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測晶格結構隨外部幹擾而變化的理論方法

2021-01-13 量子認知

原子或分子構成我們周圍的一切。在許多固體,如食鹽或鐵中,它們整齊地排列成重複的結構,稱為「晶格」。固體對任何外部因素,如施加的力的行為均取決於晶格的集體行為,而不是單個原子或分子的行為。成分的微小振動決定了晶格的集體響應。這種集體反應決定了各種自然現象,而不是單個成分,包括各種熱量如何通過固體傳遞以及材料如何改變固體、液體和氣體之間的狀態。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設計了一種理論方法來預測晶格結構隨外部幹擾而變化。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的《 npj計算材料》專刊上。

科學家通過首先在結構上產生外部幹擾,然後觀察幹擾如何隨時間變化,從而探究晶格結構或其動力學的變化。幹擾通常是由短時間的雷射閃光引起的。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戈帕爾·迪克西特教授說:「如果你通過雷射的閃光幹擾固體,它的原子就會開始振動。」

如圖所示入射的X射線或電子脈衝撞擊樣品,從而產生原子振動。固體對入射脈衝的響應可以通過探測器,X射線或電子照相機看到。

X射線光或電子可以揭示有關晶格中原子和分子位置的信息。科學家在幾個飛秒(即千億分之一秒)的間隔內,用多個X射線或電子脈衝轟擊固體。因此,他們可以在這些情況下獲得固體的圖像,然後將它們縫合在一起以成膜振動的原子。這種實驗的設計具有挑戰性,涉及比標準實驗室顯微鏡貴的複雜儀器,並且在世界上很少見的設施中可以使用。直到最近十年,科學家才能夠進行這種高級實驗。

另一方面,研究未受幹擾的固體的分子排列更為容易。五十多年來,科學家用X射線或電子束轟擊了諸如矽之類的固體,並觀察了該束與晶格的相互作用。該研究的另一位作者迪潘舒·班薩爾(Dipanshu Bansal)教授說:「固體對電子束的響應在出射的電子束上留下了特殊的烙印,揭示了晶格中的原子振動。」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進行了數學計算,並證明了可以使用類似的技術來研究受到暫時性外部幹擾的固體。他們使用了傅立葉方法的擴展版本以及量子物理學定律。此外,他們使用了時間在一個方向流動的基本思想。這些使他們計算出確定晶格結構如何對外部幹擾做出反應的數學量。

利用這個數學量,研究人員預測了固體在短至幾飛秒的時間範圍內以及低至幾納米的空間的行為。然後,他們從過去十年中使用雷射進行的實驗中獲得的圖像中計算出響應函數。研究表明,該數量與理論完全匹配。他們的計算首次表明,無需進行複雜的實驗來研究固體動力學。

還有其他優點。迪克西特教授說:「我們提出的方法不需要用皮秒級分開的單獨的X射線或電子脈衝來研究動力學。相反,單個脈衝就足夠了。」計算在個人計算機上只需要幾天,而實驗可能需要幾天到幾個月。

該研究還將理論家和實驗家聚集在一起。 「我們的工作是合作努力的真正成功,」實驗科學家班薩爾教授說。 「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理論無法解釋的確切實驗條件,理論物理學家才能承擔起這一任務。」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方法適用於不同環境中的固體,例如磁場、外部壓力或高溫下的固體。班薩爾教授說:「即使通過最複雜的顯微鏡實驗也無法做到這一點。」雖然從實驗中可用的有限數據並不容易,但是快速的技術進步使進行調查變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員正計劃將他們的理論也用於這些實驗的測試。

參考:Four-dimensional imaging of lattice dynamics using ab-initio simulation,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202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24-020-00475-4

