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行祥瑞萌萌鴞鸚鵡:數量稀少卻難成限量,鳥界中的衝浪兒?

2020-11-27 墨荷聊夢幻西遊

11月10日維護後,新飛行祥瑞「萌萌鴞鸚鵡」已在全服放出!愛是一道光,綠到它發慌~擁有綠葉般的毛絨絨身軀,貓頭鷹式的臉部輪廓,再配上頗具靈氣的一片綠葉,站著左右擺動,倒像極了鳥界中的衝浪者!呃~鳥的世界中也能激起浪花嗎?那當然,隨著微風起伏的浩瀚森林,不正是「樹海」麼?

其實,這隻飛行祥瑞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紐西蘭獨有的瀕危鳥類,原名叫「鶚鸚鵡」,特徵是不會飛、肥、而且好奇心重,如果在叢林裡發現人類就會(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地)靠近觀察,受到驚嚇就會全身僵硬,一動也不動!因為太蠢又很美味,性格像狗,喜歡親近人類,所以被人類和野貓捕殺得僅剩120隻!所以,這傢伙量少也並非沒有來由,可能是好奇心害死鳥,也有可能是烤起來太香了,如果進口的話,估計就沒有120隻的事了!數量如此稀少的祥瑞,不設計成限量,美工有點不厚道啊!

那這祥瑞在遊戲裡的騎乘效果如何呢?從設計來看,共有7種顏色,筆者按站立、奔跑、飛行等三種姿勢分別做了幾張動圖供大家鑑賞。講真啦!這鳥的體型真的很符合實際,第一感覺是哈哈好想笑,好肥的一隻雞啊!也難怪現實中它會飛不起來了,不禁令人想起了肥波波!胖虎坐上去肯定不會壓垮的~而它奔跑起來卻像極了戰鬥雞,確實是蠢萌蠢萌的!

綜合上述幾種顏色,筆者覺得,原色、藍色及粉紅會比較好看!但回歸現實,在這個「適者生存」的世界裡,缺乏警覺與保護的鶚鸚鵡是很難存活下來的,可能童話世界裡更適合它吧!再或者,夢幻裡的世界?不過,我看到你支開燒烤架了,你這是想幹嘛呢?這隻新祥瑞,你喜歡嗎?

