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過度思考了嗎?5個方法讓你獲得「簡單的智慧」

2020-12-05 向北而居2020

「我真傻,真的。」

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採的眼睛來,接著說。

「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

這是魯迅先生《祝福》一文中的選段,在這篇文裡,祥林嫂向人們一遍遍的講述著那個讓她永遠無法忘懷的悲慘故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不過,大家可曾想過祥林嫂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她陷入了「如果自己知道春天村子裡也會有野獸就好了」這樣的過度思考裡,並因此而不斷地懊悔和痛苦。不過,什麼是過度思考呢?

01什麼是過度思考

過度思考,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擔憂或沉思,「如果」和「應該」主宰了過度思考者們的思維。他們會為很多事情而煩惱,甚至批評和挑剔自己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

在我們生活中,過度思考是很普遍的一個存在,如網上常見的一個自我調侃,白天和別人吵架吵輸了,晚上睡覺時還在為此而鬱悶:為什麼吵架的時候大腦一片空白,現在想起來卻妙語連篇呢,我可以這麼回的呀!

生活中,過度思考不僅普遍存在,而且還有很多種表現形式,不過,常見的有這麼3種:

沉溺於自我批判:或許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自己卻無法忘懷,並因此陷入了自我批判的情緒中。你幻想這個錯誤帶來的後果非常可怕,為自己做錯了而捶胸頓足,並沉湎於自己本來應該怎麼做中。優柔寡斷,無法做決策:為了做出完美的決定,你認真研究,反覆思量,但卻因此給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壓力,以至於猶豫不決,根本無法做出決定。無法控制的對未知的擔憂:或許是對未來,也或許是對一些未知的事件,你不住地擔憂或害怕,這些擔憂和害怕充斥了你的生活,讓你忽略了本可以美好的現在。

雖然過度思考很常見,但過度思考的危害卻不容忽視,《重塑你焦慮的大腦:如何利用恐懼的神經科學來結束焦慮、恐慌和擔憂》的作者,臨床心理學家凱薩琳·皮特曼教授曾表示:「有些人過度思考到了病態的程度。」讓我們來看一下,過度思考都有哪些危害呢?

02過度思考的危害

相對地球上其他生物而言,人類天生有著優越的思考能力,這種思考能力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同時也讓人類社會創造出了一些偉大的東西,如文學、建築、電影以及成千上萬的發明等。

在日常生活中,思考能讓我們完成我們的學業,做好自己的工作,但當我們的思想開始失控,出現過度思考時,不僅會讓我們感覺困擾,損害我們的健康,甚至還會讓我們產生一些不必要,或是破壞性的想法。

1、焦慮

我們的情感,無論是愉悅、悲傷、憤怒還是恐懼,都是由我們的思想創造的,在腦海中,我們創造一個個場景,並因這些場景產生相應的感覺。

但過度思考時,我們會在自己的腦海中創造了過多的消極的場景,並不斷地為這些場景而擔心、焦慮。過度的焦慮會讓我們感覺痛苦和疲憊,甚至可能還會導致一些極端想法的出現。

2、抑鬱

如果說焦慮是來自對未來的擔憂,那麼抑鬱就是被困在過去的結果(當然了,以一種疾病來說,抑鬱的成因是有很多種的)。

能夠從我們的生活經歷中獲取教訓是好的,這可以讓我們在未來做出更好的決定,但一遍遍的思考已經無法改變的過去,每一刻都提醒著自己那些本可以改變的事情,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無疑都是一件極其痛苦,並可能引發抑鬱的事情。

3、失眠

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身體疲憊不堪,很想睡覺了,但大腦卻還是很清醒,導致自己遲遲無法入眠。這時,有些人會強迫自己去睡覺,但卻沒什麼效果,因為入睡是一項大腦無法控制的機制。

一個過於擔憂的大腦會讓我們失眠,這是一種潛在的危險狀況,因為睡眠對我們的健康和日常生活的運作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而且,長期失眠通常伴隨著焦慮和抑鬱。

