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師圍住我軍2個師猛打,司令卻不著急,一戰生俘敵軍幾百人

2020-12-05 漫步史書

1949年4月21日,隨著渡江戰役順利展開,僅用兩天的時間,我軍就攻破了國民黨軍沿長江的重兵防禦,並在兩天後解放南京,各個部隊隨即按照預定計劃,分別向中南、西北、西南、東南地區進軍。5月17日,我軍解放武漢,5月23日中野第四兵團解放了南昌,上海也近在咫尺,全國的形勢一片大好。

不過渡江戰役以後,我軍的主要目標,實際上就只剩下了白崇禧集團,作為國民黨軍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有個「小諸葛」的綽號,打仗也確實是狡猾多變,中野挺進大別山,就是和白崇禧鬥智鬥勇,挺進大別山的中野4個縱隊12萬人損失慘重,可見白崇禧的確是一個難纏的敵人,而他麾下則是包含了桂系第七軍等王牌20多萬的精銳力量。

充分利用我軍急於主力決戰的,白崇禧雖然擺開了陣勢,但是確實戰略收縮狀態,不與我軍主力決戰,而是集中主力尋找我軍戰略突出的部隊進行集中打擊,5月23日中野第四兵團解放南昌以後,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13、14兩個軍奉命西渡贛江作戰,周希漢帶著13軍37、38兩個師一路猛追過去,與其他部隊拉開了很大差距。

白崇禧意識到戰機,頓時將後撤夏威的4個師和機動部隊5個師的兵力,向周希漢的13軍包圍過去,很顯然這一招是我軍在解放戰爭初期,專門用來對付精銳國民黨軍的招數,現在被白崇禧拿來活用,13軍的處境堪憂。

與此同時,第四兵團指揮部也接到了13軍被圍的消息,兵團副司令郭天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要知道13軍是四兵團的主要力量,也是有名的老部隊,就這樣陷入敵人手中的話,他們幾個人都吃不了兜著走,不過兵團司令陳賡卻十分閒暇,他對於自己這一手帶出來的老部隊頗有信心。

陳賡的機智是任何將領都比不上的,況且由於早點特科的經歷,陳賡最擅長的就是刺探敵人的消息情報,並從中分析敵人作戰目標,別看當時白崇禧調動9個師聲勢浩大,但是他們選擇作戰的戰場,卻一下子只能擺開一半的部隊,按照白崇禧的老謀深算,就是這一半的部隊,可能也會留下兩個師當作預備隊,因此周希漢所面臨的風險不大。

果不其然,周希漢沒過一會兒就打來電話,宣稱擊潰正面之敵,還俘虜了幾百個人,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勝利。本來按照一般設想,在擊潰敵人以後,可以適當主動出擊,繼續擴大戰果,郭天民也準備就這樣下令。誰知道陳賡卻急忙攔了下來,要求周希漢火速撤回東岸,不得有誤。

就在眾人愣神的檔口,陳賡急忙解釋,實際上白崇禧的狡詐確實是要超過我軍預計,他下令調集9個師包圍我軍,實際上就是要引誘我軍出擊,殲滅一個軍自然難以滿足他的胃口,而是要一口吞下整個兵團,當時四野指揮部仍在鄭州,一旦周希漢追擊,白崇禧就能伺機偷襲後路,奪取贛江渡口,一旦得逞,整個第四兵團恐怕都會有危險。

由於陳賡機智聰明,成功化解了危局,等到四野南下,中野配合南下的四野各部解放了兩廣,作戰持續到1949年年底,桂系白崇禧的20多萬主力全部都被我軍殲滅,失去再戰的資本以後,白崇禧只能率領3萬殘兵敗卒撤往越南,最終不得不接受自己失敗的命運。

