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例!瑞德西韋雙盲臨床試驗啟動,就在武漢金銀潭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這項研究將執行嚴格的隨機雙盲試驗,以評價瑞德西韋在新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

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宣布啟動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研究。

這個近日被熱議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開始進入臨床試驗。

在重大疫情面前,瑞德西韋能否成為「扼住新型冠狀病毒咽喉」的新希望?目前該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下稱「新冠肺炎」)僅有一個治療案例,但並沒有阻礙這個處於研究階段、尚未完成全部臨床的藥物成為關注熱點。

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月31日發表文章稱,美國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受吉利德科學(GILD.US)產品瑞德西韋作為「同情給藥」(compassionateuse),進行試驗性治療後,病情出現迅速緩解。

所謂同情給藥,即尚處於研究階段的藥物(IND)在臨床試驗外,給予患有嚴重或威脅生命疾病的患者使用。這也是在突發重大疫情面前,國際社會一個普遍採用的原則。

中國的科研工作者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也走在了前面。

2月4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公布了一條重要消息——《我國學者在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下稱《重要進展》)。文中稱,研究表明,瑞德西韋(Remdesivir)、磷酸氯喹(Chloroquine)在細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nCoV的感染,其在人體上的作用還有待臨床驗證。該所在1月21日對瑞德西韋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

761例病患雙盲試驗

科技部2月4日信息顯示,瑞德西韋已經於當日下午抵達國內。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這是在國外已經應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藥物,目前在國外還沒有完成全部的臨床試驗。該藥物在國內相關科研單位進行的體外病毒篩選過程中展示出了很好的體外活性。

此前,國家藥監局已經同意中日友好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可以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

按計劃,2月5日啟動的該試驗將入組輕、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介紹說,這項研究將執行嚴格的隨機雙盲試驗,以評價瑞德西韋在新冠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也就是說,患者與醫生都不清楚所服用的究竟是試驗藥還是安慰劑,一定要等到揭盲時才能確信藥物效果。」

美國時間1月31日,吉利德科學全球首席醫療官MerdadParsey博士代表公司發布的聲明稱,瑞德西韋是在研藥物,沒有針對2019-nCoV的數據。瑞德西韋尚未在任何國家獲得批准上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被證實。

根據在體外和動物模型中,瑞德西韋證實了對非典型性肺炎(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病毒病原體均有活性。上述兩者均屬於冠狀病毒,且與2019-nCoV在結構上非常相似。

「同情給藥是國際通用規則,不過,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需要政府背書,企業、醫生和患者都需要籤訂相關的責任書。但最後的結果仍然是誰用誰負責。」一位國際公衛專家表示。

吉利德還聲明,目前是在沒有任何已獲批的治療方案的情況下,治療醫生權衡了風險和獲益後提出用藥請求,在當地監管機構的支持下,吉利德提供了試驗性藥物瑞德西韋,用於少數2019-nCoV感染者的急症治療。

「這種同情給藥,還需要進行對照試驗,包括已上市、沒有此病毒適應證的藥品,都需要進行對照試驗,否則無法判斷這個藥品的有效性。在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安全性更重要,所以,對於在研藥品,這是最為關鍵的。」上述專家表示。

不僅僅是瑞德西韋,在藥物研究方面,已經初步遴選了部分具有潛在抗新型冠狀病毒作用的藥物,並正在加緊推進療效驗證。在疫苗研究方面,為提高成功率正在並行推進多個技術。

其中,在藥物研發推進過程中發現了磷酸氯喹、法匹拉韋以及中成藥中一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上市藥物。

孫燕榮介紹,磷酸氯喹是已經上市的抗瘧藥,在體外研究中已經展示出良好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活性。「目前,我們正在加緊推進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

此外,2014年,法匹拉韋在日本上市,但是它的適應症是有限適應症。曹彬帶領的課題組在全球率先對其進行過重症流感的探索性研究。

申報用途專利是正當的

在瑞德西韋此次火速上線之前,政府一邊加強病毒防控,一邊啟動科技研發診斷試劑和疫苗,同時也啟動了藥篩工作。在當前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面前,尋找最有可能的藥物成為重中之重。

因此,各種針對新冠肺炎藥篩信息近日頻繁被公布。上述武漢病毒所《重要進展》一文中表示:對在我國尚未上市,且具有智慧財產權壁壘的藥物瑞德西韋,我們依據國際慣例,從保護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在1月21日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並將通過PCT(專利合作協定)途徑進入全球主要國家。

