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是一種兼有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論斷,為理解城市治理、診斷城市問題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視角。
2020年5月11日,東湖高新區九峰一路沿線形成一條長達1公裡的金雞菊花海,人們來此休閒打卡。記者高勇 攝
認識論主要是指從生命體的視角認識城市,借鑑生命體的認知幫助我們理解城市。而本體論則強調城市本身就是一種生命體、有機體,與其他生命體、有機體不存在本質區別。
以生命體、有機體來講城市,是城市知識的觀念變革,它改變了過去城市作為增長機器、鋼筋水泥、生態花園等觀點,強調城市也具備生命體、有機體的特徵,城市存在生命周期,它有可能孕育、生長、成熟、死亡等。
城市和自然生命都是生命的表現形態。為此,就需要從生命體、有機體的本質特徵出發,重新論證城市的本質。
對於生命的認識,可以從其功能和構成來理解。城市生命體也同樣如此。例如,人有大腦,城市也有大腦;人有心臟,城市也有心臟;人有細胞單元、組織單元、子系統、生命體,城市也具備這些要素。與此同時,從功能來理解城市生命體,如生命系統所具有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應激性、自適應性、遺傳與變異等功能,城市也具備類似的功能和特徵。
(特約專家:李文釗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編輯: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