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大年: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
他就是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當今中國不可多得的戰略科學家。心有大我,讓他的行止有了山的巍峨;至誠報國,讓他的胸懷有了海的遼闊。在長春地質學院的地質宮,黃大年真正走進了地球物理學的殿堂,他幾乎天天泡在地質宮二樓的閱覽室,厚厚的一本弗拉基米諾夫數學物理方程習題集,做了一遍又一遍。聰明加刻苦,他連續獲得「三好學生」和標兵表現獎。課堂上認真聆聽,圖書館聚精會神;舞臺上一展歌喉,足球場揮汗如雨。黃大年不僅學習好,還多才多藝,大家都喜歡這位陽光帥氣、聰敏機慧、熱情奔放的青年。
-
中國科學家黃大年 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
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中國,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從事的是給地球做CT的工作,通過探測技術,能夠快速掃描海面以下很深的區域,無論是礦藏還是潛艇部隊都逃不過他的法眼。 7年前,當他離開旅居18年的英國回到中國,有外國媒體報導稱:「他的回國,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100海裡。」
-
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黃大年:讓某國的航母演習艦隊後退100海裡
經過四年的學習,黃大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成為該系獲評優秀學生中唯一的海外學生。經過國內批准同意,他在英國繼續從事探測深水油氣和水下隱伏目標的研究,並在航空地球物理公司擔任高級研究員和研發部主任。
-
他是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是讓美航母艦隊後退100海裡的人!
他是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是讓美航母艦隊後退100海裡的人!他,選擇了母校吉林大學 做全職教授 成為東北第一個引進的 「千人」專家
-
黃大年:以身許國的地球物理學家
他就是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當今中國不可多得的戰略科學家。 心有大我,讓他的行止有了山的巍峨;至誠報國,讓他的胸懷有了海的遼闊。他以戰略科學家的氣魄,為國家地球深部探測技術運籌帷幄;他以教育家的身姿,為培養學生盡心盡責;他似一朵浪花撞擊著夢想的礁石,又像熾熱的熔巖衝出地殼,奔湧燃燒,光芒四射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
——追記海歸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
…… 黃大年走了,又似乎未曾離開大家。 2017年1月8日,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猝然離世,終年58歲。 他是給地球做CT的人,是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家。他的科研可以上天、入地、潛海。他讓中國地球物理勘探正式進入了「深地時代」。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
黃大年:從南寧走出的戰略科學家
他就是1958年出生於南寧的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 1 「他那麼年輕,怎麼就走了呢」 5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南寧的梁女士打開電視看新聞。 「新聞說有一個名叫黃大年的科學家去世了,當時我一愣神,難道是小學同學黃大年?」
-
黃大年執著一輩子的事:讓中國人看透地球
他以「千人」的身份,響應國家號召,回國效力;他以戰略科學家的氣魄,為我國地球深部探測技術運籌帷幄。他似一朵浪花撞擊著夢想的礁石,又像熾熱的熔巖衝出地殼,奔湧燃燒,光芒四射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黃大年在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鑽探2號井現場(2014年8月8日攝)。他就是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當今中國不可多得的戰略科學家。
-
黃大年(上):以身許國 叩開地球之門
——追記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上) 作者:孟海鷹 新華社發 黃大年是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也是東北地區第一批「千人計劃」特聘專家。2009年,懷著一腔愛國熱情,黃大年從英國劍橋返回祖國,被選為國家「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項目」首席科學家。
-
海歸科學家黃大年的最後30天
