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對話衡量:到底什麼是CEO教練?

2021-01-08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

幫助CEO對準目標

CEO教練到底是做什麼的?

第一、CEO教練要幫CEO對準目標,找回準心。

很多CEO都是目標感超級強的人,無論外界有多少幹擾,他的目光總是會盯住終點線,或者準心。

但是,有時壓力太大,事情太多。

可能會失去準心,這時候教練的作用就顯現了,就是幫助CEO重新找回準心。

— —

舉個例子。

我輔導的一個CEO找我參與他項目復盤會。(以下行文,用衡量老師第一視角講述,這裡的「我」指代衡量老師)

在總結失敗教訓時,我發現我輔導的這位CEO做項目復盤的時候,很容易把錯誤歸因於人。

會後,我就仔細了解這個事。

看以前類似項目的報告。

我發現,這種項目對他們公司來說,不是新項目,這個負責人已經做過幾次類似的項目。

以前的報告也會把教訓歸因為,這個負責人風險意識不強。

了解了具體情況後,我就對CEO說,這樣歸因根本沒有解決問題,你的目標是把項目做好,而不是分攤責任。

第一次發現他風險意識不強,你讓他提高。

那第二次,第三次呢?

他在後面項目裡連續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這時,這個責任還是他嗎?

不,是你。

你是CEO,你要用好這個人。

最終,CEO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找個專門的人幫助他把控風險。

— —

再舉個例子。

我輔導的一個CEO,在下屬做年終反饋的時候,特別糾結。

他糾結於如何評判下屬這一年的表現,擔心說重了,打擊下屬積極性。

我就問他,你們做年終反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他說,是為了下屬未來一年可以做得更好。

我說,如果我們把目的變成讓他將來做得更好,那麼你應該如何反饋呢?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知道要和下屬逐個說出他的期待,詢問下屬需要什麼支持,可以在來年做得更好。

這樣,即使有些是對下屬的批評,下屬也知道是為了他好,他自然會調整。

— —

CEO是一個企業裡壓力最大的人,很多人都依賴他,他卻無可依賴。

在壓力大、事情多的情況下,CEO有時會失去準心和目標。

所以,教練的工作是什麼?

第一重要的就是,幫助CEO時刻盯住目標,找回準心。

—2—

幫助CEO自己做決策

第二、教練幫助CEO自己做出正確決策。

CEO每天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決策。

那應該如何做出一個正確的決策呢?

需要兩個條件,一個要了解信息環境,另一個是你要有決策模型。

所以這時,教練幫助CEO的方式就分成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在信息充分的條件下,幫助CEO堅守決策模型下決策。

另一種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條件下,幫助CEO找到更多信息。

— —

我們先說第一種情況,在信息充分的條件下幫助CEO堅守決策模型。

舉個例子。

曾經有一位CEO來找我,說他為了增長,想開一個分公司,問我覺得怎麼樣?

我知道他期待的答案是,開或者不開,以及背後的具體分析。

但是我沒有給他答案。

反而問他,

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他回答說是,開新公司,發展銷售團隊。

然後我開始質疑他,問他,

你確定嗎?還有更重要的事嗎?為什麼這件事最重要?

他開始猶豫了,想了想說,可能不是,然後又給了另外一個答案。

我再問,你確定嗎?

就這樣,我們一共聊了三個小時,我基本上一直在問相同的問題。

最後他給出的答案是:轉介紹。

這時,我再問他「確定嗎」的時候,他已經非常堅定了。

他找到了他心中正確的答案。

那這個決策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

4個月,他公司的業績就實現了翻番。

— —

有同學可能會問,為什麼我會花3個小時一直追問同一個問題呢?

那是因為作為CEO,他是最了解他公司情況的人。

而在一個公司的快速發展期,始終要做當下最重要的事,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決策模型。

所以,我就堅定的問這一個問題,讓他沿著這個決策模型一直往下走,在複雜的信息環境中,逼著他不斷搜尋,絞盡腦汁,最終做出了正確的決策。

而且這個決策仍然是CEO自己做的決策。

為什麼?

因為最了解他公司、他行業情況的人是他自己。

所以這時候,只要堅定的讓他用正確的決策模型,那麼CEO本人就有機會做出比別人更加有效的決策。

這就是在CEO充分了解信息的情況下,幫助他堅守決策模型。

— —

接下來,我們說第二種情況。

在CEO看到的信息不全面的時候,教練應該如何幫他補足信息,再做決策?