相關焦點

  • 《夢幻西遊》祥瑞萌萌鴞鸚鵡怎麼獲取 祥瑞萌萌鴞鸚鵡獲取攻略
    雙十一活動上線啦,《夢幻西遊》也為廣大玩家準備了一款可愛的全新祥瑞,萌萌鴞鸚鵡就是這次的新祥瑞,擁有綠色的羽毛,同時腳下還踩著翠綠的葉子。相信有很多小夥伴想知道這次新祥瑞的獲取方法,那麼就接著往下看吧。
  • 夢幻西遊:異域風情來襲,全新祥瑞萌萌鴞鸚鵡火熱來襲!
    2020年11月10日定期維護後,全新飛行祥瑞萌萌鴞鸚鵡閃亮登場!偷偷告訴你們哦,鴞鸚鵡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它是紐西蘭的所特有的,同時,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在經過加入了夢幻元素的創作後,這樣的萌萌鴞鸚鵡絕對堪稱神還原!雖然現實中它不會飛,但是在夢幻世界中,它卻是只實實在在的飛行祥瑞哦!行動的時候,胖胖的它看起來萌萌的,簡直可愛到爆!當它處於飛行的狀態的時候,腳下的葉子,也隨之浮現。
  • 分析鴞鸚鵡生活的環境,看看鴞鸚鵡受到人類的那些影響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鴞鸚鵡也不至於就達到了滅絕的邊緣,最多是數量少一些,真正差點把它們毀滅的是那些藏在船上偷渡到紐西蘭的老鼠,以及為了抓老鼠人們帶到島上的貓。和太平洋上很多其它的小島一樣,紐西蘭這裡原本並沒有老鼠,也沒有貓,當然也沒有狗豬鹿等其他的哺乳動物。對於梟鸚鵡來說,沒有特別難對付的掠食者,也沒有太強悍的競爭者。
  • 超鬼畜的鳥界哈士奇來了,看完可以笑一星期!!|紐西蘭瀕危物種梟鸚鵡
    在馬文的眼裡這萌點多多的鳥界哈士奇」紐西蘭梟鸚鵡「才應該當之無愧成為紐西蘭國鳥歪果仁馬文開始努力為這隻世間最肥的鸚鵡拉選票  跟我一起來紐西蘭搖~  萌點1 明明是鸚鵡,卻要長成貓頭鷹的樣子梟鸚鵡,名字很彪悍也叫鴞鸚鵡,為毛呢鴞是貓頭鷹的意思作為一隻鸚鵡非要長得像貓頭鷹
  • 鴞鸚鵡成鳥僅剩143隻 紐西蘭科學家想出這些拯救絕招
    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碰巧是一種在夜間活動且無飛行能力的鸚鵡。受到驚嚇時,它會一動不動。它還是世界上唯一採取求偶場交配製的鸚鵡。它只有從一種特定的樹那裡得到足夠的食物時才會繁殖,而這種情況每兩到三年才出現一次。它也極具魅力和招人喜歡。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5月30日報導,這種鳥名為鴞鸚鵡。現在只有143隻成鳥。它正處於滅絕的邊緣。
  • 鴞鸚鵡成鳥僅剩143隻 紐西蘭科學家想出這些拯救絕招——
    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碰巧是一種在夜間活動且無飛行能力的鸚鵡。受到驚嚇時,它會一動不動。它還是世界上唯一採取求偶場交配製的鸚鵡。它只有從一種特定的樹那裡得到足夠的食物時才會繁殖,而這種情況每兩到三年才出現一次。它也極具魅力和招人喜歡。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5月30日報導,這種鳥名為鴞鸚鵡。現在只有143隻成鳥。它正處於滅絕的邊緣。報導稱,現在還有鴞鸚鵡存活,這絕非偶然。
  • 紐西蘭奇特瀕危鴞鸚鵡:每隔兩年才交配一次
    笨拙的鸚鵡:它們的生存技能之一是擅長爬樹,但當它們爬到樹梢上時,不會飛行的它們卻往往試圖飛下去,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熊貓、白犀牛和山地大猩猩在想方設法地提高它們的繁殖生育,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瀕危物種,紐西蘭鴞鸚鵡卻非常不稱職
  • 黃腳漁鴞現身鄖西 數量稀少體長可達60釐米
    昨日,十堰市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保護站通報:數量稀少、行蹤詭秘的大型貓頭鷹——黃腳漁鴞,首次在該市野外被發現。  該站站長雷波介紹,2009年,他們在執法中攔截下一批貓頭鷹,其中3隻特別怪異:外形似雕鴞又不太像,個體比普通貓頭鷹大。這是什麼鳥?他們將照片傳至南京林業大學,該校教授鑑定為黃腳漁鴞。  十堰發現的黃腳漁鴞是從哪裡來的?鳥販子說不清楚。十堰野保站懷疑來源於當地,但一直未在野外找到該鳥。近來,雷波和當地觀鳥愛好者先後兩次在鄖西五龍河發現3隻大型貓頭鷹——黃腳漁鴞。
  • 「鳥界偶像」強勢來襲,你會pick誰?
    談起「鳥界明星」大家通常只認識麻雀、鴿子、黃鸝、鸚鵡這些家喻戶曉的「大咖」,接下來要出場的這幾「位」,可謂是實力強勁,深藏不漏的「鳥界偶像」。你會pick誰呢?圖/史衛 「愛乾淨」的壽帶鳥:我出水芙蓉的樣子堪稱鳥界一絕 大家好,我是壽帶鳥,我的家族龐大,有17個物種,喜歡在林間穿梭飛行,以昆蟲和蜘蛛為主食,是森林中非常好的消滅害蟲的能手。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 鸚鵡中最笨的鴞鸚鵡,不會飛也不會學舌,拉低鸚鵡家族的平均智商
    鸚鵡同樣擁有一個巨大的家族,不同種類的鸚鵡在模仿語言之外還有不同的技能,但是也存在特殊的情況,鴞鸚鵡就是鸚鵡家族的「奇葩」。這種看起來更接近於家禽的鳥兒,並沒有擁有模仿語言的技能,其實這也不是它們看起來更笨的理由。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生物學家們發現鴞鸚鵡根本就不會飛,是所有鸚鵡中最笨的一種。
