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於世代書香門第,祖籍澄海的農村青年成長為大學校長、銀行家……

2020-12-04 天下潮商傳媒

▲陳雨露

陳雨露,男,漢族,籍貫廣東澄海(今汕頭市),生於河北藁城,1966年11月生,198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1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學位。

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人物履歷

 1989年01月至1992年06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教師;

1992年07月至1993年01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系主任助理、講師;

1993年02月至1997年04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1997年05月至2002年01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2002年01月至2005年05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教授;

2005年05月至2010年03月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2010年03月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2011年11月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2015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2018年3月任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黨的十九大代表

火箭速度

無論春夏與秋冬,一身筆挺的西裝,高大魁梧的身材,帥氣迷人的笑容,陳雨露在中國人民大學工作期間,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露露」。

在「露露」校長調任央行的正式任命還未下來時,一些有根有據的「小道消息」便風靡了網際網路、微博和微信。人大學子在微信朋友圈紛紛表達了對這位「可愛而憨厚」的「露露」校長的不舍之情:「『露露』校長在印象中是一個有著學者風範且平易近人的父輩形象,感謝『露露』的一路陪伴,祝您今後越走越好。」、「年輕有為、德才兼備,校長棒棒噠,常回家看看!」、「財金驕傲!人大驕傲!作為一名被即將就任副行長的『露露』撥過穗的人大老鮮肉,工作季能給個offer不!」等等。

這些不舍之情既是對這位年輕的「老」校長的敬仰,也著實與陳雨露在校期間人大發生的變化息息相關。

陳雨露在校期間大力推行國際化,對於國家倡導的智庫建設尤為重視。在回任人大校長的第一年,他主持確定了學校的「十年騰飛」規劃和五大戰略。其中一大戰略就是智庫建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便在這期間設立起來,並由他親自擔任院長。

在五大戰略中另一大戰略就是強調本科生教育。陳雨露極其重視本科教學,不希望所有老師都成為科研機器;同時紮實本科教學,強調學生閱讀經典;並且,他還大幅度縮減在職研究生、在職導師,減「數」重「質」……當然,最為人大學子額手稱慶的莫過於:宿舍裝空調。

「『露露』校長年輕有為,坐了火箭喲!」不少人都對陳雨露的晉升之路嘖嘖稱道。從官方簡歷上來看:2002年1月,35歲的他成為中國最好的財政金融學院之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的院長;2005年5月,39歲的他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2010年3月,44歲的他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僅僅一年半後,45歲的他回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重點大學校長;2015年10月,陳雨露調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成為央行現任行領導中最年輕的一位。

兩個最年輕,都是副部級。同樣是「人民」,一個是中國共產黨親手創辦的第一所社會主義新型大學,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

級別是招數,學術是內功

對於一些官員年輕有為,級別「蹭蹭蹭!」。有的人往往只看到「是什麼」,卻很少思考「為什麼」。

稍微深入了解一點陳雨露,就不難理解那為人嘖嘖稱道的火箭速度。

1983年,陳雨露以數學120分滿分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金融專業,命運開始朝他微笑。

他是金融專家。自1989年畢業留校後,陳雨露便擔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教師;僅僅四年後,他便評上了財政金融系副教授;又一個四年,年僅31歲的他成為了財政金融系教授。

在人民大學當校長的他,擁有琳琅滿目的「頭銜」:財政金融學院二級教授,美國艾森豪基金高級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兼任全國青聯副主席、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榮獲首屆教育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等。

中央選人用人新標向

2014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其中提到:「注重從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並指出,「在領導班子知識專業經歷結構方面,重視充實熟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工作的幹部。」

自此之後,高校黨政領導幹部「入仕」一時成為高頻詞。2015年1月,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出任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2015年1月,中科大校長侯建國履新科技技術部副部長;2015年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懷進鵬調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加上這次的陳雨露,高校校長轉崗專業部委,可適當彌補幹部隊伍專業性人才短板,也可視為中央人事布局的新趨勢。

農村青年成長為大學校長

陳雨露是一個農村的淳樸學子。「我父親是廣東潮汕人,他高中畢業以後到了北京成為一名空軍戰士。1956年,因為我們家是地主成分,當時祖父又在香港,有海外關係,父親就被迫轉業到河北石家莊。」陳雨露在一篇訪問文章中回憶道。

