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光心語‖看清自己——你思考過,你為什麼成為今天的你嗎?

2021-01-20 愛聽故事的二師兄

1、二師兄是誰?

二師兄本名王明元,打小喜歡喜歡博覽群書,更喜歡聽身邊人講他們真實的故事。

「你有故事我來聽,我是專門打破砂鍋問到底,探尋生命源問題的愛聽故事的二師兄」,這是二師兄掛在口頭上的話語,也是二師兄事業努力的方向。

二師兄經歷比較豐富,連續三次創業,分別做過零售店的老闆,做過經銷商,開過培訓班。

如今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也是「塵光心語‖看清自己」項目的創始人。

人生起起落落,有過輝煌,也有過漫長的低谷,在諸多經歷之後。

二師兄發現一個可怕的現象,自己竟然不是完全由自己控制,更可怕的是自己從來不知道自己是不由自己控制的。

因此人生看似經歷豐富,但其實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遇到同樣的情況會產生奮鬥的激情,也會因為遇到同樣的刺激會瞬間失去興趣,進而失去力量。

二師兄從來不是一個輕易向生命妥協的人,當發現這個生命現象的時候,開始對人性深度的思考,究竟是什麼在控制自己,是什麼力量使得自己成為今天的自己,既然有控制的力量,那麼能不能掌握這股力量為自己所用。

為了研究清楚這個問題,二師兄不斷研讀經典書籍,同時對自己深度梳理,將自己當成別人,沒有任何隱藏的不斷深入剖析,梳理過往的一切經歷,不知不覺至今已經梳理了三十萬字。

在這同時梳理了45位其他人,梳理完後,二師兄發現每個人都很優秀,都有自己區別於別人獨特的點,但幾乎所有的人,都不能很好的發揮自己。

不能發揮自己的核心原因是,人們根本不知道怎麼驅動自己,人們更多的是被無序的狀態驅動。

二師兄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樣,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被誰驅動,只以為自己就是自己主人;人們大腦只會給自己提要求,但從來不知道究竟誰來完成這些目標,也不知道誰驅動自己完成目標。

在追溯每個人歷史的過程中,二師兄發現從小的教育也是這樣的,父母和老師更多的是以期望的方式給孩子提要求,再加上嚴格的訓練,達到了就是好孩子,達不到就是你不好,或者說你不是那塊料;社會也是這樣,能做到就是就是精英,做不到就是不成功。

這種簡單的判斷制度,美名其曰是優勝劣汰,但在整個過程中,人們只關心和崇拜勝利的人,卻從不關心失敗的人。

失敗的人也不關心自己,只會簡單的找理由甩脫失敗的責任,或者向內攻擊自己,認為自己不是那樣的人,給自己貼一個定性的標籤,從此不再碰觸或者懼怕處理讓自己失敗的場景,在這樣的心境下越活越感覺無力,到處都是困難,對自己失去信心。

當經過對自己生命深刻的反思和對他人生命的照見之後,看到這樣的情況,二師兄痛心疾首,經過諸多的探索和研究之後,二師兄越發堅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成就點,但生活中大多人卻不知道怎麼驅動自己拿回屬於自己的輝煌。

其根源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是由兩個機制控制的,一個是潛意識的目標,一個是意識的目標。

意識要的目標是社會對我們的需求,例如成就、財富、名譽、權利、人際關係等社會屬性的要求;但潛意識目標可能是面子、肯定、鼓勵、喜歡、討厭等內在感受。

人們通常只能看到意識的目標,卻很難看到潛意識的目標,但麻煩的是人的身體忠實的執行著潛意識的目標,而自動忽略意識的目標。

呈現在外界的情況就是人們根本就不能朝著自己選定的目標的前進,當達不成目標之後,人又充滿沮喪,對自己極其失望,久而久之對自己徹底失去信心。

2、浴火重生的二師兄

想明白這些,二師兄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使命。

為此二師兄創立「塵光心語‖看清自己」項目。

項目專門致力於服務:

