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談教學-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0-12-05 中國教育新聞網

隨看隨想

費曼是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不僅是一位物理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教師,他擅長將複雜抽象的理論深入淺出地講授給聽眾。本文是他《物理學講義》的序言,標題為編輯所改。在這裡,費曼作為一名教師,講述了他對物理學講授和教育的一些看法。因此,拋開物理學術語理解上的障礙,同樣身為教師的我們,應該能在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共鳴。(楊贏)

這是我去年與前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給大學一、二年級學生講授物理學時的講義。

在這些課程中,我們想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使那些充滿熱情而且相當聰明的中學畢業後進入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仍然保持他們的興趣。他們早就聽許多人說過物理學如何有趣、如何引人入勝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其他近代概念。但是,當他們學完兩年我們以前的那種課程後,許多人就洩氣了,因為教給他們的實際上很少有意義重大的、新穎的和現代的觀念。要他們學的還是斜面、靜電及諸如此類的內容,兩年過去了,不免令人相當失望。問題是,我們是否能開設一門課程來顧全那些更優秀、更勤奮的學生,使他們保持求知的熱情。

在課程開始時,我假定學生們在中學畢業時已經知道了某些內容——比如說幾何光學、簡單的化學概念等。我也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要按某個確定的順序來講授這門課,這個順序意味著在做好準備詳細討論某個概念之前,我不能提到這個概念。我在講課中曾經提到過許多將會詳細討論的內容,而提到時並未進行充分的討論。這些問題的更完整的討論要等到以後當學生的預備知識更充足時再進行。

在對準那些更主動的學生的同時,我也希望照顧到另一些學生。對他們來說,這些額外的五花八門的內容和附帶的應用只會使他們感到煩惱,也根本不指望他們能聽懂講課中的大部分內容。對這些學生我希望至少有一個他能夠掌握的中心內容或主幹材料。即使他並不理解一堂課中的所有內容,我希望他也不要緊張不安。我並不要求他理解所有的內容,只要求他理解核心的和最直接的部分。當然,他也得有一定的水平來領會哪些是主要的定理和概念,哪些是更複雜的枝節問題和實際應用,只有在以後才會理解。

在講課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嚴重的困難:沒有任何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向我說明講課的效果究竟如何。整件事情實質上是一次實驗。如果我真的再講一次的話,我將不會按同樣的方式去講了——我希望我不必再講一次!不過我認為,在第一年中這些課程——就物理內容來說——還是相當令人滿意的。

在第二年裡,我就不那麼滿意了。課程的第一部分討論電磁學,我想不出任何真正獨特或不同尋常的處理方法——比通常的講述方式更為引人入勝的任何處理方法,因此,我不認為我在講授電磁學時做了很多事情。在第二年末,我本來打算繼電磁學之後再講一些物性方面的內容。現在回想,如果再講一遍的話,我會回到原來的這個想法上去的。但是,由於沒有計劃要我再講一遍這門課,有人就建議,試著介紹一下量子力學可能是個好主意。

主修物理學的學生可以等到第三年再學習量子力學。有一種說法認為許多修我們這門課的學生只是把學習物理學作為他們在其他領域中的主要興趣的背景知識。而通常處理量子力學的方法使大多數學生幾乎無法利用這門學科,因為他們必須花相當長的時間去學它。然而,在量子力學的實際應用中——特別是在較複雜的應用,如電機工程和化學領域中——整個微分方程的處理方法實際上並沒有被用到。因此,我試著這樣來敘述量子力學的原理,即不要求學生首先熟悉偏微分方程這個數學工具。我想,即使對一個物理學家,由於在講義本身中可以明顯看出的一些原因,按照這種顛倒的方式來介紹量子力學也是一件值得一試的有趣的事。然而,我認為,在量子學方面的嘗試並不完全成功——這主要是因為在最後我實際上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了。還有,我過去從未以這種方式講授過這個專題,因此,反饋信息的缺乏就尤其嚴重。我現在相信,還是應當遲一些再講授量子力學。

當然,問題是這次試驗的效果究竟如何,我個人的看法——然而與學生一起學習的大部分教師似乎並不同意這種看法——是悲觀的。我並不認為我對學生做得很好。當我看到大多數學生在考試中處理問題的方法時,我認為整個這次試驗是一次失敗。當然,朋友們提醒我,也有那麼一二十個學生——非常出人意料地——理解了全部課程中的幾乎所有內容,他們還非常積極地閱讀有關的材料,興致勃勃地思考各種問題。我相信,這些學生現在已經具備了一流的物理學背景知識——他們畢竟是我想要培養的那種學生。不過,正如吉本所說,「教育的威力是難得見成效的,除非教者與被教者雙方是理想的組合,然而這時教育又幾乎是多餘的了」。

