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22家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務首都核心功能重點保障企業——

2020-12-08 中國新聞出版網

雅昌員工進行高質量數字複製。本報記者 祝小霖 攝


  □本報記者 樊凡


  6月初,《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關於發布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務首都核心功能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的通知》發布,北京新華印刷有限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等北京地區22家企業被認定為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務首都核心功能重點保障企業,成為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務首都核心功能的基本保障力量,為進一步推動首都出版物印刷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示範作用。這22家印刷企業為何能夠脫穎而出?他們的哪些核心競爭力被「打了高分」?他們在綠色、智能、文創等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績?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了22家印企中的部分企業負責人。


  重要政治任務「零失誤」


  在北京地區出版的黨和國家重要文件、重點主題出版物到重要報紙期刊,這22家印刷企業常作為「幕後英雄」承擔著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動印刷物的印製保障任務。


  在每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從大會使用的各類文件、簡報,到代表委員們每天閱讀的各種報紙、雜誌,都是北京地區的印刷人通宵達旦、加班加點印製出來的。以北京新華印刷為例,2019年是北京新華印刷有限公司服務兩會印刷工作的第47個年頭,也是其「零失誤」完成兩會印製任務的第47個年頭。


  「為服務好兩會,我們制定了嚴格的保密規範和一系列應急預案,對兩會文件的印前、印刷、裝訂、運輸做足準備,不讓任何一件瑕疵產品落在代表委員們手中。」該公司總經理蘭本立告訴記者。


  鴻博昊天科技有限公司具備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全國人大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定點印刷資質。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北京鴻博昊天科技有限公司承印著《中國新聞周刊》《環球人物》等上會雜誌。該公司總經理劉春豔告訴記者:「為圓滿完成該項任務,我們全體員工提前籌劃,針對兩會期間雜誌質量要求高、印製時間短的特點做了充分準備。」


  除重大會議文件印製任務的保障外,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多次圓滿完成在北京出版的黨和國家重要文件、重大主題出版物、重要報紙期刊的印刷保障任務。


  創新升級永不止步


  創新是企業發展最核心的競爭力,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基石。這22家企業不斷攻克技術壁壘,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基因。


  作為我國唯一一家以出版印刷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北京盛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在數字印刷、「網際網路+」、智能工廠、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目前,北京盛通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出版物市場,大力布局教育、出版等上下遊衍生產業發展,不斷拓展醫藥包裝、商業印刷、雲印刷數據處理及電商平臺等業務市場的發展空間。同時,盛通股份跨界融合的升級步伐也越走越快,正積極利用移動互聯、雲計算和工業信息化技術,聚合需求、優化產能,不斷延展服務鏈條,提升出版綜合服務能力。


  在童書印製領域,北京尚唐印刷包裝有限公司一直以擅長生產難度較大的益智圖書而受到上遊出版單位的青睞,表面特種工藝和手工研發更是其特色名片。為進一步提高產品研發創新屬性,尚唐還專門成立了工藝技術研發部,不斷研究新做法、開發新工藝、嘗試新材料等。


  最近,由北京奇良海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多種文創產品成為「網紅」,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國良看來,將天馬行空的創意與實際印刷生產巧妙結合正是其多年來在服務設計師過程中歷練出的核心競爭力。目前,該公司正在業務結構升級與銷售渠道調整兩個方面進行發力。


  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和商業模式的變化,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不斷加速創新,推動傳統加工業務向智能製造和定製服務進化,以藝術數據為核心、IT技術為手段、網際網路為平臺,為藝術行業提供智慧化的藝術數據及IT服務綜合解決方案。


  堅定不移實施綠色印刷


  當前,隨著環保剛性要求的約束越來越強,環保問題已成為印刷企業不得不做的「必選題」和「必答題」,在這一方面,這22家保障企業早動手、早治理、早謀劃,多措並行,強化自身的環保治理能力和綠色印刷工藝水平。


  日前,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開展了2019年北京市綠色製造示範名單遴選工作,並將擬列入2019年北京市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園區和綠色產品的名單向社會公示。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位列「綠色工廠」榜單中,成為北京地區第一家入選綠色製造示範企業名單的印刷公司。


