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表顯油耗」問題解析:準確度有多高?

2020-12-05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問題:

儀錶盤顯示的油耗是否準確?這是個汽車用戶普遍關心,但又普遍存在質疑的問題;因為曾經有很多品牌的汽車存在篡改數據的問題,而且系統計算耗油量的方式也存在漏洞,甚至有些車輛的裡程表都是不準確的!

本篇只重點說明兩個問題,首先是裡程表的巨大漏洞;實測過某些汽車(以合資品牌為主),車輛的低中高配的表顯裡程與真實裡程存在差值,原因主要在於輪轂輪胎尺寸與裡程計數系統不匹配。

01裡程漏洞

簡而言之,假設某臺汽車的旗艦版適應215/60 R17的輪轂和輪胎,此車的儀錶盤顯示數據就會按照該標準進行匹配;但是低配選項使用可能只是195/60 R16的組合,兩個標準的車輪就會有較大的周長差異,然而計算裡程的系統可能不會針對性調整數據匹配,因為要支付更高的成本。

那麼這款車的兩個版本都行駛100km,高配版的儀表顯示會是100km,但是低配版本顯示裡程就有可能是105-120km;此時消耗的燃油量如果都是10L的話,是不是就顯得低配版本的油耗更低了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而且潛在的問題會更多。(在顯示裡程多實際裡程少的前提下)

實際保養裡程會縮短車輛保值率會下降油耗數據缺乏參考價值也許一臺車看起來還無所謂,行駛一萬公裡多出幾百公裡並沒有什麼;然而假設該品牌的汽車年銷量是100萬臺呢?

且不論通過這種方式騙得了多少雙積分中的「燃油消耗量積分」,作為整車廠能夠多售出多少損耗件和配件,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所以曾經涉及油耗數據造假的品牌,在其本土市場幾乎都要面臨10位數的處罰;至此對於表現油耗當然會持質疑態度,除非實測數據與顯示數據相當,否則都不足取信。

02怠速油耗

「怠速」指內燃機以最低功率運行,保證發動機不熄火,可以隨時執行操作的狀態。

怠速也是要消耗燃油的,因為低功率運行的基礎也是噴油做功;汽油車在熱車狀態下的平均怠速為800rpm,四衝程機的熱點是每兩轉做功一次,也就是說怠速會按照空氣燃料比的標準,以每分鐘400次的頻率耗油。

實際計算的數據顯示結果還算理想,一般≤2.0L(升)排量的發動機,在低負載的狀態下每小時耗油≥0.75L;實際情況要綜合內燃機的功率,以及泵系與空調壓縮機對曲軸轉矩(扭矩)的損耗,得出的結果基本是不開空調的耗油量為排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打開壓縮機則與排量升數基本相當,也就是說怠速的油耗其實是挺高的。

重點:曾經的老舊車輛有很多都存在問題,一般為綜合油耗不計入怠速油耗(新車問題較少);測試的方式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怠速超過1小時而計算油耗沒有升高,這種系統就肯定存在問題了。

只計算行駛油耗當然會顯得低一些,比如在相對擁堵的城市駕駛汽車,行駛100公裡需要的時間可能是5個小時,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怠速。如果按照4小時計算,表顯油耗為7L/100km,實際耗油量則可能達到12L/100km——看著儀表顯示數據感覺會很省油,但有些車輛為什麼會頻繁的去加油呢?想一想吧。

油耗計算方式:養成每次儀錶盤油量指示燈點亮後就去加油的習慣,加油性價比最高的方式是一次加滿;以50L容積的油箱為參考,加25升和50升的重量只是差18公斤左右,這對於輕量化節油可以用微乎其微來評價。

加滿油後要記錄下此時的裡程公裡數,以及加注燃油的升數;等待下次加油時以實際公裡數減去上次記錄的數據,得出的裡程數假設為345km,加注燃油量為35L,真實油耗就很清晰了。

