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突觸處相分離現象

2021-01-09 科學網

綜述:突觸處相分離現象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1 10:31:22

香港科技大學張明傑綜述了突觸處相分離現象。相關論文於020年2月3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上。

液-液相分離是指在另一種稀釋的水溶液中形成濃縮分子組裝體的現象。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液-液相分離是細胞組織高度濃縮生物組裝體(也稱為生物濃縮物或無膜隔室)的一種手段,在不同亞細胞結構具有非常廣泛的功能和調控特性。指示神經元突觸前和突觸後的突觸傳遞分子機制也可能是通過這樣的生物凝結物實現的。 研究人員回顧了這個領域的最新進展,這些進展揭示了相分離是如何建立密集的突觸分子簇,並強調了突觸形成和信號傳導背景下這種凝聚簇的獨特特徵,還討論了異常相分離介導的突觸組裝是如何導致精神疾病患者信號傳導的異常;最後,為相分離在突觸生物學的應用提出了一些機遇和挑戰。

附:英文原文

Title: Phase separation at the synapse

Author: Xudong Chen, Xiandeng Wu, Haowei Wu, Mingjie Zhang

Issue&Volume: 2020-02-03

Abstract: Emerg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the formation of a condensed molecular assembly within another diluted aqueous solution, is a means for cells to organize highly condensed biological assemblies (also known as biological condensates or membraneless compartments) with very broad functions and regulatory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subcellular regions. Molecular machineries dictating synaptic transmissions in both presynaptic boutons and postsynaptic densities of neuronal synapses may be such biological condensates. Here we review recent developments showing how phase separation can build dense synaptic molecular clusters, highlight unique features of such condensed clusters in the context of synaptic development and signaling, discuss how aberrant phase-separation-mediated synaptic assembly formation may contribute to dysfunctional signaling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present som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phase separation in synaptic biology.

DOI: 10.1038/s41593-019-0579-9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19-0579-9

