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聲學家向大威病逝,將聲吶技術運用於港口建設、醫學診斷等

2021-01-09 騰訊網

4月27日,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發布訃告稱,我國著名聲學和信號處理專家,在該所工作逾60年的資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向大威,4月27日3時26分在上海病逝,享年83歲。4月27日下午,上海市聲學學會亦發專文,沉痛悼念這位曾經的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聲學所東海站記述,直至今年年初,83歲高齡的向大威依然奮鬥在科研一線。彌留之際,他留下的最後觀照是:「現在整個國家、單位都在和疫情做鬥爭,不要在這個時候給國家、單位添麻煩。」

南都記者獲悉,向大威是我國聲學和信號處理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之一。他是浙江鎮海(今寧波)人,1958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南京大學物理系提前畢業,「急國家之需」,進入今中國科學院聲學所東海站從事水聲科學研究,曾是中科院在上海地區最年輕的研究員。

他將聲吶技術運用於港口建設、醫學診斷、信號與信息處理等領域,在頻域自適應預估和自適應聲幹擾抵消研究方面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獨立完成或參與了多波束全方向水平漁探儀、超聲自適應入侵報警系統、自適應信號處理系統、軍用聲吶等的研製,曾獲22項由國家、上海市及各部委、中科院等頒授的科技進步獎,獲評全國科學大會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和上海市勞動模範。他還兼任歷屆中國聲學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聲學學會理事會理事長等社會職務。

1988年,中國科學院與美國Analogic公司合資組建新公司,並組織了向大威等科研人員赴美,進行彩色超聲診斷儀的科研攻關。向大威離開前,美方曾許以綠卡及豐厚的金錢挽留,但他不為所動,回國後繼續默默從事聲學研究。退休後,又返聘回原單位,繼續為水聲學事業做貢獻。

南都記者查詢資料發現,直至近二三年,向大威仍多次出席中科院聲學所每年舉辦的「入站培訓」,向年輕一代科研工作者講述經驗體會。生動有神,令人敬服。

2018年,上海當地電視臺播出了以他為主角的紀錄片《聲之所向》。

向大威離世後,中科院聲學所東海站寫道:「他那德馨品高的大家風範、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獻身科學的精神、精忠報國的情懷將永遠激勵著我們。」

