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能否使用抗生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家為您解疑釋惑!

2021-01-14 齊魯壹點

秋冬季節,天氣變冷,易得感冒。這時大家都會選擇吃藥,且習慣服用頭孢克羅、阿莫西林、羅紅黴素等抗生素。這種做法真的是正確的嗎?大家真的了解自己感冒的成因嗎?

什麼是感冒?

大家常說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又稱「傷風」。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經統計,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稱為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另有20%~3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細菌引起的。

感冒根據病因和病變範圍的不同,臨床表現不同:

1. 普通感冒:多為鼻病毒引起,早期症狀有咽部幹癢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沒有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等表現。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疾病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痊癒,並不需特殊治療。

2.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傳染性強,如甲型H1N1流感。通常起病急,全身症狀較重,高熱、頭痛、全身酸痛症狀明顯,體溫可達39℃~40℃,一般持續2~3天後減退。部分患者會伴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3. 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急性皰疹性咽峽炎、急性咽結膜炎、細菌性咽/扁桃體炎。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急性皰疹性咽峽炎、急性咽結膜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而細菌性咽/扁桃體炎多由溶血性鏈球菌,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綜上所述,感冒可分為兩大類,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需要用抗病毒藥來治療,只有細菌性感冒需要使用抗生素。我們常說的「感冒發燒」其實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細菌性咽/扁桃體炎引起的發熱(體溫達到39℃以上),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發熱或者體溫也就37℃多一點,很多人誤以為感冒就要吃藥,而且動不動就要吃頭孢/阿莫西林等,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誤解!炎症是細菌入侵體內,引起免疫系統對抗並影響身體正常運作的反應,比如扁桃體有細菌入侵導致扁桃體發炎,那麼你就會感覺扁桃體腫大並且非常難受,這其實就是免疫系統在和細菌「作戰」,發熱是炎症導致的,細菌感染就必定會導致炎症,但是有炎症不一定代表是細菌感染。所以醫生總是會讓感冒患者做血常規檢查,確定你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還是細菌引起的,判斷你的感冒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說了這麼多,那到底什麼是抗生素?大家對抗生素了解多少呢?

抗生素用於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我們常用的頭孢類、阿莫西林、羅紅黴素(大環內酯類),都是抗生素。抗生素是抗菌藥物的一種,它只有抗細菌的作用,沒有抗病毒的作用,所以它只能用來治療細菌性感冒而不能治療病毒性感冒。

濫用抗生素有什麼後果?

抗生素在殺滅病原菌的同時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大家不知病因而亂用抗生素會引發各種不良反應,濫用抗生素甚至會引起菌群失調和細菌耐藥等不良後果。在我們人體腸道內存在著相當多的細菌,有益的菌群對人體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當我們濫用抗生素時,人體的正常菌群是會被部分殺死或抑制,甚至導致細菌的耐藥性,即細菌產生對抗菌藥物不敏感的現象。如果一感冒就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的「攻擊」下,機體就很容易產生耐藥性,所以說單純的感冒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那什麼時候可以使用抗生素呢?

如果在感冒基礎上出現高熱、寒戰,甚至嗓子疼、咳黃痰,感冒症狀持續超過7~10天,那就要警惕感冒可能合併細菌感染了。可以去醫院做個血常規檢查,如果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多,特別是中性粒細胞增多,那麼就可以考慮是感冒合併有細菌感染,或者胸片提示有明顯炎症,那麼需要警惕支氣管炎或肺炎,這時需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切記抗生素是處方藥,需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合理使用,以減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經過以上分析,大家對感冒的分類和抗生素有了詳細的了解,如果自己的感冒需要吃藥治療,建議去醫院做個常規檢查,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用藥,切勿亂用抗生素。

(作者簡介:張雷明,博士,煙臺大學藥學院副教授,現任「分子藥理與藥物評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職副主任。主要從事中藥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特點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工作。)