相關焦點

  • 金屬所釔高壓相結構及超導轉變溫度的理論預測研究獲進展
    最近,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工程合金研究部陳粵博士、胡青苗研究員與楊銳研究員採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結合進化算法,預測了壓力高於100 GPa時釔的晶體結構,發現該條件下超導轉變溫度Tc隨壓力P增大而降低,與100 GPa以下時的Tc-P關係相反。稀土金屬元素釔在高壓下發生超導轉變,是具有最高超導轉變溫度的單質之一。
  • 科技:科學家創造了原子尺度的二維電子kagome晶格
    臥龍崗大學(UOW)的科學家與中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同事合作,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原子尺度的二維電子kagome晶格,在電子和電子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量子計算。該研究論文發表在11月出版的「 科學進展」雜誌上。
  • 精細結構常數或隨空間變化
    發現任何物理常數的變化,都可能對基本物理理論帶來巨大的影響。一份新研究發現,宇宙精細結構常數或隨空間變化,但不隨時間變化。基本常數是構成現代物理理論的重要基石。它們不是從任何理論推導得出,是通過測量得到,並代入公式構建各種理論。因此這些常數哪怕只是發生任何一點點變化,都可能對物理認知形成很大的挑戰,正如人們所說的失之毫釐,差之千裡。
  • 外部寄生電容幹擾消除法
    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都是由於寄生電容的幹擾導致的。寄生電容的產生也可能有多種來源。比如布線的電線之間因為相互感應會產生電容;人體靠近也會產生寄生電容,周圍的環境中有電磁幹擾等等。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720.htm
  • 晶格結構的選區雷射熔化:工藝與力學性能的統計方法研究
    使用選區雷射燒結(SLM)製造的蜂窩晶格結構即使具有相同的晶胞,但由於工藝參數的影響,使得彈性常數範圍在Gpa和Gpa之間,因此控制加工蜂窩晶格結構的工藝參數以獲得期望的力學性能顯得至關重要。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Swee Leong Sing等人使用回歸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統計方法研究SLM的加工工藝參數(雷射功率(L)、掃描速度(S)和分層厚度(L))對蜂窩晶格結構的尺寸精度(如圖1)和力學性能(孔隙率、彈性常量和屈服強度)的影響。
  • Interfaces:單層WS2中過渡金屬取代引起的晶格應變和極性反轉
    然而,由具有不同最外層電子結構的雜原子合金化而引起的微觀結構演變及其對物理性能的影響仍不清楚。有鑑於此,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宮勇吉教授、澳洲伍倫貢大學Du Yi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胡志高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合作合成了具有各種Nb濃度的Nb取代WS2,表現出異常的光學行為變化和連續的極性反轉。
  • 科學網—蜂窩晶格量子磁體晶格效應研究獲進展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
  • 中國物理學家發現未知量子態,可通過外部磁場操控對稱性|獨家
    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力影響下,物質可以從一種相變成另一種相,比如冰可以變成水也可以變成水蒸氣。除了三態相變,還有其他類型的相變,比如我們加熱一塊磁鐵,磁鐵的鐵磁性會到達一定情況下忽然消失。相似地,由量子漲落可造成量子相變。量子發生相變時,在量子多體系統中基態的性質也會隨著外部參數變化發生突然改變。
  • Cell子刊:利用開創性的iPALM技術揭示HIV病毒的Gag蛋白晶格發生...
    這種方法揭示了構成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結構成分的蛋白晶格是動態變化的。由Gag和GagPol蛋白組成的擴散晶格(diffusing lattice),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完全靜態的,因此這一新的發現有助開發潛在的新療法。
