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的「虛空」是指什麼都沒有的意思嗎?你有沒有開悟?

2021-01-20 每日一首佛歌

《楞嚴經》第106課

今天講空。空大,如果說就理解來講的話,我們常見虛空好像它的確是好像沒有物的地方就有空,可是問題是,你說空大它沒有物的地方就有空,可是有物的地方沒有空,空怎麼大呢?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理上說來說去就這個說不通。既然講到周遍大,這個周遍大這個感覺不好找,特別不好找,你一不小心,因為我們的下意識都是不周遍的,不融合的,是敵對的,所對視的。所以在理解這個周遍的時候,這個你理解不了你就悟入不了,你悟入不了你就證不到,這個一線的,是一條線的。所以說我們從這個經文的教義上來講,他是說從列一個辯證思維推翻我們尋常的知見。

所以大家也不要把這個經文的這些內容覺得說拋開也不管了,反正好像講完了以後,總結的時候會歸那麼一兩句,有點感覺了。經文就是要推翻我們的尋常的這個凡夫情見,所以他讀起來的時候好像文字遊戲一樣,明明是這樣的,他講成那樣,又好像說不過去,結果我又推翻不了,推翻不了說明他說的就是真的。

所以要從這裡你看,這裡佛陀講法的時候特別的生活化,他這裡又講到在印度的一個通常生活的情形,就是有人,你看在室羅城去河遙處。那麼中間意思說有這麼多的人居住在這個大地上。那這裡諸剎利種,剎利就是王族,四種姓裡邊的第二種,但是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什麼呢?婆羅門。婆羅門又稱梵行者,有時候我們見到梵志,梵志就是指的婆羅門,這些主管宗教的這些,地位非常高。

那麼毗舍屬於這個商人。這個首陀屬於農夫。特別不值得,大家看不起的,覺得最不值錢的就是下面的這兩種,兼頗羅墮和旃陀羅。頗羅墮是工匠,旃陀羅是屠戶,總歸就相當於咱們中國古代說的三教九流,下三流,是這樣的。

這些人的話,確實這個四種姓裡面最低,特別是後兩種的話連四種姓都不入,就走到街上都沒人理。在前面講到的時候不是也給大家講過,他們到了什麼程度?就是自己走著還要搖鈴子,說我這個是最低賤的人過來,你們可得離得遠點。

在印度可見得這個種姓。可是我們釋迦牟尼佛呢,他不講種姓制度,他說四姓平等。所以你看他在講法的時候,總是不光給這個婆羅門和剎帝利說,而是要把最低賤的人都給羅列進來。這就是佛陀的平等情懷。那麼他講什麼呢?講到這個要開始鑿井了,新搬了地方要開始挖井了。

挖井,就從挖井這個現象裡邊他就首先他說,你看挖井的時候我們大家都知道,挖一尺深,那麼這個井,就是這個井現出來的這個,挪開的這個,土挪開的地不是就是虛空,就會有一尺的虛空;如果這個井能夠出土挖一丈,中間就有一丈的虛空;反正這個虛空的深淺是隨著它的土出來的深淺而論。

那麼他因為這個事,他就又開始問,這個空是從土中所出呢?還是用工具鑿的時候而有呢?還是無因而生呢?從這三方面來講。為什麼這裡講到無因而生,不是從某一方面?因為虛空,它總不能是從虛空生吧,所以他只能這裡講到無因而生。

下面再,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這是講的第一點,假如這個虛空是無因自然而有的,這個最容易明了了,那麼在沒有鑿土之前,為何不見地裡邊有這個空的相狀呢?無因生的,無因生就是動都不動,它本來就是裡邊有,就生出來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動它,不鑿的時候,不見這個井出來土的時候,為什麼這土裡面、地裡面沒有無礙的空相顯現,而我們只能夠見到大地的這種迥無通達之相,就是說大地的這種不通達相?

塊然一物的大地,見不到空,所以你不能說它是無因生的,見不到這個無礙的空性,唯見大地。那麼下面第二種,若因土出,我們咬緊經文,如果說因土,虛空是因這個土而有的,這個可有意思了,你看,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

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假如這個虛空是由土而出而有的,那麼我們在鑿這個土的時候,就應該見到空從土中出來,就好比什麼呢?這個不太好理解,但很有意思,這三句,四個字一句話的三句是什麼呢?

