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 南極極地30年間增溫1.8攝氏度

2020-12-05 環京津網

南極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而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南極的溫度也開始不斷升高。近日,《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的一篇報告顯示,過去30年間,南極極地變暖程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多。

這項研究由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主導。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氣象站數據、氣候模型等發現,在1989年至2018年的這30年間,南極極地的溫度上升了1.8攝氏度;而全球平均溫度則上升了0.5到0.6攝氏度。這意味著,南極極地的變暖程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多。

研究人員表示,南極極地開始大幅升溫是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開始的。升溫是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指熱帶太平洋西部地區氣候變暖,將更多暖空氣輸送到南極;人類活動主要包括溫室氣體排放等。

2020年以來,南極地區屢次刷新高溫紀錄。2月6日,南極半島北端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研究站的氣溫達到18.3攝氏度,打破了2015年3月24日創下的17.5攝氏度的紀錄。幾天後,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又測得20.7攝氏度的溫度,記錄再一次被刷新。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證實南極崑崙站臺址條件優越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天文觀測條件哪家強?最新研究顯示,就地面臺址而言,中國南極崑崙站目前拔得頭籌。依託安裝於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商朝暉研究團隊日前首次測量並獲得了極佳的夜間大氣視寧度,證明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的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的其他地面臺址。該成果北京時間29日夜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
  • 首架極地飛機穿越南極最高區
    此次飛行全面驗證了飛機的動力系統、控制系統、續航能力和適應南極高原環境複雜條件的技術性能。飛機搭載的多套先進科學設備也獲得了具有重大價值的科學數據。  崑崙站位於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地區,海拔超過4000米,距離海岸線1200多公裡,年均溫度為零下58.4攝氏度,空氣稀薄,是南極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組圖)
    南極洲從1910年有溫度記錄以來到2010年,平均溫度上升了1攝氏度,這是IPCC前不久剛剛發布的信息。在南極大陸內部,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程度不同,處於西南角的南極半島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但是在東南極某些地增溫不明顯,甚至降溫」。中國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分別位於西南極和東南極,兩站的觀測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  那麼,南極氣溫升高了6度出自何處?
  • 北極賞極光 南極追冰川
    春節極地遊你會試試不--大河網
    而樊先生,終於在2017年11月踏上了南極之路。從鄭州出發到上海,再從上海到杜拜,緊接著到了阿根廷號稱「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還沒走到南極圈,他就挑戰了人生的一個之最:飛行30多個小時,最長的一次單次飛行時間。  到了烏斯懷亞,他還要乘坐「日麗號」郵輪一路向南。在遊輪上,樊先生與同行的近百個中國人一起感受南極震撼的同時,他又接連破了自己的紀錄。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 有關氣溫、企鵝和冰架的傳言
    南極洲從1910年有溫度記錄以來到2010年,平均溫度上升了1攝氏度,這是IPCC前不久剛剛發布的信息。在南極大陸內部,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程度不同,處於西南角的南極半島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但是在東南極某些地增溫不明顯,甚至降溫」。中國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分別位於西南極和東南極,兩站的觀測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  那麼,南極氣溫升高了6度出自何處?
  • 最新研究:融冰加劇全球變暖 長遠或致額外增0.43攝氏度
    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在線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的研究論文稱,融冰加劇全球變暖,從長遠來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攝氏度。
  • 最新研究:融冰加劇全球變暖 長遠或致額外增0.43攝氏度
    (中國新聞網)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在線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的研究論文稱,融冰加劇全球變暖,從長遠來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攝氏度。他們發現,在二氧化碳濃度與今天相似(百萬分之400)的情況下,所有冰蓋的消失會導致的額外升溫中位數為0.43攝氏度。不同冰體的貢獻範圍不盡相同:從南極西部冰原的0.05攝氏度到北極夏季海冰損失的0.19攝氏度。不過,這些實驗沒有考慮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也沒有考慮對較短時間尺度可能產生影響的反饋機制變化。