相關焦點

  • 陳賡用兩個團擊潰敵軍兩個師,俘虜軍官說:輸給你心服口服
    駐守南昌的國民黨部隊,也不是泛泛之輩,而是白崇禧的嫡系桂軍48軍3個師,和46軍兩個師,指揮官是桂系名將夏威。 桂軍的反應也不慢,夏威立即下令46軍188師、48軍175師,兩個師兵分三路,向孤軍深入的110團包圍上來。所有人都覺得,以兩個師的兵力吃掉小小的一個團,完全不在話下! 我軍首當其衝的,就是與大部隊失去聯繫的第3營,面對8倍多的敵軍,3營藉助村落,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多次用白刃戰,最後打退了敵軍7次進攻。
  • 長津湖戰役,九兵團凍死4000多人,兩個王牌師打得就剩200人
    其中包括海軍陸戰隊第1師(簡稱陸戰一師)和美軍第3、第7步兵師,以及韓國第1軍團在內的第十軍,共十萬人推進到了長津湖地區。志願軍以先期入朝的6個軍在西線對抗美軍第8集團軍,新銳的九兵團則在東線的長津湖地區迎擊美第10軍的進攻。志願軍九兵團就是第三野戰軍九兵團,這支部隊的司令員是宋時輪將軍,入朝前一直在東南沿海演練,準備解放臺灣。
  • 孟良崮,張靈甫因驕致敗,萬字長文講述華野五大縱隊全殲74師!
    在進攻魯中山區的一線敵軍之中,120公裡的距離內,一字長蛇陣擺了8個整編師,雖然多數部隊距離74師只有一、兩天路程,黃百韜的25師和李天霞的83師靠得更近。但是這些人相隔雖近,但和該師久有積怨,真的打起來是否能相救還真不好說。 當時,華東野戰軍下轄10個縱隊27萬餘人的兵力。兵力雖不佔優勢,但是74師中央突前,進入我軍主力集結的正面。
  • 頂著狂轟濫炸,志願軍空軍一個月建五個師,卻有兩個師一仗沒打?
    當時計劃組建空5師-空9師這五個師,除了空7師因當時人力物力不足,直到1951年12月才接收飛機和飛行員之外,其餘四個師均在11月20日-12月20日這短短一個月內組建完成;如果算上根據毛主席10月28日批准的命令,於11月25日成立的空2師,空軍還是實現了一個月組建五個師的目標。
  • 抗美援朝時,美軍一個師兵力就超2萬人,那我們每個軍有多少人?
    戰爭中,我軍先後有27個步兵軍入朝參戰,兵力最多時有19個軍同時在戰場;美軍先後有9個師入朝參戰,另有韓軍全部及英法等15個國家派出的規模不等的軍隊。 其編制內的兵力約在17000人左右,但戰時往往加強了部分美軍、2500名左右的韓軍步兵以及其他國家軍隊,因此當時美軍1個師的實有兵力超過了20000人。 而志願軍是從國內各大野戰軍抽調部隊而來的,由於當時剛解放不久,因此各大野戰軍步兵軍的實力數並不平均,因此兵力數字也大小不一。
  • 2017最詳細美國陸軍編制:總兵力46萬,八個集團軍,11個師
    美國陸軍現有八個集團軍,陸軍兵力達46萬,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在戰鬥力上排在世界最前沿。2017年的數據顯示美國陸軍集團軍總共有8個、軍級3個、師級11個、旅級若干:第1集團軍(隸屬於陸軍部隊司令部,司令中將)第3集團軍(隸屬於中央戰區陸軍,司令中將)第5集團軍(隸屬於北方戰區陸軍,司令中將)
  • 騰衝之役,我軍全殲日軍騰越守備隊2100餘人,俘虜53名。我軍傷亡...
    54軍是陳誠「土木系」部隊,本來有三個師,反攻開始後,兩個師(14師、50師)應史迪威之需,調往緬北納入駐印軍序列圍攻密支那了,僅剩下一個第198師,師長葉佩高。為了加強該軍,反攻開始後,遠徵軍司令長官衛立煌陸續劃撥原隸屬第11集團軍的預備第2師、第36師歸該軍指揮,師長分別是顧葆裕、李志鵬。53軍下轄第116、第130兩個師,師長分別是趙鎮藩(後為劉潤川)、張玉廷(後為王理寰)。
  • 美國一個師17000人,印度一個師15000人,中國一個師有多少人?
    現代戰爭拼的是體系化作戰實力,一旦作戰體系被壓制那麼再多的人都只是去當炮灰,所以在現在軍隊中,各國的編制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從古至今,軍隊編制都是有著嚴格分級的,但是一般來說,戰場上部署都是以師級單位為主要調動規模,那麼在各國軍隊中,一個師大概是多少人呢?
  • 縱隊以下,為何華野和東野是師,其他野戰軍是旅
    西北野戰軍成立時,358旅和獨一旅(不含獨七旅)編為一縱,從中原突圍到達陝北的359旅和獨四旅(不含獨六旅)編為二縱,獨二旅、獨三旅和獨五旅編為西北野戰軍三縱,因此縱隊以下用旅作為番號。類似的還有中野,即原晉冀魯豫野戰軍。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甲乙丙3種師有何區別?八路軍3個師是哪種師?
    為此,老蔣把全國軍隊分成甲乙丙三種師編制,根據當時實力大小分配名額。以前各集團軍統稱為「路軍」,比如抗戰中有名的十九路軍,二十九路軍,都是以前的地方集團軍。師級是最基本的軍種單位,誰掌握的師越多,誰的話語就越多,這方面老蔣當仁不讓拿第一,本來中央軍的實力就不小,中原大戰後更是如日中天,經過分化瓦解地方軍隊,中央軍程實力碾壓狀態,自然師級數量多。
  • 八路軍及下轄三個師的番號,之前都是常敗之師,國民黨故意給紅軍