年幼的陳雨露曾隨母親下放到河北省一個叫做陽臺的偏遠小村,陳雨露一待就是十多年。直到1983年,他才通過高考入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金融專業。當年參加高考時,陳雨露的數學成績得了120分的滿分,而他本人對數學也特別感興趣,作為文科考生的陳雨露選擇了對數學有相對較高要求的金融專業。

儘管高考報志願多少有些懵懂,然而一學上金融,陳雨露就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由此走上了一條研究金融的人生道路。這個真心熱愛金融的青年一頭扎進了專業研究中。自1997年以來,先後完成專著、譯著等代表性學術成果14部,論文75篇,其中很多著作成為全國高校教材。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11月6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人民幣國際化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論壇上表示,新時代人民幣國際化將在自貿區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出身於世代書香門第

陳雨露祖籍澄海蓮下鎮建陽村,據建陽村族譜《我清祖祠世系輯錄》記載,陳雨露是建陽村建陽公第二十五世裔孫,是家族裡的"章"字輩。其家族多人才,多是有名望的文人、學者,可謂世代書香。

陳雨露的高祖父傳經公是前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貢元,也是粵東知名書法家。曾祖父家楷公在光緒二十四年獲歲薦,至京城國子監深造。祖父訓謙公陳恕是澄海知名教育家,在民國初年任澄海縣立景韓小學校長,後又創辦了蘇灣高等小學師範學堂,並在建陽村創辦了養和小學,培養了早年參加革命的陳維勤、陳漢、陳義之,全國僑聯的吳風等不少人才。

陳雨露的伯父陳曉中也是從村裡的養和小學走出去的學子。1928年4月20日,陳曉中出生於廣東省澄海蓮下鎮建陽鄉。小學就讀於鄉裡養和學校,畢業後考入澄海中學初中部,隨後考入廣東省立金山中學高中部,畢業後曾先後任澄海縣隆都區樟籍小學和潮安縣第六區仙庭小學校長。1951年考入廣州中山大學天文學系。1952年隨院系調整,轉到南京大學天文學系。1955年畢業,分配到北京天文館工作,曾任北京天文館館長,退休後任名譽館長。