4、能力喪失

過度思考常常會導致我們無法做出決定,浪費了很多機會。或許是因為想法太多,也或許是因為考慮到失敗而害怕去做。但實際上,行動了,我們也許會失敗,但如果我們不去做,我們就只有失敗這一種結果。然而,因為過度思考,很多人寧願要確定的失敗,也不追求不確定的成功。

03如何避免過度思考

過度思考是很多問題的根源,它會讓我們的精神枯竭,會把我們的健康和整體幸福置於危險之中,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它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避免自己過度思考呢?

1.意識到自己正在過度思考

如果想要避免自己過度思考,那麼覺察到自己在過度思考就是第一步。

我們需要留意自己的思考方式,看自己是否會在腦海中一遍遍地地「重播」某件事,或擔心一些還沒發生的事,尤其是那些消極、負面且對生活無用的事情。

2、聚焦於問題解決

臨床心理學家,《不要讓焦慮阻止你》的作者奧德斯基曾說:

「人們常常把過度思考和解決問題混為一談。」

「但最終發生的是,我們只是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了一個循環,我們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總是沉浸在問題中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與其問為什麼會這樣,還不如問問自己我能對此做些什麼?

所以,當問題出現時,不妨問問自己,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方法解決問題,或者可以從哪些錯誤中進行學習,以及避免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3、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為了避免過度思考,皮特曼教授建議說,「告訴自己不要有某種想法並不是要你沒有這種想法。」「你需要做的是取代這種想法。」

所以當我們被困在自己的腦海中時,馬上試著擺脫它,或者更好的是,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上。

4、認知重組

避免過度思考,我們也可以通過認知重組的方式,即通過產生對情況的其他解釋來培養一些心理距離,這會讓我們的負面思想變得不那麼可信。

如當我們碰到一個不斷擔憂的問題時,可以問問自己:我所害怕的事情發生的概率是多少,如果概率很低,更可能的結果是什麼呢?

或者是像心理學家Honey Langcaster James建議的那樣:

找一個建設性的方法來處理任何擔憂或消極的想法。

每天晚上睡覺前或第二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的想法寫在日記裡——它們不必有任何順序,只需要把你腦子裡的所有東西都「傾倒」到紙上,有時,這能帶來一種解脫感。

5、 制定計劃,合理反思

長期困擾於某個問題的過度思考對我們不利,但短暫的反思對我們大有裨益。

所以,每天我們可以給自己安排20分鐘的「思考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讓自己的擔心、反芻思維任意蔓延,不加約束。然後,在反思時間結束後去做一些更積極的事。

但如果發現我們在計劃外的時間裡過度思考時,就需要提醒自己停止過度思考。

04結束語

在這個信息繁雜的世界,如果我們想要做出正確的決定,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善於忽略信息,讓自己避免過度思考,擁有一種「簡單的智慧」