採寫:南都記者 侯婧婧

相關焦點

  • 著名聲學和信號專家向大威逝世,曾拒絕金錢、綠卡毅然回國
    上海市聲學學會微信公眾號 圖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聲學學會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聲學和信號處理專家,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科學大會先進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資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向大威先生於
  • 向大威學習
    必剩客  ■梁靜大威雖然沒有姣好的臉蛋(跟莎娃相比),也沒有傲人的身材(跟小威的上圍比),球技也慢慢在走下坡路,但是她每一次出現在大滿貫的賽場上,絕對是驚呼一片。在當今網壇,好看的球衣有很多種,可是雷人的球衣卻只此一家———大威製造。「用漁網跟愛麗絲夢遊仙境相配合(上大圖)」是她今年澳網球衣的主題,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她那條雷遍天下無敵手的「肉色內褲(上小圖)」。結果,這套裝扮引起多大的關注?在大威比賽開始後不到10分鐘,她的名字就登上了Twitter熱門詞排行榜Top10,除了網友以外,就連球員與專家也加入了對大威服裝評頭品足的行列。
  • 黃河三角洲將加快港口建設
    中國日報網消息:6月24-25日舉行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經貿洽談會上,三角洲沿海的萊州、東營、濱州、濰坊幾個城市均推出港口招商項目,招商額超過100億元,按計劃,到2020這4個港口的吞吐量將超過4億噸。
  •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獲批——「體外診斷工程實驗室」
    近日,中國科學院印發了《中國科學院關於設立天然活性多肽等10個中國科學院工程實驗室的通知》(科發函字〔2020〕323號),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作為依託單位獲批「中國科學院先進體外診斷技術工程實驗室」。
  • 我國著名醫學遺傳學家李麓芸教授逝世,曾主持為全國辦班培訓數百名...
    2020 年 4 月 15 日上午 10 時 36 分,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生殖與幹細胞工程研究所教授、主任醫師遺傳學博士生導師,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遺傳中心專家、顧問,我國著名醫學遺傳學家李麓芸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湘雅醫院與世長辭。
  • 河北港口集團:岸電建設助力綠色港口發展
    2017年,交通運輸部下發《港口岸電布局方案》,要求全國沿海和內河主要港口以及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港口50%以上已建貨櫃、客滾、郵輪、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幹散貨專業化泊位,在2020年底前實現具備向船舶提供岸電的能力。按照方案要求,集團計劃投資近7000萬元,在東港區建設8套容量為1250千伏安的多電制、分立式船舶岸電系統。
  • 首屆北京醫學影像診斷及新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11月28日,第一屆「北京醫學影像診斷及新技術應用高峰論壇——精準醫學影像先行」在京隆重舉辦。本次論壇主題聚焦於:腫瘤影像診斷及醫學影像新技術應用。旨在通過學術交流、技術探討、高峰論壇等多種形式,統一影像診斷共識、推廣影像新技術與理念,促進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為民眾提供更早的診斷和更及時的治療。
  • 信息與控制技術的運用,高效率運轉的港口
    得益於管理技術、控制技術、位移技術的充分發展,現代化的港口已經可以滿足每天20萬噸貨物的裝卸,為全球貿易做出了卓越貢獻。不斷提高港口吞吐量,充分利用港口集散資源,是世界各地港口孜孜以求的未來,在這個環境下,智慧港口應運而生。
  • 黑白X射線變彩色 醫學彩色成像讓醫學診斷向新技術邁進
    CERN的一份聲明說:「這種彩色X射線成像技術可以產生更清晰、更準確的圖像,幫助醫生給病人更準確的診斷。」 來自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的開發者菲爾·巴特勒(Phil Butler)說:「這臺機器的小像素和精確的能量解析度意味著這個新的成像工具能夠獲得其他任何成像工具都無法實現的圖像」。
  • 海豚聲吶的奧秘:獨特的聲吶系統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供圖:蓋蒂圖片社在(鈍吻)海豚追蹤獵物、捕食者和障礙物時採用的回聲定位面前,最好的軍用聲納技術也都黯然失色相比之下,配備聲吶的船隻必須從多個聲源發出至少能擴散幾米遠的聲波才行。最近一項研究表明,海豚頭部的可調節構造是其實現超高效回聲定位的關鍵。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改進人類自己的聲吶技術。聲吶的工作原理是根據發出聲波從物體上的反射,檢測信號的返回時間。
  • 貝斯達: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新銳代表