天下潮商綜合編輯

來源:百度、澎湃新聞、汕頭特區晚報等

-The End -

相關焦點

  • 成都大學王清遠是優秀校長,農村出身的教育界的典範!
    這些話都是值得大眾認可的,從學術成就,從科研獎項,從大學的管理方式,從成都大學這6年的發展可以看出王清遠確實是一個優秀的校長。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什麼樣人?成都大學王清遠校長是出身平凡的一個人,他和大多數人一樣出生於農村,從他小時候到現在一路走來非常的不容易。
  • 蔡英文請關注青年世代的關注
    作為一位大學老師,每一年都會遇見「更年輕」的學生,很多時候好奇這些年輕人在想些什麼?關注些什麼?哪些議題對他們而言是很重要的。尤其,青年世代所持有的價值觀,和戰後成長的世代相當的不同,經歷過戰禍和經濟蕭條的年長世代,著重在物質主義的滿足,成長於富裕和民主年代的青年世代,關注的議題不再僅限於基本需求的滿足。
  • 天大校長龔克:好大學是一幫有志青年聚集的地方
    天大校長龔克:好大學是一幫有志青年聚集的地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6日 10: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們注意到,1977年、1978年入學的大學生,如今已有相當一部分人走上了大學書記、校長的崗位。
  •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不「唯帽子」 讓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不「唯帽子」 讓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  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體現得非常鮮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要「改革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優化歸國留學人員和外籍人才服務。把面向市場需求和弘揚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善聚善用各類人才」。
  • 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逝世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於8月12日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逝世,享年90歲。盧永根, 1930年12月生,廣東花都人。1953年畢業於華南農學院。歷任華南農學院助教、講師,華南農學院農學系副主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淮南共青團:「陪伴式」服務為青年築成長平臺
    連日來,34歲的創業青年連傳銀可沒閒著,他琢磨著,在創業基地旁打造中小學生校外實踐基地,讓青少年近距離感知、學習農業知識。在連傳銀的創業之路上,團組織的幫扶常伴左右。連傳銀2009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淮南市田家庵區,試驗種植了不少新品種蔬菜。起初,他的父母並不贊成,怕耽誤兒子的前程。但連傳銀覺得,一定要為家鄉做點事。
  • 歷史回眸——上海交通大學十大校長,你知道哪些呢?
    學校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1955年,遷往西安,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兩部分獨立建制,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併入;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今天我們來歷數下上海交通大學的最知名的十大校長,你都知道哪幾位?
  • 中國第一位女教授,祖籍在衡東,周恩來、冰心都是她的學生
    ▲陳衡哲像01女學霸的「開掛」人生陳衡哲(1890-1976),祖籍衡東新塘鎮。在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無論在文壇還是學界,她都是一位風頭很健的人物。1920年在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學位,同年應北大校長蔡元培之邀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東南大學任教授。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碩士和女教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位女作家,第一位出席太平洋國際學會(連續四次)的中國女學者。
  • 北大教授任雲南大學校長
    4月23日,雲南大學首次迎來聘任產生的校長。4月23日,雲南省委在雲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任職決定。省委決定:林文勳任雲南大學黨委書記;聘請中科院院士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據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小三介紹,方精雲是雲南省委省政府首次以聘任方式產生的雲南大學校長。雲南副省長陳舜出席會議並為方精雲院士頒發校長聘任書。北京大學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 雲南省委省政府聘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精云為雲南大學校長
    通訊員 王崴 攝  雲南網訊(記者 郎晶晶)4月23日,省委在雲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任職決定。省委決定:林文勳任雲南大學黨委書記;聘請中科院院士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楊林同志另有任用。  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小三宣讀省委任職文件並講話。
  • 首次以聘任方式產生,北大教授任雲南大學校長
    4月23日,雲南大學首次迎來聘任產生的校長。4月23日,雲南省委在雲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任職決定。省委決定:林文勳任雲南大學黨委書記;聘請中科院院士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
  • 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新聞—科學網
    通訊員 王崴 攝 雲南網訊(記者 郎晶晶)4月23日,雲南省委在雲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任職決定。省委決定:林文勳任雲南大學黨委書記;聘請中科院院士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楊林同志另有任用。 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小三宣讀省委任職文件並講話。
  • 遇羅克:《出身論》(全文)
    新改組的《北京日報》也大登特登紅五類出身的青年訴苦文章,說他們是前市委修正主義路線的受害者。應該說,所有的青年都是受害者,為什麼單是出身好的青年是受害者呢?我們看一看他們受了哪些害。 一「我們被拒於大學之外,大學為剝削階級子女大開方便之門」;二「大學裡出身好的青年功課不好,大受教授白眼」;三「有的出身不好的青年竟被提升當幹部」;四「……」。
  • 中外大學校長圓桌會舉行 共話構建全球教育共同體
    昨晚,一場推進教育與科研深度融合,構建科研與教育互助相長的良性互動的「中外大學校長圓桌會」,作為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首場主旨活動,在溫州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匯集二十餘所海內外知名高校校長、院士專家,共話青年成長與未來發展,教育共享與創新引領。
  •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來濟源市參觀考察
    懷著對家鄉的惦念之情,4月20日至21日,臺灣大學校長、祖籍河南濟源的李嗣涔教授來濟源市參觀考察。市領導趙素萍、何雄、薛興國、任傳國、白玉成、崔丙亮、胡漢陽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趙學通等親切會見李嗣涔一行。
  • 世界著名生物化學家錢永健意外離世 祖籍杭州
    據錢永健所在的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長透露,錢永健是在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的,但還沒有確定其去世的具體原因。關注錢永健,不僅因為他是諾貝爾獎得主,更主要的是他跟杭州有關。錢永健祖籍浙江杭州,是錢王錢鏐的後裔。他有一個嫡親的堂叔叔,就是在國內享譽盛名的大科學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
  • 院士校長呼籲:要給青年科學家多「擺凳子」「搭臺子」
    近日,兩院院士盧耀如、金振民、張希、李校堃,以及一批大學校長在浙江省溫州市參加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系列活動時,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針對一些制約青年科學家成長的現象或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
  • 數學之王蘇步青,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曾任復旦大學校長
    日本東北帝國大學,始建於1907年,是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依據《帝國大學令》,在其本土中心城市之一的仙臺市建立的第三所帝國大學。此校在1947年後,改制為東北大學,此校也是日本第一所接收女生和外國學生的大學。 目前,東北大學仍位於日本宮城縣仙臺市。
  • 舊事 | 澄海民間關於老虎光臨的記憶!這些傳說你都聽過嗎……
    老虎來到家門口:澄海民間關於老虎光臨的記憶(澄海蘇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