相關焦點

  • 支架分子相分離有助於突觸活性區的組裝
    支架分子相分離有助於突觸活性區的組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3:59:39 美國史丹福大學Kang Shen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發現突觸活性區的組裝需要支架分子蛋白發生相分離
  • 張明傑組報導相分離介導突觸小泡定位到突觸前膜活性區的機制
    早前有報導指出,synapsin的相分離可以對儲備池的SV起到維持作用【6】,那麼RRP又怎樣維持呢?基於這種新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的組織方式,SV與活性區的直接相互作用重新進入研究視野(詳見BioArt報導:Mol Cell | 張明傑組報導相分離對於重新認識突觸的形成與維持的重要意義)。
  • 【前沿進展】張明傑組報導相分離介導突觸小泡定位到突觸前膜活性...
    有意思的是,這3個亞群的SV並沒有明確的形態學或分子組成的區別,其功能的差異性似乎是由其所處的位置決定的,而不同亞群的SV由不同蛋白質維持【2-5】。早前有報導指出,synapsin的相分離可以對儲備池的SV起到維持作用【6】,那麼RRP又怎樣維持呢?
  • 科研前沿 | 生物學中的液-液相分離:機制、功能和疾病長篇綜述
    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RNA)的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是近幾年來國際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個新興熱點。異常的相分離和過渡與多種人類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症有因果關係。這篇綜述總結了最近LLPS在各種生物學途徑和疾病中的作用方面的主要進展。
  • To infinity and beyond:神經退行性疾病豈止於「相分離」
    #BioArt相分離#撰文、編譯 | 十一月相分離領域的研究愈加火熱,為此Science開辦了特別專欄對現階段相分離領域的研究進行了系統性綜述和介紹。套用《玩具總動員》中巴斯光年的口頭禪來介紹現在的相分離領域,可以說是「飛向宇宙,浩瀚無垠」(To infinity and beyond),我們可能在早上夢醒時分刷新推送發現新的小領域中的大分子被發現存在相分離現象,從頭髮絲兒到紡錘體、從應激脅迫小體到神經退行性疾病,各個領域的相分離現象層出不窮。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總結膜生物學中的相分離:​有膜細胞器與無...
    細胞膜作為細胞內外溝通的關鍵結構,可以直接激活蛋白相分離過程。細胞膜受到外界信號刺激後,通過限制蛋白分子擴散和/或促進蛋白相互作用等途徑,降低下遊蛋白發生相分離的濃度,促進蛋白相分離形成凝集體,以實現特定功能。
  • Cell;背靠背 | 相分離促進緊密連接形成的機制
    近些年,香港科技大學張明傑教授課題組2016年在Cell上報導了PSD中高豐度表達的兩個蛋白PSD-95與SynGAP在體外較高濃度下可以發生液-液相分離,為神經科學領域長期存在的關於PSD形成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Cell丨張明傑組破解突觸的建立與可塑性調節的機制——溫文玉解讀)。那麼是否緊密連接胞內區也以同樣的方式通過一些蛋白的相分離完成這些蛋白的有序組織和高度聚集?
  • 複雜網絡上的爆發現象綜述:相變、爆發、生命起源有何共同之處
    2019國際網絡科學大會的一篇綜述文章,從滲流和同步現象出發,詳細討論了複雜網絡上爆發現象的特徵、成因和應用,揭開了爆發現象的謎題一角。撰文 | 郭瑞東審校 | 劉培源編輯 | 張爽誰不想一夜成名?格拉德維爾在暢銷書《引爆點》中介紹了創造流行的三原則——個別人物,附著力及環境的威力。
  • 當 相分離 遇上 新冠病毒 ......
    相分離(Phase Separation)現象是近來在生物學領域研究的十分火熱的前沿研究熱點,目前已經有大量生物學過程被報導與相分離相關。而靶向新冠病毒的藥物是否也類似能夠通過參與相分離發揮作用,以及如何篩選能夠靶向特異性相分離區域的藥物仍有待探究。
  • 【學術前沿】畢國強團隊利用冷凍電鏡原位成像揭示抑制性突觸受體...
    GABAA受體的原位三維結構,並闡釋了GABAA受體和支架蛋白在抑制性突觸中具有層級化的介態相分離的組織規則。進一步,通過對GABAA受體在突觸中的空間分布進行分析,發現這些受體在抑制性突觸中呈現層級狀的組織分布特性:GABAA受體之間可以形成具有距離固定(11nm間距)而相對角度可變的雙分子複合物;這種雙分子複合物進一步組成具有較低熵並且具備自組織特性的二維網絡;最後形成具有清晰邊界並介於固、液之間的「介態」相分離狀態(mesophasic organization)。
  • 重症肌無力患者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後膜上的乙醯膽鹼受體數目減少
    重症肌無力這種疾病引發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具體的還沒喲確定,生活中一些不正確的習慣都會引發,重症肌無力患者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後膜上的乙醯膽鹼受體數目減少誘發重症肌無力病發的確切機理目前尚不明確,但是有關該病的研究還是很多的。
  • 畢國強團隊利用冷凍電鏡原位成像揭示抑制性突觸受體組織分布規則
    GABAA受體的原位三維結構,並闡釋了GABAA受體和支架蛋白在抑制性突觸中具有層級化的介態相分離的組織規則。、液之間的「介態」相分離狀態(mesophasic organization)。;另一方面,GABAA受體在相分離邊界內相對均勻分布的特性,也不同於基於超分辨光學成像所發現的興奮性突觸中受體蛋白具有局部納米域分布的特性。
  • ACS Catalysis綜述: 水相異質催化反應研究進展
    水作為溶劑、反應物或副產品的一些自然現象在合成多相催化劑催化的工業相關反應中找到了相似之處。近年來,多相催化領域的研究人員提出,從這些自然現象中獲得靈感可以改進催化工藝。例如,這一概念產生了生物啟發的過渡金屬絡合物、具有適當空間限制以穩定所需過渡狀態的微孔支撐以及具有優化的親疏水平衡的活性位點環境。另一種生物啟發方法是利用無處不在的水來改變多相反應的活性和選擇性。
  • AM綜述:柔性鐵電材料
    目前人們發現軟鐵電體在人體連接電子設備,尤其是在含有精確的可編程電子電路(比如柔性傳感器、突觸裝置,顯示器、光探測、電池等)能夠保護人體安全等。有鑑於此,韓國延世大學Cheolmin Park等報導了目前軟鐵電材料,尤其是在鐵電轉化機理、人體連接智能電子器件等進展情況進行綜述。
  • 突觸傳遞的機理和特點
    化學突觸傳遞的分子機制是極其複雜的,一般認為包括以下內容。1.突觸的代謝過程。包括突觸小泡和遞質的合成、運輸和儲存,突觸末梢各種成分的裝配。在末梢處,突觸小泡和遞質的量只夠維持幾秒鐘至幾分鐘的突觸傳遞,因此它們都必須很快重新合成,以維持突觸傳遞的正常進行。突觸小泡是經過多種途徑,在神經元的不同部位形成的。
  • 化學學院來魯華課題組發現基因轉錄調控相分離新機制
    編輯:麥洛 | 責編:凌薇 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定量生物學中心/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來魯華教授課題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教授課題組、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齊志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轉錄抑制子與DNA形成液液相分離的新機制
  • HP1蛋白促進異染色質相分離
    HP1蛋白促進異染色質相分離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7 14:03:18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G. J. Narlikar和J. D.
  • Nature | 「潤溼作用」解釋相分離液滴的自噬降解機制
    相分離形成的 Droplets 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在另一種條件下消失,但是這種droplets結構是否能夠直接被細胞降解仍不清楚,目前已經有報導通過相分離形成的Stress granule以及PGL顆粒通過液-液相分離形成的droplets能夠被autophagy途徑直接降解【6, 7】,但是這一降解的機制仍不明確。
  • 5篇Cell、Nature論文報導相分離在植物中的功能
    相分離在生物體內多種方面都發揮作用,比如基因表達調控、細胞分裂以及脅迫響應等等。最近兩年,有關相分離在植物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大都發表在CNS主刊上。以前的研究發現,酵母中含有PrD蛋白會發生相分離現象:蛋白溶液具有類似油水混合物的凝集相和稀釋相。對擬南芥ELF3進行了體內和體外分析發現,ELF3蛋白也顯示出了溫度相關的相分離現象:在低溫下,ELF3在細胞內彌散分布;當溫度升高時,ELF3聚集成點狀;當溫度再次下降,這些斑點會恢復到彌散狀態。而BdELF3在相同條件下沒有發生相分離,說明ELF3的相分離取決於PrD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