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過度思考者嗎?在頭腦中花費太多的時間是否會影響精神健康?

2020-11-24 騰訊網

生活特別閱讀:在我們的頭腦中花費太多的時間是否會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度思考對我們的精神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

你是否曾經被自己的想法壓倒過? 有許多的人都為此表達了沮喪,甚至痛苦,因為他們無情地經歷了自我強加的精神審訊。 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衝動,尤其是那些突然出現在他們腦海中的那些不必要的、自發的想法。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研究人員以一個叫做傑西卡的年輕女性為例。 她尋求治療焦慮,但在很短的時間內,很明顯,傑西卡陷入了一個自我挫敗的精神陷阱。 任何消極的、不想要的想法都會引發一個痛苦的自我分析過程。

她甚至會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 「是什麼讓我產生這種想法? 」「這是什麼意思? 」「如果我陷入困境,變得越來越焦慮怎麼辦? 」或者「我需要找到一種更好地控制自己思想的方法」 。她花了好幾個小時分析突然出現在她腦海中的想法。 她也會過度分析別人對她說的話,總是質疑是否有消極的意圖。

據傑西卡自己承認,她「被卡在腦子裡了」。你能理解傑西卡的故事嗎? 你是否曾經也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過度分析自己想法的痛苦循環? 過度思考是憂慮、沉思和強迫性思考的顯著特徵。

但是過度的思考並不局限於這些情況。 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它對我們的情感健康、幸福和幸福的負面影響。 許多人認為過度思考是他們性格的一部分。 他們沒有意識到對付這種引起焦慮的習慣和策略是不是可行的。

用「過度思考」這個詞來指監視、評估和試圖控制所有類型思維的過度傾向。 過度思考者不僅高度意識到自己的思想,而且還花費大量時間試圖理解其思想的原因和意義。 有時候,如果我們的思想意義重大,並且我們需要決定最佳行動方案,這可能是一個有用的特徵。

例如,如果我有這樣的想法,「我是否應該離開我的配偶,提出離婚? 「這份工作我哪兒也去不了,也許我需要新的工作,」或者「我胸口疼,也許我應該去醫院,」我需要注意這些想法。 忽視這個想法或者不認真對待它可能是災難性的。

過度思考是另一種思維方式的問題,曾經就有一篇文章討論過這個問題,被叫做消極的闖入型意念。 當我們過分關注這些想法,過度分析它們的意義,並且過於努力地去控制它們,那麼我們就會陷入不健康的思維形式,比如擔憂、沉思、執念等等。 當我們過度分析消極的闖入型意念時,我們最終會變得焦慮、沮喪、沮喪、充滿負罪感等等。

如果你想知道過度思考對你來說是不是一個問題,可以考慮下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基於我為《焦慮的思想工作手冊》開發的一個測試:

你是否能夠很容易地意識到自己在任何時刻的想法?

你是否經常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你是否經常尋找你的思想的更深層次的意義或者個人意義?

當你感到沮喪的時候,你是否經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想的事情上?

你是否有強烈的需求去了解或理解你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你覺得嚴格控制自己的思想很重要嗎?

你是否對自發的、不必要的想法有很低的容忍度?

你是否經常努力控制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對許多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可能有過度思考的傾向,也就意味著你可能會是一個過度思考者。 這樣的現象會有兩個危險。 如果你過度思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你可能會陷入優柔寡斷、逃避和拖延等情況。

考慮他們的人際關係、健康、事業、自我認同等問題的人需要花時間進行深思熟慮,但是花太多時間在腦子裡可能會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另一方面,我們都有消極的闖入型意念,最好不要去管它。 花時間在這些想法上只會導致嚴重的個人痛苦。

那我們又該如何抑制過度思考?如果你懷疑自己成了過度思考的犧牲品,那你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步驟來克服這個問題。

第一,了解你的觸發點。

即使是最狂熱的過度思考者也不會一直這麼做。 可能有一些想法或問題更容易引發過度思考。 例如,如果你是一個憂心忡忡的人,對未來的想法可能更容易引發過度思考。亦或是考慮他們的能力或者他們是否受到別人的喜歡。 不管是什麼情況,了解引發過度思考的「熱點」是很重要。

第二,注意過度思考。

為了減少過度思考,你需要知道它何時發生。 你過度思考的跡象是什麼? 當你試圖解釋一個侵入式思想的含義時,它可能沒有隱藏的意義嗎? 是不是因為你太想控制或者壓抑這種想法? 還是當你因為這種想法而感到害怕或焦慮時? 可能還有其他跡象表明你陷入了過度思考。