1、對自己抱有希望,想成為更好的自己,但目前正在遭受失敗或者曾經遭受失敗的人;

2、當下感覺生活、情感或關係一團糟,感覺到各種不如意的人;

3、開始懷疑自己,攻擊自己,給自己貼標籤,打心底失去信心的人。

看到他們,二師兄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願意用自己的所學和真實的體驗,不講概念,不貼標籤,通過一對一深度深度梳理的方式,幫助更多的像自己一樣,被「各種潛意識目標」控制,不能有效驅動自己朝著目標前進的人。

幫他們看到控制生命的源問題,從源頭化解,然後利用生命自有的規律,主動驅動自己,走出命運黑暗期,走向屬於自己的成就。

3、二師兄認為:

人生輝煌也罷,不如意也罷,

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壞。

所有緣由都隱藏在過往的經歷中,

需要打開記憶,細細梳理!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都有自己最精彩的內容,但要用心打開,讓價值釋放!

4、「塵光心語」是怎麼服務的?

第一階段:塵光心語‖看清自己

1)、故事:講過往故事;

2)、梳理:通過提問獲取其他故事;

3)、洞察:洞察故事背後的驅動因素;

4)、提煉:提煉潛意識的目標;

5)、目標整合:將意識和潛意識的所有目標歸集;

6)、確立目標:根據目標群+能力範圍+擅長+資源+現狀+社會趨勢+外界機會,提煉出當下的可行動目標;

7)、行動計劃:根據目標和現狀,確立當前行動點,確立行動依據的原則,確定注意力焦點。90分鐘。

第二階段:塵光心語‖新的徵程

8)、關鍵期督導:在關鍵期督導行為,讓改變固化為常態。21天。

第三階段:塵光心語‖璀璨輝煌

9)、在實戰中陪伴:在日常中陪伴,保持自律,精進,實現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成就。365天。

5、「塵光心語‖看清自己」項目的宣傳語: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為什麼同樣是人,都有兩個眼睛一個嘴,有的人可以做到堅持?可以自律?可以獲得各種能力和收穫財富?而有的人卻被惰性牢牢控制?被糟糕的人際困擾?被深深的自責和自卑包圍?被各種失敗的痛苦折磨?被各種不敢嘗試糾結?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也許這一切並不是你的錯,一切在外結果都是表象,表象之下都有根源。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決策?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產生這樣的情緒?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格?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犯同樣的錯誤?

你知道你為什麼成為今天的你嗎?

塵光心語——專業梳理造成人生各種不如意的源問題,發現更好的自己,共同走向自我發現之旅,早梳理早受益,早日走向自我實現,留出更多的時間積累人生發展。

認識自己,探尋阻礙自己發展的源問題,歡迎私聊留言!

