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麵條,觀日食,今年的夏至很有意思

2020-12-06 微言微評

吃麵條,觀日食,今年的夏至很有意思

文/孫新合

不知不覺中,又到了夏至。說起這個節氣,其實和冬至差不多。有道是,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同樣很隆重的。

在老家,由於小麥已經徹底的顆粒歸倉,老百姓能暫時的得以消停下來。閒暇之餘,不妨先品嘗下豐收的喜悅吧。要知道,新麵粉的味道著實不錯呢。

做麵食,母親堪稱好手。尤其是純正的手擀麵,至今讓我羨慕。麵粉加入適量的清水,鹽,充分揉和後,麵團軟硬度保持適中,然後放置半小時左右,首步工作告成。

擀麵條,是最關鍵的。案板上撒上些許的麵粉,然後拿擀麵杖用力推壓麵團。很快,麵團就逐漸變成了薄厚均勻的面片。把面片層層摺疊,伴隨著深厚嫻熟的刀工,不粘不斷的麵條就做成了。

由於正處於夏季,麵條的做法也相對簡單,最常見的就是撈麵條。提前把五花肉煸炒出油,放入蔥姜蒜,辣椒絲,茄丁翻炒,加醬油,高湯燉製,也就是俗稱的滷子。但是和北京炸醬麵還是有區別的。

麵條煮熟後,迅速放入涼水冷卻。然後每人根據自身的需求盛到碗裡,澆上滷子,撈麵條就齊活了。這種麵條最大的特點就是口感勁道,沒有粘連,更不像熗鍋面,讓人吃得大汗淋漓。

吃完麵條,必須要來碗麵湯。因為手工面的緣故,麵湯絕對不等同於飯店的那種,而是猶如稀飯。濃而不稠,還散發著濃鬱的面香。喝到嘴裡,回味無窮,是種非常難得的享受。

真的,離開故鄉多年,我依舊保持著夏至吃麵條的習慣。遺憾的是,怎麼著也吃不出以往的那種味道,哪怕食材變得更加的豐富。不過,今年的夏至應該有別樣的不同,相當的有意思。

根據天文臺預報,今天會有日食現象發生。談到日食,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種奇怪的天象,並不是隨時能看到的。即便出現,礙於時間和天氣等原因,隨時有可能失之交臂。

小時候,遇到日食,就有人敲鑼打鼓。問詢原因,說是天狗要吃太陽,必須得把他趕跑。當然,這只是迷信的說法。隨著科技知識的普及,驅逐天狗的做法已經銷聲匿跡,日食倒成為靚麗的自然美景。

更為神奇的是,今年的日食還是日環食。日食分為偏食,全食,環食,全環食。日環食就是太陽中心部分黑暗,邊緣卻仍然明亮,看上去,猶如天空中懸掛著耀眼的「金指環」,場面相當壯觀。

從天文數據來看,今天的日環食在下午發生,全國各地都能看到。西藏阿里措勒縣在13點11分左右就能看到,到了北京則會順延到14點半。這個時間點比較好,剛吃完夏至面,就能觀賞到難得天象。

