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所王曉東研究員:石榴石複合氧化物促進甲烷化學鏈制合成氣

2020-07-11 研之成理


大化所王曉東研究員:石榴石複合氧化物促進甲烷化學鏈制合成氣

▲第一作者:康 雨;通訊作者:王曉東,田 鳴
通訊單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論文DOI:10.1016/j.apcatb.2020.119305

全文速覽

通過對比不同Fe量的新型石榴石氧載體,得到Y3Fe2Al3O12具有最佳的甲烷反應活性。氧載體在還原時會經歷一個活化過程,並原位形成Fe0單質,與甲烷的直接氧化相比,活化後Fe0單質導致了一種更加高效的反應路徑:即CH4首先在Fe0上迅速活化裂解,生成的碳物種更易於被晶格氧氧化(圖1),氧載體構效關係表明CH4的活化和晶格氧遷移性之間的協同作用是保證高反應活性的關鍵。

大化所王曉東研究員:石榴石複合氧化物促進甲烷化學鏈制合成氣

▲Figure1. Illustration of CH4 reaction routes for fresh and activated garnet OCs.

研究背景

甲烷化學鏈部分氧化是一種新型的頁巖氣利用技術,該過程主要包含兩步:甲烷首先與晶格氧反應生成合成氣,然後還原的金屬氧化物與空氣反應重新恢復晶格氧到初始狀態(圖2)。相對於傳統的催化部分氧化反應,此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甲烷是與空氣分開進料,避免了爆炸的風險;2)得到的產物H2/CO比為2.0,有利於後續費託合成;3)無需空氣分離操作,減少了生產成本。甲烷化學鏈部分氧化過程的關鍵在於尋找合適的氧載體。

大化所王曉東研究員:石榴石複合氧化物促進甲烷化學鏈制合成氣

▲Figure 2. Illustration of chemical looping CH4 partial oxidation process.


鐵基氧載體(OCs)由於低成本和環境友好而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其CH4轉化活性通常較低,通過加入一定的催化活性位(如Ni、Pt、Rh等)可有助於CH4活化,但活性提高仍然有限,這是由於缺乏CH4活化和晶格氧移動性之間的有效協同。因此開發具有高CH4活化能力和良好晶格氧移動性的新型鐵基氧載體對甲烷化學鏈部分氧化十分重要。

研究出發點

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在Fe2O3/Al2O3中加入Y2O3可顯著提升氧載體的CO選擇性和CH4活性,這歸因於形成了一種新型的鐵基石榴石結構(Y3FexAl5-xO12),理論計算表明較高的氧空穴形成能導致了其優異的CO選擇性(ACS Catal. 2019, 9, 8373–8382),然而石榴石內在的高CH4轉化活性的原因和機制還尚不明確,因此在本工作中,我們製備了一系列Fe摻雜的石榴石氧載體(Y3FexAl5-xO12,記為Fex),並詳細考察了反應過程中的活性位點和晶格氧遷移能力對CH4反應性能的影響。

圖文解析

(1) 反應性能

不同Fe摻雜量的氧載體反應性能如圖3所示,Fe1、Fe2和Fe3樣品均經歷了一個活化期,活化時間分別為40 s, 90 s與240s,對於Fe1,CH4濃度在活化後不斷增加,導致了較低的CH4轉化率(65%);對Fe2而言,經過快速活化後,在長達數百秒時間內幾乎未檢測到CH4,使其轉化率大大提升(94%);而Fe3樣品的活化時間較長,轉化率有所下降(82%)。

大化所王曉東研究員:石榴石複合氧化物促進甲烷化學鏈制合成氣

▲Figure 3. The concentration evolution during CH4reduction process of Fe1 (a), Fe2 (b) and Fe3 (c), and CH4 conversion of Fex garnet OCs (d) for CLPOM.


(2)結構表徵與機理分析

對活化後的氧載體進行了XRD,Mössbauer譜學和電鏡表徵,發現各石榴石氧載體均原位生成了Fe0單質,其粒徑隨石榴石中Fe離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活化後的Fe1(記為Fe1-R)中Fe0單質粒徑約為50 nm,Fe2-R增大到50-100 nm,而Fe3-R粒徑最大,約為100-250 nm(圖4)。根據文獻報導,單質Fe0是一種較好的催化CH4裂解的催化劑,隨後的CH4-TPR與Raman光譜實驗也證實了CH4確實在Fe0上發生了裂解反應。

大化所王曉東研究員:石榴石複合氧化物促進甲烷化學鏈制合成氣

▲Figure 4. High-resolution TEM (HRTEM), STEM images and EDS element mappings of Fe1-R (a, d-i), Fe2-R (b, j-o), and Fe3-R (c, p-u). The insets were the corresponding amplified area in the red square frames in (a-c).


