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夢想,這位北大準研究生從未停下過努力的腳步

2020-12-05 大學與教育

朱曉慧2017級醫學部藥學院藥學專業高中畢業學校: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獲獎經歷獲得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級銀獎獲得青島啤酒獎學金獲得「優秀學生」、「優秀團員」、「學習標兵」等榮譽稱號六次青島大學學習優秀獎學金。

你一定得認識到自己想往哪個方向發展,然後一定要對準那個方向出發,要馬上。你再也浪費不起多一秒的時間,你浪費不起。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

剛剛步入大學的朱曉慧也曾有過青春的迷茫與懵懂,她但當她確定了北大這個方向後,她便從未止步。朱曉慧的內心一直懷揣對名校強烈的嚮往與熱情,她也希望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發展與建樹,北大便是她心中綜合了實力,名氣,地理等等條件的最好的學校。當她認定保研這條路時,她心中的想法只有一個:「去中國最好的學校。」心存希望,幸福就會降臨你;心存夢想,機遇就會籠罩你。確定目標後,她追光而行,在夢想的道路上,隨時播種,隨時開花

攀登山頂的奮鬥本身足以充實一顆人心。——阿爾貝·加繆《西西弗神話》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朱曉慧的保研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每一分成功的背後都依靠著汗水鋪出來的階梯。保研中國最好的學校,需要最強的意志力。她面對繁雜的學習任務,首先她懂得時間管理,她會對一天的學習做出自己的規劃,規定出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它們。其次她懂得如何克服誘惑,在學習時關掉手機,屏蔽幹擾,時刻監督自己,提醒自己一點一滴的堅持匯成了今天的成就。

她認為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她開玩笑到:「努力吃透整本書後,做題就很快很輕鬆,有種橫掃千軍的感覺。」《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在艱苦的煤礦中體會奮鬥的快樂,而朱曉慧在題海中戰勝千軍萬馬。

想要感謝的人太多,已經說不清楚了

當然,除了自身的努力,朱曉慧的成功也源於各種愛的支,奮鬥的路上不止她一人。朱曉慧坦言剛開始著手準備保研的事情的時候很幼稚,並沒有好好思考自己為什麼要讀研,也沒了解清楚專業目前的大方向是什麼,研究生階段要幹什麼,有點跟風地就決定讀研了,是老師的教導點醒了迷茫中的她。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去找院裡的老師幫忙的時候,老師問了她幾個問題,比如,新冠病毒為什麼易感染肺部?現階段的治療藥物都是什麼機制?目前正在開發的疫苗分為幾種…她一下怔住了,不知如何回答,於是被老師嚴肅的批評了。那時的她才意識到讀研究生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如果不去藥學這個專業的現狀、發展、前景,只知學習卻不知為何而學,如何成為一名研究生,去搞研究?這次談話改變了她的心路歷程,老師的批評指教讓她猛然警醒,在前進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堅定。

除此之外,青大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是她成功道路上的有利推手,青大校園的教室中、樓道裡、圖書館裡各處都有努力學習背書的同學,這樣積極向上的氛圍裡她更好地擺正心態,堅持不懈。而青大學院中非常完備的學風建設為她收集保研資料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學院裡學長學姐的意見經驗與熱心回答給予了她很大的幫助,讓她每一步更踏實堅定。

難道她沒有勞累和沮喪的時候嗎?其實在收集資料、保研報名的階段,她也曾非常煎熬與無奈,她說想感謝學長學姐,保研時向學長學姐諮詢了很多問題,他們都很熱心詳細地回答為她解開疑惑,使她受益良多;想感謝家人朋友,在保研最煎熬無助的階段,她們支持的話語給了她最大的溫暖。當然最重要的是感謝院裡的老師,他們一次次不厭其煩地為她籤文件,為她選導師,他們的愛與關懷促就了朱曉慧的成長。