相關焦點

  • 有趣的心理測試:一張圖讓你看清自己的內心世界
    你覺得他在發生著什麼?圖裡的人在想什麼?請大家自由發揮想像力,不要思考太久,寫下你的第一想法。為什麼你會幫他設計這樣的心理活動?那這一切跟你自己過去的經驗,跟你自己的人生什麼關係?TAT,他的另外一個價值就是在幫助我們來反思自己的內心投射,當你能夠停下來問問自己,說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你就已經在分析自己的思考了,其實我們都有解讀對方的動機的能力,然後我們都可以聽出話中之話,在公眾談判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用到這些能力,不過我們對自己一般不怎麼會用,因為我們會非常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實就是唯一的事實,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忘了事實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如果你不思考自己的人生,別人會替你思考,然後把它安排好。
    這個東東你可能不知道,呵呵呵,我也是剛知道,現在就分享給你。這個東東是美國卡特總統在位時,國家安全顧問布列辛斯基提出來的,什麼意思呢?解釋一下:我們都知道二八定律:社會上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上。那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只有百分之二十的資源。怎麼辦呢?這非常有可能成為社會動蕩的主因啊。
  • 《好好思考》:你想充分利用你讀過的書嗎?你需要學會深度思考
    所以他自己也很困惑:「不都說量的積累必然引起質的飛躍嗎?為什麼我讀了這麼多書卻沒有收穫呢?」我笑著回答:「你好像對這句話有誤解吧。想要達到飛躍的狀態,質應該是量的前提。也就也就是說想一定要有質量的大量輸入,才能真正的獲得提升。」現在是知識焦慮的時代,很多成功人士都會提倡年輕人多讀書。白巖松還在視頻中說:「讀書是最低成本卻收益最大事情」。雖然很多人都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 你的孩子真的會思考嗎?會思考的孩子的三個特點,你家孩子有嗎
    可是儘管如此,「手速極快」的網民還是用行動力取代了思考力,先搶一波再說。 羅素說:「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為什麼9年的義務教育和7年的高等教育,仍舊沒有辦法教會我們辨別真假是非? 一、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毫無原則的改變自己的立場?
  • 今天,你付出行動了嗎?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1910年,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因病住院,在病房的牆上掛著一張世界地圖,閒著無聊的魏格納就觀察起了這張地圖。但是這樣的想法只是一閃而過,被他拋之腦後。其實,我們每個人可能在生活中都可能突然蹦出一些新的想法,但是有的人只是一笑而過;有的人卻總是自己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別想太多,百般猶豫,最終錯失良機;還有些人則是認真思考著理論的可行性
  • 大神老師:2021願你成為你自己
    我也開了個人的視頻號,開始看自己越來越順眼了,以前我是個很不喜歡在屏幕面前露臉的人。有人問:大神老師,你每天寫文章哪裡來這麼多點子?粉絲說:大神老師你加油,努力寫,我們等著看呢。朋友說:我好希望像你一樣堅持。
  • 你,真的會選擇嗎?你怎樣選擇,決定你過怎樣的生活
    A:1、你選擇的總和,就是你的人生。如果當初賈伯斯沒有選擇退學,就不會有蘋果的誕生;如果宮崎駿沒有選擇把時間都花在漫畫上,就不會有宮崎駿王國的出現;如果村上春樹沒有選擇在空餘時進行寫作,就不會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如果你選擇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花在吃喝玩樂上,就別指望自己能過一個富有意義的人生。
  • 如何喚醒你潛在的療愈能力,讓自己成為療愈師
    療愈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就像學習閱讀與書寫能力般自然而然的我們打娘胎起就有療愈的本能,而你需要的不過如此;請跟隨我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讓自己成為一位療愈師 ,你所需要的是你的觸感與傾聽的能力,然後你會立即感受到不止是這其中的轉變,甚至覺得身心很放鬆。
  • 《當下的力量》:你可以讓自己的大腦停止思考嗎?
    不管是睜開眼睛還是閉上眼睛,腦子裡的各種思緒在不停地飛,好像根本沒有辦法停止思考。也許你早晨站在鏡子前刷牙,腦子裡已經在想著下一件事情;一旦坐下來休息兩分鐘,總想找一些事情來做;到了夜晚,此時的大腦更是異常活躍,想法一個接著一個出現,結果當然是失眠。這其實一種病態思維。
  • 你一定聽說過相對論,可「絕對論」你聽說過嗎?
    不知道讀者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生命的某個階段處是否曾苦苦探尋過生命的意義,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為什麼來,我們的歸宿在何方,我們為此迷茫,我們也為此苦苦尋找,去翻書,去尋人,去自我拷問。但是不論怎樣追尋思考,總是殊途同歸,都不得不承認世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一個「度」字,萬事萬物都有各自的規律,有經驗的前人和有智慧的今人都會告誡你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過猶不及,哪怕是作為百善之首的孝悌達到極端也成為了愚孝,只有做到妙取中道,不落兩邊才可以達到圓融通達,於是你學會了理解,做到了釋懷並且慢慢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只不過會在今後的某一天、某個時刻蒼悲地懷念到你也曾苦苦思索過對於人生和命運至關重要的命題然後無果而終
