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前胡 Peucedanum japonicum 傘形科 前胡屬
初次遇見濱海前胡是在中國臺灣的野柳地區,它們在海灘上肆意地生長著。濱海前胡的葉片為一至二回三出式分裂,且極其厚實。開始誤以為是某種耬鬥菜,後經友人指正,才結識此植物。
濱海前胡在野外環境下,一般生長在濱海或者近海區域,因此,其具有良好的耐鹽鹼性,可用於沿海綠化固沙固土。除了中國臺灣地區外,濱海前胡在中國大陸華東沿海以及日本等都有分布,這些區域對濱海前胡均有不同程度的開發,其中日本開發程度最高,臺灣地區其次,中國大陸最低,幾乎為零。
在日本,濱海前胡有兩個別名,其一是「牡丹防風」,其中「牡丹」指的是它葉片似牡丹葉片,「防風」則是另一種傘形科植物,「牡丹防風」即「葉片像牡丹一樣的防風」,是個非常形象化的別名。當以這個別名示人時,濱海前胡主要被作為一種觀賞植物,是日本「山野草」盆栽之一。
第二個別名是「長命草」。這個別名的由來可能是因為它能在惡劣環境下仍可正常生長所體現的生命力,亦或是來源於它的營養成分——濱海前胡在日本同時也是一種野菜,葉片、花朵均可食用,可炒肉、燉煮等。其被認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纖維,食之可延年益壽,所以有了「長命草」之名。
依託食用價值,濱海前胡在日本已形成了一系列產品,除了盆栽外,也會作為時令蔬菜進入市場,而相關的保健產品也已出現,日本資生堂就以「長命草」之名開發了衝劑和內服片,主打抗氧化與美容養顏。濱海前胡種植產業也依靠相關產品發展起來。
在臺灣地區,濱海前胡有個別名叫「防葵」,其名字來自於《神農本草經》,其中有這麼一段描述「防葵」的文字:二月生根,根大如桔梗,根中紅白,六月花白,七月八月實白。這段文字寫出了濱海前胡的外貌特點以及花期花色等信息。
雖然《神農本草經》使用了「防葵」,但相比藥用,臺灣人更偏向於把它用在小品盆栽裡。自日本而來的山野草盆栽文化也對臺灣地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日本作為「山野草」的濱海前胡在臺灣繼續以山野草的面貌出現。在《野草盆栽製作技法》與《野趣盆栽》(均為林國承所著)中,詳細介紹了以「防葵」製成的小品盆景,稱其姿態優美,其葉、花以及大如桔梗的根部皆可觀賞——葉青翠、花如傘、露土老根更具風華,且塑型方便,並利於養護,是種優良的盆景素材。
除了耐鹽鹼、可食用、可制盆景外,濱海前胡若用於園林綠化中也必有其獨特之處。首先作為一種傘形科植物,它擁有著奇特的傘形花序,擁有傘形花序或者近似的傘房花序植物很適合作為綠化點綴使用,比較典型的植物有大花蔥、西洋蓍草等,濱海前胡也不例外,且在花期結束後,乾枯的花序仍可維持形狀,並在植株上停留一段時間,這無疑延長了觀賞期。
其次,濱海前胡冬季葉片常綠,且在低溫下葉片邊緣會出現略微的淡紅色,增加了觀賞性。全年唯一的一段落葉期則是在花期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此時植株地上部分會全部枯萎並從基部萌發新葉。目前植株記錄含花序高度為60釐米至80釐米左右,根據日本田地種植記錄還有高度達1米左右的情況,在花境中適合作為中前景種植,或者根據耐鹽鹼性應用於巖石園中。
根據目前的種植記錄來看,其或許也是種優良的生態友好型植物,能夠吸引昆蟲造訪。在濱海前胡花期,記錄到有10種左右的昆蟲造訪以及1種專門前來捕食造訪昆蟲的蟹蛛,不過相比其他植物,濱海前胡花更偏向吸引甲蟲、蜂類、蠅類等昆蟲,對於蝶類吸引性較弱。
雖然有大量昆蟲造訪,但目前並未記錄到濱海前胡發生過明顯病蟲害,連遭受軟體動物侵食的痕跡也較為少見,濱海前胡是否對病蟲害具有抗性這一方面還需要繼續觀察。但其特點可以加以利用,在上海上房園藝園區中,對濱海前胡進行了初步的景觀應用,將其作為一花境的前景種植,而該花境的主題是觀賞草與蜜源植物,主要試驗濱海前胡在景觀中的功效:傘形花序與觀賞草與其他宿根植物的配合、乾枯花序與秋季觀賞草的配合以及在景觀中的作用、吸引昆蟲、低維護,目前試種還在進行。
濱海前胡的花
濱海前胡非常易於養護,只要有充足的光照、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及水分的補充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濱海前胡忌積水,積水會使其漚根。也忌長時間乾旱,雖然作為濱海植物擁有比一般植物更好的抗旱能力,但在長時間乾旱面前植株也會發生萎蔫,目前具體可耐乾旱時長還在測試。
花後落葉階段若不想留種或者觀賞乾枯花序即可將乾枯部分清理,一般新芽會在植株地上部分全部枯萎後的一個月內重新萌發,當然也有邊枯萎邊萌發新芽的情況,總之植株在落葉後可能會有一段時間內地上部分什麼都沒有,需注意這是正常情況,而不是植株死亡造成的。
濱海前胡可用分株以及播種進行繁殖。其中播種為簡便且有效率的方法。濱海前胡花可蟲媒也可風媒,且能自花授粉,結實率高。所以一般來說,只要將花期中的濱海前胡放置在室外通風處至花期結束,或者用刷子輕輕刷幾下花朵,就能授粉成功得到大量的果實。濱海前胡果實生長期間為綠色,成熟後為棕褐色且呈乾枯狀,花序也會隨之一併乾枯,此時即可將種子採下。
濱海前胡播種無需春化,隨採隨播,使用常規播種土壤(珍珠巖:泥炭土=1:1或2:1)將種子剛好覆蓋住即可,無需深埋,保持溼潤與通氣,期間忌積水以免種子腐爛。播種後一至兩個月內會陸續出芽,待種子長出四五片真葉後即可移栽。一般秋季播種、發芽,故期間會經歷一次冬季,過冬只需放置在室內或者大棚等平均氣溫為5℃至10℃且有充足光照的地方即可,無需加溫處理。
入春後生長速度會加快,若根據小苗生長情況實時更換更大的容器可以增加植株的開花機率,在栽培期間經過這樣換大盆處理的小苗約有四分之一在播種的第二年就可以開出花朵,這無疑加快了下一批種子的收成速率。對於濱海前胡的批量化生產與推廣是非常有利的一點。
文章來源:中國花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