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鸚鵡成鳥僅剩143隻 紐西蘭科學家想出這些拯救絕招

2020-11-27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6月3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在紐西蘭沿海的一個島嶼上,生活著一種相當怪異的鳥類。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碰巧是一種在夜間活動且無飛行能力的鸚鵡。受到驚嚇時,它會一動不動。它還是世界上唯一採取求偶場交配製的鸚鵡。它只有從一種特定的樹那裡得到足夠的食物時才會繁殖,而這種情況每兩到三年才出現一次。它也極具魅力和招人喜歡。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5月30日報導,這種鳥名為鴞鸚鵡。現在只有143隻成鳥。它正處於滅絕的邊緣。

報導稱,現在還有鴞鸚鵡存活,這絕非偶然。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採取了一項重大舉措,把剩下的鴞鸚鵡遷移到它們目前居住的小島上,遠離使它們的數量急劇減少的小型哺乳動物。

如今,致力於拯救鴞鸚鵡的科學家們正在利用一些最先進的技術保護它們。他們希望這不僅能幫助鴞鸚鵡數量反彈,而且能幫助拯救全世界瀕臨滅絕的其他上千種鳥類。

報導稱,就像許多其他鳥類和動物的保護項目一樣,每隻鴞鸚鵡都戴著一個像背包一樣的追蹤器。這使科學家們能夠追蹤它們的位置、給它們餵適當數量的食物、評估它們的活躍程度,並判斷它們是否已經交配以及與哪只鳥交配。

紐西蘭環保局的鴞鸚鵡科學家安德魯·迪格比說:「如果沒有這些追蹤器,它們可能現在就滅絕或接近於滅絕了。」追蹤器使這些鳥得以遠離捕食者,繁殖情況也可以得到管理。

此外,由於鴞鸚鵡後代的死亡率很高,科學家們把鳥蛋放到實驗室裡孵化,而在巢穴裡放上3D列印出來的可以發出動靜的蛋。這是希望當科學家們把新孵化的小鳥送回它們的巢穴時,雌鳥們會正常餵養它們。

報導稱,迪格比及其團隊的努力似乎正在得到回報。今年,鴞鸚鵡的繁殖季成效顯著,出生了73隻小鳥。

報導還稱,隨著全球1300種鳥類瀕臨滅絕,一些保護團隊將開展複雜且耗資不菲的工作,以拯救魅力超凡的鳥類,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美洲鶴和加州神鷲。

