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國內45款新品盤點:代餐、助眠市場大牌湧動,乳品高端化升級…

2020-12-06 騰訊網

一直以來,Foodaily基於對國內外市場成千上萬的食品飲料品牌及產品的分析和洞察,持續關注並引領著行業創新。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國內食品飲料行業,無論是積極求變的傳統品牌,還是勢如破竹的新生力量,憑藉著對生活方式、消費訴求、定位人群的精準把握,以及對新原料、新技術的大膽運用,已經誕生出一眾優秀的創新產品。

作為「一周熱聞」專欄的衍生,基於對國內食品飲料行業大公司新產品、投融資、新聞動態等的密切跟蹤與關注,我們推出「iSEE小趨勢」專欄,將每月匯總分析國內有價值的新品信息,捕捉行業熱點與風向,提煉並總結創新關鍵詞,希望成為您產品力打造的超級助手。

文:Sandra Zhang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10月,蒙牛新品牌甄簡低調布局大健康,貝因美推出低致敏兒童營養奶粉,東阿阿膠推抗衰老品牌「CHINELLE真顏」,君樂寶、養樂多推助眠乳品,康師傅推「陽光優纖」能量棒進軍代餐市場,簡愛研發「父愛配方」幼兒吸吸酸奶,百草味推嚼著吃的凍幹咖啡塊,香飄飄不賣奶茶賣麥片......Foodaily通過一周熱聞整理髮布了共45款國內新產品信息,在這之中我們認為以下幾個小趨勢值得關注:

1

減肥/代餐領域持續火熱

關鍵詞:均衡營養,輕體,卡路裡阻斷

代餐領域持續火熱,老玩家Smeal、若飯擴大產品矩陣,推出NOTO代餐奶茶和若飯粉末版,強調均衡的營養搭配,Smeal推出的NOTO代餐奶茶每瓶可提供相當於200g牛奶的蛋白質、1000g蔬菜的膳食纖維以及20種維生素礦物質,若飯粉末版則補充膳食纖維、EPA、DHA和微量元素。目標用戶包括有減肥需求以及有完全代餐需求的消費者。

新玩家康師傅、香飄飄分別以陽光優纖代餐棒、Joyko麥片入局,目標用戶則傾向於有健康零食需求、有減肥需求以及有部分代餐需求的消費者,屬於輕體代餐。「陽光優纖」融合多種穀物堅果,熱量約108大卡,相當於0.4碗米飯。

不同於代餐飲料、能量棒和麥片等常規代餐輕食,超級零為減肥人群提供新途徑,在本月推出「大餐救星」植物飲料,主打「餐前1瓶,放肆嗨吃」,利用海藻提取物和白芸豆提取物幫助阻斷脂肪和碳水吸收。

2

助眠市場大牌湧動

關鍵詞:天然草本,GABA,洋甘菊,益生菌

助眠市場大牌湧動,繼旺旺「夢夢水」、蒙牛「晚上好」後,君樂寶、養樂多也加入助眠戰局。據統計,我國有2億失眠患者,且失眠群體逐漸年輕化,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2019年1月到8月,90後購買進口助眠類商品人數佔總消費人數的62%。

目前國內助眠市場產品仍以褪黑素居多。採用天然草本成分幫助舒緩情緒,助力睡眠成為更健康的選擇,君樂寶在牛奶中加入天然安神成分γ-氨基丁酸GABA,主打高蛋白+GABA幫助睡眠,蒙牛晚上好安神牛奶主要功效成分則是洋甘菊+GABA。

與國內採用採用草本植提助眠不同,日本養樂多推出「Yakult 1000」,藉助特殊乳酸菌力量(L. casei YIT9029)達到釋壓助眠功效,或許能為國內市場打開思路。

3

嬰童食品創新空間巨大

關鍵詞:A2-β酪蛋白,低過敏,控糖,奶酪,凍幹,寓教於樂

國內嬰童食品整體市場容量巨大,但頭部品牌缺乏,仍存巨大創新空間。對嬰童食品來說,安全、健康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證,除此之外,針對嬰童發育的不同階段,品牌商正竭力從營養、功能性、口味、包裝等多角度全方位滿足家長和兒童的特定需求。

