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語:佛為啥說山河大地虛空都是你心的一部分?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經典原文】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楞嚴經》

【經文解釋】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我對你們說的「色、心」這個法,什麼叫「色」呢?我現在告訴你!這個色法是「晦」,晦也就是一種黑暗表現;「昧」,昧也是不光明,就是很黑暗的。很黑暗的什麼呢?這空。「晦昧為空」,就是很黑暗的,就變成一個頑空。「空晦暗中」,在這空又不光明裡邊,「結暗為色」,暗結集到一起了,這暗的情形,就變成有一個「暗」的形色了,這黑的色存在了;這算一個「黑色」。「結」,就是結集到一起了。

色雜妄想,想相為身:結集到一起,有了形色,然後就攙雜上了這種妄想。由妄想和這個色相,又結成一個身。

前文說「晦昧為空」,晦昧也就是這個無明。這無明雖然說無明,但是你看不見的,所以它就等於頑空了!在這個空和無明的裡邊,「結暗為色」,就有一個形色產生,這也就是「無明緣行」這種的道理。「色雜妄想」,既然有了形色,這色又生出一種妄想。這妄想是什麼呢?就是那個「識」。「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這「想相為身」,就是因為妄想造成這個身體,也就是「名色」。這是十二因緣裡頭的道理。

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聚緣」,這種種的因緣,聚集到一起。「內搖」,這個時候,也就可以說是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六入。「聚緣內搖」,這也可以就說是「名色緣六入」。有了六入,這就有了觸,所以「趣外奔逸」,這也就是一種觸。怎麼叫「趣外」呢?「趣」是走;走到外邊去了。到外邊去,就各處跑,這叫「奔逸」。「奔」就是奔跑,從這兒跑到那兒去,從那兒又跑到另一個那兒去,也就是這妄想心可以奔跑。那麼這個「觸」,也可以說奔跑,好像那小孩子有觸覺了,這也叫奔跑。但是各處奔跑,因為自己沒有真正的智慧,就「昏擾擾相」,不知道往什麼地方跑。昏擾擾,這個擾擾就是亂跑的樣子,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東南西北,分別不清。「以為心性」,那麼就以這種不明白的,做自己的心性。

自己既然不明白,所以就好像丟了似的。丟了什麼呢?把自己那個真正的圓妙明心寶明妙性,都失去了。這個失去不是真失去,就是好像失去而沒有失去。因為以昏擾擾的這種相,做我們心性,沒有用圓陀陀、光灼灼那種光明的心,所以就昏了。「昏擾擾」,就是以不明白、不光明的這個做自己的心了。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那麼一旦有這種執迷不悟、迷而不悟,就認為自己這個真心,在色身之內。

一般的人都認為心在這個身裡邊,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誤!我們這個心並不在身裡邊。那麼在身外邊嗎?也不是!因為不是心在我們身裡邊,而是我們人在這個真心裡邊。

所以才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你不明白,從你這個色身,往外到所有山河、虛空、大地、房廊屋舍;這種種的東西,都是你本妙明心,「真心中物」,是你那個真心裡頭的東西,不是你這個心外邊的東西。所以你要知道,我們這個心包羅虛空萬有,不是虛空包括著我們。你若明白這種道理了,那你這個真性就沒有丟,你這個真心也沒有丟!

【經典介紹】《楞嚴經》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經,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寶典,祖師盛讚為「開悟的楞嚴」。