相關焦點

  • 鴞鸚鵡成鳥僅剩143隻 紐西蘭科學家想出這些拯救絕招——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 美媒稱,在紐西蘭沿海的一個島嶼上,生活著一種相當怪異的鳥類。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碰巧是一種在夜間活動且無飛行能力的鸚鵡。受到驚嚇時,它會一動不動。它還是世界上唯一採取求偶場交配製的鸚鵡。它只有從一種特定的樹那裡得到足夠的食物時才會繁殖,而這種情況每兩到三年才出現一次。它也極具魅力和招人喜歡。
  • 拯救極度瀕危的鴞鸚鵡:紐西蘭完成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
    為了拯救命懸一線的鴞鸚鵡,紐西蘭策劃了一臺史無前例的鳥類腦外科手術。近日,紐西蘭一家野生基地醫院完成了全球首例鳥類腦外科手術,手術對象是一隻剛出生56天的鴞鸚鵡。這隻名為Espy 1B的鴞鸚鵡患有罕見的顱骨異常。
  • 鴞鸚鵡,一種在紐西蘭的奇葩生物!
    今天咱們來介紹一種鳥,鴞(xiāo)鸚鵡(英文名叫kakapo,發音萌萌噠),紐西蘭獨有的鳥類。毛利人和早期歐洲定居者都將鴞鸚鵡作為寵物飼養。即使是野生鴞鸚鵡也會接近人類,他們會爬到人身上用嘴巴輕碰你。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新華社惠靈頓11月16日電(記者盧懷謙 陳正安)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
  •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時間:2020-11-17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分析鴞鸚鵡生活的環境,看看鴞鸚鵡受到人類的那些影響
    今天我要和大家講一講世界上最看見的鳥,大家知道這種被稱為是最罕見的鳥是什麼嗎?相信很多人都是了解過的,就是鴞鸚鵡。鴞的意思是貓頭鷹,所聽名字你就知道了,長相是和貓頭鷹差不多的鸚鵡,貓頭鷹什麼樣子呢?一般常見的鳥類眼睛長在頭的兩側,但是貓頭鷹的臉正面是平的,眼睛長在一個平面上,鴞鸚鵡也是這樣,臉的正面幾乎是平的,然後眼睛在一個平面上。
  • 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時間:2020-11-17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為拯救瀕危鸚鵡煞費苦心,蛋殼破了就用膠帶粘好,還能孵出小鸚鵡
    鴞鸚鵡是紐西蘭的一種傻乎乎的鳥,因為它的傻,它們差點一度滅絕。而為了拯救這些傻鳥,也湧現了不少軼事,這次爪爪要講的是人們如何拯救一個碎裂鸚鵡蛋,並讓它成功孵化的經歷。從一枚蛋開始,最後養育出這麼大一隻成鳥,護林員也是挺不容易的呢。
  • 瀕危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擊敗鴞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瀕危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擊敗鴞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瀕危物種黃眼企鵝以微弱優勢領先鴞鸚鵡,當選紐西蘭2019年「年度鳥」。
  • 紐西蘭鴞鸚鵡瀕臨滅絕 所有125隻個體將進行基因測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月3日報導,紐西蘭鴞鸚鵡瀕臨滅絕,全球只剩125個個體。專家將對鴞鸚鵡的所有個體進行基因測序,以期提高該鳥類基因多樣性。據紐西蘭國際廣播電臺報導,鴞鸚鵡現僅存125隻,紐西蘭專家們將逐個分析它們的基因組成,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為一種動物的所有個體進行基因測序。
  • 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鴞鸚鵡 蠢萌到快要滅絕自己?