在嬰幼兒及兒童配方奶粉中,營養和功能性成分的創新仍是重點競爭方向,品牌對功能成分如益生菌、益生元、OPO、DHA、乳脂球膜關注持續上升,美贊臣、雀巢怡運舒淳借力A2-β酪蛋白幫助兒童營養吸收;貝因美則研發低致敏兒童營養奶粉「舒好敏」,直擊過敏兒童營養需求痛點。

配方奶粉一直在嬰幼兒營養中佔據主導地位,簡愛另闢蹊徑,針對6個月-3歲寶寶推出首款幼兒控糖酸奶,填補市場空缺。

此外,兒童零食需求正旺,對品牌商來說,挑戰在於要同時滿足讓家長安心的營養健康需求和讓兒童樂意去吃的有趣屬性。乳品品牌光明利用奶酪的天然營養特性,以奶酪棒形式+託馬斯火車頭設計推出升級版「棒棒成長」奶酪棒;雀巢孵化器推出兒童成長零食新品牌「小廚狐萌萌」,倡導品質食材、營養美味、寓教於樂,全方位玩法或有助於佔據新市場。

4

乳品高端化趨勢盡顯

關鍵詞:動植物雙蛋白,護眼,茶&咖啡+,獵奇口味

隨著消費需求進一步細分,乳品高端化趨勢盡顯。本月,樂純發布旗下首款純牛奶新品「萬裡挑一」,憑藉優質奶源進軍高端奶市場,除原料優化之外,部分品牌通過營養強化、功能性以及風味創新進行乳品升級。

植物蛋白風潮愈演愈烈,在動物乳中補充植物蛋白獲取雙營養或成為新思路。作為國內乳品頭部品牌,在2017年推出豆奶品牌後,伊利本月在植物蛋白領域持再度發力,推出動植物雙蛋白混合發酵酸奶「一杯優酪」。

乳製品營養豐富,具有天然親和力,因此乳製品+功能性的組合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腸道健康、助眠、代餐、視力保護等都是功能乳製品的發力點。比如澳洲尼平河推出的「愛視」系列乳品,添加護眼元素葉黃素酯和牛磺酸,主打護眼概念。

乳品風味創新思路分兩步,一是獵奇吸睛,二是好吃。與當前熱門的「茶」、「咖啡」元素品類融合有助於吸引部分茶、咖啡愛好者,樂純就在其三三三倍系列推出黑糖奶茶風味酸奶,元氣森林也推出即飲乳茶;鍾薛高則通過「燕窩」、「白酒」、「魷魚」等獵奇搭配搶奪視線。

5

熱鬧咖啡

關鍵詞:果酸風味,輕滋補,低糖/無糖,嚼著吃的新體驗,凍幹

咖啡市場越來越熱鬧,新老玩家推出五花八門的特色咖啡企圖搶佔消費者。從風味角度入手,鍾薛高以濃鬱果酸風味為主打入局咖啡領域;從健康角度入手,太平洋咖啡聯名東阿阿膠推出咖啡如此多「膠」系列拿鐵,倡導日常輕滋補;農夫山泉則推出低糖/無糖「炭仌」咖啡;從產品形式入手,百草味推出一款可以嚼著吃的凍幹咖啡塊,開發咖啡新體驗。

6

方便食品地域風味復刻

關鍵詞:地道風味,新場景

本月,方便食品領域,地方風味突出。統一推出「那街那巷」常德風味牛肉米粉,三隻松鼠推出重慶酸辣粉以及柳州螺螄粉兩款速食粉,精選配料,力圖還原地道地方風味。方便麵另一巨頭康師傅則在本月上新了首款自熱面,拓寬戶外、旅行等「不用火不用電」消費場景。

其他不能錯過

在飲料方面,娃哈哈推出little coco,入局純椰汁領域;東阿阿膠推出「CHINELLE真顏」小粉支,阿膠低聚小分子肽幫助「內源性抗衰」;在巧克力領域,德芙、好時、妙卡皆推新品,夾心和口味創新是本月主旋律...