345km-35L100÷345=28.98%35×28.98%=10.143真實油耗就是10.143L/100km,與表顯油耗對比一下吧,也許結果會令人吃驚。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網站上顯示的汽車油耗準確度高嗎?為什麼和我的實際油耗不一樣?
    但是這個油耗過於理想化,現實生活中很難遇到「工信部路況」,因此也就很難跑出工信部油耗。但是工信部油耗用來對比各個車型之間的油耗還是有參考價值的,比如A車工信部油耗比B車油耗高2L/100km,那麼現實中A車油耗也必然比B車油耗高的,可能還不只2L。影響油耗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 「燃料電池」汽車無法普及的原因解析:共計三個硬傷
    #內容概述:燃料電池·氫能汽車概念解析,氫能車輛的製造與使用成本的問題,以及動力電池類型變化對其產生的打擊。然而用內燃機驅動車輛行駛,其轉速總會在1000/4000rpm區間波動,平均值比較高所以油耗難以控制;但是用柴油機發電則可以按照中低轉速標準「定速運轉」,狀態就像汽車定速巡航駕駛一樣,轉速基數小油耗必然會更低,然而低轉速的發電量能滿足電耗嗎?
  • 科普:汽車發動機功率不應該用「匹」標註,扭矩比馬力更重要
    說明:在解析這一問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發動機的數據有哪些,以及參數的「單位」應該如何標註。扭矩_N·m轉速_rpm功率_kw馬力_PS知識:1:(N·m×rpm÷9549)×1.36=PS,此為「米制馬力」的計算公式。
  • 新能源汽車兩類型特點解析:電動汽車體驗會不會更好?
    #電動汽車值不值得買#內容概述:新能源汽車概念解析,兩類車型的駕乘體驗與優缺點。【新能源】是區別常規能源的定義,指能夠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比如「風·光·水·熱·海洋能與生物質能」等等,通過這些能源轉化成為的電能同樣可以無限獲取,所以電能屬於新型清潔能源。
  • 「創作開運禮」汽車油門概念&控制模式與加速遲滯感概念全解析
    第一節:汽車油門概念解析汽車的油門踏板是最容易被誤解的錯誤定義,有太多人認為油門直接控制油路系統調整噴油量,但油門控制的實際為進氣量。內燃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空燃比」,也就是空氣與燃料的固定比例(14.7:1);發動機氣缸內進入多少空氣,噴油量就要按照固定比例計算調整噴油量;所以只需要控制進氣量則等於實現智能化的自動噴油,這就是讓油門踏板控制氣門的原因,那麼是怎麼實現控制的呢?
  • 冷知識:汽車「鯊魚鰭」功能解析
    #命名的由來:在汽車頂棚的尾部總有一個立起天線狀物體,形狀看起來就像是鯊魚浮出水面露出的「鰭」,所以這枚天線也就被稱之為「鯊魚鰭天線」了。發明這種設計的是一位澳大利亞的飛機工程師,但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是首創,因為這與飛機的垂直尾翼相同,只是首次應用到汽車上是從這個人開始。不過真正應用的品牌是寶馬汽車,在收購專利後才有了這麼個天線——重點是收購成本還挺高,為什麼寶馬對這種設計青睞有加呢?
  • 汽車油表上油耗怎麼計算的?油耗最簡單的計算公式
    在新車出廠前汽車製造商會在汽車的前擋上貼上「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卡,在卡上會註明市區工況、綜合工況、市郊工況等三種工況下的油耗量。這是一個汽車油耗量的參考值,與實際油耗是有所差異的。接下來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看下汽車油表上油耗怎麼計算的吧。
  • 瀝青路面&商砼路面:不同類型的公路對於汽車油耗影響的知識共享
    2020-06-15 12:17:23 來源: 四肢愛生活 舉報   影響汽車油耗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柴油汽車「SCR·尿素系統」的特點解析:用車成本影響並不大
    然而隨著對柴油汽車排放檢測要求的越發嚴格,家用代步車型中的越野車和皮卡車也都要求加入這套系統,新手司機需要對「SCR系統」的運行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行,否則很容易損壞車輛或出現尾氣超標的問題。不過尿素在高溫環境中,或者與鹼性物產生化學反應後會產生氨氣,這種氣味是比較刺鼻的;早期的旱廁中劇烈的氣味就是氨氣所致,不過柴油汽車的尾氣並不會臭,因為你哦啊書也進行分解。2:SCR指「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是柴油汽車針對氮氧化物專用的分解基礎。
  • 汽車百科冷知識:冷空調開與不開,油耗差值會有多大?
    說明:汽車開空調會升高油耗,但是會升高多少卻不會有標準答案。因為「怠速」的標準是以最低進氣量與噴油量做功,輸出的功率(熱能)只需要滿足機體自運轉-不熄火即可。運行阻力假設需要8kw的功率才能克服,打開冷空調後會被消耗掉5kw左右,毫無疑問(8-5)剩餘的功率無法讓發動機穩定怠速;那麼想要發動機怠速不熄火就要【多輸出5kw的功率】 ,轉速的提升等於噴油量的提升,說白了就是燃燒更多燃油轉化更高的功率實現怠速。