相關焦點

  • 感冒:無細菌感染時不需使用抗生素
    在很多人印象裡都有這樣一個概念:發燒感冒要想好得快,最好的辦法就是輸液、吃抗生素。然而,有關專家卻提醒公眾:一生病就打 點滴吃抗生素,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請關注——  時下正值季節交替,有些人容易患感冒。一旦患了感冒,有些患者會對醫生說:「我感冒了,給我輸液吧!輸最貴的藥,我能好得快些 」。
  • 專家:細菌感染用抗生素或有效果 長期使用不可取
    記者 王良珏 攝  日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應光國課題組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2013年中國抗生素使用量驚人,一年使用16.2萬噸抗生素,約佔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為獸用,48%為人用,超過5萬噸抗生素被排放進入水土環境中。  濫用抗生素再次引爆輿論。
  •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論證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家論證會日前召開。我校副校長蔣昌俊、校長助理吳廣明參加會議。蔣昌俊代表學校致辭。      專家組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雷射等離子體研究所王世績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李儒新研究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衛研究員等7位專家組成,匯集了國內從事先進微結構材料設計、製備、表徵及應用研究的一流專家學者。
  • 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
    本站訊 (通訊員 傅瀟然)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經過初評、現場考察和綜合評議等環節層層考評,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最終獲評優秀。  該實驗室依託國家 「985」、「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中的光電信息工程系和光電子科學技術系的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為支撐,於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從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建設的「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獨立並發展壯大起來。實驗室現任主任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劉鐵根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莊松林院士。
  • 如果沒有耐藥性因素,抗生素是否就是感冒的標配藥物了
    先說下答案:即使沒有細菌耐藥性的問題,抗生素也並非感冒的標配藥品。其原因是:不論何種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如無細菌感染並發,就不需使用抗生素。李藥師談健康,點右上角關注,學習更多用藥知識,為自己健康負責。
  • 感冒炎症就用阿莫西林?「濫用」抗生素,3大危害看得見
    2、損害腸道 眾所周知,抗生素在殺菌時,不論是有益菌還是有害菌都無一倖免,所以,每使用一次抗生素,腸道就會受損一次,久而久之,對腸道的損害非常大。 因此,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來治療感冒炎症,那麼感冒到底應該怎樣治療才是正確的?
  • 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8年度  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  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教技廳函〔2019〕13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部省合建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8年9月至12月,我部組織對工程和材料領域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展了五年定期評估。
  • 「流感」和「感冒」不是一種病 抗生素不能隨便吃
    專家介紹說,病毒性感冒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包括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主要通過空氣或手接觸經由鼻腔傳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由於其傳染性強、傳播途徑不易控制、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較難有效控制,危害很大。
  • 【漲姿勢】熱感冒、拉肚子,千萬不敢隨便亂吃抗生素!看完這個你就...
    醫學研究者指出,每年在全世界大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在一些國家,抗生素通常不需要處方就可以輕易買到,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普通民眾濫用、誤用抗生素。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為防止濫用抗生素而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歐盟決定從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將抗生素作為生出生長促進劑。
  • 2019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暑期...
    實驗室簡介   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慶醫科大學感染病重點實驗室)是重慶醫科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傳染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1981年成為我國首批博士點,1989年評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1995年成立博士後流動站,現設有「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一個。
  • 近5年4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被摘牌,清北復各有一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般都是依託高校來建設的,而且依託建設的高校,都和這所高校的頂級學科有關,也和這所高校在某個領域的實力掛鈎,只有在某個領域有著絕對的實力的高校,才會得到承建,當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也並非是承建之後並不會改動的,教育部每隔5年都會對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評估不合格的會憋摘牌
  •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免費開放 探秘海浪
    19日上午,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免費開放,這也是青島市科技周的活動之一。記者來到這個實驗室一探究竟。   19日一早,記者來到該實驗室,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個大水槽。「可不能小看了這個水槽,這裡面能夠模擬咱們熟悉的海浪形成過程。」
  • 湖南科技大學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評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2日訊(通訊員 唐子龍)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示了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評估結果,湖南科技大學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定期評估中,評估結果為良好,通過了教育部的評估。
  • 專家釋疑藥物耐藥性 盤點各類常見抗生素
    如果這位讀者從小就反覆使用一種抗生素,那體內的一些細菌就會對這種抗生素有耐藥性,這只是針對某些藥品。因此對所有藥品都有耐藥性的耐藥體質並不存在。 Q我最近總是傷風感冒,而且每次都很嚴重,這是因為我感染了耐藥菌嗎?———梁先生,公司白領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主任童朝暉:總是感冒可能跟你的抵抗力下降有關,與細菌的耐藥性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
    12月18日至20日,「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峰會」在南京召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會軍院士、該校黨委書記管兆勇教授、副校長江志紅教授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上,管兆勇和王會軍院士分别致辭。
  • 一場直播,為您做好疫情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獻策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臨床檢驗人員、科研專家夜以繼日地進行病毒的檢測和研究,以期早日戰勝疫情。而就在前不久,武漢金銀潭醫院檢驗科4名醫生在沒有接觸病人的情況下,卻感染了新冠肺炎。對此,專家推測,可能是在進行實驗室化驗檢測等操作時,病人的血液樣本暴露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從而造成醫務人員感染。
  • 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9年暑期...
    實驗室簡介 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慶醫科大學感染病重點實驗室)是重慶醫科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傳染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實驗室1995年成為首批四川省級重點實驗室,1997年成立重慶市肝病治療研究中心,同時也是《中華肝臟病雜誌》承辦單位和編輯部所在地,1999年被評為重慶市教委重點實驗室,2007年被評為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孩子感冒啥時候吃藥?濫用抗生素有5大危害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時,家長都非常著急。有點感冒有的家長就會給孩子吃藥,有的家長會選擇物理降溫,不讓孩子吃藥。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那孩子發燒,什麼情況下應該給孩子用藥呢?孩子濫用抗生素有哪些危害?
  • 抗生素≠消炎藥,抗生素的這些錯誤使用方法,你是不是也犯了?
    注意:不過針對胃潰瘍、糖尿病以及痛風病患者,服用前需要諮詢醫生;兒童、青少年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治療感冒;同時注意阿司匹林不可跟酒精同服,以免對腸胃造成刺激。 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抗生素分為兩類,一類是青黴素,使用時間最早,療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讓易感細菌的細胞璧發育出現問題致其死亡,常見的青黴素G以及阿莫西林等;另一類是頭孢菌素類,雖然開始較晚,但是發展迅速,包括先鋒黴素。
  • 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攻克平板陶瓷膜製備及批量化...
    本站訊(通訊員 徐福聖)天津大學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歷經十餘年艱苦研發,突破了平板陶瓷淨水膜製備技術難關,實現批量化生產。目前平板陶瓷膜生產線已成功投產,一舉打破外國技術壟斷,大幅提高我國膜產業競爭力並填補了相關技術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