    紅軍當時直屬部隊的人數就有七萬多人,但是卻只給了一個軍4.5萬人的編制,剩下三萬人就成了編外人員。除了人數外,番號也是一個方面,眾所周知紅軍隊伍改編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為八路軍,下轄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
  • 志願軍20兵團改20基地,孫繼先當司令:幹在戈壁,埋在青山
    此時,半島只剩下20兵團和9兵團,主要任務是戰備訓練,幫助當地群眾重建家園。 電話是志司楊勇上將打來的,孫繼先驅車100多公裡,凌晨2點多趕到志司。楊勇告訴他第二天回國,孫繼先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楊勇笑言:可能有大買賣吧!
  • 一萬發炮彈支援一個加強連,三個半小時解決戰鬥,陣亡比1:12
    而在隨後80年代的長期輪戰中,我軍炮兵火力的使用更加令越軍絕望,因為僅僅是一個加強連級的進攻,我軍即可動用軍師級火力提供支援。   1985年9月23日,我軍以138師414團7連為主力,配屬偵察、工兵、機槍、噴火等分隊,以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對越軍以
  • 仗沒完就撤退,押著俘虜退出戰鬥,我軍兩個連遭幾十門迫擊炮集火
    ▲東北民主聯軍在練習測距營盤的守敵是青年軍207師1旅1團主力,兵力為7個步兵連、1個戰防炮連、1個山炮連和1個衝鋒鎗排。由於此地地形兩面靠著山地,另外兩面沿河,依山傍水,易守難攻。8連連續2次突擊,都未接近敵軍陣地就遭到敵人的火力壓制。幸虧實施輔助攻擊的9連趁著敵人的注意力被8連吸引的時候,迅速突破了當面敵人的陣地,並且立即向縱深發展,4連也隨後從9連打開的突破口進入,與敵人展開了巷戰。
  • 180師總結會,彭總怒不可遏,人人不敢出大氣,一人突然站了出來
    黨委擴大會議一開始,由鄧華向大家傳達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主持會議的彭德懷在講話中,充分揉進了主席敲牛皮糖戰術精神,不時地引用毛、主席的指示,他說:"第五次戰役的主要收穫是粉碎了敵人的登陸計劃,殲滅敵軍8.2萬多人,將敵人阻止在三八線附近,扭轉了中朝聯軍在第四次戰役中的被動局面,穩定了戰場局勢。所以,對第五次戰役的勝利應有正確的認識。
  • 新四軍第五師成立初有六個旅級單位,為新四軍七個師最多
    1937年12月,新四軍軍部於漢口組建,1938年三四月間新四軍整編完成,全軍共四個支隊十個團,總兵力1.03萬人,軍長為葉挺。新四軍組建後堅持於長江兩岸的安徽、江蘇、湖北等日偽軍腹地作戰,1941年1月上中旬國民政府製造「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部及直屬部隊九千餘人在向江北移動時於皖南涇縣遭到國民黨八萬兵力伏擊,僅兩千餘人突圍。
  • 內蒙古騎兵一師的兩任達斡爾族師長
    1946年1月,東蒙古人民代表大會在王爺廟召開,決定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並以警備總隊為基礎,組建東蒙古人民自治軍騎兵第一師,莫德爾圖任師長,胡秉權任政委,都固爾扎布任參謀長,下設3個團,官兵2000餘人。 騎兵一師成立以後,迅速發展壯大。1946年4月,內蒙古人民武裝發展為5個師、1個縱隊,計2萬餘人。
  • 整編74師被全殲是必然的結局
    國軍整編74師,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該師下轄官兵三萬多人,裝備全套的美式武器,其師長則是深受蔣介石寵信的張靈甫。然而就是這麼一支軍隊,卻在1947年時被解放軍圍困在孟良崮這一隅之地並被全殲。74師先是盲目深入我軍腹地,一度突擊到垛莊一帶,將友軍甩開了50到100公裡。這就給了我軍集中兵力將其包圍的機會。而在其遭到我軍打擊後,放棄撤退,試圖以自己為誘餌,吸引華野主力與國民黨軍決戰,搞"中心開花"。
  • 抗美援朝最慘烈戰役,兩個師只剩200人,幾萬人被活活凍死
    在抗美援朝中,美軍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而我軍大部分只裝備了三八大蓋,即使這樣,我軍還是取得了勝利,這背後的艱辛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其中有一場戰役最為激烈,雙方只剩了200餘人,幾萬人直接被凍死。
  • 錢學森抵上5個師,此人卻抵上10個師,回國前燒掉手稿不便宜外國
    愛因斯坦曾說:「科學的不朽榮譽,在於它通過對人類心靈的作用,克服了人類在自己面前和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在戰爭中,掌握優秀科學技術便能夠事半功倍。曾經有人評價錢學森能夠抵五個師,但錢學森卻說若自己能夠抵五個師,那麼有一人便可以抵十個師,此人便是郭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