  2017年9月2日,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按照規定開啟相應環保設施,兩套等離子光氧催化和一套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廢氣淨化設施均正常使用,廢機油桶等危險廢物交由專業公司處理,大大減少了揮發性有機物的產生,被北京衛視《北京新聞》作為正面典型重點報導。


  其實,這只是北京華聯印刷綠色生產的縮影。據該公司董事、總經理朱敏介紹,北京華聯印刷自2011年成為首批獲得綠色印刷認證的印刷企業之後,又陸續升級改造了生產設備,引進了廢氣、廢水等末端治理設施,在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和檢測監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北京利豐雅高長城印刷有限公司在綠色印刷、清潔生產方面同樣如此。該公司是首批參與北京市綠色印刷工程的印刷企業,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1400多種圖書入選青少年綠色印刷書目。「利豐雅高重視環保,從產品使用的原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改進入手,全員參與,綠色環保理念在企業更加深入人心。」該公司總經理郭健告訴記者,綠色不僅是產品的綠色,更是全過程的綠色。為此,利豐雅高進行了一系列改造,比如從源頭治理,更換使用免酒精潤版液,實現異丙醇「零」使用等。




相關焦點

  • 北京出版物印刷企業VOCs治理經驗談
    北極星VOCs在線訊:出版物印刷企業的汙染源主要在哪裡,應該如何規避或減少VOCs排放……PRINT CHINA 2019期間召開的「出版物印刷企業VOCs排放管控與治理策略探討會」上,北京印刷協會專家組組長任玉成以及北京出版物印刷企業代表就相關經驗進行了分享,特整理饗於讀者。
  • 北京市計劃在平原地區規劃建設20個文創功能區
    「一核」指的是以首都功能核心區為空間載體的「中心城文化核」;「一帶」指的是以中關村海澱園和石景山園為核心,向東延伸至朝陽電子城,向南延伸至豐臺科技園、大興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和亦莊開發區的「文化科技融合帶」;「兩軸」指的是沿長安街的東西軸和沿城市中軸線的南北軸,東西軸著重提升「北京創造」中文創產業的數量和質量,南北軸著重提升「北京服務」中文創產業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多中心」是指以功能區和分片區為中心
  • 億元以上水處理企業60家 湧現多家土壤修復企業
    「首都生態環境建設與環保產業發展」專項是技術創新行動計劃確定的重大科技專項,是落實國家「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汙染防治計劃」在科技支撐方面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科技推動環保產業發展重要組成部分。該專項部署了「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和「北京生態功能提升」三項重點任務。
  •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_市級部門決算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門戶...
    市科委下屬24家預算單位,分別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行政、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事業、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老幹部服務中心、北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北京市科委行政事務服務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北京科技協作中心、北京市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北京市科技傳播中心、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
  • 印刷教育結碩果 傳媒工程譜新篇
    這使學院的辦學空間和配置教育資源的能力進一步增加,服務行業和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的領域進一步拓展;而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和2007年北京市黨建評估取得的優異成績,更是對學院階段性辦學歷史的圓滿總結,它標示著北京印刷學院已經發展成為以印刷、出版為特色,工科、文科、管理、藝術、經濟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傳媒類高等學府。
  • 首都空港貴賓服務管理有限公司
    閱兵、G20峰會及「一帶一路」高峰國際論壇保障等重大保障任務,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巾幗文明崗」等十餘項國家級集體和個人榮譽,得到了中外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給無數嘉賓留下美好的首都印象,在世界面前展現出一個禮儀中國的精品服務典範,獲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支撐服務北京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建設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科院)作為北京市政府直屬的大型科研機構,緊緊圍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力軍和排頭兵作用,多年來主動開展科技創新,為建設世界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範提供科技支撐。
  • 部分代表、委員:「十二五」規劃打造首都經濟圈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說:「『首都經濟圈』引人關注,目前已有多種渠道在制定相關規劃推動此事。」    張工說,以首都為核心的城市群及其區域正在成為國內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在北京「十二五」規劃中,與津冀及環渤海地區開展更深入廣泛的合作已成為首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打造首都經濟圈,北京該如何操作?
  • 北京市門頭溝區成功創建60家品質餐飲示範店及1條陽光餐飲示範街區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北京市首都餐飲業品質提升工作總結大會圓滿召開,會議重點對2020年首都餐飲業品質提升工作進行總結,並對品質餐飲示範企業代表表彰的同時分享交流經驗,轄區5家品質餐飲企業代表及陽光餐飲示範街區代表受邀參加會議。