相關焦點

  • 智慧法語:為何佛說一切山河大地如同虛空裡的花?
    【佛經介紹】《楞嚴經》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經,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寶典,祖師盛讚為「開悟的楞嚴」。
  • 智慧法語:佛說你看到的一切都如同虛空中的花
    佛說你看到的一切都如同虛空中的花——《楞嚴經》 【經文解釋】佛告訴文殊菩薩和這在會的一切大眾說,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自住三摩地」,就是定,這個定就是「楞嚴的大定」。十方如來和這一切的大菩薩,在這個「楞嚴大定」裡頭,他這個「見」(見分)和「見所發生的一種因緣」(相分),以及「他所想像的這種東西」,都好像虛空裡頭的花一樣,本來什麼也沒有的。
  • 基督《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註: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弟兄姊妹主內平安,今天與大家一同學習分享的話題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虛空》在學習分享之前,我們一起來禱告,安靜我們的心。主耶穌我感謝你,謝謝你把孩子帶到你的面前,使我放下自己,完全的謙卑在你面前,求你使我安靜自己的心,使孩子明白你借著你僕人的手所寫下的話語,求你開啟孩子的眼睛和智慧。就求祝福以下分享學習的時間,加給孩子力量,這簡短的禱告,奉主耶穌名求。阿門參考經文: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1:2和合本)我指嬉笑說:「這是狂妄。」
  • 傳道書,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禱告:主啊,指教我叫我知道人的能力和智慧的有限,好叫我轉而依靠你的智慧和能力。你所設定的定期在人的頭上,是人不能拒絕和迴避的。願你帶領我,教導我,使我知道無論是福是禍,都有你的定時。因此,心可以在福禍中都可以安穩安定。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10:1-11中心思想:論智慧和愚昧中心句:2節,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右。
  • 虛空之下的人生智慧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傳道書一章2-3節)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道書十二章13-14節)傳道書的作者是所羅門王,傳道書的英文是Ecclesiastes,希臘文是Ekklisiastis,跟新約中的教會(assembly)是同一個字,有傳道人對一群人傳講信息之意。
  • 紫月說之:紫月法語朗讀:我的中國心(音頻加中文,法語文稿)
    :我的中國心@.mp301:40來自弘揚華夏名紫月說紅歌我是紫月,一個身在異國他鄉,常常思念祖國的中國人,我願以:中,英,法,荷蘭語多語種朗讀的方式,說中國紅歌以及經典歌曲,傳承經典,與大家講咱們中國故事。
  • 佛教講的「虛空」是指什麼都沒有的意思嗎?你有沒有開悟?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理上說來說去就這個說不通。
  • 英語中有哪些意境優美的法語詞彙?
    英語和法語同屬於印歐語系,學習法語的過程中,同學們會發現不少法語單詞與英語單詞很相似,事實上英語中有一些詞,確實是從法語過來的,英語裡也有一些意境高深優美的法語詞彙,跟著西諾君一起來看看吧! 從字面上來說,它有「虛空的呼喚」的意思,但是,其實她更想要表達的是那種想要從高處跳下來的本能欲望。
  • 一個念頭起,遍虛空法界都能收到
    當我們一個念頭生起,遍法界虛空界都能收到,這是真的,它太快了,光的速度跟它不能相比。我們起心動念很重要,善念惡念一起就有所感,一個善念,說不定那個地方有人平安、幸福,一個惡念一生說不定哪個地方發生災難,阿彌陀佛淨念生成西方極樂世界,雜念造就了今天娑婆世界。
  • 佛法楞嚴|《楞嚴經》七處破妄之三:破執心潛眼根
    佛對阿難說:「如你所說,心潛伏在眼睛裡,就象琉璃碗蓋著眼睛一樣,但當這個人用琉璃碗蓋住眼睛時,應當能見到山河大地,那麼他能不能看見琉璃碗呢?」阿難尊者誠實地回答說:「是的,世尊!這個人當他拿琉璃碗蓋住眼睛時,實際上他是能見著琉璃碗的。」