教練應該像手電筒一樣,讓他看到那些其實在他眼前,但是可能CEO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舉個例子。

我輔導的一個CEO,三個月前招了一個銷售總監,招的時候很滿意。

但是三個月後,其他下屬反饋不是很好。

CEO就很糾結,要不要繼續用這個銷售總監呢?

於是,我就和銷售總監利用吃午飯的時間做了一次簡短的溝通。

我問了銷售總監兩個問題。

一,在你過去的工作中,你有什麼特別成功的案例?你給團隊帶來了什麼價值?

他給我舉例子說,有一次一個下屬搞不定客戶,他立刻決定飛過去了,最終把客戶搞定。

二,你第一次見客戶,會怎麼推薦我們產品?

他就開始介紹我們產品的特性,比別的產品好在什麼地方。

聊完之後,我就把我和這位銷售總監的對話,原原本本的給了CEO。

CEO馬上就做了決定,知道這個人是不合格的了。

為什麼?

第一個關於幫助團隊的事,銷售總監是在講故事,過程很離奇,細節很少,沒什麼乾貨,不知道提供給團隊什麼價值。

第二個問題他根本就沒問客戶的需求是什麼。

那為什麼CEO之前沒有下判斷?

因為銷售總監是一個很自信、比較能說的人,有堅定的目標,宏偉的計劃。

但這些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東西,CEO沒辦法拿抽象的東西做決定。

當教練像手電筒,把這些抽象的東西,用具象化的方法給他照亮的時候,他就很容易做決定了。

— —

可能有同學會問,那為什麼不直接給CEO決策建議呢?

其實,被輔導的CEO下意識裡都是直接尋求建議的,期待教練能給答案。

但是作為教練,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給出答案。

因為任何信息通過傳遞,都會疊加進角色信息以及他的理解,CEO把一些信息告訴教練時,這些信息本身就不充分。

根據CEO篩選過的信息,是很難做出正確決策的。

而最了解他公司信息的一定是他自己,如果有些他還沒有看到,那就做個手電筒,幫他看到。

所以,作為教練,第二重要的就是幫助CEO做出正確決策。

在信息充分的情況下,堅守決策模型下決定;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像個手電筒幫助CEO看清情況,下決定。

—3—

幫助CEO看見他優點的反面

第三,就是幫助CEO看見他優點的反面。

什麼意思?

企業家是一群有著鮮明特質的人,這些特質是很多CEO成功最重要的資源。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些特質的反面很有可能是CEO最大的弱點,是成功路上最大的阻礙。

比如,喜歡創新的CEO會認為循規蹈矩的人是老古板,拉低了團隊的效率,可是其實你因為自己的偏好忘記了規矩的價值。

再比如,一個目標感超級強的CEO,在那些關係導向非常強的人裡,就會覺得CEO很冷血,沒有人情味。

等等。

所以,教練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幫助CEO看見他優點的反面。

— —

舉個例子。

我輔導企業的一個CEO有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信守承諾,言出必行。

於是他特別信任,那些給他各種承諾的人。

但這就給了一些「大忽悠」利用的機會。讓他招進了一些不是很靠譜的人。

而這些人都有個共性,那就是喜歡在老闆面前做出信誓旦旦的承諾。

結果進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承諾做不到,又不得不請人離開。

這對企業來說,是很大的傷害。

這位CEO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就像我諮詢建議,怎麼改這個問題。

我就跟他說,你不要想著改掉它。

因為這是你優點的反面,只要不讓它傷害到公司就好了。

你仔細想想,以前在你招這樣的人進來的時候,有沒有你信任的人每次都攔著你。

他說,有。

那我建議,以後遇到類似情況,你就讓他們攔著好了。

因為過去的經驗證明,你在這件事錯的可能性極大。

他採納了我這個方法。後面他們公司就再也沒招過這麼不靠譜的高管了。

— —

再舉個例子。

我輔導的CEO裡有一個特別樂觀的人,但是他對風險不是很敏感。

當遇到風險的時候,他會覺得沒關係,肯定能逢兇化吉。

但現實中,幾次冒進的決策,讓企業損失很大。

他問我應該怎麼改改這個毛病。

我說,你不要想著怎麼去改這個毛病,你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特別敢於做市場的先行者,這是你的優點。

