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問題:
儀錶盤顯示的油耗是否準確?這是個汽車用戶普遍關心,但又普遍存在質疑的問題;因為曾經有很多品牌的汽車存在篡改數據的問題,而且系統計算耗油量的方式也存在漏洞,甚至有些車輛的裡程表都是不準確的!
本篇只重點說明兩個問題,首先是裡程表的巨大漏洞;實測過某些汽車(以合資品牌為主),車輛的低中高配的表顯裡程與真實裡程存在差值,原因主要在於輪轂輪胎尺寸與裡程計數系統不匹配。
01裡程漏洞
簡而言之,假設某臺汽車的旗艦版適應215/60 R17的輪轂和輪胎,此車的儀錶盤顯示數據就會按照該標準進行匹配;但是低配選項使用可能只是195/60 R16的組合,兩個標準的車輪就會有較大的周長差異,然而計算裡程的系統可能不會針對性調整數據匹配,因為要支付更高的成本。
那麼這款車的兩個版本都行駛100km,高配版的儀表顯示會是100km,但是低配版本顯示裡程就有可能是105-120km;此時消耗的燃油量如果都是10L的話,是不是就顯得低配版本的油耗更低了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而且潛在的問題會更多。(在顯示裡程多實際裡程少的前提下)
實際保養裡程會縮短車輛保值率會下降油耗數據缺乏參考價值也許一臺車看起來還無所謂,行駛一萬公裡多出幾百公裡並沒有什麼;然而假設該品牌的汽車年銷量是100萬臺呢?
且不論通過這種方式騙得了多少雙積分中的「燃油消耗量積分」,作為整車廠能夠多售出多少損耗件和配件,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所以曾經涉及油耗數據造假的品牌,在其本土市場幾乎都要面臨10位數的處罰;至此對於表現油耗當然會持質疑態度,除非實測數據與顯示數據相當,否則都不足取信。
02怠速油耗
「怠速」指內燃機以最低功率運行,保證發動機不熄火,可以隨時執行操作的狀態。
怠速也是要消耗燃油的,因為低功率運行的基礎也是噴油做功;汽油車在熱車狀態下的平均怠速為800rpm,四衝程機的熱點是每兩轉做功一次,也就是說怠速會按照空氣燃料比的標準,以每分鐘400次的頻率耗油。
實際計算的數據顯示結果還算理想,一般≤2.0L(升)排量的發動機,在低負載的狀態下每小時耗油≥0.75L;實際情況要綜合內燃機的功率,以及泵系與空調壓縮機對曲軸轉矩(扭矩)的損耗,得出的結果基本是不開空調的耗油量為排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打開壓縮機則與排量升數基本相當,也就是說怠速的油耗其實是挺高的。
重點:曾經的老舊車輛有很多都存在問題,一般為綜合油耗不計入怠速油耗(新車問題較少);測試的方式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怠速超過1小時而計算油耗沒有升高,這種系統就肯定存在問題了。
只計算行駛油耗當然會顯得低一些,比如在相對擁堵的城市駕駛汽車,行駛100公裡需要的時間可能是5個小時,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怠速。如果按照4小時計算,表顯油耗為7L/100km,實際耗油量則可能達到12L/100km——看著儀表顯示數據感覺會很省油,但有些車輛為什麼會頻繁的去加油呢?想一想吧。
油耗計算方式:養成每次儀錶盤油量指示燈點亮後就去加油的習慣,加油性價比最高的方式是一次加滿;以50L容積的油箱為參考,加25升和50升的重量只是差18公斤左右,這對於輕量化節油可以用微乎其微來評價。
加滿油後要記錄下此時的裡程公裡數,以及加注燃油的升數;等待下次加油時以實際公裡數減去上次記錄的數據,得出的裡程數假設為345km,加注燃油量為35L,真實油耗就很清晰了。
345km-35L100÷345=28.98%35×28.98%=10.143真實油耗就是10.143L/100km,與表顯油耗對比一下吧,也許結果會令人吃驚。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