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紙明信片通關中國零售業40年的變遷歷史

2020-11-25 砍柴網

「奶奶,我給您寄了一張明信片回家,裡面有您經常和我提到的糧票呢」!展覽臺前面,小張一邊在明信片上寫著留言,一邊和奶奶打電話。這是在中國零售業40年變遷圖片展的現場,很多與小張一樣的參展者,正沉醉於觀賞老照片之中,他們還會挑選出印有展出圖片的明信片,寄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寄託自己獨特的品味和情懷,讓收到者感受自己的生活印記,這一切都源於蘇寧的一個創意。

從去年中開始,作為中國領先的智慧零售運營商,蘇寧就想為紀念改革開放40年做點什麼,特別是想用影響來展現中國零售業40年走過的道路。得知此事後,新華社伸出援手,與蘇寧控股集團共同策劃了「中國零售業40年變遷圖片展」並由新華社下屬中國圖片社負責策劃和提供圖片資料,自9月份開始在南京、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進行巡展。

透過圖片展中富有歷史韻味的照片,參觀者們可以看到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零售業日新月異的變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蘇寧28年來的創新式發展。一張張無聲的照片,生動地向參觀者們詮釋:蘇寧不僅是中國零售業每個階段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更是其變遷進程的貢獻者和引領者!

(圖:參展者在圖片展現場書寫明信片)

「一部中國零售史,半部看蘇寧」

改革開放40年,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為中國零售業的前行帶來所向披靡的助推力。在這部波瀾壯闊的零售史詩當中,蘇寧始終高揚主旋律,奏響了一部又一部的史詩主曲。

中國零售業40年變遷圖片展上,一張印有「蘇寧交電集團公司」的老照片引起了眾人關注,它訴說著蘇寧創立之初的原貌。1990年,張近東積極響應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在南京創立了當時國內最早的電器專營店——蘇寧並售賣空調,這是蘇寧在計劃經濟格局下首次進行市場經濟的嘗試。而事實證明,張近東成功帶領蘇寧開啟了家電零售的輝煌時代。

(圖:1990年蘇寧在南京創立)

90年代後期,隨著房地產市場化大潮的興起,蘇寧再次把握時代的風向標,開啟了綜合家電連鎖零售模式。在轉型全國連鎖的徵程中,蘇寧連年創下喜人的零售業季,並於2009年榮登中國連鎖百強榜榜首,為中國零售業樹立起一座新標杆。

2017年,蘇寧再次創新變革,創造性地提出"智慧零售"概念,線上保持高速增長,線下發起場景網際網路革命,打造出「兩大一小多專」的線下產品族群,以科技化、智能化、服務性和共享性的智慧零售生態圈領跑中國零售業。

(圖: 蘇寧智慧零售星象圖)

智慧零售+場景互聯 雙星輝映中國零售業界

時代在進步,改革在深化,零售業也在不斷變身。40年的時光鏡頭裡,百年老店林立的街道發展為遊人如鯽的商業綜合體;玻璃專櫃裡的商品實物發展為手機屏幕裡的虛擬物件;大商場裡的年末優惠發展為618、818、雙11、雙12等花式電商大促。所有經濟形態和經濟行為的變化,都可以看到蘇寧參與其中的身影。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蘇寧以「智慧零售」實施大開發戰略,形成了"兩大(蘇寧廣場、蘇寧易購廣場)、一小(蘇寧小店)、多專(蘇寧易購雲店、紅孩子、蘇鮮生、蘇寧體育、蘇寧影城、蘇寧極物、蘇寧易購縣鎮店、蘇寧易購汽車超市)"的智慧零售產品族群,不斷提升著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圖:蘇寧打造「全民818發燒節」點燃全民購物激情)

「場景互聯」是繼「智慧零售」之後蘇寧在改革開放發展徵程中的又一關鍵詞。伴隨人們越來越注重高品質生活與個性化消費,蘇寧也在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場景化布局——離家500米範圍內有蘇寧小店便利日常的生活;1-2公裡範圍內有蘇鮮生、蘇寧極物店、蘇寧紅孩子店等服務家庭成員的多樣需求;3公裡左右有集娛樂、休閒、餐飲、購物為一體的蘇寧易購廣場,而城市中心還有大型購物中心蘇寧廣場。除此之外,智能貨架、巡航售貨機器人、無人店等高新技術的落地運用,讓蘇寧成功打造了與商品屬性最匹配和與用戶需求最貼近的實體場景服務,實現改革開放40年來的零售業態創新和突破。