相關焦點

  • 你確定植物需要水嗎?5個過度澆水的跡象
    你確定植物需要水嗎?5個過度澆水的跡象擁有一個綠色拇指並不是天生的,它必須通過努力工作,耐心和專注的學習來獲得才能。適當的園藝和植物護理的簡單規則是給植物澆水。但是,與所有園藝一樣,即使為您的花園補水也會導致併發症和植物健康狀況不佳。
  • 陷入某種思考無法自拔,讓人非常痛苦,有4個停止過度思考的方法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很想從某一個思考中抽離出來,卻無法自拔,身不由己的去思考一個問題,讓人痛苦不堪。我們所有人,或許都有過度思考的經歷,包括我自己在內。不過,如果過度思考過於頻繁,會讓人疲憊不堪,甚至出現精神障礙。
  • 心理學:想的太多心好累,5招幫你克服思慮過度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大腦經常處於處於思慮過度的狀態,這種情況增加了我們的心理壓力,從而讓我們感到焦慮,壓抑和不安。如何避免過度思考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心理學家給了下面5個建議。你需要讓你的大腦一次抓住所有的細節,這樣你就不會再為不確定的事情感到煩惱這裡有個訓練方法:回憶你5分鐘前看到的一張圖片,並儘可能回憶其細節,然後在與其現實比對。每天3次,堅持一個月,能明顯提高你的大腦記憶細節的能力。
  • 有一種累,叫胡思亂想 | 大腦過度思考,正讓你發揮失常
    處理問題時專注思考,或者閒暇時頭腦裡偶爾有些想法產生,這很正常。而如果因焦慮,導致頭腦持續不受控,被各種想法填佔,這些想法對問題解決實際上幫助不大,但是卻會影響睡眠質量、工作的專注程度,那麼此時你可能就陷入過度思考了。焦慮的時候為什麼會止不住地思考?這種思考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改善呢?今天,大叔就和你聊聊過度思考這件事!
  • 「有一種累,叫胡思亂想 ……」:大腦的過度思考,正在讓你發揮失常
    記得自己高考之前,每天十分焦慮,睡覺前還總是止不住地想:「今年的題是難還是簡單?」「語文作文能不能寫完,數學的草稿紙夠不夠?」…… 工作之後,有時候也會過度思考,明明累了一天,想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睡上一覺,大腦卻總是停不下來。
  • 研究發現抑鬱症罪魁禍首:過度思考(反芻思維)
    如何擺脫「反芻思考」陷阱通過聽從自己的本能,我們可以獲得一種「簡單的智慧」。心理學家Gerd Gigerenzer認為,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基於複雜的經驗法則。正念可以幫助你的大腦走出自動意識漫遊狀態,抑制DMN。覺察你此刻的直觀體驗可以激活大腦的任務行動網絡。這也就是為什麼心理諮詢的時候,要你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的原因,因為過度思考的人更多聽從的是外部評價系統,而尊重感受雖然不一定會滿足更多人的期待,可是你一定不會「背叛你自己」。
  • 怎樣避免過度思考,想太多?7條讓你快速提高行動力的建議
    總是想著做好所有的準備才開始一項計劃,常常擔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情況,陷入了無盡的思考和分析的循環之中,到最後卻往往什麼都沒做成。本期的話題,唐歌就和你來聊一聊:怎樣避免過度思考?如何克服想太多?7條讓你快速提高行動力的建議。一 為什麼要避免過度思考?
  • 如何從過度思考和內耗中解脫出來
    5) 當我們對事物的看法與我們對事物的期望相一致時,我們就知道我們已經達到了目標。這種做事情的方式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事實上,恰恰相反:這種方法作為一種在客觀的外部世界中解決問題和實現目標的一般策略,效果很好,無論這些目標是像購買我們每周購物清單上的所有商品一樣簡單,還是像蓋一棟大樓那樣複雜。
  • 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6個方法有效提高你的分析能力
    本期,唐歌為你分享的主題是:怎樣提高分析能力?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6個技巧有效提高你的分析能力。 PS: 本文乾貨較多,建議耐心地完整看完,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
  • 要學會讓自己停止過度思考
    思考本身是一件好事,是我們處理問題的利器,但我們沒必要在醒著的所有時間都拿來思考。過度思考會導致很多問題,不管是心理上的、還是身體上的。無論你想在未來取得多大的成就,也無論你在過去遭受了多大的痛苦,都要珍惜你現在還活著的當下——你沒有時間去思考,只有時間去體驗。
  • 過度猜疑使人產生偏執,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停止過度思考
