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中上市公司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 民事賠償責任歸責原則變化

2020-12-02 中國證券網

  知權/行權/維權

  投資者教育園地

  投服中心郵箱:qy360@isc.com.cn

  上海證券報股民學校郵箱:okxzls@ssnews.com.cn

  2020年3月1日施行的新證券法在證券民事賠償責任方面,從違法主體種類、違法行為種類、承擔連帶責任的主體和過錯推定責任的適用主體等角度進行了修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賠償責任歸責原則由過錯責任變為過錯推定責任。

  一、新舊規定對比

原證券法第69條 新證券法第85條

發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報告文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臨時報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資料,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發行人、上市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有過錯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公告的證券發行文件、定期報告、臨時報告及其他信息披露資料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及其直接責任人員,應當與發行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從證券民事賠償責任的角度來看,新證券法有四大變化:

  其一,增加了違法主體種類。從原證券法下的「發行人、上市公司」,拓展至所有的信息披露主體,既包括發行證券的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在國務院批准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公司等新證券法概括指稱的「發行人」,也包括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

  其二,增加違法行為種類。既包括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也包括「未按規定披露信息」。

  其三,增加了承擔連帶責任的主體。不僅是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其直接責任人員也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其四,增加了過錯推定責任的適用主體。不僅適用於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及其直接責任人員,也適用於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賠償責任歸責原則的變化

  從目前最為常見的虛假陳述侵權民事賠償案件的角度來看,新證券法的法律依據體現在第85條。該條修改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賠償責任歸責原則由過錯責任變為過錯推定責任。

  資本市場中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人員遵紀守法,嚴格遵守資本市場法律法規勤勉履職。具體而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賠償責任的原規定為「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有過錯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現規定為「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與發行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可以看出,其責任承擔和證明方式有變化,對投資者追究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責任是個利好消息。簡言之,投資者作為受害者,在訴訟中不需要負擔證明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具有過錯的舉證責任,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除非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就要承擔過錯責任。

