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美媒稱,人們會作出糟糕的經濟抉擇。他們沒有為退休後的生活攢下足夠的積蓄。他們拒絕對價格暴跌的投資止損,因為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他們在價格高企時購買房產和股票,以為9日在上漲的東西明天依然會上漲。
據美聯社10月9日報導,芝加哥大學布思商學院的理察·塞勒9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因為他證明了人們的行為並不符合將他們刻畫得極為理性的經濟學模型。作為行為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對改變經濟學家看世界的方式起到了幫助作用。
塞勒的合作者、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卡斯·森斯坦說:「這是激動人心的消息。他改變了經濟學,也改變了這個世界。」
塞勒發現,人們遠不是經濟學理論所描述的理性決策者,他們往往會作出並非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
人類不合常理的舉動會帶來經濟上的影響。嬰兒潮一代沒有給自己的老年生活攢下足夠多的錢。美國人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中期房價暴漲期間不斷買房,製造了最終破裂的泡沫,觸發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低迷。行為經濟學家說,為了降低這種行為的破壞性,經濟政策需要將人類的弱點考慮在內。
塞勒說:「我試圖引導人們少犯錯誤。但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我們需要充分考慮到大家都很忙、他們心不在焉、他們懶惰這樣的事實,我們應該讓經濟政策對他們來說儘可能地簡單。」
塞勒的工作基於日常現實,而且與大眾文化緊密相連,這通常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的研究方向。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的成員彼得·戈登福什說:「他讓經濟學更有人情味。」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約蘭·漢松說,塞勒因為「洞悉經濟心理學」而獲得了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的獎金。他是芝加哥大學第13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
塞勒發現,人們往往會將錢劃歸某個範疇,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財務上的錯誤。比如,消費者因不想動用被自己界定為存款的錢而使用透支額度高的信用卡購買像洗衣機這樣的商品時,往往會花掉更多的錢。
塞勒和其他行為經濟學家還發現,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概念與傳統經濟學觀點不同。比如,對於商販在大雨天氣提高雨傘價格的做法,人們會感到氣憤。但傳統經濟學家會說,商販的這種做法只是針對需求增加作出的反應。
塞勒說,這種想法會讓人們不去購買自己心儀的商品。
他說,提供叫車服務的「優步公司得到了這方面的教訓,或者說正在吸取教訓的過程之中」。他說:「他們在紐約出現暴風雪天氣時提價,這不是一個聰明的商業決策。」
據法新社10月9日報導,由於論證了經濟和金融決策並不總是理性的、而是大多數時候帶有人性色彩,他9日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因此,當72歲的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表示,他想「儘可能非理性地」花掉約為110萬美元的獎金時,似乎倒也正常。
塞勒在其任教的芝加哥大學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凌晨4點接到通知他獲獎的電話時,他「睡得正香」。他開玩笑地說:「和鮑勃·迪倫(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缺席頒獎典禮的美國唱作人——本網注)不同,我的確打算去斯德哥爾摩領獎。」
10月9日,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理察·塞勒教授出席記者會。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