  • 合肥研究院在利用彈性常數高效計算材料熱導率方法方面取得進展
    熱電材料的研究指出,原子間相互作用弱的材料,具有強烈的非簡諧效應,使得其晶格熱導率較低。從力學性能上看,弱的原子間相互作用會導致材料的彈性常數較低。   因此,張永勝提出了一種利用材料彈性常數計算材料熱導率的方法。
  • 預測粘彈性固體的延遲不穩定性
    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doi:10.1126 / sciadv.abb2948目前,確定粘彈性結構的穩定性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看似穩定的構象可能會逐漸蠕變(材料在應力作用下的塑性變形隨時間的變化),直到失去其穩定性為止。儘管可察覺的蠕變效應不一定會導致粘彈性固體的不穩定性,但目前研究人員只能通過數值模擬來預測相對於理論預測工具的未來穩定性。
  • MIT著眼於固體材料的晶格結構 探尋大容量鋰電池材料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日本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同行們採用全新方法——晶格動力學(lattice dynamics
  • 電磁幹擾的屏蔽方法
    電磁兼容性(EMC)是指「一種器件、設備或系統的性能,它可以使其在自身環境下正常工作並且同時不會對此環境中任何其他設備產生強烈電磁幹擾(IEEE C63.12-1987)。」對於無線收發設備來說,採用非連續頻譜可部分實現EMC性能,但是很多有關的例子也表明EMC並不總是能夠做到。
  • 雙絞線的作用是使外部幹擾在兩根導線上產生的噪聲相同!
    這個量值也會隨電纜長度的不同而變化。特性阻抗射頻傳輸線影響無線電波電壓、電流的幅值和相位變化的固有特性,等於各處的電壓與電流的比值,用V/I表示。在射頻電路中,電阻是吸收電磁能量的,理想電容和電感不消耗電磁能量。阻抗合起來影響無線電波電壓、電流的幅值和相位。
  • 機器學習預測非周期超晶格結構的熱導率
    這些方法雖然能有效降低材料的熱導,但是隨著材料研究的發展,僅通過調控聲子散射來降低材料的熱導是遠遠不夠的。利用聲子的波動性來調控熱導率是另一種有效的途徑。有研究表明非周期性的超晶格結構相對於周期性的超晶格結構熱導率大幅度降低,甚至可以低於合金的熱導率極限(alloy limit)。
  • ICLR 2021|演化圖單純復形中的高階結構預測
    動態圖中包含了許多高階相互作用,但是人們對成對連結預測問題中的高階相互作用的關注較少。另外,現有的基於啟發式的高階結構預測方法缺乏理論支持,並且不能有效利用高階結構中潛在結構包含的知識。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將相互作用看作單純形拓撲結構並進行捕獲,使用非參數核估計從時間處理(如圖快照序列)角度來觀察演化圖。最後作者通過實驗證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相較於其它方法表現更好。
  • 武漢大學付磊Matter綜述:二維莫爾超晶格——青取於藍而勝於藍
    對於同質結構來說,轉動到不同的角度,莫爾超晶格的周期性會發生相應變化,其電子結構和能帶結構也會發生改變。對於異質結構來說,除了扭轉角度,層間的晶格失配度也會影響其結構和性質。1.新奇的性質石墨烯及其異質結構石墨烯是研究新興電子和光電性質的良好平臺,調節層間的旋轉角度會帶來一些新的性質。
  • 科學家提出一種獲得超強磁場的新方法
    如果兩層晶格的朝向有一個小的相對轉角,就會出現層間原子堆垛的長程周期性變化,即莫爾(moiré)超晶格(見下圖a)。在一個莫爾超原胞內部,層間原子堆垛方式呈現出的空間上的非均勻性(見下圖b),導致位形空間貝裡相位(Berry phase)的出現。 固體材料中,粒子的內稟結構隨動量或位置的變化可產生貝裡相位,從而影響材料的物理性質。
  • TDS-OFDM系統的載波間幹擾消除方法
    摘 要:為了消除時域同步正交頻分復用(TDS-OFDM)系統中的載波間幹擾(ICl),通過假定信道在OFDM塊內呈線性變化,建立了TDS-OFDM在時交信道下的系統傳輸模型。在此基礎上採用一種決策反饋的方法來消除ICI。該方法使用偽隨機(PN)序列時域相關進行信道粗估計,並在一個OFDM塊內進行線性內插得到整個OFDM塊內的信道細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