文章稱,如果國外相關企業有意向為我國疫情防控作出貢獻,我們雙方一致同意在國家需要的情況下,暫不要求實施專利所主張的權利,希望和國外製藥公司共同協作為疫情防控盡綿薄之力。

研發瑞德西韋的正是吉利德科學。這是一家成立於1987年的專注在研發抗病毒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先後上市了多種抗HIV(愛滋病病毒)和HCV(C型肝炎病毒)藥物。2007年進入中國,先是以藥物生產起步,並逐步轉型,於2016年在上海正式設立中國總部進行商業運營。

藥物的專利是藥企的命根,國際通用規則也使用專利權來保障藥企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障藥企對於新藥研發的巨大投入。

對于吉利德科學的在研藥物瑞德西韋,武漢病毒所有權申報專利嗎?在重大疫情面前,申報的這一專利,有價值嗎?

根據相關規定,藥物發明專利分為:產品專利、方法專利和用途專利。上海專利律師事務所律師倪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武漢病毒所的這一用途專利的申報是正當的,但最終是否能夠獲得授權就不清楚了。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瑞德西韋藥品專利的保護範圍。如藥品專利中對用途涵蓋了冠狀病毒治療,則武漢方面的申請可能就不具備新穎性或創造性,不能獲得授權。另外,目前倉促申請,可能缺乏必要的數據支持專利申請。」

市場聞風而動

圍繞這一在研藥,誰將成為其藥物中間體供應商的猜想卻已攪動多家A股上市公司股價。藥品中間體企業即原料藥企,主要供應用於藥品合成的化工原料或化工產品。

2月4日至5日,多家A股上市公司就其股價異常波動公告,或是刻意澄清與吉利德過往合作關係。包括美迪西(688202.SH)、博騰股份(300363.SZ)、九洲藥業(603456.SH)、永太科技(002326.SZ)、上海醫藥(601607.SH)等。

其中,博騰股份公告稱,公司於2015年開始為吉利德在研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提供定製研發生產(CDMO)服務,並於2016年多次交付臨床需求的高級中間體。

永太科技公告表示,近期公司得知吉利德在研藥物瑞德西韋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公司正積極與吉利德公司等下遊客戶接洽,尋求可能的合作機會,但本次接洽是否能達成合作尚存在不確定性,且下遊客戶在研藥物的臨床試驗和藥品獲批存在不確定性且需要一定的時間,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九州藥業公告稱,公司與吉利德於2011年開始合作,是公司戰略合作夥伴,公司已為其提供多個品種的CDMO服務,雙方合作緊密。近兩年,吉利德公司的產品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不超過2%。截至本公告日,雙方未就新冠肺炎在研藥物瑞德西韋開展實質性合作。

根據其官網,目前吉利德共有8款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覆蓋B肝、C肝和HIV/愛滋病領域。其中,有4款藥品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而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原料藥出口佔全球原料藥市場份額近20%,那麼,其曾合作的藥品中間體企業自然不在少數。

一位CRO藥企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某些公司披露的已收到吉利德科學關於相關抗病毒藥物中間體的正式業務詢盤的動機仍待推敲,臨床試驗用藥生產的可能性也沒有排除。

他還表示:「要注意,瑞德西韋能否火線上陣仍存疑。目前境外有效數據只有1例。而且該病例還用了其他的藥物,或是其自身免疫力的功勞亦有可能。國內已經治癒的百餘例患者也並沒有用到這一『特效藥』。」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吉利德方面尚未作出回應。

儘管如此,資本市場對瑞德西韋上市量產的期待,卻已經在多個個股股價中體現出來。截至5日收盤,博騰股份、九洲藥業、永太科技漲停;上海醫藥漲幅達4.15%,美迪西漲幅達3.89%。

第一財經記者還留意到一張外流的藥品進口通關單。根據這一通關單,注射用瑞德西韋已經於2月4日由北京亦莊國際生物試劑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報驗,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為收貨單位,進口數量201.84千克,2843盒;貨值56405.12美元(約合39.3萬元人民幣)。

美東時間2月4日,吉利德科學公布了其2019年業績,全年總收入224.49億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1.5%。其中,愛滋病產品銷售收入164.38億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12%,在公司總收入中的佔比提升至73.32%,成為吉利德公司最核心的業務板塊。

