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數培優:精緻實用解題模型,源於勾股定理的證明

2021-01-09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10大科學發現,勾股定理就是其中之一,被譽為數學中的明珠。早在4000多年前,中國的大禹曾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利用勾股定理來測量兩地的地勢差。迄今為止,關於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已有500餘種,僅我國清末數學家華蘅芳就提供了二十多種精彩的證法,各種證法融幾何知識與代數知識於一體,完美地體現了數形結合的魅力。

據說,為了慶祝勾股定理的發現,畢達哥拉斯教派曾舉行過一次「百牛大祭」。然而我們卻很難設想,在生產力水平還相當低下的古代社會裡,這一定理的發現能夠在一代人的手中創造出一百頭牛的價值。可見,對現實生活最有功利價值的科學,起初並不產生於功利慾求本身;畢達哥拉斯主義者之所以要進行「百牛大祭」,只是由於他們堅信,通過勾股定理的發現,自己已經與神明更接近了一步。

在課本及課外書中勾股定理的證明,我們能夠品味各種拼圖,方法各異,妙趣橫生,證明思路別具匠心,極富創新。它們充分運用了幾何圖形的截、割、拼、補來證明代數式之間的恆等關係,既具嚴密性,又具直觀性,深刻體現了形數統一、代數和幾何緊密結合、互不可分的獨特魅力。從勾股定理的證明我們不難得到兩種解題思維模型。

模型1 化難為易----面積法

例1.「構造圖形解題」,它的應用十分廣泛,特別是有些技巧性很強的題目,如果不能發現題目中所隱含的幾何意義,而用通常的代數方法去思考,經常讓我們手足無措,難以下手,這時,如果能轉換思維,發現題目中隱含的幾何條件,通過構造適合的幾何圖形,將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紹兩則實例:

【分析】(1)利用面積法解決問題即可.

(2)如圖2中,作CH⊥AB於H.由題意,AD=2,BC=BD=3,AC=4,利用面積法求出CH,BH,DH即可解決問題;

(3)如圖3中,用4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邊分別為x,y,斜邊為z),拼如圖正方形.當x+y是定值時,z最小的時候,(x+y)/z定值最小,易知當小正方形的頂點是大正方形的中點時,z的值最小,此時x=y,z=√2x,由此即可解決問題.

【點評】本題屬於三角形綜合題,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質,解直角三角形,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數公式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理解題意,學會利用面積法解決問題,學會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決問題,屬於中考壓軸題.

模型2 從特殊到一般,從猜想到證明

例2.【發現】小慧和小雯用一個平面去截正方體,得到一個三角形截面(截出的面),發現截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為什麼呢?她們帶著這個疑問請教徐老師.

【體驗】(1)從特殊入手徐老師用1個鉚釘把長度分別為4和3的兩根窄木棒的一端連在一起(如圖AB=4,AC=3),保持AB不動,讓AC從重合位置開始繞點A轉動,在轉動的過程,觀測BC的大小和△ABC的形狀,並列出下表:

請仔細體會其中的道理,並填空:m=_____ ,n=______ ;

(2)猜想一般結論在△ABC中,設BC=a,AC=b,AB=c(a≤b≤c),

①若△ABC為直角三角形,則a、b、c滿足a2+b2=c2;

②若△ABC為銳角三角形,則a、b、c滿足______;

③若△ABC為鈍角三角形,則a、b、c滿足______.

【探索】在許老師的啟發下,小慧用小刀在一個長方體橡皮上切出一個三角形截面ABC(如圖1),設

SA=x,SB=y,SC=z,請幫助小慧說明△ABC為銳角三角形的道理.

【應用】在小慧的基礎上,小雯又切掉一塊「角B」,得到一個新的三角形截面DEF(如圖2),那麼△DEF的形狀是_______ 

A.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B.可能是銳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但不可能是鈍角三角形

C.可能是銳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

【分析】(1)分兩種情況:∠ACB=90°和∠BAC=90°,用勾股定理解答;

(2)過B作BD⊥AC於點D,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

【探索】應用勾股定理計算進行說明;

【應用】根據三邊的平方和關係的情形進行判斷.

本題證明計算與推理之間充滿了辯證關係,正如數學大師張景中先生有過精闢論述:「計算和推理是相通的。數學活動中的畫圖和推理,歸根結底都是計算。推理是抽象的計算,計算是具體的推理,圖形是推理和計算直觀的模型」

