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中國蒙特梭利認證聯盟)發布中國早期教育市場分析報告

2020-12-10 上海熱線教育頻道

  1. 早期教育的定義

  廣義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還有人認為早期教育應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親懷孕期的胎教。目前主要的早期教育服務包括託育機構、早教機構、興趣培訓班等形式。

  2. 早期教育的發展歷程

  2.1 託育機構的三個發展歷程:

  託育機構的增設(1945-1976)

  託兒所主要設立在廠礦企業之中,託兒所是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針對職工的一種福利性的服務。到1956年底,基層託兒所共有5775所。

  託育服務體系確立(1977-1996)

  這個階段託兒所從福利性的服務開始向社會化的方向轉變,但是依然以福利性為主。1980年11月,衛生部頒發了《城市託兒所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確定託兒所制度。

  1981年6月,衛生部婦幼衛生局頒布《三歲前小兒教養大綱(草案)》,提出了託所教養工作的具體任務。

  1995年,全國有各級各類託兒所、幼兒園近45萬所,託兒所比幼兒園的數量要多40%以上。在1995年前後,入園入託率城市達70%,農村達32%。

  託育服務體系走向消解(1997-2005)

  隨著單位福利制度的瓦解,政府對幼兒託育的投入嚴重不足,大多數企業迫於利潤壓力也停止提供託兒所服務,3歲以下的託幼機構幾乎絕跡。

  2.2早教機構的三個發展歷程:

  我國早教機構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

  起步階段(1998年-2002年)

  國內的早教機構興起於1998年,以 「開發寶寶潛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等口號為代表,商業性質較濃。以培訓兒童精細運動為主,內容單一、質量較低,但喚起了家長對早教的關注。

  快速成長階段(2002年-2003年)

  北京、上海等地對學前教育立法,幼兒園自辦早教機構和商業性早教機構大量興起,數量雖多但良莠不齊。關於早教的音像製品、圖書、玩具大量湧現,但早教機構的師資力量、理論基礎薄弱,不能滿足家長對早教的品質需求。

  行業洗牌階段(2003年-2010年)

  2003年的「非典事件」導致大量缺乏 實力和根基的早教機構倒閉,隨後新增的早教機構逐漸減少,行業處於競爭洗牌中。行業中的倖存者開始注重 經營品質和教學質量,一批有實踐經 驗、有理論基礎的專業團隊逐步發展壯大。

  3. 早期教育的現狀

  3.1 早教行業市場廣闊

  早教重視程度加深

  80、90後進入育齡階段,這類家長接受高等教育,享受知識資本為其帶來更多的財富和社會地位,比上一代更加重視教育,愈加傾向於認同0-3歲早期教育對兒童智力、性格、潛能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民收入提高對幼兒教育投資增加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國民收入增加。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8310.8元增至 2017年的25973.8元。中國自古重視教育,國民收入增加,對教育投資越來越捨得。2013年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398元,2017年突破2000元,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佔比提高至11.39%。隨著中產家庭崛起,未來早教投入將增加。

  城市化進程加快早教群體增加

  2011年到2017年間, 我國城鎮化人口從6.91億增長到8.13億,城鎮化率增加了7.25個百分點。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會超過60%。發改委專家預測未來城鎮人口將達10億。早教機構主要分布於城鎮間,城市人口的增加無疑擴充了早教市場的目標客戶群體。

  女性工作就業率高 託兒需求大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就業率提升。2017年,全國女性就業人員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為43.5%,超過《綱要》制定的40%目標。城鎮單位女性就業人員6545萬人,比2013年增加207萬人。中國女性參與社會勞動,對託兒服務、幼兒早教需求大幅上升。

  新生人口穩定助力早教行業發展

  隨著2016年二胎政策的放開,釋放了原有的生育意願,但是育齡女性數量減少與年輕人生育意願的降低,2017年第一胎新生兒的數量不增反減。為了刺激人口增長,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生育意願的政策,未來政策或加碼,預期新生兒數量將會保持平穩增長,早教需求進而增加。