而曾經輝煌一時佔據吉利德公司業務半壁江山的C肝藥繼續衰退:2019年銷售收入為29.36億美元,同比再度下滑20%。

不過,隨著B肝藥物韋立得(Vemlidy)在中國獲批,打開了全球最大的市場,進而實現了52%的增長。吉利德預計,隨著對美國市場的滲透和中國市場的拉動,韋立得在2022年可以實現10億美元收入。

相關焦點

  • 761例!瑞德西韋雙盲臨床試驗啟動, 就在武漢金銀潭
    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宣布啟動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研究。這個近日被熱議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開始進入臨床試驗。在重大疫情面前,瑞德西韋能否成為「扼住新型冠狀病毒咽喉」的新希望?
  • 專家:瑞德西韋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按2:1進行
    新華社武漢2月8日電(記者喻珮 梁建強)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臨床試驗近日廣受關注。湖北省醫療救治組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趙建平7日在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正在進行中的瑞德西韋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按2:1進行,約有66%的臨床試驗患者有機會用上瑞德西韋,同時其他標準治療也在推進。  趙建平說,瑞德西韋是目前體外抗病毒活性最強的藥物,但是沒有人體試驗證據,雖然充滿期待,但要用科學的態度來檢測療效和安全性。
  • 中美兩項瑞德西韋雙盲對照研究公布數據,結果真的截然相反嗎?
    記者 | 謝欣1北京時間4月29日晚至4月30日凌晨,吉利德科學的潛在新冠治療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3項臨床試驗先後公布了研究結果,其中由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主導的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開展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雙盲臨床試驗結果,與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導的一項雙盲研究被認為研究結果相左,引發熱議。
  •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國立項近600個?鍾南山:多做一些研究是對的
    延伸閱讀:瑞德西韋在中國的重症臨床試驗已停止4月11日,美國吉利德公司公布了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目前正有7項相關試驗正在全球展開。吉利德方面提到,由於入組人數不足,最早在中國啟動的重症新冠患者的臨床試驗已經停止,另一項針對中症患者的研究還在繼續進行。
  • 3項「瑞德西韋」試驗結果刷屏,中美結論相反?
    自從美國第1例接受同情用藥的新冠確診患者被治癒出院,瑞德西韋一直被全世界人民關注,在中國根據其譯音,更是被稱為「人民的希望」。遵循從個例到普遍的科學原則,全世界範圍內多個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紛紛展開。01 中國曹彬教授團隊瑞德西韋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隨機雙盲試驗結論:未能觀察到顯著的臨床受益,不具有結論性意義。我國曹彬教授團隊的這項隨機雙盲試驗在湖北十家醫院內進行,原本計劃招募453名試驗者,期間招募工作遭遇困難,無奈提前終止,最後納入試驗者237人,其中試驗組158人,安慰劑組79人。
  •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4月揭曉 中國三項專利已獲批
    患者招募進展緩慢目前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團隊針對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已經取得一些進展。武漢金銀潭醫院多位醫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己所負責的病人沒有參與這項臨床試驗的,因為達不到臨床招募的標準。瑞德西韋2月6日正式開展臨床試驗,根據病人招募標準,重症患者必須處於發病的12天內,且過去30天內未接受過其他治療幹預;輕症患者必須處於發病後的8天內,候選者的核酸檢測必須都是呈陽性。
  • 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7個熱點問題的解讀來了
    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一直備受關注。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自2月6日開始,在湖北省武漢市共計10家醫院啟動瑞德西韋針對重症患者的臨床試驗。這是針對瑞德西韋的全球第一項按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設計進行並完成分析的臨床試驗。研究後期,因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截至3月12日後再未篩選到合格的受試者。3月29日在數據安全和監察委員會(DSMB)建議下,研究者根據試驗方案設計的「試驗終止標準」停止了臨床試驗。
  • 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未達研究方案設計的預期療效
    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一直備受關注。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自2月6日開始,在湖北省武漢市共計10家醫院啟動瑞德西韋針對重症患者的臨床試驗。這是針對瑞德西韋的全球第一項按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設計進行並完成分析的臨床試驗。研究後期,因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截至3月12日後再未篩選到合格的受試者。3月29日在數據安全和監察委員會(DSMB)建議下,研究者根據試驗方案設計的「試驗終止標準」停止了臨床試驗。
  • 瑞德西韋有效嗎?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