為了進一步證實原位形成的Fe0單質對甲烷的催化轉化作用,對比了活化前後各氧載體的反應性能,如圖5所示,活化原位形成Fe0單質後的Fe1, Fe2和Fe3樣品對CH4幾乎接近完全轉化,遠遠優於新鮮的未經活化的相應氧載體,說明Fe0單質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基於此,提出了如下反應路徑:CH4首先在原位形成的Fe0上裂解生成H2和活性碳物種,然後晶格氧再氧化碳物種形成CO,與甲烷在氧載體上的直接氧化相比,該路徑更加高效,從而有利於甲烷轉化。

大化所王曉東研究員:石榴石複合氧化物促進甲烷化學鏈制合成氣

▲Figure 5. Concentration evolution of fresh Fe1(a), Fe2(b), and Fe3(c) as well as Fe1-R(d), Fe2-R(e), and Fe3-R (f) during reduction time of 40 s, 60 s, and 90 s, respectively. Fresh Fex were reduced for the corresponding time and then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in He atmosphere to obtain Fex-R, which were not taken outside the reactor before reaction to prevent them from oxidization by air.


(3)甲烷活化與晶格氧遷移性的構效關聯

根據上述反應路徑,甲烷的活化和Fe0單質活性位密切相關,而晶格氧的遷移性能也影響著活性碳物種的消除。本文根據Mössbauer定量數據以及Fe0單質粒徑,計算出了三個樣品的表面暴露Fe0活性位點數:Fe1 > Fe2> Fe3(圖6);同時以反應活性氧的量(由Mössbauer譜擬合得到)來代替晶格氧的遷移性能,關係為Fe3 > Fe2> Fe1,可以看到,Fe2樣品中甲烷的活化與晶格氧遷移性能達到了良好的協同,因此表現出最佳的CH4轉化率。

大化所王曉東研究員:石榴石複合氧化物促進甲烷化學鏈制合成氣

▲Figure 6.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mount of surface exposed Fe0site and mobility of active lattice oxygen forCH4 conversion for Fex garnet OCs.

總結與展望

本文發現新型石榴石結構在反應初期原位形成的Fe0單質可有效促進甲烷的活化裂解,並闡明出一種更加高效的甲烷裂解-晶格氧再氧化的反應路徑,構效關係表明,隨著石榴石中Fe離子的增加,表面暴露的Fe0活性位點減少,CH4活化降低,另一方面,Fe離子的增加使得晶格氧遷移性提升,有利於碳物種的氧化和Fe0位的再生,兩者的協同才能保證較高甲烷轉化性能,這為後續氧載體的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作者介紹

王曉東,男,博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於2009年被選入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2012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2016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計劃並被評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8年入選「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高分散金屬催化劑和耐高溫催化劑的基礎研究,及其在航天動力、烷烴催化轉化、環境催化等領域的應用研究,近年來,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pplied Catalysis B、ACS Catalysis、AIChE Journal、Journal of Catalysis等期刊發表論文 100餘篇,研發的系列新型催化劑應用於長徵運載火箭、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等。


