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經常在田間地頭能捉到黃鱔,這時大人一般會讓我們把鱔血放掉並收集起來,讓鱔魚血都滴在一張紙上,等幹後可以用來貼傷口,據說這樣對傷口可以起到止痛、消炎防感染作用,或許這也是民間處理傷口以備不時之需的土方!其實黃鱔又叫鱔魚,鱔魚無鱗,色澤多為黃褐色,體側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魚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稜刺,其肉嫩味美,是一道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的食物。鱔魚營養價值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及多種植物化學物質。鱔魚具有一定的補血、補氣、消炎、消毒、祛風、除溼的作用。而且可以補中益氣,對於一些體弱多病患者有明顯功效。鱔魚的血還可以息風止痙,對於一些面癱患者有療效,鱔魚還具有通絡利關節的作用,因此風溼病患者可選擇食用或用黃鱔泡酒飲用。所以說鱔魚絕對是補益佳品。
另外鱔魚肉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經常攝取卵磷脂,可以提高記憶力。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還是糖尿病患者理想食材,主要鱔魚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能降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常食鱔魚又能保護、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作為一道上乘食材鱔魚的烹飪方法很多,可以鮮燒,也可炒鱔絲,亦可燒湯,當然比較接地氣也簡單的燒制方法就是紅燒,營養最為豐富。其他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如五香鱔段、芹爆鱔絲、腰果鱔魚、節瓜薏米黃鱔湯等,在我們家常吃的就是傳統的紅燒鱔段,方法簡單味道鮮美,增進食慾。其實現在人工養殖的鱔魚比較多,營養價值和味道都不及野生的,更主要的是這些人工飼料餵養的鱔魚都會不同程度的添加激素藥物,就不建議多食,最好選擇那種野生鱔魚,謹記一條選擇要領,那種鱔魚肚底黃色為最好,基本是野生的,肚底灰白的不建議購買。一般農村還是有專門捕捉野生鱔魚銷售的,只是價格比較人工養殖的鱔魚貴了不少。買回的鱔魚一般都會宰殺成段,回來直接清洗乾淨,然後焯水去掉黏膜,這層黏膜比較腥的。之後紅燒即可。以下是家中最近一次燒制鱔魚的詳細的過程,分享給各位愛生活和美食的朋友們,但願對各位有幫助。
主要食材:新鮮宰殺好的鱔段
其他輔料:青椒、香菜、蔥姜蒜、幹辣椒、生抽、醬油、料酒、胡椒粉、食用油、精鹽
具體步驟:
1、鱔段清洗,祛除內臟一些筋膜、血塊等,清洗多次可祛除黏液,並在鱔段上打上花刀。
2、鍋中冷水下入鱔段,放料酒、蔥段、薑片燒開,撇去浮沫撈出,過冷水反覆清洗,把那些固態絮狀東西清洗乾淨備用。
3、熱鍋倒入食用油下鱔段翻炒,後下花椒蔥姜蒜、幹辣椒、豆瓣醬翻炒。
4、待各種香料炒出香味,鱔段出油了加入開水、料酒、生抽、醬油、小火慢燉。
5、20-25分鐘後放青椒絲點綴,加少許精鹽翻炒收汁後出鍋,裝盤撒上胡椒粉、香菜即成。
一盤口味獨特、肉爛味美的紅燒鱔段就好了,肉質不腥不柴營養豐富,菜色搭配合理增進食慾。鱔魚雖在夏季肥美但在春季稀有想必也是一道難得美味。
作者:嘆人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