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腎臟是泌尿系統中最重要的臟器,執行多種生理功能,包括排洩代謝產物,調節水和電解質含量,參與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和前列腺素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腎臟的這些功能都是由各種腎臟細胞所完成的。腎小球的內皮細胞、髒層上皮細胞及腎小球基膜共同構成了腎臟的濾過膜,執行腎臟濾過血漿的功能。
急性腎衰竭是指腎小球濾過時突然或持續下降,引起氮質廢物體內儲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導致各系統併發症的臨床症候群。臨床治療原則主要有積極控制原發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腎損傷的可逆因素,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控制感染,血液淨化治療等,尚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
目前全球CKD的發生率達到了8%-16%。僅在中國發生率就高達10.8%,全國CKD患者大約有1.2億人,龐大的患者基數引起了醫學界的關注與重視,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成為臨床工作者的研究重點。
幹細胞不僅可生成各種細胞類型,還有抗炎症的能力,可作為器官和組織再生的潛在細胞源,因此幹細胞成為廣大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對象。
中藥、西藥治療幹預腎衰竭效果不理想
急性腎衰竭主要是對症治療,可以採用中藥治療,也可以採用西藥治療,中藥治療的目的主要是增強抵抗力以及排除毒素,而西藥主要是應用排除毒素的藥物,最主要的是採用血液透析,來使急性腎衰竭在短期內得到恢復,同時透析會引起一些併發症,其中最危險的併發症就是心臟衰竭,還可能會出現一些腎性骨病、腎性貧血、心血管併發症等。
背景:研究表明,腎組織幹細胞主要存在於腎乳頭部位,其具有類似於間充質幹細胞的特性,目前尚不能肯定其是否參與了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的修復.
[研究目的]
目前修復急性腎衰竭的臨床效果仍不理想,儘管腎透析作為有效的臨床手段之一,同時透析會引起一些併發症,其中最危險的併發症就是心臟衰竭,還可能會出現一些腎性骨病、腎性貧血、心血管併發症等。因此,研究人員探討腎組織幹細胞治療急性腎衰竭的效果及可行性.
【研究方法】
納入40隻SD大鼠,10隻用於腎組織幹細胞培養,其餘30隻隨機分為3組,實驗組和對照組製備急性腎衰竭動物模型,正常組不做任何處理.模型製備後6h,實驗組尾靜脈注入腎組織幹細胞,對照組注入相同劑量的生理鹽水,正常組不做任何處理移植後10d檢測腎功能,獲取腎組織標本進行組織學觀察.原代培養的腎組織幹細胞呈集落狀生長,培養第七天,細胞可達70%左右融合,見圖1A,第三代細胞逐漸變得平坦、寬大,增值緩慢,見圖1B.
【結果與結論】
①對照組的尿素氮、肌酐水平均顯著高於正 常組和實驗組(P < 0.05);實驗組與正常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0.05);
②正常組皮質和外髓質小管未出現異常改變,無炎性浸潤;對照組外髓質小管萎縮,炎症細胞浸潤,上皮細胞腫脹;實驗組有輕微炎症細胞浸潤和細胞腫脹等病變,但較對照組明顯較輕;
③結果表明,腎組織幹細胞移植能有效改善急性腎衰竭大鼠的腎功能,促進上皮細胞再生,達到良好的組織修復效果.
幹細胞引導腎臟恢復機制
① 幹細胞移入和分化為宿主組織或器官;
② 與現存的宿主細胞治療性地融合為一體;
③ 幹細胞自分泌和/或旁分泌信號的釋放;
④ 通過使患者本身固有的幹細胞再生來刺激其內源性修復。這些機制雖然在腎臟方面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其詳細機制仍不清楚。
移植幹細胞進入人體後,幹細胞會通過「遷徙」和「歸巢」的誘導作用下到達受損的腎臟,這些移植的幹細胞一方面能夠根據周圍微環境分化成新生的腎臟功能細胞;另一方面還能夠「催醒」自身腎臟細胞「再生」,通過這種雙靶向作用,使腎臟細胞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復和再生,最後患者肝臟功能逐漸得到恢復。
綜上所述
近年來基礎研究幹細胞治療腎病過程中發現,幹細胞可分化成腎固有細胞,腎實質細胞等,所以幹細胞移植後對腎臟功能具有良好的修復和重建作用。對於病變較重、病情常反覆的患者,幹細胞移植無疑是一種新的有效治療手段,不僅能控制病情活動,還有可能治癒,對患者的病情帶來極大的緩解改善。
相信在我國的大力支持與科研人員在求實創新下,幹細胞療法修復急性腎衰竭將成為安全有效的新型醫療手段,造福廣大腎衰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