也正因為有這些優點,你才能帶領公司走到今天。

你的樂觀是你的偏見,是你優勢的反面。

你只要想辦法不要讓它傷害到公司就好了。

你仔細想想,在你做這種重大的決策時,公司裡有沒有人站出來反對你。

他說,有的。

他的另外兩個合伙人思維很縝密,風險意識很高,以前他們三個經常「打架」。

當他意識到他優點的反面之後,他給自己下了個死命令。

以後,但凡遇到重大決定,不管自己感覺多麼好,也一定得到兩個合伙人的支持,否則就不會下決定。

這樣,他就避免了樂觀對公司帶來的傷害。

— —

在平常與CEO溝通過程中,我經常對CEO說,你要對現實認慫,不要硬鋼。

順勢而為。

這些你所謂的問題、缺點,就是你優點的反面,你不用跟命運抗爭,你就是這樣的人。

你要做的是利用好它好的一面,然後找人幫你控制住它壞的一面,不傷害到公司就好了。

所以,作為教練,我第三重要的就是,幫助CEO看見他優點的反面。

歡迎他的優點,接納它的反面。

—4—

幫助CEO把改變具體到一件事上

第四、幫助CEO把改變具體到一件事上。

為什麼?

因為做教練有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給CEO輔導完,很嗨。

在很嗨的情況下,CEO會承諾很多改變的行動計劃,一二三四列得特別認真。

但是過了一兩個月,我再去輔導,發現又回到原來的樣子。

後來,我就要求,在給CEO輔導完之後,任何改變計劃都要具體到一件事上,這件事可以小到微乎其微。

沒有關係,我需要的是CEO,真的去做這些阻力很小,很容易完成的事,去改變,去獲得正反饋。

— —

舉個例子。

我輔導的一個CEO,找我說團隊裡的人都特別依賴他,他想讓團隊成長,而不是萬事依賴他,問我怎麼辦?

我輔導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這位CEO是一個非常聰明、有洞見的人。

在和團隊討論的時候,他只要發現不對的地方,就一頓批評。

這還讓其他人怎麼發言,怎麼讓團隊成長。

於是我就和他一起找最小行動計劃。

一天說一次yes and。

什麼意思?

就是發表自己觀點前,一定要肯定下屬說的一個點,再說出自己的觀點。

— —

再比如,一個特別有責任感的CEO。

他有個困擾,那就是無論是他的合伙人或者下屬,向他做請示的時候,他很容易說:好的。

一旦他說了這句話,他就把自己架在了那個地方。

那怎麼辦?

最後我們找到的最小行動計劃是這樣的:

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回:讓我想想吧,晚點回你。

如果下意識、脫口而出說了「好的」也沒關係,補一句:讓我想想,晚點回你。

這樣,這個CEO就可以仔細判斷這件事,合伙人或者下屬能否獨立完成,還是真的需要自己。

有了判斷,再回復就解決了他的困擾。

— —

再比如,還有個CEO,他有個困擾就是,他很容易就下判斷,給決定。

這樣其他人不但沒法發言,還容易出錯。

怎麼辦?

最後我們找到的最小行動計劃是這樣的:

每次他再做出判斷,把句式改成這樣「哎呀,不好意思,我又直接下判斷了,來來,退一步,我看到的是什麼什麼,我的感覺是什麼什麼」。

這樣,就給了其他合伙人很多發表不同觀點的機會。

— —

在平常與CEO溝通過程中,我經常對CEO說,保持好奇心,不要輕易否定別人。

而且為什麼是最小而具體的改變?

因為只有最小而具體的改變,才能立刻發生,然後就像滾雪球一樣滾成巨大的改變。

教練幫助CEO認識到自己優點的反面,這是讓CEO發現問題,改變他們的認知。

但是改變認知未必能改變行為,只有行為才能改變結果。

但是行為的改變是非常難的。從知道到做到,中間是有鴻溝的,隔著兩個太平洋的。

所以,必須從最小的具體的改變開始。

所以,作為教練,第四重要的就是幫助CEO把改變具體到一件非常小的事上。

然後讓改變發生,開花結果。

—5—

幫助CEO協調團隊關係

第五、幫助CEO協調團隊關係。

在給很多CEO做輔導的時候,我經常也會給高管團隊做教練服務。

幫助協調、疏導合伙人團隊之間的關係。

團隊之間主要是什麼問題?