Tomorrow is another day.——《飄》

這是朱曉慧最喜歡的一句話,她說:「每當沮喪時它就會給予我新的力量。」正是這句話激勵著她樂觀面對,心懷愉快與感恩不斷向前。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尼採說過:「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朱曉慧除了學習任務外,業餘生活也十分的豐富。她喜歡讀書,書中的文字給她無聲卻堅定的力量;她喜歡看電影,放鬆自己的身心;她喜歡寫毛筆字,在一撇一捺的描繪中感受沉著與靜謐。她也喜歡旅行,在規定的學習任務完成以後,她便與室友走出校園,探索青島的各個景區與遊樂的地方,開闊眼界,改善心情。只要心懷樂觀,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保研經驗分享

保研成功的人是眾人豔羨的對象,但其實,保研之路也充滿著艱辛與焦慮,想要推免到心儀的學校,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不亞於考研生。

心得體會

學習

拿到保研資格是保研的根本之根本,需要三年間不懈的努力,學好每一門課,考好每一場試。如果有保研的想法,一定要早作準備,這樣到後期壓力也小一些。

科研及競賽

不論是保研還是考研,出色的科研及競賽經歷都能使個人簡歷熠熠生輝。儘量早點加入到大創項目中,積累的實驗技能及經驗,也能讓自己在面試時有話可說;儘量多地參加一些含金量高的競賽項目並努力拿到好名次,也許這些獎項將會在申請學校時成為敲門磚。假如沒有拿過特別重量級的獎項,可以把參加過的大創項目好好地研究一下,熟悉相關內容。面試時,相比於各種獎項,其實老師更看重的是學生回答相關科研問題時表現出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英語

上大學之後一定不能鬆懈對英語的學習,CET-6分數刷得越高越好。有些夏令營或預推免面試時會有英文文獻的翻譯及朗讀,英文自我介紹等要求。除了四六級考試,平時也要注意對口語及聽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專業課詞彙的積累,這些都是保研面試中考察的關鍵點。

保研信息收集及材料準備

保研報名時需要提交許多材料(根據學校官網文件要求),一般包括成績單、專業排名證明、個人陳述、申請表、專家、證書及獎狀等,還有面試時經常用到的個人簡介及介紹自己的幻燈片。有些學校給的準備時間很短,所以這些材料最好提前準備,以防到時因時間緊張而手忙腳亂。

心態調整

保研是一場不亞於考研的拉鋸戰,充滿著不確定性,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確定自己到底能被哪所學校錄取。正式錄取之前的每一天,都沉浸在深深的焦慮之中:我能拿到保研資格嗎?我要不要準備考研複習?我應該考慮哪些學校?我能競爭過其他學校的優秀學生嗎?沒有拿到心儀學校的入營資格怎麼辦。千萬別讓這些情緒把自己淹沒,沉下心來,認真複習基礎知識,準備好每一份材料,每一場複試,保研拼的不止是成績與能力,還有心態和自信。只要踏踏實實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總會迎來光明的終點,迎來燦爛的前程。

學姐寄語

對學弟學妹們

我覺得大學是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志趣所在的地方,希望學弟學妹們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也希望學弟學妹們在大學裡都能保持清醒、自製

對考研學子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回收自己過去的學習歷程,朱曉慧覺得自己有努力,有收穫,有不足,有遺憾,有成長。展望未來她希望在新的平臺能成長成更優秀更成熟的自己。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我們相信步履不停的她一定會遇到一個新的自己,也祝願每一位追夢人也能像朱曉慧一樣所求皆如願,所行化坦途。