    、生產和銷售,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醫學影像診斷設備提供商,具備提供多種醫學影像設備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隨著國產 MRI 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綜合性能不斷優化升級,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進口替代的大背景下,預計未來國產 MRI 市場份額將不斷提升,發展前景良好。
  • 意著名女記者法拉奇病逝
    當地時間9月14日,義大利知名女記者奧琳埃那·法拉奇因癌症病逝,享年76歲。法拉奇曾採訪過中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是20世紀最著名的新聞工作者、戰地記者和小說家之一,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  患癌去世魂歸故鄉  負責出版法拉奇作品的義大利RCS出版社15日向媒體介紹說:昨夜法拉奇在佛羅倫斯一間私人診所病逝,享年76歲。
  • 因患乾燥症候群大威退出美網 稱不會因怪病退役
    小威並沒有去慶祝勝利,而是告訴所有人自己將為姐姐大威(維納斯·威廉士)而戰。此前臨時退賽的大威被確診為患上了難以痊癒的「乾燥症候群」,面對妹妹的激勵,她也強調自己不會放棄。  擁有7座大滿貫獎盃的大威近年來常常因傷退賽,她並不知道自己患病,直到最近一次醫生才確診她得了「乾燥症候群」。這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症狀為口乾和眼乾,進而導致部分器官失靈,常見身體反應就是極度疲勞和關節痛。
  • Unanimous AI使用集體智能技術非常適用於醫學分析診斷
    作者:DIGITIMES洪煥周 人工智慧(AI)演算法與深度學習技術日益成熟,智能醫療診斷也愈來愈普遍。許多醫學影像檢查如胸部X光、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利用AI技術協助判讀,降低人為誤差,提升醫生診斷決策的準確性,成為加速發展智能醫療的要因。
  • 醫學成像技術(醫學影像)詳細介紹
    醫學超聲檢查:醫學超聲檢查(超聲檢查、超聲診斷學)是一種基於超聲波(超聲)的醫學成像學診斷技術,使肌肉和內臟器官——包括其大小、結構和病理學病灶——可視化。產科超聲檢查在妊娠時的產前診斷廣泛使用。超聲頻率的選擇是對影像的空間解析度和患者探查深度的折中。典型的診斷超聲掃描操作採用的頻率範圍為2至13兆赫。
  • 2018年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分析:分子診斷是醫學診斷的發展趨勢
    其核心是規模經濟,即通過規模經濟降低單位成本、獲取成本優勢、質量優勢、技術優勢,從而達到多方的共贏,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它的出現不僅解決中小型醫療機構檢驗外包的問題,同時也為大醫院解決因社會需要而不得不開展虧損檢驗項目的難題,現已成為醫療服務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1年,廣州金域檢驗首先將獨立醫學實驗室模式商業化運作,由此揭開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的發展進程。
  • 基因晶片研究,潛在的醫學診斷需求為基因晶片創造市場空間
    快速發展期(2006-2010 年)中國基因晶片市場熱度上升,基因晶片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同時行業產品豐富化,高密度基因晶片產品、 醫學診斷檢測晶片產品和食品安全檢測晶片產品等細分領域的基因晶片診斷產品湧現,基因組診斷產品基因晶片行業發展重心由技術研究向推廣應用轉變。
  • 超聲影像診斷在醫學上的應用及發展
    ,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著醫學、機械材料、計算機、電子工程技術的飛速發展,超聲診斷儀器的性能不斷提高、功能不斷完善、用途不斷擴展。 超聲影像診斷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概況 超聲影像診斷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始於上世紀中期,開始只是利用A型超聲儀檢測離體臟器的厚度,並進行一些臨床疾病診斷的探索;繼之利用M型超聲儀探測正常人和風溼性心臟病患者的心臟;直至70年代初期,可以顯示臟器和病變形態結構變化的B型超聲顯像技術應用於臨床,從此翻開了臟器二維切面超聲成像檢查技術的新的一頁。
  • 以新型聲吶可監測到2000米外蛙人
    可監測到2000米外的蛙人  據英國《國際防務評論》報導,以色列的軍火公司完成了一項重大國防項目,開發出新型蛙人探測聲吶(DDS)。這種聲吶可對港口、高價值岸基設備和關鍵近海設施提供保護,以軍將用該聲吶架設沿加沙海岸線百公裡的「水下隔離牆」,強化海上防禦力量。
  • 昂科威老車主試駕2020款大威,談談感受
    時逢周末,受外地車進京證限制,我也只能騎車去試駕新款2020昂科威了,要不我肯定要把我的2018大威跟2020大威放一起拍個照片,哈哈哈....這就是我今天要試駕的2020款大威。來到展廳,走到2020款大威跟前,映入眼帘的是日蝕藍2020款大威,外觀方面的對比:新一代的大威外觀的改變:扁平狀的飛翼式鍍絡飾條與下方U型鍍絡飾條貫穿左右與兩側矩陣式LED大燈相結合。黑色的中網格蘭柵與鍍絡飾條組成的盾牌狀相結合,使之更具有層次感與立體感。更大面積的飛翼式鍍鉻進氣格柵,盡顯霸氣。