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制空權在戰爭中的作用不斷變大,各國在飛機的研製上投入了很多精力,我國也不例外。但眾所周知,航空發動機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心臟病」,其研製難題困擾我國很久了。但是,我國的國產航發或許已經迎來好消息。
羅羅公司大規模裁員,9000名技術人員何去何從?
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航空公司並不是很多,除了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外,人們往往想到的都是英國的羅羅公司,這個公司研發了很多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很高,其技術也是很多國家一直希望能夠擁有的。
但是,這個行業巨頭的發展並沒有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蒸蒸日上,其發展遇到了一些難題。在疫情的影響下,航空領域的發展並不好,很多公司都遭受了很大的打擊。此前,羅羅公司為了維持公司發展,甚至裁掉了20%員工,近9000人被迫離開崗位,這是羅羅公司近3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在這樣的情況下,羅羅公司的發展一目了然。
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這些被裁掉的技術人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作為羅羅公司的技術人員,這9000人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其何去何從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關注,畢竟這些人無論去哪個國家,都會使這個國家的航發技術有很大的提高。據消息稱,這些人或將「投奔」中國。
如果這些技術人員來到中國,中國的航發技術會有很大提升
有人曾稱航發技術是「人類工業文明皇冠上的明珠」,困擾中國航發事業發展的根本原因並不在航發材料上,而是在製造技術上。如果這些技術人員能夠來到中國,勢必會給中國的航發事業帶來很大的活力,這些技術人員將助力中國解決航發這一大難題,這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慶賀的好消息。
雖然中國航發有所不足,但是按照中國近幾年來的發展勢頭,也能看出中國的潛力巨大,這些技術人員如果到中國,不僅能使中國的航發技術有很大的提升,而且他們自己也能得到非常大的發展。這對於這些技術人員來說也是一個好事。
羅羅公司的裁員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國必須抓住機會,引進更多的技術人才,助力我國航發技術取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