  • 最新研究:融冰加劇全球變暖,長遠或致額外增0.43攝氏度
    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消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在線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的研究論文稱,融冰加劇全球變暖,從長遠來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攝氏度。
  • 土衛六南極上空發現巨大冰雲:似地球上的霧
    該探測器此前拍攝的圖像顯示,有一大片雲在土衛六南極上方約186英裡(約合300公裡)處盤旋,但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研究人員認為,它的密度較低,類似於地球上的霧,但可能有著平坦的上邊界。最新發現的冰雲系統規模比此前發現的要大得多,且位於其下方,最高處海拔約為124英裡(約合200公裡)。凱莉?安德森(Carrie Anderson)是該研究項目的帶頭人,她表示這片雲的範圍跨越了足足5個緯度(在南緯75度至南緯80度之間),換算成長度在150英裡左右(約合240公裡)。
  • 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
    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18 18:06 來源: 新華社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最厚達6200米。    類似於醫生用超聲波為病人腦部做CT,科考人員利用地震波給南極大陸「做CT」,是目前研究南極大陸深部特徵的最先進手段。第四個國際極地年開始後,國際上在東南極實施了大規模利用天然地震觀測對南極大陸深部結構進行探測的工作。
  • 研究:過去30年全球冰川融湖的數量和面積各增一半
    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研究對冰川湖的數量進行評估,也沒有評估它們是如何隨時間變化的。上述研究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完成了冰川融化對冰川湖泊規模和數量的影響分析。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衛星在1990年至2018年間拍攝的超過25萬張圖片,來分析評估冰川湖泊的總量變化,以及全球海平面受到的影響。
  •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南極企鵝
    近年來,不斷傳來南極冰雪消融與企鵝數量減少的消息。一些科學家研究認為,企鵝數量的減少氣候變化「難辭其咎」。更有研究人員表示,由於不能適應南極持續上升的溫度,預計到2099年阿德利企鵝數量可年阿德利企鵝數量可能會減少58%。每年的1月2020日是企鵝宣傳日日是企鵝宣傳日,,我們在關注這個可愛的海洋生物時,更應該關注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 美媒:南極氣溫超過18攝氏度 創歷史新高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導美媒稱,研究人員說,地球上最寒冷、最多風、最乾燥的大陸南極洲6日創下歷史最高氣溫,凸顯出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8日報導,阿根廷國家氣象局稱,位於南極半島北端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研究站的氣溫6日達到64.9華氏度(18.3攝氏度),打破了2015年3月24日創下的63.5華氏度(17.5攝氏度)的紀錄。該研究站自1961年以來一直在記錄當地氣溫。
  •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科學研究取得累累碩果
    記者從8日在滬召開的「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獲悉,作為我國極地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成立30年來取得累累碩果。 據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介紹,自1989年成立以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致力於科學研究,注重學科建設。
  • 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臺灣年平均氣溫恐增2至3度
    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臺灣年平均氣溫恐增2至3度 2011年11月09日 20:5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1月9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
  • 平流層爆發性增溫
    去年(2020年)年底,一些氣象研究人員注意到了一次比較明顯的平流層爆發性增溫現象,那什麼是平流層?什麼是平流層爆發性增溫?
  • 南極的極端變暖
    根據俄亥俄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過去30年來,南極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多。根據這項研究,這個變暖期主要是由自然的熱帶氣候變化驅動的,並且可能由於溫室氣體的增加而加劇。南極氣候表現出一些最大的溫度範圍,並且在地球上表現出一些最大的溫度趨勢。20世紀後期,西極南極和南極半島的大部分地區經歷了變暖和冰蓋變薄的問題。相比之下,南極-位於偏遠和高海拔的大陸內部-一直冷卻到1980年代,此後一直顯著變暖。
  • 「卡西尼號」拍攝圖像顯示土衛六南極存在巨大冰雲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號」( Cassini )土星探測器的圖像顯示了土星衛星土衛六(Titan)南極地區存在著巨大冰雲
  •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領導班子最新任命!
    10-29 12:08:56 來源: 海洋知圈 舉報   2020年10月27日下午,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召開全體幹部大會
  • 南極氣溫超過20攝氏度的背後,2020年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2020年是魔幻開局的一年,據多家外媒報導,南極洲地區的氣溫近期被測出超過20攝氏度(華氏68度)。其中一位研究人員周四告訴法新社,巴西科學家於2月9日在西摩島測得的溫度為20.75攝氏度(約華氏69.35華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