相關焦點

  • 初二專題:如何巧記勾股數?你對勾股定理綜合題真的都會麼?
    同學們好,今天要分享的是初二下學期第二章內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這章節的內容不難。主要就勾股定理,勾股逆定理,和勾股數,以及它的綜合應用。難點在於勾股定理和其他知識點結合的綜合應用題。綜合題是需要同學們對初二上學期學的三角形那章節的內容要比較熟悉,且能熟悉小編之前分享的幾個模型。這樣才能把綜合題做好。
  • 初二數學培優,老師:巧用勾股定理,證明三角形內線段間數量關係
    勾股定理在幾何證明題中的運用相當廣泛,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三角形內線段間數量關係證明題中的勾股定理和輔助線的運用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銳角△ABC中,AD⊥BC於D,若∠B=2∠C,求證:AC^2=AB^2+AB·BC。
  • 勾股定理的證明1-1
    從今天起,我們來講勾股定理及其證明。
  • 科普:勾股定理為什麼叫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弦五,小學就會學到的勾股定理,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大道至簡,簡潔中往往蘊含著一種美,而這種美來自於更深層次的自然的哲理,也就是所謂的道。中國最早記錄關於勾股定理相關內容的史籍是《周髀算經》。此書中將大量的關於數學的樸素的思考,以周公和商高的對話的形式展現出來。
  • 勾股定理的365種證明
    勾股定理是初等幾何的著名定理之一. 它的內容為「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上正方形面積之和等於斜邊上正方形的面積」. 即「如果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長度分別為a 和 b, 斜邊長度為 c, 那麼 a²+ b²= c²」.這個定理的內容簡潔優美, 證明方法也是五花八門, 各式各樣.
  • 此題是關於菱形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運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
    今天,數學世界分享一道關於特殊四邊形(菱形)的解答題,涉及了菱形的判定與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積等知識。下面,數學世界就與大家一起來看題目吧!
  • 勾股定理專題練習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的證明是論證幾何的發端;2、勾股定理是歷史上第一個把數與形聯繫起來的定理
  • 愛因斯坦證明勾股定理
    1949年,愛因斯坦在《周六文學評論》(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他12歲的時候證明了勾股定理。但是文中沒有提到具體的證明辦法,只說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相似性」。
  • 吳國平:中國最早發現勾股定理,但西方為何不承認
    您知道勾股定理嗎?我想這個問題隨便去問十個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回答出來。勾股定理就是指在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之和等於斜邊的平方。勾股定理是中學數學幾何內容需要學習到一個定理,這個定理在我們解決很多幾何綜合問題時都需要用到,而且很多時候還是解題的關鍵。
  • 明明中國人早發現了「勾股定理」,卻為什麼被認為西方人證明的?
    為什麼中國人比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了「勾三股四弦五」,但勾股定理作為定理卻被認為是由西方人證明的呢?主要原因就在於勾股定理的證明採用了科學的邏輯思維的方法,而這一點,中國古代的「科學家」、「數學家」是欠缺的。注意是證明勾股定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兩個歷史上哲學邏輯思維戰勝數學證明的例子。
  • 勾股定理已有400多種證明方法!你知道幾種呢?
    相信「勾股定理」是眾所周知的,但要問如何證明,可能要懵倒一片。要說對勾股定理最熟悉的人群,那一定是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中生。那又有多少學生能給出正確答案呢?著名的解析數論專家潘承彪先生,曾在1979年高考數學卷上出題:請敘述並證明勾股定理。讓人意外的是,題目的正答率不足1%。
  • 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勾股定理的來源和歷史
    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勾股定理的來源和歷史》,僅供參考!   來源     畢達哥拉斯定理是一個基本的幾何定理,傳統上認為是由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所證明。在中國,《周髀算經》記載了勾股定理的公式與證明,相傳是在商代由商高發現,故又有稱之為商高定理;三國時代的趙爽對《周髀算經》內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詳細注釋,又給出了另外一個證明。埃及稱為埃及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相關性質,勾股證明
    幾何模型體系視頻課程(點此查看)    今天的圖是圍繞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來展開的,初中階段會學習直角三角形的4條性質:銳角互餘(似乎不用展示)勾股定理(最重要)斜邊中線性質(易忘)「30度」的直角三角形(與三角函數如出一轍)一、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01:課本證明:
  •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勾股定理的不同證明方法,理解勾股定理內容並能夠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數學定理的證明過程,在過程中了解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思想。
  • 勾股定理單元試卷,詳解每一個考點,幫助你查缺補漏!
    3題能夠運用勾股定理發現並證明結論:以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為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和等於以斜邊為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4題根據三組對應邊的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依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就可以求解。7題利用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即已知△ABC的三邊滿足a2+b2=c2,則△ABC是直角三角形;8題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邊長問題,不要忘記三邊的長,滿足勾股定理。
  • 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時間:2016-04-13 20: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 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及其證明(含勾股定理)初二
    03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性質了,而且有的教材(好像是大多數教材)都單獨作為一章來學習,當然它也是直角三角形的一個性質。    如圖一般為課本上的證明方法,不需要幾何證明過程也不需要代數過程,屬於無字證明。
  • 關於勾股定理,你不知道的N個事實
    勾股定理是什麼勾股定理從何而來勾股定理如何巧妙證明呢先看一個直觀的證明吧青朱出如圖(富有東方智慧):原著中並無一個文字,揭示數形關係。2.趙爽弦圖(趙爽勾股圓方圖)3.鄒元治證明:5.歐幾裡得證明(思維奇妙):6.達文西證明(畫家的數學思維):常見的還有傳說中「畢達哥拉斯的證法」、「總統證法」(美國第20任總統加菲爾德的證法)、「辛卜松證法」等。
  • 八年級數學,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證明,會用的人多會證明的人少!
    勾股定理是人類早期發現並證明的重要數學定理之一,用代數思想解決幾何問題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數形結合的紐帶之一。這次課介紹勾股定理的幾種常見證明方法及逆定理的證明方法。勾股定理現約有500多種證明方法,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 小學生必備科學常識100問-31勾股定理的幾種證明方法
    撰文:喵喵君審核:仲修勾股定理,又稱畢達哥拉斯定理,是數學史上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的基本含義是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而在中國古代我們稱直角三角形為勾股形,其中較短的一條直角邊為勾,較長的一條直角邊為股,斜邊為弦,因此才稱為勾股定理。中國數學家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就已提出該定理;西方數學家直到公元六世紀才提出並且證明該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