相關焦點

  • 這位北大校花「從未」參加過升學考試,高顏值的背後,靠的是它!
    我們去評判校花的主要標準其實說白了就是顏值,但是我們今天要來認識的這位校花卻是來自於北京大學,這位北大校花「從未」參加過升學考試,高顏值的背後,靠的是它!這位校花的名字叫做彭高唱,彭高唱在1990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彭高唱曾經譽為是「史上最牛校花」,那麼今天教育者就帶著大家來看看,這位校花到底是牛在哪裡。
  • 英語詩歌:青春,別停下夢想的腳步
    將昨日載入史冊,滿懷信心地迎接每個新日子的到來,努力將理想變為現實。   Dreams cannot be bought, sold, nor traded. Dreams are the part of us that no one else can claim right to posses.
  • 北大學霸馮奚喬:17歲進北大20歲進哈佛,美國高校為他降半旗
    馮奚喬的成長環境優越,父母竭盡全力為他創造出最好的家庭環境和學習氛圍,儘管那是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很多條件無法滿足,但父母依然努力保護著孩子的學習熱情,儘可能給馮奚喬創造寬鬆,舒適的成長空間。02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正在上高二的馮奚喬立刻就報名,為考上心儀大學,馮奚喬一頭扎進圖書館,在書山題海之中奮筆疾書,從沒有過一絲一毫的懈怠。正如《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中說的:「只要功夫深,鐵鐵杵磨成針。」
  • 我們從未停止過腳步……
    為防止滑倒,李偉鵬在房頂上小心翼翼地挪動。準備好修繕煙囪的材料後,李偉鵬開始對煙囪破損的地方進行修繕。不一會兒,李偉鵬的雙手凍得通紅。 忙活一個多小時,李偉鵬和同事終於把曾奶奶家的煙囪修好了。李偉鵬對曾奶奶說:「奶奶,如果還是漏雪,隨時給我講,我們是您的親人。」曾奶奶感動地說,「有你們真好,不然我真不知該怎麼辦。」
  • 北大紀念大會,為何獨請這位傳奇「掃地僧」登臺演講
    他是北大數學系高材生;他獲得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卻一度只能靠著送餐員等零工維持生計;他年過半百,生活艱辛,心中仍裝著數論的大問題……一鳴驚人後,權威雜誌讚美他為——「一個數學界的重大猜想被敲開了大門。」在母校專門為他們舉辦的「入學40周年」紀念大會上,數學家張益唐作為唯一畢業生代表登臺發言。在紀念大會上,著名數學家張益唐作演講,回憶自己的北大歲月。雖然已畢業三十多年,但他仍念念不忘當初恩師的期待——「什麼時候,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夠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張益唐,做到了。
  • 【讀書】超級演說家劉媛媛來饒,《精準努力》校園分享會
    劉媛媛說,有些道理看似懂了但未必真懂,學習雖然很累,但她從未想過放棄,因為她真的懂得:只要堅持就會有收穫,就會朝夢想更近。她對女生說:「如果你真的懂了,就不會想要放棄了。」「媛媛姐你好,請問你是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的?」「請問您遇到困難是怎麼堅持下去的呢?」「距離高考還有178天,劉老師您有沒有什麼想對我們高三考生說的話?」
  • 奮力前行時,別忘記停下腳步,或思考,或就躺著………
    「捨不得睡」的根源也許是因為這一天我們有幾個小時是真正的為自己而活!終究無解......原以為「二代」們可能會不同,但是你遇到的大多數,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 理科狀元拒絕北大,又被美國11所大學拒絕,現在他過得怎樣?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同學,就集兩者的矛盾在一起。自己明明是高考狀元,曾經得到北大免試入學的邀請,但是他拒絕了,而後按照自己的意願申請了11所美國高校,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所有的學校都決絕了他,讓所有的人都覺得遺憾。他就是李泰伯同學,高中就讀於北京人大附中,他的高考成績為703分,為當年的北京理科狀元。他的語數外三科成績均在140分左右,理綜考出了279的高分。
  • 北大研究生墜樓身亡續:曾帶母上學品學兼優
    昨日,北大向本報證實了賈昊的身份及死訊,警方初步懷疑為跳樓自殺,具體結果還在等待7天後做出的屍檢結果。  網上盛傳,賈昊系被其導師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謝新洲逼死。  同學眼中  本科時就帶母上學 品學兼優  賈昊是遼寧人,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本科就讀北外。
  • 楊錦潤:我從未停止堅守初心的腳步
    很快,比賽的日子到了,我與往常一樣不知所措,本來想找爸爸尋求幫助,但他只是告訴我:「如果你成功了,將離你的夢想更進一步,加油!」我似乎覺得爸爸的話不太靠譜,手裡的汗珠不自覺地冒出來,但我還是攥著話筒上臺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突襲而來——果然,事情的發展沒有那麼順利,歌曲未完話筒就出了問題,我頓時就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 北大研究生賈昊墜樓是導師相逼還是他真的脆弱