田鳴,女,博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2006年在大連理工大學取得學士學位,2009年在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2014年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低碳烷烴化學鏈轉化與高溫催化。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11月26日,由大連化物所和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大連化物所發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目前,工業上甲烷的轉化主要是經水蒸氣重整製備合成氣(Syngas,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以及合成氣後續進一步轉化成各類有機化學品。該路線中甲烷水蒸氣重整過程通常需要在高溫(700°C-1100°C)條件下進行,合成氣的後續轉化也通常需要高溫高壓等苛刻條件,這增加了該過程的經濟成本和環境壓力。因此,探索溫和條件下甲烷直接轉化製備高附加值的化學品的技術是一個迫切但又極具挑戰的課題。
  • 上海高研院召開「二氧化碳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氣」及「生物
    5月20日至21日,「二氧化碳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氣」(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聯合潞安集團及殼牌公司共同承擔的三方合作項目)和「生物熱化學轉化利用」項目研討會在無錫召開。會議由高研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孫予罕研究員主持,潞安集團副總經理肖亞寧、劉斌和黃巍,山西省合成油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關志道,潞安集團煤化工產業管理處處長孫志強和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馮永發,殼牌亞洲區對外創新合作負責人景旭東、殼牌-中科院技術交流高級首席科學家Dr. Alexander van der Made、殼牌國際化學有限公司化學過程開發專家Dr.
  • 合成氣選擇性製備乙醇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浙江大學教授肖豐收和研究員王亮團隊合作,在合成氣一步法製備乙醇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乙醇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燃料。通過合成氣高效並高選擇性地直接製備乙醇是目前能源研究領域的熱點。
  • 上海突破"甲烷二氧化碳自熱重整制合成氣"工業化核心難題
    原標題:溫室氣體「攜手」變廢為寶  如何讓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一起「變廢為寶」?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團隊有辦法。他們能讓甲烷與二氧化碳「攜手重生」,變成重要的原料氣———合成氣。
  • 中科院大化所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潘秀蓮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帶領團隊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 中國科學家Chem「背靠背」論文:合成氣高效直接轉化製備芳烴
    中國作為最大的紡織產品生產和出口國,對於芳烴有著非常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對二甲苯(PX)。不過我國PX大部分需要進口,對外依存度超過50%。傳統的芳烴生產主要通過催化重整技術從石油原料中製備,無論是從市場需求還是石油替代的角度出發,開發新的芳烴合成工藝路線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 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Chem上發表綜述文章
  • 大連化物所劉中民院士、魏迎旭研究員Nature Commun
    針對我國「富煤貧油」的能源現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開發了以煤為原料經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並已實現工業化。此技術對我國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分子篩催化的石油化工(催化裂化、異構化等)和煤化工(甲醇制烯烴、合成氣轉化等)等工業過程中,多環芳烴積碳物種廣泛存在,並不可避免。工業上失活催化劑需要不斷燒炭再生,工程設計複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業效率。
  • 《自然》:中國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大突破—新聞—科學網
    將力爭儘快實現工業示範和產業化 科學網10月6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上海科技大學聯合科研團隊在合成氣直接制烯烴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 上海高研院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要突破
    通過採用全新催化劑活性位結構,該項研究實現了在溫和條件下合成氣高選擇性直接製備烯烴,對拓展合成氣催化轉化領域有重大意義。同時,該項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將有利於促進我國煤化工的發展。此項研究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技術部、上海市科委、山西潞安集團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
  • 每日轉化利用二氧化碳60噸,還能生產20多萬標方合成氣,他們是怎麼...
    近日,全球首套萬方級甲烷二氧化碳自熱重整制合成氣裝置,在山西潞安集團煤制油基地實現穩定運行超過1000小時,日產合成氣高達20多萬標方,日轉化利用二氧化碳高達60噸。全球首套萬方級甲烷二氧化碳自熱重整制合成氣裝置。
  • 潔淨能源新方向 我國「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董瑞豐)利用合成氣清潔轉化,直接製取高碳醇等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學品——一種新技術日前已完成萬噸級工業試驗,26日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合成氣是以氫氣、一氧化碳為主要組分供化學合成用的一種原料氣,由煤、石油、天然氣以及焦爐煤氣、汙泥和生物質等轉化而得。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氣可以生產一系列化學品,但通常需要「多步走」,成本隨之上升。上述技術創新性地採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碳材料負載的新型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在大型漿態床反應器中完成了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聯產液體燃料的萬噸級工業試驗。
  • 【科研進展】大連化物所開發高水熱穩定性Pd基催化劑用於甲烷燃燒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李為臻、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與北京大學教授馬丁合作,在高穩定Pd基甲烷燃燒催化劑製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
    作者:李霈韻 責任編輯:李霈韻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將打破進口原料和工藝限制
    「合成氣制混合醇聯產柴油萬噸/年級工業示範」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於11月26日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基催化劑獲授權發明專利11件,屬於原創性技術,指標先進,應用性強,居國際領先水平。
  •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
    加快天然氣開發利用,促進協調穩定發展,是我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路徑。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那麼我們今天來說一下「甲烷」甲烷作為天然氣還有頁巖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擁有最穩定的烷烴分子結構,具有高度的四面體對稱性,極難在溫和的條件下對其活化,轉化往往需要在600℃—1100℃的高溫下進行反應。多年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著重點多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 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在陝取得新突破
    9月19日,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獲悉:該研究所與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在榆林成功開展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工業試驗,其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催化劑性能和反應過程的多項重要參數超過設計指標,總體性能優於實驗室水平。
  • 天然石榴石的功效與作用 天然石榴石有什麼好處
    天然石榴石的功效與作用 天然石榴石有什麼好處時間:2021-01-05 23: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然石榴石的功效與作用 天然石榴石有什麼好處 1、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活力,從而達到美容養顏的功效,對於女士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