  • 今天的你,過得還好嗎?
    ,你愛的人是我,我卻離開了;我怕有一天,你突然累了,卻沒有人可以依靠。我怕你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不在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在等你的原因,也許你是別人的風景,卻讓我看溼了眼睛。我告訴你我愛你,並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後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時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經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經是,以後也會是。
  • 你經歷過鬼壓床嗎?原來鬼壓床是這樣發生的……
    說到鬼壓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半夜醒來有意識,但是動彈不得,仿佛還會看到一些驚悚的畫面,不要緊,今天我們來解開鬼壓床的神秘面紗。首先,你有沒有想過,鬼壓床這個概念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第一個定義他的人經歷了什麼,他的經歷能代表大多數人的經歷嗎?
  • 你抱過布穀鳥的蛋嗎?
    又一天開始了,「我今天一定要去上學,再也不能去玩遊戲了!」她帶著這樣的決心和努力上了公交車。可是剛坐過了兩站,她又不由自主地下了車,衝進了網吧。這個女大學生她也非常的苦惱,她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一個想要玩遊戲,一個不想玩遊戲,那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相信我們大部分人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不過我們已經習慣了不思考,忽視了心靈世界。
  • 你過度思考了嗎?5個方法讓你獲得「簡單的智慧」
    「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這是魯迅先生《祝福》一文中的選段,在這篇文裡,祥林嫂向人們一遍遍的講述著那個讓她永遠無法忘懷的悲慘故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不過,大家可曾想過祥林嫂為什麼會這樣呢?
  • 讀完這12本心理學的書,你會更愛你自己
    在中國,最常見、最可怕的應該就是那句「我都是為你好」以及「只要你覺得幸福,我可以接受」。作者:木木(富書籤約作者)這個時代在快速地奔跑,不乏勵志,當是卻缺乏慢下來讓我們看清自己的機會,當我們在匆匆忙忙往地前趕,找個時間,讓自己慢下來,擁抱我們內在的小孩,療愈我們內心的衝突。
  • 九宮格思考法:讓你成為見微知著的高人
    這個九宮格是一種思考方法,可以無限向外擴散和細化,直到你能一步步按照每個格子的路逕到達你的目標,這便是九宮格的奧妙之處。那麼見微知著與九宮格又有什麼關係呢?這裡就以諸葛亮的《隆中對》為例,列舉一下其中體現的見微知著思維要素。
  • 《我們無法成為野獸》:能夠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我們無法成為野獸》:能夠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今天小編給大家要說這一部電視劇是《我們無法成為野獸》這是一部日劇,你們有沒有對生活不滿過?有沒有對自己不滿過?如果有的話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來自新垣結衣松田隆平黑木華和菊地凜子的得分8.4分的好劇。女主角深海晶是一個獨自在東京打拼的職業女性,不僅相貌長得好看,而且工作能力非常的強,深深的得到了老闆的認可以及同事的信任。
  • 你當象鳥飛往你的山:你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解放自己的思想
    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角色,日復一日的生活裡,你在扮演誰,今天的你是否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又或是腳步匆匆,來不及思考和選擇?包子 95後 遊戲主播/咖啡師 麵包師/陳列師初中的時候父母離異。然後導致了一些性格上的可能不太陽光。患有輕微的抑鬱症和社交恐懼症。
  • 橡果閒聊:今天你上當了嗎?也說假新聞的大行其道
    拍手稱快之餘,不禁深思為什麼眾多靠傳播聳人聽聞的假消息,造謠污衊的自媒體可以大行其道,被無數人點讚轉發,而書店裡無數嚴肅文學作品卻無人問津?至道學宮的一篇「美國用新冠肺炎的死人做人肉漢堡」的文章都可以得到幾百個點讚和大量附和的留言,難道我們又回到了吃人血饅頭的時代了嗎?
  • 你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你自己知道嗎
    由此而言,我們現在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珍惜生命就是你對萬物的回報。同理,這也是人類對世界的尊重,對萬物的敬重。因為只有你自己珍惜了你自己的生命,你才能回報世界,回報這世間的萬物,更好的更多的積極的回報這個社會。這即是思想意識,也更是思想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