    但是要想建立一段健康的關係,你必須學會如何在一段關係中停止過度猜疑。當思維失控時,問題就出現了。當人們開始對他們的伴侶、自己和關係本身產生錯誤的印象時,過度思考和過度分析可能會適得其反。焦慮和偏執的過度猜疑會導致衝突,如果不加制止,可能最終會結束你們的關係。
  • 當你的大腦停止思考時,看看這6個建議
    你們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如果以上3個問題,你有一個以上選擇「是」,那麼很可能,你的思考能力,在逐步退化了。 這意味著什麼?而且,蝴蝶思考術還能給你一個框架和一系列工具,它們能增大你獲得突破性靈感的概率。 下面,讓我們通過6個小建議來學習這個思考方法,希望能給你提供高效的思考框架,獲取更多創意靈感。 1.
  • 天才愛因斯坦的5個思維方式,你知道幾個?
    在我們日益騰飛的科技發展中,一個創新想法,一個前沿產品,一個科學實驗的新思維,都包含有創造者的智慧和洞察力。我們通過研究上個世紀的標誌性天才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可以為我們提供關於如何提高工作創造力和思考的洞察力。
  • 有了素材和想法就是思考了嗎?你錯的很離譜,沒有它,談不上思考
    1、一條路走到黑,容易鑽N角尖老師經常會說你在一些小問題上太較真了,你自己鑽進N角尖裡了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是形容鑽牛角尖的;而我們過度的思考,如同走進了一個S胡同,容易南轅北轍鑽N角尖。2、過度的思考更多成為了一種體力勞動什麼是思考?思考就是對信息的思謀和考量,進行的二次加工。
  • 如何停止過度思考?
    然而有時候,我們會過度思考,導致自己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焦慮,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看看如何去除那些惱人的想法,並讓自己的大腦安靜一些。就像解決大多數問題的步驟那樣,第一步,我們要察覺問題的存在,你要知道當你感到焦慮時有可能是因為你的內在問題而非外部問題。
  • 你是過度思考者嗎?在頭腦中花費太多的時間是否會影響精神健康?
    你能理解傑西卡的故事嗎? 你是否曾經也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過度分析自己想法的痛苦循環? 過度思考是憂慮、沉思和強迫性思考的顯著特徵。 但是過度的思考並不局限於這些情況。 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它對我們的情感健康、幸福和幸福的負面影響。 許多人認為過度思考是他們性格的一部分。 他們沒有意識到對付這種引起焦慮的習慣和策略是不是可行的。
  • 你能測出地球的周長嗎?看看古希臘人是怎麼做的,簡單方法辦大事
    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大地是個球體,地球的周長是多長呢?誰是第一個測出地球周長的人呢?埃拉託斯特尼(公元前276 - 公元前194)埃拉託斯特尼是第一個測量出地球周長的人,他是古希臘的數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天文學家。除了測量出地球的周長,他還有很多貢獻如:埃拉託斯特尼篩法,尋找質數的方法,日地間距測量等等。
  • 思考的技術:科學思考的3個方法,幫你洞悉事物的本質,有效決策
    本文字數4764,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思考的技術》。《思考的技術》是大前研一的代表作。在這本書裡,他提出在瞬息萬變的新經濟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思考方式,不被經驗所困,不被固有的立場所左右。要在掌握數據的基礎上,大膽地假設,努力求證,導出結論,這也就是他提及的科學的思考方法。
  • 你其實並不懂思考,愛因斯坦:這才是正確的思考方法
    隨著打卡反思項目的深入,我突然間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實際上並不懂如何正確的思考!這說來真可笑,難道思考還會錯誤?是的,而且大部分人都在用著一個錯誤的思考方法,這裡的核心就在於,我們的大腦實際上是有2個系統的,但是很多人都無法區分這兩個系統。
  • 隱蔽你跨越式成長的秘密是什麼?《躍遷》這5點告訴你答案!
    跨越式成長你想知道成為高手的思維模式和方法嗎?你想找到最佳路徑,藉助趨勢紅利,撬動個人跨越式成長嗎?隱蔽個人跨越式成長的關鍵知識、方法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本周,開啟一本新書的閱讀,即古典老師的《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是繼《拆掉思維裡的牆》之後,閱讀古典老師的第二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