(圖:顏值測試等無人店交互元素頗受參觀者好評)

如果有心的參觀者將中國零售業40年變遷圖片展中的照片串聯起來,便能發現,蘇寧總會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間節點做出極有預見性的選擇。與其說蘇寧與中國零售業相倚相傍,不如說蘇寧的數次創新引領了整個中國零售業的發展進階。時至今日,線上線下融合已成為世界範圍內零售企業追逐的目標,再一次證明了蘇寧的前瞻性和執行力,而25萬蘇寧人正努力將這種優勢保持下去,讓優秀成為常態,讓中國的企業引領行業發展成為常態,這是下一個40年蘇寧人的責任。

(圖:從"追隨"到"引領"是本次圖片展的主題)

相關焦點

  • 40本暢銷書,見證出版業40年變遷
    編者按:改革開放40年,我國出版業的規模、效益和實力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一個行業的變遷並不能用一兩句話說清,對於出版業來說,圖書是行業發展最好的見證。此前,商務君整理了改革開放40年來,記錄少兒出版的40本經典童書,今天,根據改革開放40年來圖書市場的表現,商務君又整理了40本最具代表性的暢銷作品,以此回顧出版業輝煌的40年。
  • 2020中國零售業下半場元年
    聯商專欄:中國改革開放40年,零售市場在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助推下實現了高速發展,這種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需求不足的機會型發展,機會型發展的一個特徵是風口型發展,靠的是膽量和機會的適時把握,在管理上可以說是粗放型的。2020年零售業的發展將進入下半場,即對存量資產的精細化管理來創造價值,資本推動的商業模式創新將進入低潮期。
  • 中國古代天文學關於北極星變遷的歷史記錄
    比較而言,中國古代天文學對北極星的變遷情況的觀測記錄,遠比西方使用黃道坐標系更準確和完整。所以科學的態度應該是用中國古代關於北極星變遷的歷史記錄,作為檢驗牛頓假說的依據,而不是相反。天文學常識告訴我們,地球自轉軸垂直於地球的赤道平面,因此地球自轉軸在空間中的任何方向移動必然會引起地球赤道平面的空間變化。反之亦然,地球赤道平面的空間位置變化也必然引起地球自轉軸空間指向變化,即赤北極空間指向變化。
  • 香港10月零售業總銷售額跌幅破歷史紀錄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香港12月2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日公布,香港10月零售業總銷售額的臨時估計數字為301億港元,同比下跌24.3%,跌幅破歷史紀錄。與2018年同期比較,2019年香港前10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售額的臨時估計數字下跌9%。
  • 改革開放以來學前教育政策的變遷:歷史制度主義視角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探索與經驗積累,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踏上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新徵程。在新徵程的起點上,用歷史制度主義的方法和分析範式研究學前教育政策,不僅有助於深入理解學前教育政策發生、發展的邏輯,把握制度形成與變遷的規律,而且對於思考學前教育政策的未來走向、引領未來的學前教育改革大有裨益。
  • 從南極寄明信片,漂洋過海2萬多公裡,多久會寄到中國?
    小編第一次來南極,朋友們聽說要來南極,都想讓我帶點禮物回去,可是想到南極啥都沒有,啥也不能帶回去,於是就想到了帶明信片,不知道你們在南極記過明信片嗎?南極可以說是離我們最遙遠的遠方了,繞了地球半圈。既然南極沒有長期居住的人,只有少部分的科考站,那明信片怎麼寄到中國呢?
  • 從舊時光中打撈起的 這些明信片 喚醒百年記憶
    嶽飛廟 蘇小小墓 奉天北陵前山門 京杭大運河 南京鼓樓 碧血丹心牌坊 農民在院子裡吃晚飯記者 厲瑋 文 丁以婕 攝 一段歷史的呈現,有千萬種維度。明信片,是世界上第一種內容公開的通訊方式。對於當時絕大多數歐洲人而言,明信片幾乎是他們了解中國唯一的途徑。
  •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天道與人文·二、古今氣候變遷考》4竺可楨論著選載中國古代哲學家和文學家如沈括(1030—1094)、劉獻廷(1648—1695)對於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無常,早有懷疑。
  • 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驅動下的產業範式變遷
    圖 / 視覺中國文 | 趙昌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範式變遷是託馬斯·庫恩(Thomas Kuhn)提出並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70年)中系統闡述的範式,是佩雷茲技術—經濟意義上的範式的變遷。