不團結。尤其是高管之間鬧矛盾。

但是每個人又都是很好的人,就是湊在一起會吵。

我總結為,相愛的團隊未必懂得如何相處。

所以,作為教練,我要協調、疏導團隊關係。

— —

舉個例子。

在我輔導的一個企業裡,他們團隊經常溝通不暢,有摩擦。

怎麼辦?

我讓他們一起玩了一個Yes And 和 Yes But 遊戲。

怎麼玩?

把團隊分成兩組,每組給個確定的答案,比如一組說年會我們去三亞玩,一組說年會我們去哈爾濱玩。

然後一組只能用Yes And 句式,另一組只能用 Yes But 句式。

過一會,再換。

這麼做的時候,你會發現很有趣。

為什麼?

仔細觀察他們遊戲,你會發現,合伙人裡,天生那種會說Yes But的人,會很強勢,而輪到他說Yes And 的時候,他都說不出口,特別困難,總是習慣說But,強勢的要求對方。

而那些天生會說 Yes And 的人,輪到說 Yes But 也說不出口,覺得這樣不好吧。這樣做了之後,很神奇。

就像鏡子一樣,把他們真實的一面展示給自己,他們看見了自己無法看見的地方。

他們也就明白了,吵,只是因為他們彼此不同的特質導致的。

這樣,只要找到團隊都認可的新的合作機制就可以了。

— —

再比如,有個團隊,團隊成員私下說聽不懂CEO指令,但是CEO不覺得他有什麼問題。

於是我就帶著他們團隊做了個搭樂高的遊戲。

很簡單,讓CEO和另一個合伙人,分別用指令指揮蒙上眼的下屬搭樂高。

結果,CEO指導的那組搭得一塌糊塗。

CEO被震撼到了,他第一次意識到他對團隊的破壞,經過後面他們的開會討論,他們形成了一個新的合作機制。

那就是CEO發揮他敏銳洞察力,負責戰略、策略這方面,而具體執行交給其他人。

— —

再舉個例子。也是一個經常有摩擦的團隊,開一個很重要的決策會議,吵了三天了,也沒有結果,把我叫去。

其中有個合伙人是個女生,站起來說,這個決定太不穩妥了,讓她壓力特別大等等。

說到這,結果CEO也馬上站起來,說,這個東西沒那麼重要,你不要有壓力。

我一看,完了,要吵架了。

為什麼?

因為這個女生,說壓力大,其實是在講感受。

而這位男CEO聽到後,以為這件事讓她壓力大了,於是站起來想幫這個女生解決這個問題。

但這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聽就是否定女生。

所以,我知道壞了。

我馬上站起來說,停,請不要跟女生講道理。

那個女生就說,對啊,然後接著說。

其他幾位合伙人就在那哈哈大笑。

經過這樣,CEO也看到了團隊問題的真正所在,又討論出新的團隊合作機制解決這個問題。

— —

在調解團隊關係時,我對人不對事。

沒有告訴他們應該怎麼溝通,少說But;怎麼放手,把執行交給別人;怎麼動用感性,而不是理性。

我都是用遊戲等各種方式,像鏡子一樣,讓他們看見自己無法看見的地方。

觸動他們的感知部分,而不是理性部分;

觸動的是那頭大象,而不是騎象人;

觸動的他們的心,而不是他們的大腦。

作為教練,這就是我第五重要的事,幫助CEO協調團隊關係。

然後讓關係融洽,細水長流。

最後的話

和衡量老師聊完,我覺得這次對話真的是太奇妙了。

CEO教練和商業顧問,這兩個職業看似有點像。但是其實有著天壤之別。

一個給答案,一個提問題;

一個我來做判斷,一個無論如何讓CEO本人做判斷;

一個關注戰略、關注方向、關注方法,一個關注人與人的關係;