    吉利德公司同時向紅星新聞透露,目前全球範圍內共啟動了7項臨床試驗以確定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據美國一家生物醫藥科技垂直媒體STAT報導稱,美國芝加哥的一家醫院正在進行瑞德西韋這款藥物的臨床試驗,用其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該試驗發現,使用瑞德西韋後,發熱和呼吸道症狀可迅速恢復,幾乎所有患者均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出院。
  • 瑞德西韋有效嗎?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中國臨床研究入組...
    吉利德公司同時向紅星新聞透露,目前全球範圍內共啟動了7項臨床試驗以確定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據美國一家生物醫藥科技垂直媒體STAT報導稱,美國芝加哥的一家醫院正在進行瑞德西韋這款藥物的臨床試驗,用其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該試驗發現,使用瑞德西韋後,發熱和呼吸道症狀可迅速恢復,幾乎所有患者均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出院。
  • 首個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出來了
    新冠肺炎特效藥「候選人」瑞德西韋(remdesivir),雖然還未獲批上市,但已經在「同情用藥」的原則下,於各國展開臨床治療。4月10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一份瑞德西韋在同情用藥情況下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68%的患者在用藥後症狀出現改善,13%的患者結束療程後死亡。
  • 張文宏否定兩種抗病毒藥療效:瑞德西韋對病死率沒有很大改善
    張文宏以美國為例,不少州已經開始復工復產,儘管每天還有2萬左右的確診人數增加,但他們可能對老年人進行了比較好的保護,因此仍然可以在一些重點產業上進行復工復產。延伸閱讀: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未達研究方案設計的預期療效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一直備受關注。
  • WHO意外洩露中國試驗手稿,「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韋...
    瑞德西韋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也是最早被證實有潛力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藥物之一。目前,全世界都在等待該藥臨床試驗結果的公布。本月中旬,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洩露了部分早期臨床數據,引發了行業轟動:125例患者參與吉利德2項臨床試驗,其中113例重症,接受瑞德西韋治療後,幾乎全部患者在一周內出院,僅2例死亡。
  • 曹彬談瑞德西韋試驗:堅持對照組設盲
    曹彬表示:「正在對瑞德西韋重症組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他未透露相關試驗的進展以及患者最終的入組情況。  曹彬因負責中國瑞德西韋藥物臨床試驗而備受關注,4月12日晚間,他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一場學術分享中,重申了其對瑞德西韋藥物嚴格臨床試驗設計的立場。
  • 瑞德西韋三項試驗結論不同 專家:或與樣本量、研究終點有關
    4月29日晚,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經過同行評審的在中國武漢237名患者身上進行的全球首個瑞德西韋對照試驗研究論文。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瑞德西韋並未加快重症患者的恢復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為何針對同一種藥物的臨床試驗,會有不同的結果?
  • 瑞德西韋三項試驗結論不同,專家:或與樣本量、研究終點有關
    4月29日晚,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經過同行評審的在中國武漢237名患者身上進行的全球首個瑞德西韋對照試驗研究論文。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瑞德西韋並未加快重症患者的恢復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為何針對同一種藥物的臨床試驗,會有不同的結果?
  • 瑞德西韋未呈現明顯治療效果,吉利德:數據無統計學意義
    患者可以在 28 天臨床試驗結束後繼續住院,但需要有良好的臨床表現才能視為改善,比如不再需要插管或補充氧氣。從 WHO 洩露信息來看,共有 158 名患者接受了瑞德西韋治療,79 例患者為對照組。在試驗時間區間內,二者的臨床症狀改善的風險率為 1.23;這可能意味著瑞德西韋的療效較慢。
  • 美國首例新冠肺炎診治證明有效,將啟動中國臨床試驗
    美國首位確診患者,在一種尚未獲批的藥物幫助下,臨床症狀得到了立竿見影改善,被認為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效。更新的消息是,該藥物的美國研發公司,已經與中國方面確定了攜手,並會在2月3日(明天)開始啟動臨床試驗,由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牽頭,預計4月27日結束。如果臨床試驗確認有效,對新冠肺炎疫情抗擊無疑將是決定性的。什麼藥?何以立竿見影?
  •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一擁而上,專家:研究結果未經審核不應發布
    新冠肺炎相關臨床試驗250餘項2月26日,澎湃新聞以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關鍵詞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檢索發現,作為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臨床試驗註冊平臺以及註冊機構,在該平臺註冊的以COVID-19為題目或疾病名稱的各類研究已多達25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