  2010年中國早教機構行業市場規模僅620億元,2017年1900億元,2019年1月《中國早教藍皮書》權威發布,預計2025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突破4500億元。 經過十來年的發展,早教機構行業初具雛形的發展業態在經歷了新一輪洗牌後,正逐步走向規範化、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

  3.2託育機構短缺嚴重

  2017年底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發布的《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需求調查》顯示,36%的0-3歲嬰幼兒家長存在託育需求,無祖輩參與照看的家庭託育需求達43%,有祖輩參與照看的家庭仍有34%存在託育需求,70%的家長希望將孩子送往專業的託育機構,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激發未來的潛能。孩子入託的原因主要有:「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佔69.7%);「讓孩子有玩伴」(佔60.0%);「減輕老人負擔,讓老人有更多的閒暇時間」(佔44.1%)。

  但是,當前公辦幼兒園基本不招收3歲以下嬰幼兒,而由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開辦的託兒所的入學名額非常有限。我國託兒所數量極其不足,託育機構嚴重失衡。國家衛健委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嬰幼兒在各類託育機構的入託率僅為4.1%,中國城市3 歲以下兒童的入託率不到 10%,而發達國家3歲以下嬰幼兒的入託率在25%-55%之間。

  當前,「孩子誰來帶」的問題也嚴重影響到生育意願,接收3歲以下嬰幼兒的託育機構,成為很多家庭的剛性需求。國家衛計委的調查結果顯示,60.7%的「一孩」母親因為「沒人看孩子」而不願生育「二孩」。託育服務供給長期處於「政府缺位、市場失靈、社會失職、家負全責」的失衡狀態,既抑制了女性的二孩生育行為,也影響了她們的就業發展。

  4. 早期教育政策環境

  2016年4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辦好農村學前教育,支持普惠性託兒所和幼兒園尤其是民辦託幼機構發展。

  2017年6月13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促進兒童健康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著眼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的新需求,紮實推進託育服務和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

  2017年6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擴大託兒所、幼兒園等公共資源供給,提高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2018年4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促進和加強本市3歲以下幼兒託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意見指出,將構建政府引導、家庭為主、多方參與的託育服務體系。並對託育機構的選址、功能、人員配置、安全等「軟硬體」提出了具體要求。

  2018年6月,《全日制嬰幼兒託育機構服務規範》和《全日制嬰幼兒託育機構服務評價指南》兩項團體標準已經完成徵求意見稿,即將由中國標準化協會制定發布。該規範對託育機構的空間設施、保教人數、日常照料乃至活動與遊戲都做出了詳細規範。

  2018年11月7日,國務院通過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指出,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關係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黨和國家事業未來。

  2019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託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2019年3月29日,行業自發的《全國託育服務機構認證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在近日發布。該文件由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標準與認證專業委員會、中衛安(北京)認證中心、北京大學母嬰產業升級發展研究課題組共同發起,從硬體和軟體方面,對託育機構的分類、設備設施、人員管理、託育服務等方面提出規範化要求。

  2019年3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文稱,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設置標準和管理規範,以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規範發展,保障嬰幼兒安全和健康。

  5. 早期教育發展趨勢

  打造IP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內容 平臺 衍生產品與服務」是早教IP主要的商業模式。大多數早教IP的商業模式,完整的產業鏈條主要包括前端內容、自營平臺、衍生開發等三大業務板塊,涵蓋版權付費、會員收入、產品銷售、廣告植入及線下活動等多個盈利點。內容傳播打造流量IP,聚集人氣延展產業鏈條。

  科技與教學深度融合

  近年來,早教與新興科技結合密切,一方面得益於早教市場的消費主力80後對新興科技產品的高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得益於國家政策上對教育科技的大力支持。隨著人工智慧的成熟及其對垂直領域的不斷滲透,越來越多的AI技術被運用到早教產品的迭代發展上。

  託育成下一個市場風口

  2017年5月,VC SaaS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幼教行業報告》顯示,從2015年至今,我國幼齡兒童人口基數已經從10800萬人飆漲至11400萬人,在2020年有望突破12500萬人。未來專業託育服務機構將會快速布局,滿足嬰幼兒的託育需求。「專業託育早教」將成為託育機構未來的發展趨勢。