值得注意的是,觀賞日環食切不可用肉眼直接目視,強烈的陽光會給眼睛帶來巨大的傷害。說句不好聽的,有可能亮瞎你的眼。

另外,今天也是白晝最長,從明天開始,白晝時間將逐步縮短,接下來很快會進入伏天。屆時,熱浪滾滾,相當的不好過哦。

相關焦點

  • 2019夏至是幾月幾日 今年夏至是哪一天
    導讀: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夏至最大的特點就是晝長夜短,陽光將變得非常充足,我們也將開始感受到夏日炎炎,烈火高陽。那麼,你知道2019夏至是幾月幾日?夏至的習俗有哪些嗎?不知道的話,就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瞧瞧今年夏至是哪一天吧。
  • 夏至:冬至餃子夏至面,各地麵條惹垂涎
    在幾個城市間,流竄吃麵文圖原創 / 盡色東西方文化存在差異,但是,在夏至這件事上,卻在古代就達成了共識: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夏至都是最早被確定的重要日子。古人所謂的「食湯餅」,就是現在說的熱湯麵片兒,或者乾脆就是麵條的前身。與夏至最貼近的食俗就是吃麵條,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為何要強調吃麵?因為新打下來的麥子,飽含了天地的精華,香氣濃鬱,必須要嘗新啊!
  • 夏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5種夏至必吃物品水果介紹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2018年夏至節氣是6月21日,今日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吃什麼?
  • 今日夏至|今年夏至是幾日幾時幾分 夏至的優美...
    今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三候: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即五天稱為「一候」,而一個節氣十五天左右,所以每個節氣就是「三候」。
  • 夏至,炸醬麵,來一碗!
    「將有「金環日食」出現,下次再見等10年」專家提醒做好防護「日環食」天文景觀將於6月21日「夏至日」下午也就是今天下午在天宇上演我國境內有多地可以觀測到這次「日環食」又被稱為「金環日食」,非常少見根據天文預測
  • 今日夏至,農諺「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為什麼要吃麵?
    當夏至節氣到了,酷暑也就到了。從夏至這天就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九,經歷過九個九天以後夏季也就結束了。而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氣溫不斷升高了,人也因為酷暑難耐而沒有食慾了。那在夏至節氣的時候吃什麼好呢?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夏至節氣這天,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流行吃「夏至面」,也就是苗條,那夏至為何要吃麵?夏至吃麵有啥說法嗎?
  •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號?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呢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號呢?2020年的夏至是6月21日,也就是今天;夏至在古代也可稱為「夏節」以及「夏至節」。基本上是每年的公曆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這一天的太陽直射到地面,從而使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達到最長。
  • 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 夏至吃什麼食物好養生補身體介紹
    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麵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  「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很多的農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籤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並且燃燒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豐收。因此浙江紹興依然有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  2、【粽子】:西北地區會在夏至當天吃粽子,並且會取菊用灰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 今天父親節又恰逢夏至,給父親做一碗雞絲涼麵,專治沒食慾
    這個父親節註定不平凡父親節恰逢夏至也就在這一天北京時間6月21日05時43分,「夏至」將至!還迎來了最令人激動的天文現象——金日環食據說金環日食恰巧偶遇父親節與夏至下次將會發生在2392年和母親節相比,父親節也是個充滿溫馨的日子,看看國內外的朋友們在父親節這一天都會為父親做些什麼?
  • 2017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夏至節氣吃什麼 夏至來由
    2017夏至是公曆幾月幾日?夏至是公裡歷的哪一天?  一、2017夏至是公曆幾月幾日夏至是公曆的哪一天  2017年夏至公曆:2017年6月21日,12:24:06  2017年夏至幹支:丁酉年丙午日己卯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
  • 「古法」觀測日食火了!
    用古代天文觀測方法,觀測夏至日影、日食,是怎樣的感受?  當夏至「牽手」日食,當「最長白天」邂逅「金邊日食」,今年的6月21日很特別。在特別的日子裡,大河報為讀者帶來了一場特別的「古法測日影、觀日食」的直播。直播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豫視頻、河之洲聯合鄭州市文物局、登封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告成鎮人民政府在登封觀星臺呈現。  登封觀星臺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臺、「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世界文化遺產核心景區、中國「二十四節氣」核心傳習基地。