  • 鴞鸚鵡瀕臨滅絕不是因為它笨,把人類的鍋推給鳥兒真的好意思嗎?
    它不但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還是所有鸚鵡中最重的(不是最大),體重可達1~4公斤。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區間範圍,是因為鴞鸚鵡還是少數可以積累大量身體脂肪的鳥類。這種事情太多了,例如「非洲平頭哥」蜜獾、「鳥中哈士奇」鯨頭鸛,它們真實的信息都和網上流傳的有很大差距。鴞鸚鵡也一樣,在段子手們為它安排的「鳥設」中,鴞鸚鵡是一種笨出天際的鳥:不會飛、不會保護自己、好奇心強、遇到危險只會裝死,把自己活活搞成了瀕臨滅絕的動物。呵呵。
  • 90歲還不會飛,把自己玩的剩120隻,鴞鸚鵡靠「蠢」變成瀕危
    以胖為美的鴞鸚鵡它就是鴞鸚鵡,一種生活在紐西蘭的鳥類。它們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定居在了紐西蘭,在漫長的時間下,由環境的因素導致其不僅失去了飛行能力,還沒有進化出什麼特殊的能力,反而越來越笨,越來越胖。成年的鴞鸚鵡體長在59~64公分左右,體重卻高達4公斤,它的翅膀還在並沒有完全退化掉,但是它們卻把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給退化掉了,所以有翅膀卻不會飛,就成了鴞鸚鵡的特點。更有意思的是,鴞鸚鵡的族群是"以胖為美"。它們不會像其他鸚鵡那樣維持身材,反而會在體內儲存大量的脂肪。
  • 鴞鸚鵡,一種在紐西蘭的奇葩生物!
    鴞鸚鵡身上還有一種果香或蜜糖的氣味,幫助它們在森林裡尋找同伴,但是不巧的是,哺乳動物掠食者也喜歡這種味道。毛利人和早期歐洲定居者都將鴞鸚鵡作為寵物飼養。即使是野生鴞鸚鵡也會接近人類,他們會爬到人身上用嘴巴輕碰你。
  • 不會飛的鴞鸚鵡,做成樂高,也不會飛呢
    這是由作者「FlancrestEnterprises 」創作的《Kakapo(鴞xiāo鸚鵡)》。該項目成立於2018的七月,到2019的三月集滿萬贊,在2019的9月落選。鴞鸚鵡是鸚鵡乃至鳥類家族中最為獨特的存在之一,它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披上黃綠色的細點,也是紐西蘭島嶼上獨有的奇特鳥類。它體型上跟我們家養的雞差不多,大概60釐米左右,體重2~4公斤。這也一舉讓它奪得「 世界上最重的鸚鵡 」的稱號,被稱為鸚鵡家族中的「巨無霸」。
  • 地球上10大瀕危鳥類,鴞鸚鵡第七,南亞鴇第二,你認識幾個?
    這種鳥類是一種體型結實健壯的貓頭鷹,因為它的數量很少,而且出現的地區也比較局限,導致人們誤以為它已經滅絕,只有在印度一些支離破碎的森林中,仔細找才能發現略微的僅存的林斑小鴞。 8、白腹鷺:白腹鷺是蒼鷺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現今白腹鷺的數量寥寥無幾,而且只有在一些偏遠、人跡罕至的地方才能發現白腹鷺的身影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新華社惠靈頓11月16日電(記者盧懷謙 陳正安)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
  • 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鴞鸚鵡 蠢萌到快要滅絕自己?
    比如斑馬為了防止舌蠅的叮咬,進化出黑白線條,讓它看得眼花繚亂,找不到自己在哪兒;北極狐的皮毛進化成純白色,既可以避開天敵的追捕,又可以迷惑獵物方便自己捕食;生活在沙漠中的駱駝,長出了駝峰,它的存在就像一個小倉庫一樣,可以分解出營養和水分……總之,大家為了好好活下去,都是拼了小命啊!不過,咱們今天要說的一種奇妙生物——鴞鸚鵡,它在進化的路上,不斷地點錯技能,卻誤打誤撞地活到了現在。
  • 拯救極度瀕危的鴞鸚鵡:紐西蘭完成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
    因此,Espy 1B的情況在鳥類中十分罕見。據紐西蘭梅西大學官網消息,為了拯救鴞鸚鵡Espy 1B,4月29日,來自奧克蘭動物園、惠靈頓動物園和達尼丁野生動物醫院的獸醫齊聚梅西大學野生基地醫院。他們決定借鑑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治療方案,為鴞鸚鵡Espy 1B進行腦部外科手術。
  • 鸚鵡界的夜貓子,拉低整條街智商的鴞鸚鵡,網友:真的太蠢了
    在大眾眼裡鸚鵡是一種聰明的動物,但是在自然界中偏偏就有那麼一種蠢萌蠢萌的鸚鵡拉低了所有鸚鵡的智商水平。說它蠢萌並不是說它智商真的很低,只是因為它的某些行為比較可愛。關於這種鸚鵡,在網上有一個動圖,它騎在人類的肩膀上,扭動著它肥胖的身軀,用翅膀拍打人類的臉頰。
  • 上千萬年前的巨型鸚鵡身高1米,鴞鸚鵡是它的近親
    沃西教授他們在紐西蘭奧塔哥島中部有個乾枯的古老湖床開展研究工作,這裡有中新世初豐富的化石沉積物,其中包括植物,鱷魚,蝙蝠和特別豐富的鳥類化石群。沃西教授他們用篩子在湖邊尋找化石,已經有20年了,發現了約40種中新世物種,其中包括鳥蛋和海鳥,有不會飛翔的鸕鷀,遠古鴿子,鴨類,鷹類,以及幾種小型鸚鵡等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