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低齡未成年人刑責範圍再調整!

2021-01-14 福州婦聯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26日表決通過了關於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

全國政協主席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草案),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於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還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

其中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時有發生,觸目驚心。

而根據修改前的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的孩子犯罪後因未到刑事責任年齡免於刑罰,多年後居然再度犯案,且手法更加殘暴……

民之所呼,法之所向。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對刑事責任年齡相關規定作出調整。

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等犯罪,將不再是刑事「免責人群」。

讓這些犯下重罪的「小惡魔」們受到應有的制裁。

未成年人犯罪,牽動太多人心。

事前的預防,永遠好過事後的懲治。

這次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未成年人偏常行為實施分級預防,進一步完善專門教育。

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問題孩子」,經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評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公安機關可以決定對其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問題。

唯有凝聚全社會力量,完善教育機制、加強心理幹預、守牢法律底線,才能更好護航孩子身心健康,讓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

(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客戶端)

海峽教育報出品

編輯:付麗寧

相關焦點

  • 追究低齡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芻議
    、實施的精神,彰顯了對未成年人優先保護、特殊保護的價值取向,體現了預防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及對之嚴管厚愛的立法本意。從法條文字看,似乎僅指低齡未成年人犯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重傷)這兩種犯罪。但深究立法本意,應當是指實施故意殺人或者重傷行為,這兩種行為不一定非定該兩種罪不可。比如,幾名低齡未成年人看到一位老太太手持高級手機,就合謀打劫,老太太反抗,結果被這幾名低齡未成年人毆打致死。按照刑法規定,本案只能定搶劫罪,不能定故意殺人罪。
  • 新法速遞 聚焦未成年人犯罪懲防體系
    煦燕說法NO.48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主席令予以公布。這兩部重要法律的修改包括:調整刑事責任年齡、開展偏常行為分級幹預矯治、完善專門教育體系等方面,對社會強烈關注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作出回應,推動破解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處置難」「預防難」問題。12至14歲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等犯罪不再無條件免刑責修改前的《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 封存未成年人「前科」,不妨擴大適用範圍
    近日,浙江省檢察院聯合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浙江省委等12家單位共同出臺了《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細化完善刑訴法規定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12月8日《工人日報》)  對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實行「檔案封存」,如「公安機關應當出具無犯罪記錄書面證明,教育、民政等相關部門也不得將有關法律文書歸入學生檔案、勞動人事檔案」等,顯然是一種司法制度改革,體現了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一些涉案未成年人家屬,擔心違法記錄,會影響升學、畢業和就業,甚至影響孩子一輩子。
  • 重大變革:12月26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表決通過!
    遼寧衛視 金牌律師團欄目組聯繫到陳春秀本人目前 她在曲阜師範大學就讀她認為不能靠受害者的身份吃一輩子自己要努力學習拿出好成績才對得起社會各界的關心未成年犯罪|大連13歲男孩殺人案2019年10月20日在大連發生了一起13歲男童殺害鄰居家10歲女童琪琪的案件
  • 關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兩部法律修訂
    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時有發生,觸目驚心。而根據修改前的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更令人痛心的是,有的孩子犯罪後因未到刑事責任年齡免於刑罰,多年後居然再度犯案,且手法更加殘暴……民之所呼,法之所向。
  • 低至3歲半,適合幼兒園小朋友去的低齡走讀營(美國東部篇)
    有一個不少家長都關心的問題:「有沒有適合低齡小朋友的夏令營?最好是我們家長也可以一起跟著過去照顧孩子的,孩子太小,實在是不放心呀!」點路為大家整理了優質低齡走讀夏令營,可以在家庭出遊的同時,讓孩子在英語沉浸環境內和當地小朋友學習玩耍,並能適當地託管孩子以便家長遊玩,非常適合家有低齡萌娃的家長們。
  • 未成年人犯罪,入學就業就封存檔案,網友質疑:未成年人是VIP?
    據悉,浙江省檢察院聯合浙江省宣傳部、共青團浙江省委等12家單位,共同出臺《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書面證明封存實施辦法》,規定對於罪犯不滿十八周歲,被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對犯罪記錄、違法紀錄予以封存。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各方共同參與
    近兩年,媒體曝出多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比如,湖南沅江12歲男童弒母案、湖南邵陽三名未成年人弒師案、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越來越普遍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成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頑疾」,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報告:未成年人觸網呈低齡化 超六成小學生有手機
    自2006年到2017年,對比十年裡的調查數據,《報告》發現,中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  根據2017年底的調查數據,被調查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的總體普及率高達98.1%,10歲之前觸網的比例高達到72.0%,比2010年的55.9%顯著增加。其中,2017年底7歲(學齡前)觸網比例達到27.9%。
  • 被「軟色情」包圍的未成年人
    在聊天框裡,女兒和一個15歲的初中男生科裡斯親暱互稱「老公」、「老婆」。孩子漸漸進入青春期,對異性產生朦朧的情愫是正常的,她能理解。但當她看到聊天框裡「文愛」兩個字時,立馬「炸了」,她知道這個詞遠遠超過了女兒的年齡所能理解的範圍。豆芽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猶豫了兩個小時後,她找到了這個男生。
  • 專家稱未成年人增高6釐米 人體尺寸將有新標準
    缺乏全國性未成年人人體尺寸數據,更為嚴重的是會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帶來隱患。  20多年來第一次有了新標準  據介紹,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歷時四年,採集了兩萬三千份不同年齡的中國人三維人體尺寸數據。初步建立了國家級人體尺寸基礎資料庫。  最新人體尺寸標準調查顯示,從成年人來看,身高有兩公分增長,胸圍有五公分增長。
  • ...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描繪「生存在數位化中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 10歲及以下觸網佔比78%課題組對全國7~18歲的在校學生進行抽樣調查,調查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顯著高於我國總體網際網路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10歲。
  • 封存保密未成年人犯罪檔案
    2013年1月7日晚,離校在家養病的潘浩和另一名未滿14歲的少年範某因上網玩遊戲缺錢,產生了搶錢的想法。當晚7時許,寧鄉縣城郊鄉怡寧新村東升路,20多歲的黃女士提著手提包獨自一人在路上行走,兩人從黃女士處搶得現金1470元、港幣30元、諾基亞手機一臺及銀行卡等物品後,逃離現場。
  • 12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12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2020-11-25 10:17:3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體溫對於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體溫出現偏高或者是偏低的現象,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尤其是對於兒童來說,由於青少年兒童對於體溫的界限比較模糊,在出現體溫偏高和體溫偏低時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12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 拒絕「蜻蜓點水」,探索多層次的未成年人性教育·福建日報社數字...
    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某地幼兒園教師未經家長同意拍攝班內男童下體事件……前不久,隨著一系列事件在網絡上曝光升級,在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同時,給未成年人傳授必要的性知識、幫助他們建立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成為家長們的共識。但如何向未成年人開展性教育,在目前對於家長、學校來說,仍缺乏系統、專業的知識,許多人對這個話題也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 德國未成年人糖分攝入量嚴重超標
    新華社柏林8月13日電(記者田穎)歐洲食品觀察組織12日稱,德國未成年人攝入含糖食物越來越多,根據估算,截至本月12日,這類人群的糖分攝入量已超過了營養專家建議的全年攝入總量。總部位於柏林的該組織稱,世界衛生組織、德國營養學會、德國糖尿病協會等組織建議3歲至18歲的這類人群每日糖分攝入量佔總攝入能量的比例不超過10%,但在德國這一比例為16.3%,嚴重超標。該組織對德國未成年人糖分攝入量的估算是基於2016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分析了德國1000名孩子的營養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