  • 香港零售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資深人士稱,香港零售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高檔珠寶鐘錶以及高檔消費品,而這類店鋪的跌幅也是最嚴重的。隨著零售業銷量持續下跌,今年香港整體的租金跌幅將達到15%至20%,而一些地段比較好的地方跌幅會更大,比如銅鑼灣的跌幅可能超過40%。香港租金目前基本已回落到2011年至2012年的水平。   零售不旺,商鋪的租金必然受到影響。
  • 陳友力: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的變遷
    原標題: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的變遷  ——歷史、結構與動力  作者簡介:陳友力,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展規劃與質量保障處副處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
  • 2021年生肖主題賀年郵票發布,極限明信片首次亮相
    11月5日,中國郵政集團發布了2021年以「生肖牛」為主題的普通明信片、極限明信片、祝福卡及2021年賀年專用郵票。其中,極限明信片套裝屬中國郵政首次發行。 知名設計師參與設計 全力打造賀年精品 中國郵政在當天的發布會上發布了兩套《牛年快樂》普通明信片、兩套《辛丑吉祥》極限明信片、兩套祝福卡以及賀年郵票小全張、自創型明信片、卡函專送郵資封等產品。 據悉,此次系列產品全部邀請知名藝術家、設計師參與設計,精心策劃裝幀。
  • 齋藤康一 照片回眸中國40年
    「40年回眸——齋藤康一中國攝影作品展」展覽現場。  日本攝影師40年來華80餘次 作品忠實記錄普通人民生活變化  北京晨報訊 (記者張碩)由北京國際攝影周2018組委會主辦的「40年回眸——齋藤康一中國攝影作品展」於11月4日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開幕。
  • 中國結婚證的歷史變遷:從"薄紙片"到護照式(圖)
    中國結婚證的歷史變遷
  • 紛紛來滬開店 外資零售業巨頭搶抓「中國機遇」
    進入2017年,「中國出現外資撤離潮」說法喧囂塵上,而伴隨中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消費已然成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情調消費、品質生活、水準服務」的消費潮流,讓外資零售巨頭都無法忽視,世界500強之首沃爾瑪這份「亮眼」的業績報告,也是「中國機遇」的有力證明。
  • 牛年快樂,辛丑吉祥,2021年有獎明信片及賀年郵票發布
    以「生肖牛」為主題的普通明信片、極限明信片、祝福卡及2021年賀年專用郵票今天發布。在本次發布會上,中國郵政發布了兩套《牛年快樂》普通明信片、兩套《辛丑吉祥》極限明信片、兩套祝福卡以及賀年郵票小全張、自創型明信片、卡函專送郵資封等產品。 2021年賀年有獎明信片、專用郵票圍繞生肖牛的傳統寓意與象徵,結合新春送福的美好祝願,全部邀請知名藝術家、設計師參與設計,精心策劃裝幀,全力打造2021年賀年精品。
  • 「明信片」的臺語怎麼說?
    明信片的臺語該怎麼說?說書小女孩覺得現代人或許多半會以「明信片」三字直翻,但其實明信片的臺語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光批」(kng-phue)。正如同現在我們對於不需要特別包裝的商品,用「裸裝」的「裸」來形容。
  • 進口紙變遷史:我們是怎麼「一夜回到三十年」的?
    中國紙企用了十幾年時間的努力完成了對進口紙的超越,為何卻又近在三年多的時間的裡重現退勢? 今年四月的時候,小印同學梳理了中國紙包裝產業近30年的發展歷史,並撰文《中國紙包裝產業30年發展史》上、下兩篇,文章對中國紙包裝企業從風雲激蕩中崛起,並成為時代主角過程進行了概括。在中國紙包裝產業發展過程中,雖然中國民營企業不斷成長,本土原紙也牢牢佔據國內大部分市場,但進口紙一直在國內保有一定的份額,甚至還有捲土重來之勢。
  • 「危機意識」的形成與中國現代歷史觀念的變遷
    費孝通在倡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時曾經提出一個動態的觀點,認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在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21] 用「自覺」和「自在」的狀態分別定位「民族」形成實際上隱含著用歷史階段來區分「民族」構成的原因和動機,以回應後現代挑戰的意味。
  • 跌破歷史!香港零售業持續惡化,曾經的「購物天堂」日落西山!
    香港零售業持續惡化。香港統計處12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的零售額臨時預估值為301億港元,同比下跌24.3%,連續9個月下跌並創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業內人士預計零售業的跌勢仍未見底,將持續到2020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