我認為,除非我們認識到,只有當一個學生和一個優秀的教師之間建立起個人的直接聯繫的情況下——這時學生可以討論概念、思考問題和討論問題——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否則沒有任何辦法解決教育中的這個問題。只是坐著聽課,做指定的習題,是不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不過,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有這麼多學生要教育,因此,我們不得不試著尋找某種代替理想情況的方法。也許我的講義能夠做出一些貢獻。也許在某些小地方有個別的教師和學生會從講義中得到一些啟示或者想法。也許他們樂於透徹地思考講義的內容——或者進一步發展其中的一些想法。

(選自費曼《費曼講物理:入門》,秦克誠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版)

《中國教師報》2020年12月02日第9版 

相關焦點

  • 美國費曼教授的「以教代學」學習法,適合中國學生嗎?
    可事實上費曼的智商確實不高,只有120分,僅比平均水平高一點兒。聽到歐米雜誌把費曼稱作"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費曼的母親回應道:"如果他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求上帝拯救這個世界吧!"費曼的老師惠勒曾說過:只有通過教別人,才能讓自己學會。
  • 被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聰明的人」,費曼:感謝父親的啟蒙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出現自己不會的,可以及時發現並且解決);第四步:簡化並建立類比(對語言進行簡化,讓更多人更容易理解這個概念)。那麼費曼之所以能夠掌握這樣被世界公認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離不開他父親的對他的啟蒙教育。只是一個普通的軍服推銷員,但是對於兒子的教育卻非常值得借鑑。各位家長也可以根據費曼父親的教育方式來更好地理解「費曼學習法」,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思維,提升孩子學習效率。
  • 發現的樂趣:紀念理察·費曼誕辰100周年
    物理學家更了解費曼科學成就在科學史上的意義;科普工作者更清楚費曼為科普事業所作的貢獻;出版人更能了解其作品的社會價值;教育家更能清楚費曼課堂上座無空席的狀況實屬不易;孩子的家長更希望能夠探究出費曼成功背後的家庭教育根源;資深粉絲推崇其"自由精神"和"有趣的靈魂"。這次紀念費曼誕辰100周年的活動,亦不局限於物理學,而是以物理學為起點延伸至科普、教育、讀書乃至更廣的話題。
  • 中美教育差異有多大?楊振寧:若費曼出生在中國,可能會變成瘋子
    ,楊振寧這才認為,費曼若是出生在中國,可能會得神經病。 中國教育側重知識的掌握點,美國教育提倡個性化發展,對於成績好的學生,去美國進行深造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 父親節特輯|物理學家費曼:父親的教育激勵了我的一生
    但費曼的父親卻另闢蹊徑,將「模式」通過這種具象的形式,展現給費曼看。有了父親良好的啟蒙教育,費曼在 11 歲的時候,就在家裡設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在一個舊木箱內裝上間隔,外加一個電熱盤,很多時候費曼會倒些油在盤子裡,炸些薯條來吃。除此之外,費曼還自製了一個燈座(此時的費曼已經完全懂得了電路的串聯跟並聯的知識),研究燈泡在不同電流電壓下的亮度。他還在線路中安裝了一個保險絲,在保險絲上外接一個小燈泡,當保險絲燒斷時,原來的電流就轉移到小燈泡上,把它點亮。
  • 陳澤民教授談基礎物理教學的四個理念
    有的理念在教學改革的一定階段很重要,有的理念則應貫穿於物理教學的始終, 並應長期起作用. 四位物理學大師的四句話應當作為改進基礎物理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念.一、物理教學理念之一 愛因斯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請注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都不是.
  • 費曼學習法
    費曼同時也是加州理工學院最受歡迎的教師之一。《費曼物理學講義》至今還在被大學生們使用。費曼非常熱愛自己的教師角色,他認為:要是不能把一個科學概念講得讓一個大學新生也能聽懂,那就說明你自己這個概念也是一知半解的。( I couldn’t reduce it to the freshman level.
  • 《別逗了,費曼先生》-科學老頑童的故事
    他就是參與原子彈研發的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費曼是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商業大亨埃隆·馬斯克共同的偶像。作為知名的物理學家,費曼在科研和教學方面成果頗豐,像量子引力理論、超流理論、費曼圖等等,都是他的傑作。
  • 「別鬧了,費曼先生!」
    父親早年的訓練對費曼的教學生涯來說是無價之寶。最重要的是,麥爾維爾在他身上灌注了一種對於大自然的美的讚嘆和欣賞,並使他產生了與他人分享這種感受的灼人的欲望。可能是由於美學的教育,晚年的費曼沉醉於繪畫的線條與結構,他認為物理是一種欣賞自然之美的數學,藝術和物理都是在表達自然世界的美妙與複雜。
  • 《別鬧了,費曼先生》 理察·費曼 著