就是說,假如我們再另外換個角度看,鑿土的時候不是挖井,井挖完了有什麼東西出來呢?水出來了。前面已經講過地水火風了,既然空是跟水平等的,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對比,挖井的時候水會從井中出來,那麼就好比挖井的時候水從井中出來,那麼既然你說虛空是從土中出來的,那說明我挖井的時候也要有空從土中而出,問題是我們只見到有水出,不見到有空出。所以在這裡,講到的就是以此而例。

相關焦點

  • 佛教:開悟的人,處於什麼狀態?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講開悟的,也就是說,不僅禪宗講開悟,其它教派也一樣講開悟,如淨土說的破除迷悟,其實說的也是開悟。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狀態呢?甚至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他的一切言行跟普通人沒有太大的不同,也沒有開悟以後就出家的這種現象,他們依然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回家帶娃,當然,出家修行證悟,即開悟的人,也沒有在開悟之後再還俗的說法,他們依然念佛誦經,禮佛拜懺,隨遇而安。
  •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開悟是每個學禪人夢寐以求,就是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得什麼性,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祖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道的過程,不是向外求索,而是認識內心,去尋找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 智慧法語:佛說你看到的一切都如同虛空中的花
    > 佛說你看到的一切都如同虛空中的花十方如來和這一切的大菩薩,在這個「楞嚴大定」裡頭,他這個「見」(見分)和「見所發生的一種因緣」(相分),以及「他所想像的這種東西」,都好像虛空裡頭的花一樣,本來什麼也沒有的。 虛空裡本來沒有花,你眼睛花了,才看見虛空裡有花;如果你眼睛不花,虛空裡沒有花的,這是一個講法。還有一個講法,你如果開了佛眼了,你想看什麼花,那虛空裡都有的,這也是虛空花。所以這有兩個道理的。
  • 淨空法師:自性沒有邊際,所以虛空法界沒有邊際
    十方講空間,無窮大,沒有邊際,為什麼?是自性變的。自性沒有邊際,所以虛空法界沒有邊際。自性沒有染汙,自性具足無量智慧德能。我們為什麼學佛?想回歸自性,回歸自性證得大圓滿。回歸自性跟一切萬事萬物同一體,證得了一體,在這一體當中才叫徹底的覺悟,這個求學就畢業了,證得大圓滿。這個大圓滿,梵文稱之為大般涅槃,所以涅槃在中國也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寂是寂滅。寂滅是什麼?
  •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我問過他自己,我說老和尚你開悟沒有?
    就是虛雲老和尚,他都跟我們小和尚講,好好讀吧,過這幾年,我就不辦了。大家知道什麼原因嗎?後來的人哪不知道前人為道、愛護學子的心,辦學是留眾啊供養大眾啊,他就是感覺著寒心啦。後來的人不向道了,每個佛學院是非很多。大家想到吧,我們在家的學院鬧學潮,佛學院也鬧學潮,好多佛學院鬧學潮。那時候我們在鼓山也有這個事,不是學生鬧,是那個監院跟法師鬧。
  • 我們學佛修行人開悟與否跟文化層次高低沒有關係
    古人的標準是在這一生當中能證果,這都是上根人;中根人,這一生當中不能證果,要等來生後世;下根人,有些下根人真的要等無量劫,很長很長時間,生生世世接受佛法的薰陶成種子,才有機會開悟。佛陀當年在世講經教學,開悟的弟子有菩薩眾、有聲聞眾。菩薩眾要什麼等級才開悟?華嚴是圓教,法華也是圓教,都要到初住以上,圓教初住以上,開悟了。換句話說,二乘、三乘菩薩都是悟而沒有入。
  • 真正開悟成佛的人,往往有這些顯著特徵,看看你有嗎
    尤其在如今信奉科學的年代,學佛之人最疑惑的就是佛和菩薩真的存在嗎?存在的話又身處何方呢?佛語有云:「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佛以各種方式顯現在眾生面前,所謂的見到,並非是表象上的見到,而是真切地感受到開悟的過程。
  • 智慧法語:佛為啥說山河大地虛空都是你心的一部分?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楞嚴經》 【經文解釋】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我對你們說的「色、心」這個法,什麼叫「色」呢?我現在告訴你!這個色法是「晦」,晦也就是一種黑暗表現;「昧」,昧也是不光明,就是很黑暗的。很黑暗的什麼呢?這空。「晦昧為空」,就是很黑暗的,就變成一個頑空。
  • 釋淨空:研究是攀緣心,攀緣心沒有結論,不能開悟
    諸位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以後聽經研教,至少你能夠得到一個方向、得到一個門路,那就是功力要勤,絕不執著,這個人在經教當中才有開悟的可能。最怕的是什麼?鑽牛角尖,「這句經文怎麼講的?底下一句怎麼講的?這個古人這樣講法,那個註解那樣講法,究竟哪個對?」在這裡研究、在這裡思索,全用攀緣心。這樣就算你壽命長,你能活三百歲,你研究三百年還是一塌糊塗,為什麼?
  • 開悟、明德你知道多少?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你能做到幾條?