  0-3歲不僅是人類個體神經系統結構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大腦發育快速期,是影響其一生發展的起點和開端。隨著資本的大量進入,行業快速發展,政策上的多方面回應,將有力推動市場成熟期的到來,早託卡位之戰即將打響。 來自CMI(中國蒙特梭利認證聯盟)的資深蒙特梭利教育專家楊薇女士認為未來三年將是國內託育服務的黃金期。

  然而隨著託育服務的快速發展,合格託育教師和看護人員的缺乏問題也必然成為市場痛點。

  CMI集結二十多位兩岸三地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全球最權威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蒙特梭利組織)持證資深老師和多年一線經驗的實戰專家,致力於為嬰幼兒打造系統、專業、完整的蒙特梭利教育生態環境,重新定義國內蒙特梭利培訓,全面與國際接軌,並提供系統化父母育兒平臺和落地的創業培訓。

  CMI與您攜手共進,共同開拓中國嬰幼教育新格局。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騰訊 作者: 責任編輯:湘湘

相關焦點

  • 百年經典蒙特梭利教育走進中國 匯聚影響與改變的力量
    2018年8月31日,蒙特梭利教育分享會在北京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開啟。來自中意兩國的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及數家新聞媒體在此經歷了一場洋溢著濃厚蒙特梭利學術氣息的教育發現之旅。在上半場會議中,義大利蒙特梭利國家工程中國區執行長為大家講述了義大利蒙特梭利國家工程走進中國這一偉大創舉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中國「兒童之家」向世界展示中國蒙特梭利教育
    (本網訊)10月23日下午,在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上,坐落於鄭州圖書館的「兒童之家」以5分鐘紀實短片向世界展示中國蒙特梭利教育。
  • 2019中國K12教育行業市場前瞻分析報告 線上教育商業模式創新空間...
    進入2019年,K12教育行業是否還會延續2018年的火熱?K12教育行業現有格局如何?2019年K12教育會有哪些投資機會?針對這些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19年開年之際,發布了2019年第一份值得關注的K12教育行業深度報告 --- 《2019中國K12教育行業市場前瞻分析報告》。
  • 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教育培訓的發展模式與趨勢分析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截至**教育培訓網站或機構發展時間過於短暫,只有大致類型上的分類。(1)以教育教學知識和資源為主要內容的網站或機構。(2)以職業教育為主要方向的相關網站或機構。(3)以企業缺少人才的專門課程為主的網站或機構。
  • 【靈犀論建】中國孩子的蒙特梭利之家 ——北京亦莊半島幼兒園
    半島教育集團一直致力於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實踐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目前已經在上海、杭州、武漢、深圳等地開設了11家幼兒園,並同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合作建立了AMI培訓中心,成為全國5家蒙特梭利培訓機構之一。而在北京亦莊,半島幼兒園不僅引入了蒙特梭利認證的教師,還試圖讓空間設計更契合幼兒園的教育特色。
  • K12在線英語教育市場分析報告
    文章是關於K12在線英語教育市場分析報告,enjoy~一、調研目的 二、調研手段 主要通過網上研讀相關文獻報告、公開數據(36氪、51talk、艾瑞網、艾媒網)進行分析,並完成報告。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應用為在線教育的個性化、定製化和學習效果的可視化創造了條件。通過PEST的分析,K12在線英語教育市場將是逐步利好的狀態。
  • 教育轉型需求下的市場分析報告
    二、目的提升教育效率、提高教育質量;打造數位化教育市場生態;為教育組織建立自身閉環;三、市場分析1.這是是《騰訊2019中國在線職業教育市場發展報告》對在線教育用戶的調查。⑥在線教育(以下數據來源:騰訊2019中國在線職業教育市場發展報告)職業在線教育
  • 世界旅遊聯盟發布《2019中國入境旅遊數據分析報告》
    日前,世界旅遊聯盟聯合酷旅互動數據完成了《2019中國入境旅遊數據分析報告》,並正式對外發布。  該報告整合了酷旅互動數據、TripAdvisor(貓途鷹)、高科數聚、聯通智慧足跡、OAG等多家數據資源合作完成。
  • BSA軟體聯盟全球雲計算計分卡報告正式發布
    【每日科技網】  BSA |軟體聯盟於近日發布了全新的《2018年BSA |軟體聯盟全球雲計算計分卡》,作為BSA |軟體聯盟重要的研究之一,該報告對全球範圍內的雲計算政策環境進行了評估。
  • 2020-2026年中國管理培訓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從細分市場看,外語培訓和IT培訓是教育培訓的兩大支柱。與此同時,其他諸如企業管理類培訓、金融培訓、輔助考試類培訓等,也都具有廣闊的市場。到**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潛在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並仍然保持著迅猛的發展態勢。
  • 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表現如何?中財大發布兩份合作研究報告這樣說
