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祿口機場運行最低標準變化的探究

2020-11-24 民航資源中國網

  1 引言

  機場運行最低標準主要涉及起飛和進近著陸的運行限制,對於起飛,主要用RVR/VIS表示,對於進近著陸主要用DA/H和RVR/VIS表示(盤旋進近還涉及MDA/H)。機場運行最低標準輕易不會變化,一般只有在相關設備故障或新的助航設備、程序啟用時才會有所變更。南京祿口機場在2017年中旬啟動II類運行程序以及低能見度運行程序的設計工作,2018年初完成相關工作獲得民航華東管理局的批覆,上報相關航空情報資料後,新的修訂資料(NAIP 2018年第6期修訂)於2018年5月24日生效。升級後的南京機場擁有ILS-II類和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的I類、II類進近程序和保障低能見度起飛的能力。

  2 運行最低標準的變化

  南京祿口機場擁有06/24(4E),07/25(4F)兩條平行跑道,中心線相距2千米。新的設備、新的運行程序的啟用,導致運行最低標準有不小的變化,本文通過對比2018年第5期、第6期(2018年5月24日生效)新舊兩期中國AIP資料,節選南京機場主用進離場程序的相關起降標準,給讀者最直觀的呈現。

  圖1:AIP舊資料中起飛標準

  圖2:AIP新資料中起飛標準

  圖3:AIP舊資料中06跑道ILS/DME著陸標準

  圖4:AIP新資料中06跑道ILS/DME著陸標準

  圖5:AIP舊資料中07跑道ILS/DME著陸標準

  圖6:AIP新資料中07跑道ILS/DME著陸標準

  圖7:AIP舊資料中24跑道ILS/DME著陸標準

  圖8:AIP新資料中24跑道ILS/DME著陸標準

  圖9:AIP舊資料中25跑道ILS/DME著陸標準

  圖10:AIP新資料中25跑道ILS/DME著陸標準

  圖11:AIP新資料中07跑道CAT-II ILS/DME著陸標準

  在2018年2月民航華東管理局下發的《關於南京祿口機場低能見度運行飛行程序正式設計的批覆》中,依據《中國民用航空儀表著陸系統Ⅱ類運行規定》(CCAR-91FS-Ⅱ)、《使用平視顯示器(HUD)運行的評估與批准程序》(AC-91-FS-2017-03R2)等相關技術規範,結合驗證試飛情況,批覆內容主要如下:

  1、06/24、07/25 號跑道低能見度起飛最低標準,和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低能見度起飛最低標準。

  2、07號跑道 ILS-II類和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類、II類進近程序和著陸最低標準。

  3、24/25號跑道使用 HUD 實施特殊批准I類進近著陸最低標準的修訂。

  還要特殊說明的是,因為NAIP不方便公開披露,所以本文節選AIP的相關航圖資料代替;但由於NAIP和AIP的不完全一致(圖6、圖7和圖9的相關內容,在2018年第5期的NAIP和AIP中是不一致的)。在NAIP舊的航圖中,06/24/25號跑道有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類進近著陸的標準。

  3 影響運行最低標準的若干因素

  3.1 能見度計算方法的變化

  通過上一節中幾組新、舊兩期資料的對比以及管理局的批覆可以發現,兩條跑道、四個方向的ILS/DME進近程序中,550/800這個標準原來只有A、B、C類飛機是如此,D類飛機是600/800;而新的資料裡A、B、C、D類飛機都是550/800,為什麼會有這樣變化下面進一步闡述。

  2011年4月9日,民航局飛標司下發《AC-97-FS-2011-01 民用航空機場運行最低標準制定》,自此民用機場能見度的計算方法由原來2001年《CCAR-97FS-R1 航空器機場運行最低標準的制定與實施規定》中查表的方式(見表格1)變為公式計算+查表的方式。該公式為:所需RVR/VIS(m) =(DH 或 MDH(m)/tanθ) –進近燈光長度(其中θ為最後進近下滑剖面的角度);如果計算出的數值小於表格2所列出的值,則取表格2中的數值作為最低標準。

  南京機場四個跑道方向的下滑剖面均為3°,所有跑道頭外均為900m高強度進近燈光,RVR=60m/tan3°– 900m=254m。通過查表格2,FALS(完全進近燈光系統)為I類精密進近燈光系統(高強度燈光不小於720米),南京機場所有跑道方向都是FALS,254m小於550m,取550m作為最低標準,而且A、B、C、D類飛機都是550m。而老的查表方法裡,D類飛機是600m,參見表格1。