    小頑童的成長、誤闖普林斯頓、從軍記、堂堂大教授、笑鬧中的真智慧01、費曼從小好奇心就特別旺盛,喜歡鼓搗很多小玩意兒,對於不知道的事情,就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麼費曼喜歡研究物理?因為他覺得那不是在學習知識,而是在玩。有些在我們看來很常見的現象,他都會思考出很多原理。03、把複雜的事情具象化。費曼擅長用簡單的話語或案例把一個抽象的原理給解釋清楚。費曼除了物理學專家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物理教師。在教學中,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他認為如何應用原理,比記住這個原理更重要。
  • 諾貝爾獎獲得者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同時,費曼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比爾·蓋茨曾寫過一篇《我從未有過的最好的老師》的文章,熱情洋溢地讚揚了費曼作為老師的卓越才能,並在微軟網站上專門設立了「圖瓦計劃」,以期讓更多人領略費曼的教學風採。費曼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快樂中學習,反對呆板的教學方法,不贊成死記硬背的學習、不加思考的記憶,以及其他任何形式化的學習。
  • 迷人的人和不迷人的愛情故事:費曼的教育問題
    費曼的教育問題。顯然,費曼父親的教育造就了費曼,毀掉了費曼。費曼擅長的是「形象思維」,而不是「抽象思維」,他喜歡把任何理論的東西具體化、具象化,這給他的物理教育帶來巨大衝擊;但另一方面,他又沒有從根本上提出任何理論。
  • 專家們掛在嘴邊的「費曼技巧」,為何被稱為終極學習方法
    (中國教育服務網 匕頁)教育人士常會把「費曼技巧」應用在教育過程中,這個技巧的靈感源於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理察·費曼,他自述曾糾結於一篇難以理解的研究論文,對此,他採用了分而化之的方法,將一個繁雜的知識點切成小塊在逐個對付,最終填補上阻撓學習的人理解某個知識的缺口。
  • 中國教育新聞網2020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及TOP10圖書
    中國教育新聞網2020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TOP10圖書《我的二本學生》黃燈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中國教育新聞網2020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 科學頑童費曼:愛因斯坦之後最「好玩」的理論物理學家
    二戰期間,費曼參與了美國原子彈的研發,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並於1965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費曼不僅是一名物理學家,他還是熱情奔放的鼓手,實用的惡作劇者,出色的教育家和不懈的樂觀主義者,成為這樣的「多面手」,費曼父親對他的言傳身教功不可沒。
  • 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劉浩: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
    11月23日,由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劉浩在主題為「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的領袖論壇上,發表名為《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原文(有刪減)先看一下我們所處的大時代。
  • 費曼技巧追根尋底
    所以,我們再以費曼的名字來搜索一下,第一個就是Wiki(Richard Feynman):我們著重就費曼的Wiki綜述和目錄中的「教學方法」與「外鏈引用」作為詳細信息收集源去抽樣:1-綜述中提到一個「Feynman diagrams」(費曼圖)通過抽樣發現,無論是費曼圖還是裡面提到的費曼法則(Feynman
  • 語文教學,你悠著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語文教學走向的冷思考
    我們的答卷做得好,語文教學就會乘風破浪,煥發青春,走上多快好省的快車道;我們的答卷做得不好,語文教學不僅走不出少慢差費的泥淖,還會因此被弄得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丟掉了母語教育的魂!有鑑於此,筆者不揣淺陋,謹陳管見,以就教於方家。筆者以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這一轟轟烈烈的教育教學潮流,語文教學既不能閉目塞聽、固步自封,更不能湊熱鬧、趕時髦。
  • 理察·費曼:你何必在意別人怎麼想?
    費曼是一位極為出色的教師。或者說,是一位教育家。他極其認 真地對待教學工作,並且真正熱愛教學,在充分準備的課上,不時地冒出連珠妙語。在加州理工學院任教授的三十多年中,他除了自己進 行研究工作,主要是為研究生開課。1961-1962年間,他曾給大學低年級的學生講了兩年的普通物理課程。
  • 周其林-中國教育新聞網
    他突出科研育人,推動本科教學改革,每年輸送數十名本科生到國際頂尖實驗室學習。他身體力行,為中學生作化學科普報告,錄製視頻公開課,引起熱烈反響。他設計研發的全新手性螺環催化劑,被國內外同行譽稱「周氏催化劑」,產生重要國際影響。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勞動模範等榮譽。周其林始終認為自己更重要的身份是一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