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梅花生物(600873)控股股東孟慶山因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11月9日,梅花生物發布公告,公司股東孟慶山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本案現已調查、審理終結。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披露:
經中國證監會調查,控股股東孟慶山、時任梅花生物董事會秘書楊慧興,為避免信託虧損以及承擔擔保責任,利用信息發布的優勢地位,通過操控信息發布節奏,操縱「梅花生物」股價。
2013年梅花生物非公開發行股票,由於每股定價高於「梅花生物」股價,為確保非公開發行成功,孟慶山、楊慧興與韓某某控制的浙大九智以及華鑫信託商定,由浙大九智及華鑫信託成立慧智8號信託參與梅花生物的股票非公開發行,並由孟慶山為信託計劃本金和收益提供擔保。
2014年12月,慧智8號信託即將到期,韓某某和外貿信託發起設立九智9號信託,受讓慧智8號信託的受益權。浙大九智具有九智9號信託的投資建議權,下達交易指令。孟慶山對九智9號信託本金和收益進行擔保,變相延長信託計劃到期期限。
2015年6月至7月初,楊慧興多次催促韓某某賣出九智9號信託持有的「梅花生物」。2015年7月上旬股市異常波動期間,楊慧興再次電話聯繫韓某某,對韓某某在2015年6月份的股價高點沒有賣出表達不滿,並表示要解除擔保。韓某某回覆說浙大九智賣出「梅花生物」的目標價格調整到了10元/股。
自2015年7月16日開始,胡某某帳戶連續3個交易日在二級市場增持「梅花生物」,並於2015年7月18日自願性披露了增持進展公告。2015年7月23日,九智9號減持 「梅花生物」。胡某某帳戶自2015年7月27日起連續3個交易日增持「梅花生物」,並於2015年7月30日第二次自願性披露了增持進展。九智9號於2015年7月31日減持「梅花生物」。胡某某帳戶分別於2015年8月3日和2015年8月5日在二級市場增持「梅花生物」,並於2015年8月6日發布了增持完成的公告。九智9號信託於2015年8月7日、8月11日和8月12日分別減持「梅花生物」。截至2015年8月12日,九智9號信託將間接持有的「梅花生物」全部清空,其中2015年7月至8月的減持均價為10.10元/股。
以2015年7月8日為基準日,計算違法所得。九智9號信託違法所得額1.96億元,胡某某證券帳戶實際虧損1.4億元。孟慶山、楊慧興的違法所得為5658.88萬元。
孟慶山、楊慧興的上述行為構成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最終,中國證監會決定:沒收孟慶山、楊慧興違法所得5658.88萬元,其中沒收孟慶山違法所得3059.88萬元,處以罰款9179.63萬元,並採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眾所周知,梅花生物成立於2002年,是知名味精生產企業,除味精外,公司還提供各類胺基酸產品及使用解決方案,是目前國內胺基酸綜合品類較多和產能較大的生產企業之一。2010年底在上交所上市。
梅花生物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0.76億元,同比增長11.7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19億元,同比下降4.19%;淨資產89.65億元,同比下降0.15%;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5.78億元,同比下降18.88%。
事實上,梅花生物近兩年營收雖然在增長,但是淨利潤卻在持續下滑。
2018年其營收126億元,同比增長13.62%,但淨利潤10億元,同比下滑14.66%;至2019年其營收146億元,同比增長15.07%,而其淨利潤9.89億元,同比下滑1.29%。
如果說梅花生物的經營業績表現尚可的話, 那它的股價表現卻是不那麼盡如人意了。
2010年底,五洲明珠吸收合併梅花生物,其股價開始啟動,2011年3月11日股票簡稱由「五洲明珠」變更為「梅花生物」,隨後梅花生物的股價衝至最高價48.16元,風光一時無兩。
然而好景不長,2011年4月梅花生物進行大額派現之後,股價便一路下跌。從除權除息後的近20元股價一路跌至今日收盤的5.28元,跌幅已超7成。而如果從最高價算起,其股價跌幅已近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