  • 機油粘度知識解析:保養後如動力變差且油耗升高,多為機油造成
    #內容概述:機油粘度與噪音油耗的關係機油加注量與NVH和動力的關係常規問題解析汽車保養是為了改善發動機的工況,但是很多車輛在保養後反而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果在保養之前沒有出現過此類問題或徵兆,反而是在保養後突然出現,那麼問題基本可以確定為機油選錯或加注量出錯;由於汽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此類問題出現的概率其實是相當高的哦。
  • 「汽車燒氣」真的環保和省錢嗎?也許和想像的不同哦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需要解析的兩個問題:天然氣作為燃料是否環保使用天然氣是否能夠省錢【CNG&LNG】指壓縮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這兩種形態的天然氣都可以作為汽車能源使用,曾經所謂的「煤氣罐」是LPG液化石油氣,類型與燃氣不同,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 汽車油耗「自然升高」的原因-詳解
    發動機與油耗的關係燃油動力汽車裝備的發動機為內燃式熱機,這種機器在使用過程中要面對的問題是「冷啟動」。在低溫環境中啟動發動機會出現冷卻液與低溫機體的過度冷卻,燃燒產生的熱能本應該轉化為動力的部分會被冷卻損耗掉少部分。
  • 特殊車身結構解析-「半承載式」有哪些優缺點?
    承載式非承載式半承載式對於「承載」車身結構想來汽車愛好者都很熟悉,因為我們使用的轎車、SUV和MPV,甚至很多輕型客車都是這種類型;承載的概念是金屬車身框架承受四大總成,以及內飾座椅和駕乘人員的重量而車身與其他四大總成則是固定在底盤上,實際不安裝車架的底盤都是能開的,那麼這種結構又有哪些優缺點呢?缺點:鋼鐵鑄就的底盤必然會非常重,相同尺寸的SUV用非承載車身,質量往往會比承載式SUV高300-500kg。
  • 「1.5T米勒循環」傳祺GS4PHEV新款技術特點解析
    內燃機與電驅系統傳祺GS4PHEV的內燃機為「3B15J1型1.5T」,這是臺直列三缸且採用缸內直噴技術的小排量增壓機。缺點應該不用贅述了,三缸發動機的怠速共振、升功率效率低以及後期磨損嚴重的問題是公認的通病,這種機器不應該出現在指導價超過10萬的汽車上,然而GS4PHEV的指導價高達16.38~19.38萬,參考其110kw/235N·m的動力儲備可以說毫無吸引力可言。
  • 趣味問題:為什麼汽車開久了底盤會變得「鬆散」?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概念解析:底盤鬆散往往指車輛的操控感受較差,包括減振效果、側傾控制、異響振動三大因素。新車開起來往往感覺更紮實,老舊車輛不論實際車況如何,看起來總會感覺「鬆散」;其實這種感受更多來自心理暗示,因為汽車作為非常複雜的工業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總會出現「老化」的問題,這是不能否認的客觀事實。
  • 汽車油耗增加,聲音變大是什麼問題?
    汽車出現油耗增加,聲音變大的問題,主要有可能是以下三方面的問題。1、輪胎磨損嚴重或胎壓不足。這種情況下輪胎的阻力增加,從而使發動機油耗增加,同時胎噪也會加大。就會出現你所說的汽車油耗增加,聲音變大的情況。
  • 汽車「發動機·機油」粘度知識解析:級別與粘度標準並無絕對關係
    ,本篇以「10W-40」為參考。不過還是建議選擇機油的時候留有5~10℃的空間,比如在北方用車可能達到零下30度左右,那麼用5W「﹣30℃」的機油則可能會結凍,說不好一陣寒流就可能低到30度以下。所以最佳選項就得是0W負三十五度的機油,至於在南方地區用車倒是10/20W都可以,很多人除了吃冰棍以外是真的沒有感受過什麼叫做冰點的。
  • 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都有哪些?「漏鬥模型」解析汽車購買決策
    為什麼很多汽車品牌很好、性能很好銷量卻不理想?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為了更加全方位有條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汽車購買決策的漏鬥圖」來一步步分析。
  • 「電動祺觀」其實電動車空調是這樣製冷的!
    5000瓦;對小排量(2.0L以下)的汽車而言佔發動機總功率的10%~15%;一般來說百公裡油耗在0.7~1.5L左右。而「定頻空調」與「變頻空調」的最高油耗差可以達到40%。 ▲傳統汽車空調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在整個傳統汽車的空調系統中,「壓縮機」無疑是一個能耗巨獸,此前我們提到:「定頻空調」與「變頻空調」的最高油耗差可以達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