  • 無字天書 大地農夫
    你是你的理想與生死,你是你的輪迴與造化。拿掉你的理想、生死、輪迴、造化後又是誰? 大地承天道,寸心載十方。我是誰?「我」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把他視為哲學、思想、宗教或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整體觀任意一種,皆落入井底。任何一個井底的世界都是「有限」,有限實為有知,有知即是「無限」的障礙,類似莊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敘述,英雄聯盟中虛空家族的背景故事
    大家好,今天娛樂主小新為大家帶來了LOL中虛空家族的背景故事。想必現在大多數的都玩過英雄聯盟,你們對於其中的英雄人物想必是了如指掌,不過你們真的了解他們嗎?你或許熟知他們的技能和使用技巧,但你真的能夠一一道出他們的來歷嗎,也就是他們的背景故事?我想,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而我現在來介紹LOL中的一個大家族——虛空家族。
  • 8分鐘讀懂《傳道書》|凡事都是虛空,惟有敬畏耶和華
    所以雖然這世上有很多美善的事物,但是當你正享受它的時候,悲劇來到,一切都煙消雲散。我們都有很強的公平和正義感,但是許多時候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所以生命無常,它充滿不確定,就像教師比喻的那樣——追逐「虛空」。這聽起來讓人沮喪,為什麼他要說這些?作者的目的是讓我們面對,所有不基於上帝生活目的和意義。
  • 聽菩薩說|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發願菩提心的福德不會窮盡,而且還能增長,但是和行菩提心不一樣。行菩提心生起來的同時,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其福德都會連續不斷、晝夜不停地增長,甚至在睡眠、陶醉等放逸的狀態下也能不停地增長。但願菩提心的福德就不是這樣的,雖然能增長,但不是連續不斷地增長,也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增長。這是行菩提心與願菩提心的差別之一。此外,二者還有量的差別。行菩提心積累、增長福德的量也大,「量多等虛空」,盡虛空遍法界。
  • 『南懷瑾』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
    他說,你看,我這個城池做首都,明朝朱元璋的首都還不在北京,在南京,這個總不怕吧,沒有什麼敵人可以打得進來。那個劉伯溫講,好啊不壞,這個很偉大很高,除非燕子才飛的過來。已經警告了他,預言不懂,燕王造反,推翻了這個侄子(建文惠帝)自己當皇帝。不會,不會,除非燕子才飛的來。那我的後代皇帝做到多少。陛下,你放心,萬子萬孫,到了萬曆孫子崇禎就亡掉了,萬子萬孫,這是講預言的這一套。
  • 有多少虛空 就有多少能量
    其他所有粒子都是如此。、慈悲心、包容心的時候,時空的能量會源源不斷流入你的身體。你周圍的虛空越多,獲得的能量就越多。當你內心連結的都是物質、腦子想的是吃喝玩樂、名牌包包、汽車等各種物質,不明白「斷舍離」的重要性,就無法獲得能量。
  • 抖音跨過山河大海一片蒼茫回家的路什麼歌 都說歌詞全文
    抖音跨過山河大海一片蒼茫回家的路很長什麼歌? 都說歌詞介紹?  都說,是最近在抖音上很火的一首歌,很多人都喜歡聽。抖音跨過山河大海一片蒼茫回家的路很長什麼歌? 都說歌詞介紹?抖音跨過山河大海一片蒼茫回家的路很長什麼歌:  歌名:都說  歌手: 龍梅子/ 老貓  這首歌在抖音上是非常火的,很多人都有拿來當視頻的背景音樂。
  • 何為智慧?如何生智慧?
    問:何為智慧?如何生智慧?沒有考問只是時時沒有明確答案而困惑?答:解開愚昧就是智慧。當我們信守佛知見,理性分析生命,淨化心靈對於六根色相貪婪的體驗,欲望情緒清淡後,心靈脫離六根習氣的染著,不被六根色、香、聲、味、觸、法,束縛捆綁的心,就會復甦心靈的本質,那就是無生無滅的覺性,是自性如來的身影,就可以解脫生死輪迴,如虛空包藏世界,滲透微塵,隨順生滅而無染,居一切色塵而清靜,覺明十方,轉識成智,離幻即覺,即是覺悟者,也稱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