    來源:經濟日報6月11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和氣候政策倡議組織(CPI)合作撰寫的《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概覽及有效性分析》、《MRV系統設計》正式發布。此外,報告創新性披露了部分新數據,還從促進經濟發展和監管的角度探討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情況,並就如何支持市場的持續增長提出政策建議。據了解,《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概覽及有效性分析》對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投資趨勢、發行人和投資者特徵、環境效益和額外性進行了分析與總結,並基於此,提出推進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建議。
  • 中國英語培訓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英語培訓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中國英語培訓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市場較為分散。  中國英語培訓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是對英語培訓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發布 華雲數據穩居領導者位置
    2020年11月23日,中國權威ICT研究諮詢機構計世資訊正式發布 《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戰略能力穩居市場領導者位置,並實現連續攀升。
  • 《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發布
    12月30日,《70年中國教育的對外開放——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出席發布會。
  • 中國質量研究與教育聯盟:培育「中國工匠」的孵化器
    中國質量研究與教育聯盟(以下簡稱聯盟)14日上午在上海正式成立。聯盟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牽頭,聯合國內5家知名院校共同發起成立,旨在為提升國內質量學科教育與培育高水平的「中國工匠」、打造高質量的「中國品牌」搭建平臺。截至目前,聯盟成員共44家,分別來自高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及智庫等單位。
  • 2020年版中國教育信息化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市場容量  近幾年我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實現了快速發展。**年教育部出臺《教育規劃綱要》要求「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在**年達到4%。**年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年發展規劃(**-**年)》(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各級政府在教育經費中按不低於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經費,保障教育信息化擁有持續、穩定的政府財政投入」。
  • 《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發布 華雲數據穩居...
    ICT研究諮詢機構計世資訊正式發布 《2019-2020年中國超融合產品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華雲數據憑藉出色的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以及戰略能力穩居市場領導者位置,並實現連續攀升。堅持自主創新 推動行業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不斷教育下,上雲已成為企業的共識。大中型企業在上雲的過程中,出於對安全等因素的考慮,更傾向於在私有的環境下部署 IT 基礎架構。
  • 愛分析 中國在線教育行業趨勢報告
    報告指導人張   揚   愛分析    聯合創始人&首席分析師報告執筆人李    毓    愛分析    分析師王    璐    愛分析    助理分析師外部專家(按拼音排序)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已達4.23億,在全國人群中的滲透率達30%。
  • 信也科技發布《2019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 中國狹義消費...
    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年輕一代消費觀念的變化,中國的消費信貸市場亦不斷增長。近日,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平臺信也科技(NYSE:FINV)結合數據與自身的專業視野發布了《2019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中國X射線衍射儀(XRD)市場研究報告|2019版》發布
    」活動,以期從終端用戶市場及X射線衍射儀配置現狀的角度,對中國X射線衍射儀市場做更全面的梳理,對當下中國X射線衍射儀市場現狀、用戶需求、X射線衍射儀品牌、市場拓展等信息進行調研分析,為X射線衍射儀品牌商在中國市場的市場營銷及推廣提供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