,1958年8月28日生,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他是最單純的赤膽忠心的海歸科學家。」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說。膽管癌 回國前,黃大年是劍橋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研發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培訓官。作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的世界頂級科學家,他研究著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場探測技術,帶領著一支包括外國院士在內的300人科研團隊,實現了在海洋和陸地複雜環境下通過快速移動方式實施對地穿透式精確探測的技術突破。 這是一種尖端而敏感的技術。
-
師者黃大年
又一年開學季,喬中坤即將開啟博士研究生涯,而他和他的同學,不僅永遠錯過了碩士論文答辯後與導師合影的機會,也無法再繼續選擇黃大年為導師……他們能做的,便是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師友一起,繼續黃大年未竟的事業。時間定格在2017年1月8日,年僅 58歲、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家、戰略科學家黃大年永遠離開了他深愛的祖國和執著的事業。
-
追憶黃大年,做中國夢逐夢者
他拋棄國外別致安逸的花園洋房、高端精良的研發平臺,還有妻子那苦心經營的私人診所,只為響應祖國深情的召喚,在公派留學英國18年後,義無反顧地應聘回國,加入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的科學家團隊。 他以身許國,叩開地球之門,用一個科學家科研生涯中最寶貴的7年時光,沒日夜地工作,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多項技術空白,將中國深探技術與西方先進國家30年的差距縮短了一大截。而他卻長眠在這塊土地上,享年僅58歲,這可是科學家的黃金年齡。
-
原色黃大年:一位海歸科學家的精神世界「深探」
2009年12月24日,黃大年帶著妻子,飛回了北京。六天後,作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的第二批專家,也是首位回到東北地區的「千人計劃」專家,與母校吉林大學籤訂了全職教授合同。 7年間,他指導了18名博士研究生、26名碩士研究生,還擔任過地球物理系第一屆「李四光實驗班」班主任。這個班的好幾個學生繼續攻讀碩博學位時都選擇了他做導師。
-
做一個有用之人——學習黃大年精神
央廣網北京7月18日消息(記者方婧實習記者趙楠)最近他在我的朋友圈裡火了,有人叫他「科研瘋子」,有人叫他「拼命黃郎」,可是在我眼裡他就是一個中國人,一個讓我自豪的中國人,他就是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教授黃大年。 2009年在英國呆了18年的黃大年放棄了在英國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
-
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生前對話
(時代先鋒)「為了理想,我願做先行者、犧牲者」——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生前對話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王海鷹 王井懷)2017年1月8日,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猝然離世,享年58歲。 黃大年:這個道理我也知道,一有時間,我也會抓緊休息、抓緊鍛鍊,到外面走走。 在中國做科學,像我這樣的人挺多的,玩命去幹,好了接著幹。為什麼這麼幹?其實很簡單。國家的事都是大事啊!國家需要我們,重視海外回來的科學家的意見。
-
黃大年「大弟子」馬國慶:要做好黃大年精神的接力員
新華社長春1月7日電 題:黃大年「大弟子」馬國慶:要做好黃大年精神的接力員 新華社記者張建 連續三天參加學術會議、查看項目研發進度、專門為學生答疑解惑……這是不久前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做訪問學者的馬國慶,近日飛抵長春後排出的日程表
-
黃大年的「萬有引力」
2017年1月8日,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終於停下了追趕。膽管癌手術後的併發症將他的生命定格在58歲。 自2010年回國以來,這位「千人計劃」科學家一直在「向前衝」。他那位於吉林大學地質宮507的辦公室牆上貼著12張A4紙拼成的日程表,幾乎每個格子都滿了。
-
追憶黃大年: 願做融入大海的一滴水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評價他的突出貢獻和崇高精神,發出了向黃大年同志學習的號召。黃大年的感人事跡迅速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共鳴,帶給人們深深的感動與深沉的思考。生命除了長度,還應有怎樣的深度和高度?怎樣才能讓有限的生命更有意義?
-
通訊:追憶黃大年的"英國往事"
新華社倫敦7月11日電 通訊:追憶黃大年的「英國往事」 新華社記者 「謝謝大家鼓勵,明天上午開始,暫時失聯一小段時間。『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這是已故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去年12月13日手術前夕在微信朋友圈發的一段告別留言,他以為自己只是暫時離開。
-
紀念黃大年教授誕辰62周年
為了學好地球物理勘探,大學期間黃大年如饑似渴地學習。他也成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享譽世界的科學家。 從「大學夢」到「留學夢」再到「專家夢」,黃大年實現了個人夢想的跨越。在英國18年,他通過努力終於有了優越的科研條件和高效率的研發團隊,穩定的工作和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