  • 首都智慧地鐵發展白皮書發布,經開區多家企業助軌道交通智慧化
    首都智慧地鐵發展白皮書發布,經開區多家企業助軌道交通智慧化 2020-11-1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市體育局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北京市「十三五...
    這既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勢下找準體育位置、發揮體育功能的必然要求。堅持奧運會和全運會戰略導向,動態調整和科學配置資源,突出發展重點項目,建設和提升次重點項目。  貫徹三大球改革新政策。貫徹《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關於推進地方足球協會調整改革的指導意見》,落實北京市《關於加強足球籃球排球項目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體育行政部門在宏觀管理、基本建設、政策規範、市場秩序等方面的基礎保障、服務、引導和監管作用。
  • 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發布 | 獵雲網
    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金融科技創新與服務中心,形成「首都特色、全國輻射、國內示範、國際標準」的金融科技創新示範體系。力爭到2022年底,湧現5-10家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形成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集群,開展10-15個重大示範應用項目,形成良好產業生態,為首都「四個中心」建設提供重要支撐,有效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 北京市發布重要《實施方案》:構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給出時間表!
    特色 突出3個方面考慮 《實施方案》既落實中央文件要求,又充分體現北京市特色,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核心,兼顧省際合作和市域內各區統籌協調發展,重點突出三個方面的考慮: 1
  • 2012年中國印刷業總產值9510.13億元
    以「服務創新、科技引領、綠色發展」為主題的2013上海國際印刷周7月10日~1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由政府搭建的為印刷複製企業尋找、挖掘包括出版單位在內的各類訂單用戶的公共服務平臺,今年的一大亮點是集中展示了首批29家國家印刷複製示範企業,既顯示了產業發展水平
  • 超九成企業復工!天津濱海新區「五大載體」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新華社天津3月17日電(記者慄雅婷)記者日前從天津市濱海新區了解到,濱海新區2019年共承接了468個來自北京的重點項目,截至3月15日,濱海新區內的五大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載體平臺共有608家企業復工,復工率達到94%。
  • 2021-2027年中國印刷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從細分領域看,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電子媒體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擠佔傳統出版物印刷市場份額;商業印刷以及包裝印刷的消耗量與人均GDP密切相關,預計將維持較為穩定的增長速度;從印刷產業鏈兩端延伸出來的創意設計、個性化印刷和物流服務為主導的新型印刷業態,將獲得更多的市場和發展空間。我國印刷業整體將保持較為穩定的發展速度。
  • 首都疫情防控怎麼做?今日北京市疫情防控發布會權威解答都在這裡
    臨時隔離區應與生活區、其他場所物理隔離,設置獨立的衛生間、洗浴間等公共設施,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和生活服務保障。隔離人員必須單人單間居住,禁止與其他人員接觸。十是做好施工現場突發疫情應對準備。健全完善施工現場突發疫情應急預案,熟練掌握應急處置工作流程。一旦出現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時,立即啟動疫情應急處置機制,封閉施工現場,嚴禁一切人員進出,停止一切施工作業,並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進行防控。
  • 曠視AI抗疫聯合攻關項目組榮獲「北京市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22日,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對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以及北京市模範集體予以表彰。突出體現首都「高精尖」產業特點,聚焦重大事件、重大活動和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這三個方面的特點。曠視AI抗疫聯合攻關項目組因在疫情期間做出的突出貢獻被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這一榮譽。圖: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向曠視代表頒發北京市模範集體榮譽證書曠視作為人工智慧領軍企業,在大年三十迅速成立AI抗疫聯合攻關項目組,用企業與科技的力量助力疫情的防控。
  • 海航旗下首都航空:砥礪奮進十餘載 繼往開來譜新章
    2020年,首都航空成立十周年,秉承「人民航空為人民」的宗旨,踐行「真情服務」理念,風雨十年,初心不忘,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以黨建促發展,在航線網絡、安全運行、服務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積極履行民航企業責任,為社會經濟恢復發展貢獻力量。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率先行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圍繞推動創新發展和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和人才優勢,以建設服務型政府、進一步提高服務企業能力和水平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