整理編輯: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歡迎無條件轉發至朋友圈。如有商務或轉載需求,請添加Foodaily-Cherry微信(18261804307)。

相關焦點

  • 小罐茶第一款「酒」上市,娃哈哈新推「飽了」纖體代餐
    新聞來源:北京商報 02、娃哈哈推「飽了」超低卡纖體代餐,進軍體重管理市場 據食業家報導,近日,娃哈哈聯合萃青集團,推出了一款「超低卡+高飽腹+高營養」的減脂新品——【飽了·洋車前子殼高蛋白代餐粉】複合蛋白固體飲料。
  • 三季度乳品市場增速良好 國產品牌佔比領先
    本期報告基於前三季度凱度消費者調查數據,報告包含行業背景分析、乳製品增長貢獻分析、消費渠道分析、分城市級別分析、進口與國產乳品分析、中高端乳品分析6個部分。 基於2019年前三季度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城市家庭樣組調查數據分析,我國乳製品消費趨勢展現出新特點。由於夏季對於以乳和乳製品為主要原料的冰品來講是一年中的銷售旺季,5月至9月貢獻了冰品品類全年80%的銷量。
  • ——代餐市場的機會
    在2019年「雙十 一」中,一個叫王飽飽的麥片代餐品牌獲得麥片品類TOP1的成績,超過了桂格、卡樂比等國際大牌。日前粉絲數已將近100萬,來自紐西蘭的代餐品牌 Smeal單品賣出100萬瓶,銷售額突破1150萬元,而Smeal今年5月才在天貓旗艦店開售。
  • 今麥郎、健力寶、伊利、蒙牛、雀巢……7月飲料新品,你中意哪一款?
    1 網易嚴選推出蘇打氣泡水 7月初,網易嚴選新推出一款主打健康的蘇打氣泡水——桃氣啵啵水,新品切中當代青年酷愛汽水激爽的刺激口感,卻又焦慮於過多的糖分和卡路裡攝入。
  • 雀巢、蒙牛、香飄飄都擠進代餐市場,新銳品牌如何突圍?
    但「代餐」確實成為了微信、小紅書、抖音、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上近期常見字眼,WonderLab在上市後曾在短期內密集轟炸過微信朋友圈。整個代餐市場預計在今年成為百億規模的體量。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17年,中國的代餐市場規模達到了57.34億元,2018年,中國的代餐市場規模達到了62.96億元。預計在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將超過100億元。
  • 乳品消費信心提振 液態乳品消費增長
    2019年,液態乳品消費在消費升級趨勢下實現穩步增長,乳品消費高端化趨勢逐步加強。報告中所分析的液態乳製品包括:常溫液奶、常溫乳飲料、常溫酸奶、低溫牛奶、低溫酸奶、活性乳酸菌飲料。報告包含行業背景分析、乳製品增長貢獻分析、消費渠道分析、區域分析、進口與國產乳品分析、常溫乳品基礎高端產品分析六個部分。
  • 健身吃燕麥代餐,健康角度,盤點6款熱門麥片口感、香氣、營養!
    什麼叫燕麥代餐?燕麥就是一種大眾的穀物主食而已,雖然營養豐富,但還不至於完整到做什麼代餐,你用他替換自己的部分主食倒挺好。從健康角度出發那很簡單,形態越原始加工程度越淺越好。粗分的話其實就是兩種:1、未熟化處理燕麥米(oat groats)&鋼切燕麥(steel-cut oats)2、熟化處理傳統燕麥片(rolled
  • 小米有品眾籌首發代餐新品:拯救肥宅的減重利器
    3月11日消息,小米有品放出預告,宣布明天10點將在小米有品眾籌首發新品——拯救肥宅的減重利器!官方還放出口號「代餐黑科技,告別肥宅胖」。所謂代餐(又名替餐、代餐食品),顧名思義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代餐除了能夠快速、便捷的為人體提供大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外,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如利用魔芋為原料生產的鮮花派、五穀雜糧輾磨的雜糧粉。
  • 小瘦同學:讓輕食代餐從小眾走向大眾
    目前國內代餐市場的規模在百億級,預計2022年將達到1200億元,其中營養補充飲料是增長最快的品類,複合增長率為12%,2011-2016 年期間中國這一品類銷售額增長了近 100 倍。因為"三高"的特徵(高增速、高利潤、高粘性),無論是食品巨頭還是創業公司,都將代餐納入產品的矩陣中來。
  • 2019年度中國市場電鏡新品盤點(15款)
    2019年,中國電鏡市場延續火熱,高端電鏡代表球差與冷凍電鏡中標金額再次突破10億元。線下會議「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參會者大幅增長至1300餘人,線上會議「第五屆電子顯微學網絡會議(iCEM 2019)」也首次達到近千人。主流進口品牌競爭依舊激烈,相繼推出電鏡新品與新技術。