  表1:2001年98號令第一次修訂中關於多發飛機I類精密進近

  表2:2011年《民用航空機場運行最低標準制定》中關於各種進近在不同進近燈光系統下的最小RVR/VIS

  3.2 復飛爬升梯度2.5%與4%

  還可以發現,除了07號跑道外,其餘3個方向的ILS/DME進近著陸標準都有復飛爬升梯度≥2.5% 和≥4% 之分(24/25號跑道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類進近著陸程序必須要求飛機具備復飛爬升梯度≥4%的能力才可以執行)。ICAO 8126文件中關於復飛爬升梯度是這樣描述的:復飛面的標稱爬升梯度為2.5%,也可以規定3%、4%、或5%的梯度;在儀表進近程序中,應公布按2.5%標稱爬升梯度的OCA/H,如果復飛程序設計時,規定了一個較大的梯度,應公布該梯度及其對應的OCA/H作為可供選擇的方案。

  從公布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只有07跑道進近著陸標準是只公布了≥2.5%標稱梯度的,其餘三個跑道則≥2.5%、≥4%都公布。這當然與機場周邊的地形障礙物布局有關。南京機場位於丘陵地帶,高程一般在15-20m之間,在西南方向離跑道中心線8km左右有橫山山系,其中最高山頂459m;在東北方向22km左右位置有高程超過200m的赤山(參見圖12)。只有07跑道按照標稱的2.5復飛梯度設計,能夠在滿足各種超障要求的同時DH下降到60m;其餘三個跑道按照2.5%設計,DH下不到60m如此低的位置,06跑道是80m,24/25跑道的DH還要高。但是按照4%復飛梯度設計,則其餘三條跑道能夠在滿足各種超障要求的條件下DH下降到60m。

  為什麼一定要把DH降到60m?顯然這樣有助於降低著陸的標準,讓其他三條跑道能夠有更好的適航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2017年5月發布的新的諮詢通告《使用平視顯示器(HUD)運行的評估與批准程序》(AC-91-FS-2017-03R2)中規定,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類精密進近運行,要求實施運行的跑道必須能夠實施DH60m,RVR不大於800m的I類運行。新公布的資料中也可以看出,24/25號跑道只有在復飛爬升梯度≥4%時才能實施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類精密進近程序。(參見圖8、圖10)

  圖12:南京祿口機場07跑道ILS-II ILS/DME進近圖

  3.3 HUD運行與公布RA

  使用HUD可顯著改善飛行品質、提高航班正常性。在進近著陸方面,南京機場只有07號跑道有ILS-II類,也就是所謂標準II類;只有06號跑道沒有使用HUD的相關標準。

  民航局飛標司參照國外相關規範、諮詢國內外相關專家的基礎上,對2010年10月發布的《使用平視顯示器實施II類或低於標準I類運行的評估和批准程序》諮詢通告(AC91-FS-2010-03R1)進行了修訂,於2017年5月發布了新的諮詢通告《使用平視顯示器(HUD)運行的評估與批准程序》(AC-91-FS-2017-03R2)。前後兩個諮詢通告某些方面的規定有所改變。例如新的諮詢通告中要求,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Ⅰ類運行,決斷高應公布無線電高度(RA),其數值應以飛行程序設計為基礎,採用實地測量的方法獲得。RA決斷位置處的地形應進行適當的評估和監控,避免出現RA的數值經常發生較大的波動而無法使用。

  所以新的資料中關於24/25號跑道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類的「修訂」主要是公布RA值,而06號跑道刪掉了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類的進近著陸標準,則是因為06號跑道外有一個湖泊,無法實測湖面的RA值。

  3.4 使用HUD實施標準、特殊批准的運行

  簡單的看,HUD運行分為「標準」和「特殊批准」兩大類。HUD標準I類,是航空運營人使用HUD在機場擁有標準I類儀表著陸地面設備的基礎上實施進近著陸;HUD標準II類,是航空運營人使用HUD在機場擁有標準II類儀表著陸地面設備的基礎上實施進近著陸。使用HUD實施標準I類/II類的運行最低標準無需額外批准和公布。而HUD特殊批准的I類/II類運行則不然,經局方特殊批准後,允許航空運營人在I類儀表著陸地面設施上實施特殊批准的I類、II類運行和RVR低於400米的起飛。「特殊批准」的HUD運行,能夠更好的發揮HUD的功用;通過飛機自身性能的提升,相對於傳統起降運行,可以降低對地面設施的依賴程度,從而減少相應運行類別的地面助航設備配置要求,提高飛機全天候運行能力。

  4 信息的公布與披露

  獲得民航華東管理局關於南京祿口機場低能見度運行飛行程序正式的批覆後,才可以上報民航局相關情報部門,以發布航空情報資料修訂NAIP。對比民航華東管理局批覆的內容,民航局情報中心發布的NAIP資料中,少了07/25跑道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低能見度起飛最低標準以及07跑道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I類落地標準。對於這樣的「遺漏」,民航局情報中心給予了這樣的解釋:07/25跑道低能見度起飛的標準就是RVR≥200,和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低能見度起飛最低標準一致,無需額外公布;07跑道已經擁有標準II類落地標準RVR≥300,使用HUD實施特殊批准II類落地標準為RVR≥350這個標準比標準II類高,無需額外公布。