    鴞鸚鵡是世界上最重,也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但它的怪異之處還遠不止這些。儘管不會飛,鴞鸚鵡卻有一顆上樹的心。它們會笨拙地爬上樹,把自己的嘴巴當爪子用。鴞鸚鵡不會飛,其實是多年來的「進化」導致的。專家解釋,鴞鸚鵡的祖先早在史前時代就定居在紐西蘭,這裡的陸地上,幾乎沒有它們的天敵。地上的環境更舒適,誰還想要去飛呢?
  • 擁有競選團隊,甚至拉票作弊,紐西蘭鳥類大選競爭如此激烈?
    他們開玩笑說,以往當選的林鳥「都沒有兌現選舉承諾」,號召「選民」今年「選海鳥,不選林鳥」。鴞鸚鵡,只剩兩百多隻的網紅胖鸚鵡在15屆選舉中,只有今年的當選者鴞鸚鵡兩度當選年度鳥類。除了擁有明星支持者外,它還有何特殊之處?
  • 90歲還不會飛,把自己玩的剩120隻,鴞鸚鵡靠「蠢」變成瀕危
    導讀:動物們為了生存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進化出了五花八門的手段:螳螂進化出了擬態行為,烏賊進化出了墨汁用來逃生,人類進化出了能使用各種工具的手,這些都是有用的。但我發現一種很有趣的鳥,別的動物進化是為了生存,而它的進化是奔著"滅絕"而去的。
  • 紐西蘭奇特瀕危鴞鸚鵡:每隔兩年才交配一次
    這是一種在陸地上生活、體形豐滿的鸚鵡,但它對交配非常冷漠,在紐西蘭現存數量僅約124隻。除了雌性鴞鸚鵡對交配不感興趣之外,笨拙的雄性甚至有時會將負鼠和其他掠食者動物當成自己的配偶。當它們面對危險時,智力低下的鴞鸚鵡經常忘記它們不會飛行的這一事實,在逃離時拍打翅膀往往會失去身體平衡,摔在地面上。
  • 上千萬年前的巨型鸚鵡身高1米,鴞鸚鵡是它的近親
    沃西教授2008年和澳大利亞的國際科學家團隊一起在紐西蘭研究古生物化石。紐西蘭是個與眾不同的神奇地方,一直以來就是生物學家嚮往的樂土,這是個獨立的,且於其它大陸隔絕的地方,除了人類,遠古時期沒沒有其它哺乳動物來到這裡,很早就形成了鳥類的天堂,是各種奇特鳥類的家園。
  • 很像貓頭鷹的「廢柴」鴞鸚鵡:翅膀像是擺設、超長待機、呆萌可愛
    據ati網站7月10日消息,紐西蘭有種名為「鴞鸚鵡」(Kakapo)的鳥,有翅膀但不會飛,幾乎是擺設,外表呆萌可愛,性格溫順可人,曾被紐西蘭當地的毛利人當寵物養。13世紀之前,紐西蘭大塊大塊的地區無人居住。在島上茂密的樹林裡,鴞鸚鵡活得逍遙又自在,鴞鸚鵡的種群也是「枝繁葉茂」。然而,隨著人類的到來,疾病和其它一些哺乳動物也被帶到了這裡。貓貓狗狗和老鼠——這些在人類看起來似乎毫無威脅的動物在這裡卻成了鴞鸚鵡的「噩夢」。
  • |紐西蘭瀕危物種梟鸚鵡
    在馬文的眼裡這萌點多多的鳥界哈士奇」紐西蘭梟鸚鵡「才應該當之無愧成為紐西蘭國鳥歪果仁馬文開始努力為這隻世間最肥的鸚鵡拉選票  跟我一起來紐西蘭搖~  萌點1 明明是鸚鵡,卻要長成貓頭鷹的樣子梟鸚鵡,名字很彪悍也叫鴞鸚鵡,為毛呢鴞是貓頭鷹的意思作為一隻鸚鵡非要長得像貓頭鷹
  • 新飛行祥瑞萌萌鴞鸚鵡:數量稀少卻難成限量,鳥界中的衝浪兒?
    11月10日維護後,新飛行祥瑞「萌萌鴞鸚鵡」已在全服放出!愛是一道光,綠到它發慌~擁有綠葉般的毛絨絨身軀,貓頭鷹式的臉部輪廓,再配上頗具靈氣的一片綠葉,站著左右擺動,倒像極了鳥界中的衝浪者!呃~鳥的世界中也能激起浪花嗎?那當然,隨著微風起伏的浩瀚森林,不正是「樹海」麼?
  • 鴞鸚鵡瀕臨滅絕不是因為它笨,把人類的鍋推給鳥兒真的好意思嗎?
    今天咱們要了解的,就是一種特別與眾不同的鳥類,它的名字叫做鴞鸚鵡,在網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上火一把。為什麼說鴞鸚鵡很與眾不同呢?因為它是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也有許多特別的本領和行為。先了解一下基礎知識吧。鴞鸚鵡(Strigops habroptilus),野生種群只分布在與世隔絕的紐西蘭島嶼。
  • 紐西蘭現世界上最稀少的鳥類,號稱鳥中傻狍子,目前全球僅147隻
    據紐西蘭的遊客稱,在本周他們將有機會在紐西蘭見到世界上最稀少的鳥類,它號稱鳥中傻狍子,目前全球僅有147隻並且每隻都有自己的名字,這種傻鳥就是kakapo鴞鸚鵡。鴞鸚鵡紐西蘭人叫它們「kakapo」,這是當地的毛利語kaka即「鸚鵡」,po的意思是「夜」,意思為它是種夜行性鸚鵡,而且kakapo鴞鸚鵡也是紐西蘭的特有種,全球只有這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