第三,完全接受它的徒勞。

只要你相信過度思考是有價值的,你就無法抑制過度思考。 用過度思考來回顧你過去的經歷,並寫下它是如何幫助你的。

第四,脫離。

當人們「腦子裡有太多的想法」時,這意味著他們對不想要的想法過度投入。相反的方法是脫離這種思想。 因此,抑制過度思考的最好方法是用心接受,在這種接受中,我們觀察但不評價我們不想要的想法。 還有就是集中注意力分散,我們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列思路或活動上,而不是試圖解決或理解我們過度思考的不必要的思想。

過度思考對我們的情緒健康是有害的,尤其是當它直接針對不想要的、自發的、消極的想法、圖像或記憶時。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通過更強的自我意識和精神脫離的練習來學會控制這種無益的思維方式。

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們,如有不同的想法,請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是「青柳悅生活」,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給總是想太多的你:你是美麗的「大腦多向思考者」
    你知道何謂「大腦多向思考者」嗎?當你較常用右腦思考,觀察敏銳善解人意會是你的特點,但也是你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想法太多的腦袋,「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定有人會想:「有人會因為自己太聰明,受盡折磨或變得不幸嗎?」
  • 給總是想太多的你 ‖ 大腦多向思考者
    一定有人會想:「有人會因為自己太聰明,受盡折磨或變得不幸嗎?」事實上,這的確是「想太多」的人常有的情況;只是他們一開始並不承認自己比別人聰明,反而只說自己的心沒有喘息的機會,就連到了夜深人靜時,腦袋裡依然充斥著數不盡的想法。這些人對非常細微的小事也會感到疑心、疑慮,甚至敏感,因而對人生感到厭倦。
  •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本周推薦的書是《多向思考者》。多向思考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稱之為」容易想太多「,」敏感度比較高「的一類群體。這是一本非常有具有人性關懷的心理輔導書,它的作者是被譽為法國「國民心理師」的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本書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神經學和行為學等眾多學科領域。
  • 書心驛站 |《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Ⅰ
    教你學會與上司、下屬、客戶、朋友及家人等和諧相處,活出完美的人生。這本書總共分為三個板塊,共十一章。本書我們將會分為三期來逐一進行講解。#大家都說你「想太多了!」這是你的問題嗎?但是,有這樣一個人,她說,敏感從來不是想太多,恰恰相反,所謂高敏感者個個都是小天才哦。她就是本書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讓我們追隨作者的腳步拯救你的敏感心吧!作者提出高敏感人群都是擁有著一顆「哲學大腦」的大腦多項思考者。
  • 你過度思考了嗎?5個方法讓你獲得「簡單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思考能讓我們完成我們的學業,做好自己的工作,但當我們的思想開始失控,出現過度思考時,不僅會讓我們感覺困擾,損害我們的健康,甚至還會讓我們產生一些不必要,或是破壞性的想法。03如何避免過度思考過度思考是很多問題的根源,它會讓我們的精神枯竭,會把我們的健康和整體幸福置於危險之中
  • 過度關注負面信息,對心理健康有影響嗎?
    病毒不僅影響我們的身體,也讓我們的情緒面臨巨大挑戰。目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為全民共同目標,抗擊「心理」疫情同樣不容忽視。 伴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大家天天刷手機關注負面信息,是否會影響心理健康?
  • 心理學:想的太多心好累,5招幫你克服思慮過度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大腦經常處於處於思慮過度的狀態,這種情況增加了我們的心理壓力,從而讓我們感到焦慮,壓抑和不安。如何避免過度思考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心理學家給了下面5個建議。(1)正視過度思考的危害很大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到過度思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這比通常想像的還要大。心理學家們發現,長期性焦慮和抑鬱與過度思考有著明顯的因果關係。同時,過度思考的人往往在情緒控制方面,也要弱於常人,她們情緒波動的頻率和強度明顯要大上很多,這最終影響到了她們的身體健康。
  • 生活 | 《多向思考者》讀書筆記
    但是讀了英文版發現,中文版其實在翻譯上有些出入,對於理解上會造成誤差,英文版的確閱讀起來更順暢一些。比如英文版的名字是《I Think too Much》,而中文的名字叫做多向思考者,聽起來是一種非常厲害的主動技能點。然而在英文閱讀中就會發現並不是。此外中文書也用了高敏感人群等詞。我本身也是衝著高敏感人群來讀這本書的。
  • 敏感的綜合體,多向思考者
