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寫下這兩個字,一棵大樹
轟然倒地。一把古老的利刃,遊走
沿著年輪——剝下青春的樹皮:透香
剎那點燃了山林、心胸與砍伐的斧柄
同時被點燃的,還有涅槃臺上的香木
火焰的嗶剝聲正式宣告一次輪迴的啟程
繚繞的香芬的翅膀,飛翔——穿越
生死屏障——那倒地的桂樹將再次吐綠
卻不能改寫永世被剝皮的宿命
一段肉桂,在鍋中沸騰
作為一種調料,它必須低調,謹慎地
奉獻一個配角該有的滋味。而曾經
它是黃金等價物,大航海的主角——
是誰,將一粒香料丟進歷史,並嗅出
一個嶄新的大陸——如今,它已植入
我們的生活,甚至在博物館的角落
它仍在脈脈地探測時間的深度
以恆久的氣息,撩撥虛無——
順著這辛香柔軟的高梯,我一步步
攀援而上,去觸摸一個未知的
精神的空間
2020.5.31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記載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稱。秦代以前,桂皮在我國就已作為肉類的調味品與生薑齊名。
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複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分之一。
烹飪中桂皮有提香,去羶味、增進食慾的作用:特別是燉牛肉、羊肉等羶味比較重的食物,放一些進去,味道會很香,煮的過程中飄出的香味也不難聞,吃的時候也沒那麼羶。用量需適量,否則香味過重反而會影響菜餚本身的味道。桂皮香氣濃鬱,含有可以致癌的黃樟素,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長期食用。桂皮性熱,所以夏季應忌食。桂皮有活血的作用,孕婦少食。
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桶桂為嫩桂樹的皮,質細、清潔、甜香、味正、呈土黃色,質量最好,可切碎做炒菜調味品;厚肉桂皮粗糙,味厚,皮色呈紫紅,燉肉用最佳;薄肉桂外皮微細,肉紋細、味薄、香味少,表皮發灰色,裡皮紅黃色,用途與厚肉桂相同。(圖片及簡介來源於網絡)
劉雅閣
北京人,老舍文學院第二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著有《自駕萬裡徵北極》。
曾獲中國青年詩人獎,張家界國際詩歌節詩歌大賽二等獎,世界華語童謠童詩大賽二等獎,中華瑰寶杯全國詩詞散文大賽三等獎,人人文學最佳女詩人獎。
曾任中國詩歌春晚形象大使,華語詩歌春晚公益大使,中國書畫春晚文化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