一個關注企業裡具體的事,一個關注企業裡具體的人。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區別。

讓我受益匪淺,醍醐灌頂。

最後,給讀到這裡的朋友一個建議,那就是也許你也應該有自己的一個教練。

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外部視角,看到裡邊看不到的風景。

即使不去單獨請個教練,作為管理者,你可以請一個你的合伙人、朋友做你的教練。

而你就是你團隊的教練。

你的每一個團隊成員都和你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陷。

這樣,你作為教練,你打造的就不是一個個完美的隊員,而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團隊。

祝福。

相關焦點

  • 從「飛機墜毀致三亡」看教練輔導流程重要性
    比如:在飛行前,教練需要和飛行員進行飛前目標統一交流,聚焦本次訓練目標「規範的操作具體指哪些?」「如果用1-10分來衡量……10分是你最理想的狀態,你想要幾分?」「實現這個目標對你有什麼價值/意義呢?」「你想要通過幾次訓練(在多長時間內)完成這個目標?」
  • 培訓師如何衡量自己講課的好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衡量培訓好壞的最簡單方法,滿意度調查。很多培訓機構都在使用,你了解過自己用戶的滿意度嗎?我沒有。從來不做這樣的事情。因為沒用。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打高分。
  • 北京點米科技為你解析GROW模型:最有效的教練模型
    教練以結果為導向,先聚焦目標再了解現狀,由此展開高效的對話。教練要迅速地從被指導者的現狀中聽出背後的需求和目標,如果聽不出來就要通過提問來確定目標。在這個環節,行動教練強調要將理想目標轉變為績效目標,也就是要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這樣做的好處是目標更清晰、更聚焦,便於下一步的分析和探索。這一步提問可以分為4個步驟: 發出邀請:管理者可以主動發出談話的邀請,比如,說:「今天你想談點兒什麼呢?」
  • 劉潤:世界上從來沒有甲方乙方,只有稀缺的一方
    分享嘉賓:劉潤,潤米諮詢創始人,超40萬學員的《劉潤·5分鐘商學院》、110萬讀者的劉潤公眾號(ID:runliu-pub)主理人,傳統企業網際網路轉型研究者,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知名商業顧問。註: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授權發布。
  • 到底什麼是商業模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公司,是靠商業模式賺錢的。這些公司連產品都沒有,他們就靠純粹的商業模式賺錢。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力量。那麼,到底什麼是商業模式?理論界對這個話題做了很多研究,分了各種各樣的門派。
  • 桌球積分規則到底是什麼?這樣的設定有什麼實用性意義?
    導讀:桌球積分規則到底是什麼?這樣的設定有什麼實用性意義?眾所周知,桌球這項球類競技運動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推廣,毫無疑問它已經成為了足球、籃球之外比較受歡迎的球類運動,所以作為全民普及的一項運動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賽制規則的設定是非常重要的。
  • 至少,要做到80分吧:到底什麼是真正的「靠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經常說一個詞,「靠譜」。希望自己變得靠譜,希望合作的人也靠譜。但是,到底什麼是「靠譜」?能力強?人很好?會來事兒?這些都重要。但都還不是靠譜。真正的靠譜,是穩定。是讓人放心。什麼意思?
  • 羽生結弦人到底在哪兒?教練交底了,但這些情況仍未知|brian|世錦賽...
    羽生結弦人到底在哪兒?自從3月世錦賽取消,進入超級漫長的休賽季後,冰迷們就一直在問的這個問題,終於有了明確答案——在日本。蟋蟀俱樂部的教練Brian Orser和Tracy日前接受了NBC的電話採訪,首次明確確認了俱樂部所有選手的狀況。
  • 「教練」的思維方式:教你三腦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是教練?你是問籃球教練還是健身教練?或是駕校教練?對不起,都不是,這裡的教練就是教練!   國際教練聯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對教練的官方定義:「 專業教練作為一個長期夥伴,旨在幫助客戶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的贏家。教練幫助他們提升個人表現,提高生活質量。
  • 黑暗中的對話
    黑暗中的對話 《活著》第9季 光明天使(三) 軒慧 圖/文 (媒體轉載須經騰訊網及作者授權) 劉天華1973年出生於哈爾濱,三歲多的時候因高燒誘發了青光眼導致視力喪失。
  • 劉潤對話方永飛:如何應對這個不確定的時代?