    生活中,有這麼一群人。看電影的時候,感動比別人多,淚點比別人多。聽到朋友間的一句開玩笑,會在半夜了還反覆琢磨。明明接到了錄取通知書,但開心的心情容易瞬間而逝,轉念就開始擔心學費的問題。在朋友聚會時,接不上對方的話題,或者對方接不上自己的話題。
  • 怎樣避免過度思考,想太多?7條讓你快速提高行動力的建議
    本期的話題,唐歌就和你來聊一聊:怎樣避免過度思考?如何克服想太多?7條讓你快速提高行動力的建議。一 為什麼要避免過度思考?過度思考,過度準備其實可以算是一種拖延症,自認為很理性,實際上卻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錯過了很多的機會。
  • 你確定植物需要水嗎?5個過度澆水的跡象
    你確定植物需要水嗎?5個過度澆水的跡象擁有一個綠色拇指並不是天生的,它必須通過努力工作,耐心和專注的學習來獲得才能。適當的園藝和植物護理的簡單規則是給植物澆水。但是,與所有園藝一樣,即使為您的花園補水也會導致併發症和植物健康狀況不佳。
  • 病患悖論:為什麼「過度」醫療不利於你的健康?
    瑪格麗特·麥卡特尼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全科醫生和獲獎作家,基於具體案例和強大的邏輯素養,揭示了被過度包裝的醫療背後的真相。她表示,病患的悖論加劇了健康不平等,侵蝕了醫師職業精神。這既傷害了那些需要治療的人,也傷害了不需要治療的人。引言醫生是做什麼的?
  • 讀書記錄 Vol.01 | 《多向思考者》
    6.有些「大腦多向思考者」會經常有心情低落、抑鬱的情況產生,這是由於「感覺異常靈敏」的五官大量地接受刺激而造成的。我會建議「大腦多向思考者」應隨時保持生活上寧靜、平淡的喜悅,並對生命保持強大的熱愛。當有一絲陽光出現時,請欣然地迎接它的來臨。7.在我們大腦中有一個腺體,稱為杏仁核,它就像是一個警報系統。杏仁核的工作是解讀感官所接收的信息,並決定是否對該事件產生恐慌的反應。
  • 《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內心
    多向思考者是右腦主導思考者,他們發散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們一定會想很多。從生理學的層面來說,我們的大腦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有人善於用左腦思考,而有人善於用右腦思考。用左腦思考的人,大約佔到人群中的70%-85%,用右腦思考的人只佔15%—30%左右,大腦多向思考者都是右腦思考者。右腦思考者擅長發散型思維。
  • 每日一書 - 《多向思考者》
    在生活中,有些人好像天生比別人更敏感,身邊的人經常這麼評價他們:想太多,太敏感,好像林黛玉一樣,總有很多情緒、很多眼淚,和這種人相處有點累。本書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就把這類人稱為「大腦多向思考者」。他們擁有更為敏感的五官,能夠擷取大量細碎的信息進入腦中,並且能從多個方向同時進行思考,這就容易讓他們的情緒起伏動蕩。
  • 過度猜疑使人產生偏執,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停止過度思考
    但是要想建立一段健康的關係,你必須學會如何在一段關係中停止過度猜疑。當思維失控時,問題就出現了。當人們開始對他們的伴侶、自己和關係本身產生錯誤的印象時,過度思考和過度分析可能會適得其反。焦慮和偏執的過度猜疑會導致衝突,如果不加制止,可能最終會結束你們的關係。
  • 《批判性思維工具》:魯莽還是質疑,你將成為怎樣的思考者
    如果你一無所答,那麼恭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忽略了思維方式的重要性。慶幸的是,你看到了本書並且開始關注自己的思維方式,你的人生可能就此改觀。你逐漸會發現在成長的道路上養成的那些不良的思維習慣。隨著你對好壞思維方式的理解加深,你從中受益就會越來越多,你就可以做出恰當的決策,會對生活有更多理解。批判性思維工具(原書第3版)一、關於本書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已是原書的第三次譯版,看到書名你或許會有疑惑,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工具?
  • 你的書桌亂中有序嗎?你可能和愛因斯坦一樣都是「圖像思考者」
    先來個問題:有的時候,你覺得要記得人們的名字很困難,但你卻很會記他們的臉嗎?或者你很會在角落擺放奇特形狀的家具或是把一堆其他人都說不可能放得下的東西塞進車子裡。If so, you might just be a visual thinker.如果是的話,你可能就是一位圖像思考者How about this?那這個呢?
  • 孩子吃糖太多?這些跡象你發現了嗎
    那麼你怎麼知道孩子是否吃了太多糖?吃太多糖的跡象你了解麼?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看看。判斷孩子是否攝入過多糖分的一種方法是看他們的衣服是否合身。如果衣服很快就變小了,那可能是他們對甜食的過度消費。   蛀牙太多   眾所周知,孩子們不愛刷牙,大量攝入糖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如果檢查牙齒的時候發現蛀牙不止一兩個,那就說明要麼刷牙不好,要麼吃了太多的糖。當然,也可以是兩者的結合。
  • 芮薇是多向思考者,而琳莉是...
    》,25萬字,大概用了三天時間讀完。藉此之際,我想把它推薦給那些需要的、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朋友,就像我的小說《螢火蟲的星空》裡非常中肯地推薦《這本書能幫你戒菸》一樣,因為它們在精神層面上都擁有意義。同時,作為這世界上15%-30%的人兒之一,我感到開心和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