    」意思是說:世間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具備佛性,都可以通過修行成佛,只是眾人被貪婪心、怨恨心、不明理之心所蒙蔽,所以才不能夠成佛。可又想,那是佛祖,有幾個人能修到佛祖的境界和能力呢?,會讓你思考半天都明白不過來,他所預測的事情分毫不差,太神奇了!
  • 頂輪與眉心輪|智慧眼與開悟的奧秘
    對於今天要講的課題,我苦惱了很久,不知道要說什麼,因為靈性,如虛空,無法用語言去講,就算是釋迦摩尼佛,也說,真理如同一座山林,我能講出來的,不過是手掌中的一根樹枝。我問上帝,我要怎麼講啊?祂問,你要講哪個程度?我想了想,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 明白了這句話,你就會開悟!
    《金剛經》,也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經典。佛教中有許多宗派,很多宗派,都將《金剛經》視為無上寶典,加以奉持。其原因就是其義理深奧,只要經常誦讀,不但能獲得無上福報,真正修行的人,能明心見性,達到開慧開悟的目的。今天,就讓小編與大家分享一下《金剛經》中的經典名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一個人開悟的證據是什麼?悟道者直接點破:識別開悟的植物是標誌
    有很多人在網上發問,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怎樣證明一個人是真的開悟了」,「一個人開悟的證據是什麼」,「如何知道自己已經開悟」?在你自己的定義中,你認為自己開悟了,那麼,你發現了開悟的植物沒有?那麼知道了開悟的植物以後,對人類有什麼幫助呢?好處至少有三個,養生作用,人為培育一個寶地,自然地實現人類的主動進化1.
  • 佛學智慧,什麼是佛教教義的基礎,什麼是感應道交
    所以,釋迦尼牟佛才是佛教的創立者,也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被後人尊稱為佛祖。一切的經典都是佛祖自性流露萬物的真相,都是佛祖的智慧,所以都一樣殊勝。無論什麼經典學說,都是圍繞佛祖所講的真相而來,萬變不離其宗,只是見解不同而已,最終還是萬法歸一。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到了羅漢,就有了金身和法術,就好像少林寺十八銅人一樣,而且各自帶了屬性。比如「降龍羅漢」、「伏虎羅漢」、「睡夢羅漢」等等。再高一級別,就是「菩薩」,菩薩貌似中層領導,但是觀世音菩薩幹事情也是經常親力親為,並不見得去差遣羅漢——由此可以看出,這其中並沒有領導關係。而菩薩、羅漢都聽命於佛。
  • 佛教中的「羅漢」是什麼「級別」?
    那麼佛教裡的羅漢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怎麼樣的呢?……」《無量壽經》裡說:「極樂國土人民,有的在地講經,有的在地誦經,有的在地聽經、思道、坐禪,有的在虛空中講經,有的在虛空中誦經,有的在虛空中聽經、思道、坐禪。沒有得須陀洹果的,因此就得須陀洹果;沒有得斯陀含果的,因此就得斯陀含果;沒有得阿羅漢及不退轉菩薩果的,因此就得阿羅漢及不退轉菩薩果。根據不同的氣質 都能隨意成就。」
  • 佛教是不是有神論?佛陀是佛教中的「神」嗎?還有佛?
    哈嘍,你好,我是大頭娃娃,歡迎你來到我的腦洞錄。今天想聊一個有意思的事,那就是佛教到底有沒有所謂的神或上帝存在?如果有神,那神是誰?如果沒有,那佛和佛陀又算是什麼?小時候經常見別人佩戴玉佩,還有一句俗語這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
  • 佛緣深厚的兩個特徵,看看有沒有你?
    佛教裡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與佛無緣的人,你再怎麼和他講佛法,他也聽不進去,因為因緣不具足,善根福德尚不具備,所以佛也難度他。那麼,什麼樣的人算是佛緣深厚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外星上會有佛教嗎,如果真有外星人,他們也會信佛嗎
    關於是否真的有外星人存在,一直是人類孜孜不倦探索答案的謎題。雖然至今尚未有公諸於世且令人信服的鐵證,但許多人都願意相信地球以外有生命存在,人類在宇宙中未必是孤單的。佛教,旨在讓眾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獲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從而破迷開悟,徹底覺悟。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不是依靠各種手段向外探求,而是通過清淨智慧向內觀照。萬事萬物雖形態各異,但都只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而真如法性則無有差別。正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與一切是一不是二。若能徹底照見本心自性,則可了知諸法實相。
  • 智慧法語:為何佛說一切山河大地如同虛空裡的花?
    【佛經介紹】《楞嚴經》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經,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寶典,祖師盛讚為「開悟的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