    那對創業者來說,避是什麼?避,其實就是避掉一些幹擾我們的東西,去除一些雜念、浮躁,回歸本心,腳踏實地。尤其是要避掉是非,這樣你才能夠,把心思放在你最應該專注的創業事情上來。什麼是安全第一?主要有三點。第一點,你要保持非常穩健的現金流。最好18個月,至少6個月。18個月現金流什麼意思?
  • 知識網紅劉潤這樣在得到專欄裡解讀戴明循環,您覺得他講得對嗎?
    但是,一個PDCA循環式的計劃,一定要有「 Who do What by When」,也就是「誰在什麼時間完成了什麼事」,責任明確到個人,而不是口頭布置,責任模糊。建議嘗試使用一些基於小組的任務管理工具,比如Teambition(團隊協作工具)、釘釘、 Outlook(微軟辦公軟體)等,把每一條 Who do What by When拆解,並發布到個人的任務欄裡。第二,Do(行動)。
  • 對話壘球賽場唯一外籍教練 成田武男:教孩子們愛上壘球
    遼寧女壘教練成田武男(左)和白春政。 □本報記者/黃 巖 攝「這麼好的場地,這麼好的比賽,沒有觀眾實在有些遺憾。」結束了與北京隊的比賽,遼寧女壘日籍教練成田武男走到場外,接著觀看下一場比賽,在場邊通過叢宏藝翻譯,這位66歲的老教練接受了記者的專訪。「遼寧女壘是唯一聘請日本教練的隊伍,成田教練也是我的老師,從本田隊教練的位置上退休後來到遼寧女壘。水平高是一方面,關鍵是理念,我們是教孩子打壘球,他是教孩子愛壘球。」白春政教練搶先向記者介紹說。
  • 叔本華: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是什麼?
    叔本華: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是什麼?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己幸福、希望自己的親人朋友幸福,但幸福是什麼?我們如何追求幸福?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又是什麼?所有這些問題,德國偉大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叔本華的「幸福哲學」會告訴我們關於幸福的真諦。
  • 它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
    文章製作:趣遊君之前關於調二刀的說法在莊園中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很多玩家都好奇它的衡量標準究竟是什麼。為了弄清楚這個事情,我們也跟很多喜歡玩調香師的人皇進行了解,最後一期制定了一個指標,我們認為只要低於這個指標的調香師行為都可以算作是調二刀!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耐心看完,你會有更多收穫!
  • 劉潤對話吳軍:資訊時代,每個人都必須了解的基本常識
    正因為有了這些常識,大家就會知道做一件事情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比如汽車的效率能提升到多少。我們就不會去追求那些不可能達成的目標。但是,今天到了資訊時代,關於信息有什麼規律和常識,很多人其實是不了解的。因為不了解,所以就容易產生錯誤的判斷。
  • 韓國鐵人三項運動員崔淑賢自殺,曾遭教練多年虐待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鐵人三項女子運動員崔淑賢因無法忍受教練多年的體罰和虐待,在近日自殺身亡,而在生命中的最後時刻,她在與母親的對話中揭露教練虐待自己的罪行,希望母親能揭發他們。韓國媒體透露,崔淑賢有教練虐待自己的錄音,而在韓國電視臺公布的錄音中,證實了這位鐵人三項女將曾遭到教練人員的毆打、辱罵和騷擾,在一段錄音中可以聽到一個男人說道:「你,給我過來,咬緊牙根。」
  • 臺灣棒球教練執教大陸
    當記者問江泰權是用什麼方法執教大陸棒球隊的,他說  中國棒球集訓隊 技術總監 江泰權:我常常講我們大陸隊不能自己關起來,在我們內地大家關起來打自己的棒球,這樣子永遠走不出去,所以我把棒球的隊風首先和國際接軌,應該有的細膩的動作,應該有的動作都是人家看起來舒舒服服,接下來就是他們對棒球的理解,還有就是多給他們觀看一些國際比較強的一些國家,好比日本、美國它們的比賽的錄像帶讓他們看,知道說外界的棒球到底什麼樣子
  • 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是啥梗 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出處
    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是什麼梗,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出自什麼地方,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這個彈幕經常出現在各大平臺,那麼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出自哪裡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是啥梗出處  此梗來自《暴走大事件》  其中有一個片段是講兩個死刑犯在進行最後的對話。
  • 數學大師北大巔峰對話——數學到底有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