  整個II類運行程序以及低能見度運行程序的工作歷時大半年,設計、試飛、審批、公布,新舊規章、諮詢通告的修改以及HUD等新技術的應用都給機場運行最低標準帶來了變化。程序的設計有專業的設計單位來完成,資料公布有的專門情報部門去披露;但是面對各種問題、諸多解釋,機場的航務工作者還需獨立思考、深究原因,方能更好地完成機場運行最低標準的管理工作。(桑鵬程/文)

18薦聞榜

(供稿:南京機場運行指揮中心,

相關焦點

  •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正式接管機坪管制工作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林偉、姜必超 報導:11月7日零時,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機坪塔臺開始運行,機場正式接管航空器機坪管制業務。自機坪管制移交工作啟動以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認真落實民航局相關要求,在民航江蘇監管局的指導下,與民航江蘇空管分局協同配合,研究制定詳實工作方案,從設施設備建設、人員隊伍培養、規章制度建立等方面認真謀劃,周密部署,紮實推進,圓滿高效完成了機坪管制移交各項工作。
  •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重生」再起航
    近日經過780天改擴建施工中建八局承建的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正式通航東南門戶,「浪花」依舊南京祿口機場規劃伊始工程便設立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的目標伴隨著T1航站樓竣工通航祿口機場成為國內民航業首個全部兩座航站樓都遵循綠色建築三星標準的機場
  • 大霧持續襲擊南京 祿口機場250個航班被延誤
    新華網南京1月10日電:9至10日,大霧持續襲擊南京,江蘇省氣象局連續發出大霧警報。10日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50架次航班幾乎全被延誤;預計大霧在11日上午散去,交通將恢復正常。  記者10日下午在南京城郊結合部看到,濃霧使能見度降低到20至30米。
  • 南京祿口機場T1盛裝歸來,細數南京那些老機場:明故宮機場最有故事
    從2014年進入「暫時休整」的南京祿口機場T1航站樓7月29日歸來,南京實現T1、T2兩座航站樓「雙樓合璧」。7月29日,南京祿口機場T1航站樓盛裝歸來。東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潘一平說。
  • 民航局批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總體規劃
    中國民航網訊:9月21日,民航局正式批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版)(簡稱總體規劃)。南京祿口機場規劃根據總體規劃,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定位為長三角核心區域樞紐機場。
  • 南京祿口機場T1航站樓29號回歸 出行攻略請收好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7月29號,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即將實現雙跑道,雙航站樓運行。這樣一來,祿口機場就有兩座航站樓使用了。乘客怎麼知道自己乘坐的飛機在T1還是T2出發呢?來看看下面這份出行攻略。
  • 南京祿口機場總體規劃出爐,都市圈連接更加緊密
    民航局正式批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版) 根據總體規劃,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定位為長三角核心區域樞紐機場出站後依次折向西南、途經丹陽西站、句容站、外包寧宣鐵路進入祿口機場站。出站後至馬鞍山南站、與規劃巢湖至馬鞍山鐵路相銜接。同時也形成上海至合肥的重要輔助通道。
  •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版)獲批
    今年7月29日,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1號航站樓)正式投用,與T2(2號航站樓)「雙樓合璧」開啟新航程 呂妍 萬程鵬 攝揚子晚報訊(記者 徐媛園)9月21日,民航局正式批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總體規劃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定位為長三角核心區域樞紐機場根據總體規劃,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定位為長三角核心區域樞紐機場。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5萬噸、飛機起降55萬架次,遠期2050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230萬噸、飛機起降87萬架次的需求進行規劃。
  •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陸續恢復國際(地區)客運航班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陸續恢復國際(地區)客運航班。 陳園 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陸續恢復國際(地區)客運航班。 陳園 攝中新網南京9月12日電 (薛小令 朱曉穎)12日,芬蘭航空赫爾辛基-南京航班復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京祿口機場國際(地區)航班一度全面停航。