  • 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國南北夏至冬至各地吃什麼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在吃的方面也是很有講究,那麼北方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呢?  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傳統節氣,我國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尤其在食物方面,南北方有很大的差異。夏至節氣的時候,南方嶺南地區會吃狗肉或荔枝,有的地區會吃湯圓。而北方地區的傳統食物中自然是離不開麵食的,所以,夏至北方人吃各式各樣的面。
  • 今年夏至日巧遇「日環食」 關於夏至這些小知識你知道嗎?
    這個夏至,一輪「金指環」將亮相「最長白晝」。北京時間6月21日下午,「日環食」將登臨天幕。這也是時隔8年後,「日環食」再次光臨中國。屆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卻仍然明亮,在天空中形成一個耀眼的「金指環」,蔚為壯觀。由於本次「日環食」食分特別大,已非常接近全食,又被稱為「金邊日食」。「中國境內最大『食分』可達0.995,幾乎接近全食。
  • 今日夏至,記得吃它,清涼開胃好消化,順應節氣寓意也好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夏至節氣又到了,今天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我國不同的地區,在夏至這一天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在吃食上也略有差異。其中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冬至餃子夏至面」,在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夏至這一天都有吃夏至涼麵的習俗,並且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這是說夏至過後,北半球的白晝時長將逐漸縮短。按照習俗,在炎熱的夏天吃上一碗涼麵,不僅取一個好的寓意,也是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溫。因此每當到了夏至這一天,在北方的麵館裡都是賓客爆滿。
  • 夏至養生吃什麼好?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各地夏至傳統習俗介紹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被最早確定的一個,也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因而要注意養生。夏至的習俗主要有吃麵、吃麥飯、吃麥粒、稱重、吃狗肉、戴棗花等。  早在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就通過測日影確定了夏至,一般在陽曆6月22日。並且早在周代就有了夏至祭神儀式,那時候人們認為夏至祭神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病、荒年與人民的飢餓。
  • 6月21日夏至兼日食,南寧天氣如何?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今天下午南寧可以觀測到日食,但觀測效果又與天氣狀況密切相關。另外今天是夏至日,也是重要的天文節氣。所以玉在田上午7點到南寧市會展中心北邊拍了一組天氣照片供大家參考。氣象預測先看氣象諺怎麼說:「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雨點值千金」。意思是說如果今天不下雨,那麼接下來的時間會又旱又熱,要注意防旱災;反之如果下雨的話,那接下來雨水會很多,要注意防滂。另外廣西還有一句氣象諺:夏至鳴雷旱三伏。
  • 在最長的白晝約 一場浪漫的日食
    用古代天文觀測儀器仰儀觀測日食本報直播畫面白日「月牙」傳瘋了!昨天日偏食霸屏朋友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夏至,日食,最長的白天,金色的光環。6月21日,日環食成為了轟動性的事件。奇特天象不可多得,錯過一次要等十年,經過各種渲染,朋友圈徹底被點燃。
  • 夏至那天 一起去看「金邊日食」
    6月21日我們將迎來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黑夜最短,因此我們能觀星的時間不會像冬天那樣長。但夏至當天將上演一次日環食天象,環食帶經過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因此我國全境都能看到日偏食,這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
  • 2019年夏至是幾月幾號?這一天我們該吃些啥
    夏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是個炎熱的季節,那麼夏至前後的習俗吃什麼好呢?夏至吃什麼?這裡有一篇關於夏至吃什麼和如何保持健康的文章。因為夏天多出汗,體內的鹽分流失過多,此時應多吃酸味固表,多吃苦味清心。夏至除了飲食清淡,還多吃些苦味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因為苦味食物除了具有清溼、清涼、開胃等功效外,還具有清熱爽口的功效。然而,苦味食物是涼的,雖然可以清熱明火,但體質較弱的人不應該吃。
  • 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據說吃麵的人會特別多,這是什麼習俗?
    夏至一到,「桑拿」氣息就濃鬱起來,最近到處都是割小麥插秧苗的景象,在以小麥為主要農作物的北方,人們在新麥收穫的夏至之際會有吃麵條的習俗,也叫「嘗新」。在古代的時候,夏至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上至官員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要放假,舉行各種祭神儀式,祈求災消年豐,讓心得到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