  • 液態乳品市場消費結構改善_行業輿情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面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我國乳製品消費結構持續優化,自購買(非親友贈送/單位福利)消費保持穩定增長,網購新零售等渠道加快發展,乳品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城市家庭樣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6日,快消品銷售額同比增長率為0.6%,與前三季度快消品增長率-0.08%相比由負轉正。液態乳品自購買銷售額同比增長3%,銷量同比增長5%。
  • 雀巢、蒙牛、香飄飄都去做代餐,新銳品牌如何突圍?
    整個代餐市場預計在今年成為百億規模的體量。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17年,中國的代餐市場規模達到了57.34億元,2018年,中國的代餐市場規模達到了62.96億元。預計在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將超過100億元。 但代餐粉市場競爭趨勢也變得更加明顯,競爭的主力變成了大公司、新品牌與老字號。
  • 國儀量子發布電子順磁共振系列新品,補齊高端儀器短板
    10月31日,國儀量子2020新品發布會在合肥隆重召開,現場發布的產品中,升級版X波段電子順磁共振譜儀在關鍵性能指標上實現了超越,臺式電子順磁共振譜儀、W波段電子順磁共振譜儀,以及無液氦變溫系統三款產品均為中國首臺商用,補齊國產電子順磁共振譜儀多處短板,有力推動了高端科學儀器的自主可控。
  • 良品鋪子開賣代餐食品,跟百事雀巢一起搶市場
    作為良品鋪子切入健康代餐零食市場的子品牌,良品飛揚有母品牌做背書,也可借用良品鋪子既有的渠道鋪貨,這是許多其他網紅奶昔產品沒有的優勢。據良品鋪子透露,下一步還將推出代餐棒產品。良品鋪子推出良品飛揚的市場策略背後,是代餐市場迅速增長的趨勢。
  • 鐵甲每周資訊:新品-大事件-好帖推薦(2020年7月10~8月26日)
    鐵甲每周資訊:新品-大事件-好帖推薦(2020年7月10~8月26日)
  • 助眠功能飲料興起,蒙牛、旺旺、養樂多紛紛入局
    不少食品飲料業的龍頭企業已經注意到這樣一個前景廣闊的市場,利用鎂、GABA等小分子化學物質和洋甘菊、薰衣草等草本植物提取物等助眠成分,憑藉自身優勢迅速布局助眠產品市場:傳統上,人們普遍認為牛奶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因而不少乳企利用這一優勢推出了助眠新產品。
  • 激蕩三十年,中國酸奶千億市場未來還有多少新機會?
    第一組是市場總量。 得益於14億人口對乳製品的龐大需求,以及消費升級下新品牌、新品類、新口味的大量湧現,中國的酸奶市場體量和增速冠領全球。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我國酸奶製品銷售額將從2012年的45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2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9.2%。
  • 蘇寧易購全民煥新節 超多大牌新品扎堆上市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6日11時45分訊(通訊員 譚松)隨著3月份全國氣溫的逐漸回暖,家電市場迎來春天。消費升級進程加速,家電消費新政出臺,為家電煥新升級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前景。而渠道商和品牌商在市場上的深耕細作,也加速推進了客廳革命的進程,讓中高端電器更快走進千家萬戶。
  • 激蕩三十年,中國酸奶千億市場未來還有多少新機會(下)
    得益於14億人口對乳製品的龐大需求,以及消費升級下新品牌、新品類、新口味的大量湧現,中國的酸奶市場體量和增速冠領全球。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我國酸奶製品銷售額將從2012年的45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2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9.2%。在整個乳品市場中的佔比從2014年的20%躍升到2019年的36%,預計到 2024 年將進一步提升至 42.2%。
  • 激蕩三十年,中國酸奶市場未來還有多少機會?中日美酸奶發展史下
    第一組是市場總量。得益於14億人口對乳製品的龐大需求,以及消費升級下新品牌、新品類、新口味的大量湧現,中國的酸奶市場體量和增速冠領全球。2006年初,伊利推出LGG益生菌酸奶,向中高端市場發力。蒙牛不甘落後,在2005年先與全球益生菌領軍企業丹麥科漢森合作,為中國人量身打造LAB益生菌酸奶和冠益乳酸奶;2006年末,又與達能合作成立酸奶公司,借勢達能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光明緊隨其後,2007年推出添加B+100益生菌的「暢優優酪乳」酸奶,產品定位高端,特別針對18-45歲生活節奏快,常被腸道問題困擾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