相關焦點

  • 概論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本人作為最低層法律工作者結合自己實踐、體會,查找、參考了大量資料,在此對民事責任歸責原則這一問題作比較全面深入的闡析、歸納,不妥之處歡迎指教。  最早的法律責任是野蠻原始的,「以復仇或報復為形式的懲罰是種最古老的保護利益和維護權利的方式——」,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是人們對法律責任的最通俗的解釋,隨著民事責任可替代性、文明性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也是變化著的。
  • 淺析我國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
    首先,介紹了歸責原則的含義,及確立歸責原則在實踐中擁有著積極的意義。其次,分析了學界對歸責原則體系界定的各種學說,得出了本人對歸責原則體系的看法即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的三元歸責原則體系。再者,具體介紹了各歸責原則的含義、構成要件、實際運用中的注意點。最後,對歸責原則的實施效果進行了總結。
  • 《國家賠償法》:違法亂紀不能作為歸責原則
    違法不能作為賠償法的歸責原則  ■簡海燕  《國家賠償法》將違法作為歸責原則,在理論與實踐中均存在著缺陷。以違法作為歸責原則,側重於對國家行為合法性的價值評判,限制了求償申請人的賠償請求,降低了國家賠償的責任標準。
  • 僱主責任歸責原則之比較法研究
    然而,對於僱主責任【1】的歸責原則問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規定差別很大,國內也存在不同的主張。本文擬從比較法的角度分析僱主責任的歸責原則,並對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2月頒布的《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九條的內容,進行相關的比較與分析,以期對我國即將實施的侵權行為法中僱主責任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 論公平責任原則在我國侵權法歸責原則體系中的地位
    歸責原則是從過錯等因素出發,來解決責任歸屬問題;而賠償原則則是在責任的歸屬確定以後,解決賠償責任的範圍問題。二是二者適用的範圍不同。歸責原則適用於所有侵權責任歸屬的確定,而賠償原則僅適用於損害賠償這一種責任的範圍確定。區分這兩個概念在實踐中是不無意義的。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到底有那些?這是一個有很大爭議的問題。一元論觀點認為侵權行為法只有一個歸責原則,即過錯責任原則。
  • 我國國家賠償法歸責原則之評析
    「歸責原則在國家賠償制度中是根本性的制度,它決定著國家是否賠償和在什麼範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反映國家賠償的價值取向和賠償政策。」學者們對歸責原則在國家賠償法中的重要性已達成高度一致。它直接影響到國家賠償的範圍和程序等問題,是國家賠償制度的基石,但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在國家賠償法的立法和修改過程中都存在很多爭議。
  • 教育法律責任-歸責原則與歸責要件
    其次對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作理解和區分(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一)責任主體:不同的違法行為具有不同的責任能力,在這裡就不加贅述了,在教育領域一般涉及較多的是民事責任,8歲以下是無民事行為能力;8-18歲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18歲以上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 試論國家賠償歸責原則之反思與完善
    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 三款「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和第十六條第二款「審 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適用國家賠償,這兩種法 定情形只有在法院有罪判決被撤銷後,才發生賠償的可能,實際體現的是一種結果歸責 原則。這就是說,我國的立法原意對刑事賠償和行政賠償是有根本區別的,行政賠償歸 責原則強調違法責任原則,而刑事賠償並非完全的違法責任原則。
  • 未成年人侵權歸責原則研究
    [1]  王利明教授認為:侵權法的歸責原則,實際上是歸責的規則,它是確定行為人侵權民事責任的根據和標準,也是貫徹於整個侵權行為法之中,並對各個侵權法規範起著統率作用的立法指導方針。一定的歸責原則直接體現了統治階級的侵權立法政策,同時又集中表現了侵權法的規範功能。
  • 淺析混合過錯的歸責原則
    因此,立足於我國的本土法治資源環境,圍繞混合過錯歸責原則展開富有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精神的研究,無論在理論意義上還是在實踐意義上都具有現實必要性。本文在窺探混合過錯歸責原則的基礎上,對我國司法實踐中混合過錯的歸責原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 混合過錯 歸責原則 責任認定  混合過錯責任的認定是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難點問題。
  • 論稅法行政責任的歸責原則
    本文所說的稅法行政責任包括稅收法律關係的主體違反稅收法律規範時,應當依法承擔的行政法意義上的不利後果,與稅法刑事責任、民事責任、違憲責任相區別,也包括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內部的行政責任。稅法行政責任的歸責原則(criterion of Liability),簡言之,就是追究稅收法律關係主體行政責任的依據和原則。
  • 我國操縱證券市場民事責任構成的有關問題研究
    而所謂「特別幹預的理由」就是損害的歸責事由或歸責原則。[3]因此,歸責原則直接決定損害的承擔,因而是侵權行為法的中心論題。[4]從歸責原則的類型來說,存在主觀歸責原則或客觀歸責原則的區分。就證券操縱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的立法情況來看,依照美國《證券交易法》第10b條和SEC規則10b-5提起訴訟,原告須證明被告具有故意、嚴重性、損害、信賴和因果關係。
  • 環境侵權歸責原則客觀化探討
    環境侵權歸責原則的客觀化,表現為一個從過錯到過錯推定,再到無過錯責任原則確立的十分複雜的過程。  關鍵詞:環境侵權 歸責原則 過錯責任 無過錯責任  一、傳統侵權行為歸責的一般理論  在侵權行為法的發展歷史上,曾經長期實行加害責任原則,即一個人只要被確認為造成損害發生的人,加害事實本身即足以構成使他承擔責任的充足理由。
  • 土地代理人知識點: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所謂歸責,是指依據一定的事實狀態確定責任的歸屬。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基於一定的歸責事由確定違約責任承擔或責任歸屬所依據的法律原則。一般包括嚴格責任原則和過錯責任原則。
  • 法律法規之中的歸責原則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法律法規是經常考察的一個模塊。在教師招聘的考試題目中,考察的內容包括重點法條內容,法律頒布時間,以及其中一些數字類,權責類的知識點;這塊內容一般以客觀題和主觀題兩種形式來考察,在備考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進行有意識的識記,另一方面對一些案例類的題目也要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點,尤其是歸責類的題目是很容易出現錯誤的一個知識點,所以應引起大家重視。
  • 包頭首例「牙籤弩」傷害案一審宣判 賣家承擔80%賠償責任
    來源:法制日報「原告劉某昆案發時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其監護人的父母,對未成年人具有管理教育職責,劉某放學後玩耍『牙籤弩』系未盡到監護職責,對劉某昆造成的損害應承擔部分責任,綜合本案情況自行承擔20%的責任。」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首例因「牙籤弩」引起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在包頭市稀土高新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宣判。
  • 「最高院裁判文書」公司為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公司開展經營活動...
    華信裝備公司對於安徽華信而言,屬於「實際控制人的關聯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條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規範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的規定,以及安徽華信《公司章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安徽華信為被保證人提供擔保的行為應當履行「董事會審議通過後提交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程序,只有李勇個人籤字和加蓋公章,並不具備合理的代理外觀。
  • 律師專家過錯的判斷標準及責任的歸責原則
    律師責任賠償雖然是由律師的違法執業或違約行為引起的,但實際承擔賠償責任的義務主體是律師事務所而不是過錯律師。《律師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律師承辦業務,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接受委託,與委託人籤訂書面委託合同,按照國家規定統一收取費用並如實入帳。」第五十四條明確規定:「律師違法執業或者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
  • 從本案談公司獨立責任與股東有限責任的承擔
    因為,汽車修理公司系中港合資的企業,其設立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規定,其相關民事責任的承擔應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  第三種意見認為,汽車修理公司及其股東都應成為被告,但其承擔責任不同,即:汽車修理公司對借款承擔償還責任,公司股東對公司的資產及債務承擔清算責任。理由是按照《公司法》規定,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民事責任,公司是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民事責任。股東承擔的有限責任是通過公司為外在表現形式對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
  • 最高法院: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中法院認定揭露日的五大因素(附...
    四、2016年12月2日,大福控股公司在向上交所詢問函的回覆公告中首次對外公開披露了為控股股東擔保和某重大訴訟事項的內容。五、2017年7月20日,大連監管局以大福控股公司未披露為控股股東擔保、某重大訴訟事項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查實首次披露的時間是2016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