起一條產業鏈
    劉鵬 攝  中新網貴陽10月30日電 題:臺商助力貴州脫貧攻堅 小小生薑串起一條產業鏈  記者 劉鵬  雨窩橋村村民盧斌用鋤頭將整株生薑刨出,抖落根莖上的泥土,整齊地擺放地上,一旁的村民再用小刀把姜的莖稈自莖基部切除,剩下的嫩薑裝進紙盒。  10月下旬,在初霜來臨前正是收姜好時節。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解方程」丨平塘縣塘邊鎮新風村...
    2019年8月到塘邊鎮新風村翁同組擔任網格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翁同組17戶74人全部脫貧。  2019年8月,剛接到通知時,我就和妻子說要去塘邊鎮駐村開展扶貧工作,今後家裡的事情就全靠你了,媳婦沒有埋怨,但擔心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能否完成好這歷史交給的任務。我調侃道:「方程都解來了,還怕它脫貧攻堅工作」。
  • 許昌市建安區:志智雙扶拔窮根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趙華亭 信文欣)「身體殘疾了,俺的精神沒有殘疾,只要踏實肯幹,就不愁拔不掉窮根。」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小陸莊村貧困戶王春慶邊在莊稼地裡忙活,邊信心十足的跟記者說道。建安區繁榮文化事業 助力脫貧攻堅以文化人,爭先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專欄我叫黃大江,是紫雲自治縣人民醫院派駐紫雲自治縣猴場鎮平洋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只要心裡掛牽著事情, 一大早,我就睡不著了。越是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越要一鼓作氣,我們所有幹部人員全部下村 到戶仔細摸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工作做紮實、檔案做齊全。不僅走訪包保貧困戶,我作為一個村駐村書記,脫貧產業也要做到心中有數。
  • 天門山下 幸福綻放——張家界市永定區高質量高水平書寫脫貧攻堅...
    張家界市副市長、永定區委書記祝雲武說,全區上下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盡銳出戰,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交出了一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脫貧攻堅「永定答卷」。上下一心戰窮困初冬時節,寒氣逼人。
  • 聚焦脫貧攻堅最前沿!20多家央媒走進貴州 隨採隨發推出高密度鮮活...
    9月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走進貴州。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等20餘家中央媒體以及貴州媒體的84名記者奔赴我省未摘帽貧困縣,開展為期7天的脫貧攻堅主題採訪活動。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這標誌著該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截至目前,中國今年剩餘52個貧困縣集中的新疆、雲南、四川、寧夏、廣西、甘肅、貴州7省(區)已先後宣布貧困縣清零。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在發布會上,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媒體聯絡處處長楊力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貴州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標對表黨中央戰略部署,感恩奮進、盡銳出戰,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
  • 發揮稅收「能量」 助推脫貧「摘帽」——貴州稅務部門積極決戰脫貧...
    近年來,貴州省稅務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稅務總局、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工作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稅收工作全局,在壓實工作責任、落實稅收政策、推動產業扶貧、夯實駐村幫扶、長效愛心助學等方面持續發力,助推貴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聞令而動、擔當作為。
  • 惠水王佑村黨支部書記王廷先:一心為民情系麻山終不悔
    王廷先,是惠水縣王佑鎮王佑村黨支部書記,連續多年被評為鎮「優秀黨建工作者」,其所在的王佑村黨支部曾先後榮獲黔南州「五好基層黨組織」、惠水縣「先進集體黨組織」及「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然而,在眾多光環照耀的背後,王廷先的人生路卻一波三折。
  • 哈爾濱銀行駐村扶貧工作隊:脫貧攻堅 一直在路上
    2017年,哈爾濱銀行響應國家號召選派優秀幹部組成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延壽縣六團鎮雙龍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三年來,共新建彩鋼房35所,完成了扶貧攻堅安居扶貧目標。  由於全村沒有自來水,2018年年初,哈爾濱銀行首先向雙龍屯投入8萬元建設水井房,徹底解決雙龍屯多年來吃水問題,目前全村有94%農戶實現自來水。
  • 青島農業大學:統籌發揮學科優勢 全面助力脫貧攻堅
    ,用好「金剛鑽」,引導各優勢學科專業人才聚焦脫貧攻堅主戰場。」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有關要求,統籌優勢學科力量,高起點、高標準謀劃助力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盤大棋」。廣大師生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投身主戰場,為推動我省脫貧攻堅事業發展貢獻「青農力量」。「我們來自農業院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我們天然的優勢,更是我們的時代使命。」
  • 【脫貧攻堅(山西篇)】身殘志堅拔窮根 貧困戶變身致富帶頭人
    他,身患殘疾,在脫貧攻堅大戰中自強不息,不畏艱難,勇於和貧困做鬥爭。自拔窮根,從原來的貧困戶變身村裡致富帶頭人,他就是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五龍山鄉歡掌底村殘疾人李建付。
  • 貴陽市農投集團助力貴州貧困縣脫貧摘帽綜述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包括紫雲在內的最後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誌著我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喜訊傳來,貴陽市農投集團上上下下歡欣鼓舞。因為這個脫貧攻堅的成績背後,有貴陽農投人的堅守和付出。貴州曾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88個縣中有66個貧困縣。
  • 國網西藏電力:當好電力先行官 服務雪域高原脫貧攻堅
    國網西藏電力:當好電力先行官 服務雪域高原脫貧攻堅 發布時間: 2020-10-16 14:54:42   來源:  作者:李東淮 張若冰
  •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發揮綜合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穎聽取工作匯報截至目前,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已累計投入59億元用於基礎網絡優化,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光纖寬帶為助力脫貧攻堅,中國電信安徽公司一直利用自身優勢致力農村網絡建設,並通過"網際網路+扶貧"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信息化"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