  • 南京祿口機場國際(地區)航班有序恢復
    龍虎網訊(通訊員 薛小令) 9月8日,義大利勒奧斯航空執飛的NO976/7米蘭-南京航班降落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自此,義大利勒奧斯航空疫情以來已恢復每周兩班米蘭-南京航班,分別為每周二進港,每周三出港;每周五進港、每周六出港。受新冠疫情影響,南京祿口機場國際(地區)航班一度全面停航。
  • 江蘇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回歸」!這份出行攻略請收好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闊別」6年的T1航站樓7月29日正式投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開啟T1、T2「雙航站樓」模式。 坐飛機是到T1還是T2?如何便捷的進出機場?值機、託運行李、安檢有哪些全新體驗?萬一跑錯航站樓怎麼辦?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發布旅客出行攻略。 7月29日,7家航空公司,共23架停場過夜飛機將停靠T1航站樓,旅客和行李均由 T1 航站樓進港。
  • 吉祥航空南京進出港國內航班轉場T1航站樓運行
    與此同時,吉祥航空首個上海以外的自有地面服務團隊正式進駐南京機場,屆時搭乘吉祥航空的南京旅客將率先體驗全新智能升級改造的T1航站樓及與吉祥航空上海總部標準一致的地面服務流程。南京祿口機場T1全景 - 圖片拍攝及授權來自南京祿口機場吉祥航空國內航班值機區位於
  • 南京機場時刻容量調增獲民航局正式批覆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偉娟)9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航班時刻容量標準調整近日正式獲得民航局批覆,自2020年冬航季起,南京機場航班高峰小時容量由44架次/小時調增至46架次/小時。△祿口機場配圖 機場供圖在「控總量、調結構」的政策背景下,局方高度重視機場運行品質,規定時刻容量需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的基礎上提高。
  • 芬蘭航空赫爾辛基-南京航班正式復航 祿口國際機場歐洲直飛航線恢復至3條
    9月12日,從芬蘭赫爾辛基出發的芬蘭航空AY105航班抵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這是自新冠疫情以來,芬蘭航空恢復的首班赫爾辛基-南京航班,也是中國大陸地區繼上海之後的第二個航點。至此,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歐洲直飛航線已恢復至3條,分別為義大利米蘭、德國法蘭克福和芬蘭赫爾辛基。受新冠疫情影響,南京祿口機場國際(地區)航班一度全面停航。
  • 祿口機場雙樓合璧滿月,日均起降航班575架次運送旅客超7萬人
    祿口國際機場「雙樓合璧」滿月。潘東城 攝從7月29日T1航站樓回歸,祿口機場正式迎來雙樓合璧,到8月29日雙航站樓運行滿月,祿口機場交出了共保障客運航班17844架次,日均575架次;運送旅客逾228萬人次,日均7.36萬人次,T1、T2雙航站樓運行有序順暢高效的成績單。
  • 南京祿口機場防疫保障措施升級,旅客體溫超37.3℃請配合
    【南京祿口機場防疫保障措施升級,旅客體溫超37.3℃請配合】記者從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獲悉,根據省市統一要求部署,祿口機場對於國內出發旅客,航站樓所有入口處都將進行體溫檢測,在旅客安檢口對所有出發旅客進行紅外線集中測溫。如發現發熱(體溫>37.3℃)旅客,由機場工作人員引導至留置點。
  • 祿口機場總體規劃獲批:一T有三戶,生龍亦活虎
    近日,大家日思夜想的祿口機場總體規劃獲批了。據了解,以目前的現狀來看,可能不到「十四五規劃」末期,祿口機場又會出現滿載運行的狀態,所以此規劃迫在眉睫。而大家期待很久的T3航站樓便是這眉睫上的眉梢——更為迫切。「根據總體規劃,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定位為長三角核心區域樞紐機場。
  • 南京祿口機場T1航站樓7月29日正式投運
    在這裡|一切都變得輕鬆起來機場巴士出行貼士出行第一選擇 城際巴士出行貼士異地乘客直達機場內容來源:南京地鐵04 .●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停車場總面積18萬平方米、停車位4200個,為所有來到南京機場的各類車輛提供24小時晝夜停車服務。停車場設有小型車位、中巴車位、無障礙車位等,提供問詢服務、特殊旅客輪椅服務和無障礙車位預約服務。
  • 總體規劃獲批覆 祿口國際機場將建T3航站樓
    中國民航網25日晚發布消息稱,民航局已正式批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版)》(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祿口國際機場T3航站樓以及寧宣城際鐵路、揚鎮寧馬城際鐵路等已列入近期規劃。遠期還將建設T4航站樓,並再增加兩條跑道。根據總體規劃,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定位為長三角核心區域樞紐機場。
  • 南京祿口不敵杭州蕭山,傳遞了什麼信號?江蘇航空蘇州不能缺席
    南京祿口不敵杭州蕭山,傳遞了什麼信號?江蘇航空蘇州不能缺席!江蘇真正的原因,在於江蘇最需要機場的蘇州地區,全去坐虹橋、浦東甚至杭州蕭山,蘇南碩放和常州奔牛還有南京祿口,全部在內部制約消耗,又沒有虹橋浦東這樣全而多的航線航班,自然客流量小。江蘇省航空出行約54.4%利用本省機場出行,其中南京祿口佔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