    網言網意:  前言——  我們曾經青春年少,我們曾經血氣方剛,我們充滿了智慧與夢想,我們要實現那個曾經自己一再追逐的避風港……你知道嗎,我付出了多少,才來到了北大,你知道嗎,我又跌倒過多少次而再一次爬起,可這次,我真的再也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壓力和老師的侮辱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原標題: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本報記者劉璇 通訊員鄧盛強 張璟禕越變越衝動,動不動就跟室友發生衝突,上課心不在焉,越來越無法集中注意力……飽受同學關係和學業雙重折磨的準研究生章帆(化名)找到武漢市心理醫院,想紓解自己的情緒障礙,但專家診斷為 「多動症」,一種常被人們認為小孩子才會得的病。
  • 你敢為實現夢想付出多少努力?
    許多人會覺得夢想不合算,其實骨子裡的邏輯,是開始用利益計算了。「付出那麼多,就實現這些,不值得。」這種想法挺理性,但世上許多事,並不都是用值得不值得來算的。有過夢想,並最後實現了。最大的價值在於什麼?在於你可以告訴自己,「我實現過自己的夢想」。從此,你是個實現過夢想的人了。
  • 張俊成:一個北大保安的奮鬥與夢想
    1995年,他進入北京大學當保安,值守西門的同時,他自學英語、法律,憑藉著堅強的毅力,在諸多北大教授的無私幫助下,1998年通過了自考法律,拿到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專學歷。1999年,他離開北大,回到長治教書育人。2015年,他和朋友創建長治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  自他而起,北京大學保安隊伍中,相繼有500多人拿到大專到研究生學歷。
  • 來看這位北大男神獨特的「科學品味」
    一代代北大人為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北大官微邀您走近新晉院士的故事,與北大風骨、家國情懷、科學精神相逢。//////////什麼是生命的數學語言?什麼是生命的物理?湯超接受北大電視臺採訪,暢談心中的中國夢、北大夢我們一起走近新晉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執行院長定量生物學中心主任湯超教授感受同學們心中這位北大「男神」的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以資助體系改革為突破口探索研究生...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新時代北大研究生教育發展,研究生院推出「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系列報導,集中展示各院系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的特色和成果,供相互學習借鑑交流,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
  • 清華北大等國內EMBA五大名校學費大比拼
    縱觀當下商科之熱,但凡在職場打拼幾年微有起色的白領商務人士或多或少都動過嘗嘗西洋來的EMBA啥滋味。比如喝過洋墨水的唐駿,最近被假文憑搞的昏昏沉沉,他一定暗自後悔,當初為何就在國內名牌讀一個EMBA呢。
  • 寒門學子考上北大研究生,讀到博士選擇肄業,失業18年成為低保戶
    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志士一生都在為求取知識而努力。有的人窮其一生,只為考取一個功名,就算無數次的名落孫山,但是依然堅持不懈,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依然流傳至今。大多數人三歲就會被送到學校學習,從學前班到幼兒園再到中高考,我們的身上肩負著無數人的期望,九年義務教育告訴我們,讀書是我們的義務。
  • 不衝過這個點,99%的努力都白費
    實在跑不動,放棄也不是不可以……我剛停下腳步,一個陪跑員經過我身邊,大喊一聲:「加油!別讓最後三公裡毀掉你!不衝過臨界點,前面99%的努力就白費了!」這話突然就把我敲醒了。是啊,我來參賽,是為了路上休息嗎?前面跨過橋、爬過坡、穿過彎道,現在只剩下短短的3公裡,我為什麼不能保持一路向前的勇氣?我咬緊牙關,拔腿就跑。
  • 「九天攬月」,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
    「九天攬月」的偉大夢想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報導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將嘗試從月球正面風暴洋地區採集約2公斤的月球樣品這是以前從未被探索過的區域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然而為了這一刻跨越了三千六百多個日夜十多萬人為之努力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